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新能源 正文

開放求變 長安新能源掛牌增資意義何在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新聞]  面對激烈多變的市場競爭,長安汽車已多次談及自己“轉型”和“開放”的意愿,然而時至今日,它才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讓其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新能源科技”)走上增資擴股之路,成為繼觀致汽車、奇瑞汽車、寶沃汽車之后又一家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傳統車企?梢哉f,這既預示著融資并非造車新勢力的“專屬”,傳統車企謀求外部資本助力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同時也為更多車企的新能源發展路徑提供了一種向外開放的可能。

汽車之家

  1分鐘看懂全文:

  ●長安新能源科技將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制造公司,更是一個科技、服務公司,它的成立是長安汽車從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解決商轉型的重要拐點。

  ●雖然長安新能源科技成立僅5個月,但長安對其掛牌增資一事早有布局,從一開始就希望其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資本的情況下,依照市場化的方式運營。

  ●長安新能源科技增資擴股的目的,是加快長安“香格里拉計劃”的布局落地實施。而隨著CS75 PHEV和長安全新逸動EV460這兩款重要新能源車的上市,2018年成為了長安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

  ●長安新能源科技的模式或許也會成為傳統車企轉型的一個樣板,廣汽新能源、力帆新能源、江鈴新能源未來都可能進一步引入外部資本,擁抱合作,加強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運營。

長安新能源科技:5月成立、8月重組、10月掛牌增資

  隨著蔚來赴美上市,北汽新能源登陸上交所,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向資本市場尋求助力,而長安汽車也終于打開了這扇門,歡迎具備資源、資本優勢的戰略投資者進入。

汽車之家

『增資項目部分信息』

  10月19日晚,長安汽車(000625)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長安新能源科技將引入不少于10304.0816萬元人民幣新增注冊資本(對應募資總額或超12億元),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不少于3家投資人,出售不低于51%的股份(單個投資人投資金額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持股比例不超過30%),增資后,長安汽車持有長安新能源的股權比例將不超過49%。

  長安汽車對此次戰略投資的要求是,其主營業務與增資人或增資人的股東方具有密切的關聯,能夠與增資人形成戰略資源的協同效應,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互聯網等相關企業。此外,需要其為知名投資企業或大型產業基金,具備豐富的投資運營管理經驗。能夠為長安新能源的治理、資本運作提供先進經驗和資源的投資人也有資格參與戰投,對管理基金或資產規模要求是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或等值外幣。

  公開資料顯示,長安新能源科技成立于2018年5月28日,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銷售、咨詢服務等各個方面。雖然剛剛成立5個月,但長安汽車對其寄予厚望,而且從一開始就希望為它引入社會資本及資源——最明顯的例證則是在今年8月份,長安汽車進行了內部資產重組,將公司與新能源汽車業務相關的部分資產以及與其相關的業務、人員劃轉至公司全資子公司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最新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長安新能源科技資產總額約12.17億元,營收與負債均為0元,凈利潤約為5.35萬元。

汽車之家

  當長安新能源科技完成這一系列布局后,其不僅將以更加市場化的經營體制強化新能源、智能網聯方面的研發、品牌推廣、渠道建設,還會成為長安“香格里拉計劃”的重要擔當,這一點我們下文還會提到。

轉戰新能源:是必然也是必須

  在汽車新四化的變革下,長安汽車一直被機遇和挑戰包圍,雖然諸如產品定位低、單車利潤少、依靠長安福特攤平營收等聲音不絕于耳,但巨大的銷量利好壓倒了很多質疑。2015年,長安汽車完成了278萬輛的總銷量,自主品牌銷量也超過100萬,一時間“百萬自主”占盡各個版面,并在2016年延續好成績,實現了全年306萬輛的銷量。

  然而到了2017年,長安汽車全年累計銷量僅287萬輛,相比2016年同期下滑6.23%,未能完成此前定下的33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而根據其2018年9月份的銷量數據顯示,本年累計銷量也較去年有所下滑。

汽車之家

  業內分析人士告訴汽車之家編輯,雖然長安汽車在銷量上在自主品牌中領跑,但存在“銷量高、產值低”的問題,改變形象勢在必行。而另一位分析師也告訴編輯:“自主品牌發展的特點是好兩年、壞兩年,長安汽車應算發展維持較好的企業了,但它這兩年的下滑也直接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了另一家車企”。

  顯然,如何創新求變成為長安汽車新的發展方向,而新能源、智能網聯無疑是其新的增長動力。從銷量數據上可以看到,長安汽車的新能源版塊一直處于增長態勢且仍有很大增幅空間。而且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市場上的合理性越發突出,長安汽車是時候出手了。

汽車之家

『長安汽車發布“香格里拉計劃”』

  2017年10月19日,長安汽車在北京舉行了新能源戰略發布會,第一次將發展新能源的決心公之于眾,計劃在2020年建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全譜系產品電氣化。為此,長安汽車將在充電設施服務、產品及平臺研發、動力電池等方面投入千億元,目標則是到2025年共計推出多種形態的純電動車產品2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12款。而作為“香格里拉計劃”實施的最重要主題,長安新能源科技責無旁貸,這也是長安汽車內部資產重組的原因所在。

  而在今年,長安汽車相繼發布了兩款較為重磅的車型,長安CS75 PHEV(參數|詢價)和長安全新逸動EV460。其中,全新逸動EV460補貼后統一價格11.79萬元和12.99萬元,其在NEDC工況下綜合續航里程可達430km。慢充充滿電需要8個小時,快充模式下電量從30%至80%需30分鐘。據長安汽車內部人士稱,該車型的訂單已經接近2萬輛;而長安CS75 PHEV(插電混合動力)車型補貼后16.58-19.68萬元的價格也在該細分市場表現不錯,并有望進一步帶動長安新能源汽車的整體銷量。

長安汽車 逸動新能源 2019款 EV460 智享版

長安全新逸動EV460

長安汽車 長安CS75 PHEV 2018款 1.5T PHEV進取型

『長安CS75 PHEV』

  可以說,2018年是長安新能源發展元年,并開始全力朝向“香格里拉計劃”邁進。那么,長安汽車為何又要讓其走上增資擴股之路呢?

