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人物對話 正文

2018廣州車展 訪WEY執行副總裁劉艷釗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人物對話]  在2018廣州車展上,我們有幸對話了WEY品牌執行副總裁劉艷釗先生。具體對話內容如下:

汽車之家

  車評人:今年廣州車展來了什么車?WEY品牌出現或者不斷進化過程,希望這個市場會發生什么,我是這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劉艷釗:今天發布的是P8GT和VV5的終結版。因為我們整個WEY品牌今年參展主題是前行不止,兩年前我們也是在廣州做的品牌發布,當時我們作為市場攪局者,也是中國豪華SUV開創者。

  我們對于市場初心就是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到觸手可及的豪華,因為每個消費者或者用戶都不嫌自己的車好,唯一和傳統豪車的距離就是價格。我們對于市場希望用同等價格得到越級的體驗。之前大部分人的做法就是用更低的價格讓你享受到性價比,但是那種性價比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成本再低,整車成本再低。比如最初夏利賣到十幾萬一臺,駕駛感非常好,我剛畢業有幸開過一次進口的,到最后賣到3萬塊,那個時候就很low了,僅僅是能動,談不上很好的體驗。我們在保證更好體驗的同時,或者保證一定價格的同時,讓他做到越級的體驗。   

  車評人:就是平價,用電商的概念就是做的嚴選,同樣的價格,但是給你所有的是最好的,不像傳統豪華高端品牌那么浮夸,所有都可以落地。我能不能簡單歸類為像中國品牌向上的概念。

  劉艷釗:也是在這個概念。   

  車評人:現在也有一些中國品牌在做高端,您講的高端或者豪華的定位,和其他中國品牌所講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劉艷釗:我們是中國豪華SUV開拓者,豪華這兩個字是所有產品核心要素之一,因為我們認為首先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在安全的概念上,我們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都是不遺余力。我們把目前在2019年之前,全球最高端的被動安全能都做了,比如VV7的25%小重疊,80公里的碰撞。在新一輪法規升級之前,在被動安全這是頂級的。從主動安全來看,比如今年上市的L2自動駕駛現在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實現15秒脫手,而且能自動糾正,這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識別自行車的,是目前帶交通擁堵輔助的,第四季度有些其他的品牌也發布了擁堵輔助的功能,我們是最早應用的。為什么會這么早?是因為我們在真正自動駕駛的投入方面,是我們智能戰略分自動駕駛和智能互聯,為什么引入自動駕駛,沒有自動駕駛,智能互聯體驗無從談起。我們經常聊天看,再智能也不如手機產品快,因為是民用的。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如果沒有自動駕駛,我們在一個非駕駛條件下,用車級網絡體驗我去哪兒吃飯,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場景。有了自動駕駛之后能夠放開雙手、放開雙腳,乃至放開雙眼和大腦,才有可能去體驗我車里面準備的這一系列的享受型的駕駛狀態。我們現在投入十幾億再聯合華為做5G,擁有路試L4階段智能駕駛的真實實驗場地,這是國內第一家,也是首家主機廠投資的。

汽車之家

  車評人:這是涉及到很深層的技術是吧?   

  劉艷釗:通常情況下,主機廠都是和供應商合作,相當于我們把供應商喊到我們場地,供應商要做新的技術開發,他也得投很多東西,本土化也沒有那么多團隊,所以這個場景在北方區域我們率先投入!  

  車評人:從產品量產有明確階段嗎?   

  劉艷釗:今年是L2,等到明年應該能達到L2+的水平,就是有更多的智能駕駛輔助,到2020年,我們真正能實現點對點自動駕駛,比如高速公路收費站,高速公路的路線包括旁邊的交通標識比較完備,和城鄉公路和省道有差別,也不會有那么多非機動車輛穿行,切實能夠實現L3,2020對于我們得到的信息來看還是比較靠譜的一件事情。目前很多品牌玩了幾年就實現L3,說句不客氣的話,奧迪A8還是L3,大家能體驗得到嗎?體驗不到?赡茉诩夹g上或者噱頭上出現我們的L3的進展也可以達到A8,但是體驗不到。你脫手自動駕駛是偽命題,國家法律是不允許的,我們也是根據法規的研討來共同推進落地和量產化!  

  車評人:這塊您剛才說的是智能駕駛,在智能互聯這塊,現在有幾個陣營,一個是阿里的陣營,一個是騰訊的陣營,還有一個是百度做的生態,未來往哪個生態走?   

  劉艷釗:我們和百度、騰訊都有合作,我們是希望自己整合一個更開放的生態,別管阿里還是騰訊還是百度,大家都有各自的互有差異的體驗,我們在車級上也是開放的,我們希望整合底層的資源,同時納入美團、攜程、途牛,我們會有很多在導航設置完了之后就會推薦目的地的停車場、吃飯、路上的加油站,美團這個功能是非常強大的,而目前為止能和美團談到的主機廠,我們接洽的內容來看,還是比較靠前的,切實把真正手機APP上的功能人性化整合到車上!  

  車評人:不是移植!  

  劉艷釗:對,不是移植,是有選擇整合。目前不是所有場景都可以在車機上很方便應用,我們是聯合開發整合進去,還會做一個服務于車主用戶的APP,就是在手機終端上,我們并不希望是一個WEY品牌車主可以用的APP,是面向整個市場的APP,WEY品牌會有一些專項的東西,不是WEY品牌車主,這個APP對于我們整個用戶有車以后的產業鏈,維修保養、生活出游所有的東西,我們整合在一起。其實這個過程里面,也離不開騰訊、百度、阿里,我們也深受互聯網思維的啟發,我們要打通一切可能的資源。

汽車之家

  車評人:以前必須要我擁有,現在可以做資源的共享。   

  劉艷釗:我們聯合合作,只要用戶能體驗到,您有您的利潤點,我有我的訴求點,合作才會產生最好的效應!  

  車評人:從現在WEY品牌誕生兩年多,整個發展或者對于市場的占有率,或者整體銷量來說能做一個總結嗎?   

  劉艷釗:從現在來看,WEY品牌是中國豪華SUV領導者的位置站住了,從今年9月份以后,我們從2017年的5月份開始正式交付以來,現在也超過20萬臺交付量,對于一個品牌向上的產品,以及一個新生的產品,我們認為有這個銷量成績還是難能可貴的,這也離不開各個方面汽車之家在內眾多老師的支持!  

  車評人:從2019年來說,有些人覺得大勢不好,有些人覺得不同消費空間或者不同價位區間會有變化,您在2019年也有有更多品牌推出豪華品牌,您覺得2019年會是什么樣格局的變化?您想怎么應對?   

  劉艷釗:2019年一定是一個更加競爭激烈的階段,它是中國汽車產業走向成熟的一個必經之路。從北美也好、從歐洲也好,包括日本汽車市場,越成熟的市場競爭越激烈。我們發現同樣一款車動力也好配置也高,提供服務也好,還便宜,便宜到我們都覺得怎么會這么便宜?中國消費者是我們本土品牌的技