增資擴股:真正實現開放和轉型

  對于體態龐大的長安汽車來說,變革和重塑并非一日之功,而且電氣化、智能網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投資階段,憑一己之力不可能hold住全產業鏈。這也是長安新能源版塊獨立出來、掛牌增資的原因所在。

  而除了資金方面,長安汽車也希望引入外來優良的資源,在合作中優勢互補,為此長安汽車已有布局。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曾表示:“長安是一個老企業,但也一直是一個開放的企業。在新一輪的合作伙伴里,有包括像英特爾、蔚來汽車、百度、騰訊等等公司。有的是戰略合作,有的進行具體業務也做,有的正在進行合資。但這些合作里我們是開放的,以前在傳統企業里,兩個企業合作了就不能再跟別人合作,但現在都是開放的!

汽車之家

  就目前來看,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的合作程度將較為密切。2017年4月,雙方首次宣布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與蔚來與江淮之間的制造合作不同),這家公司專注于新能源車,而且從研發到生產銷售都會采用新的模式,雖然長安與蔚來方面對合作細節尚未披露,但從已知信息來看:該合資公司總部將落戶南京江寧,長安將發揮其在制造、供應鏈方面的優勢,而商業模式和渠道或采用蔚來目前構建用戶社區的方式,而且合資公司產品也將有全新的品牌名,字面上并非是長安+蔚來的組合。

  不難看出,長安汽車選擇與蔚來汽車合作,用意之一則是刷新品牌形象,開拓新能源市場。其中品牌形象方面很容易理解,蔚來汽車“造車新勢力”和“中高端產品”的定位與長安汽車“傳統車企”、“走量產品集中在中低端”的形象正好互補,二者的化反頗讓人期待;而在開拓新能源市場方面,目前則是長安汽車的一大瓶頸——新能源市場仍是政策導向,而其大本營重慶并不是限購限牌城市,相比部分身處北上廣的車企來說不占優勢,朱華榮也曾表示,2020年補貼退坡以后,也許新能源市場才真正進入競爭階段,而充電設施等瓶頸亟待解決,這或許也是長安新能源通過增資擴股吸引優質資源進行布局的初衷。

汽車之家

  與長安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一樣,廣汽、力帆、江鈴等車企也在新能源版塊走獨立路線,并在向市場轉型發力的同時尋求有力合作伙伴,例如廣汽與蔚來汽車也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其模式目前看來與長安蔚來的模式相近。而下一步,廣汽新能源、力帆新能源、江鈴新能源是否也會開啟掛牌增資的進程?我們后續將持續關注。

  全文總結:新造車企業的接連涌入,讓傳統車企轉型創新的步伐隨之加快,而新能源與智能網聯無疑是下一個“必爭之地”。為了給這場持久戰供應“糧草”,長安新能源科技已經率先邁出了掛牌增資擴股,也第一次真正顯示了長安開放、合作的決心。一個可以預見到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車企將走上這條路,汽車行業也因此實現變革:下定決心走出去、吸引更多優秀資本走進來,也真正契合了汽車行業長遠發展之計。(文/汽車之家 才麗媛)

開放求變 長安新能源掛牌增資意義何在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評論
電動車車聞
更多精彩內容:
技術解讀
新技術
文章標簽: 行業評論 電動車車聞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逸動新能源 2015款 純電動尊貴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0.79 44.81 --
    測試文章:駕駛品質較為突出 全面測試長安逸動EV
    評測編輯-苑璐:

    相比同價位的電動車,逸動算是目前動力和駕駛感受不錯的車型,但是150公里左右的實際續航里程還是有些短,內飾方面依舊是2014款逸動的造型,有很多細節上的改變并沒有應用到該車型上,后備廂也因為電池板的增加而影響了一部分實用性。

    評測編輯-黃琦寧:

    增加了電池組之后,逸動EV的駕駛感覺穩重了不少,在通過起伏坑洼路面的時候,懸架對振動和彈跳的處理都很到位。另外,憑借電動機的先天優勢,逸動EV在中途加速時候的表現很不錯,電機的噪音也不是很大,所以整體駕駛感受挺不錯的。不過它的剎車成績不夠理想,而且補貼后的價格已經可以買到很多合資緊湊型車,這都是降低競爭力的因素。

    評測編輯-李偉龍:

    電動車目前最重要的還是硬件設施的配備,逸動EV的續航里程還是不太夠,開起來的感覺很想汽油版車型,噪音方面由于沒有發動機,多少還是減小了一些,在同價位的中國品牌當中還算是不錯的。內飾的樣式和汽油版一樣,感覺缺少一些電動車的時尚感,價格還是有些偏高。

最新文章
加載中

逸動新能源 2019款 EV460 智享版

指導價:12.99萬
級別:緊湊型車
發動機:純電動 136馬...
變速箱:電動車單速變...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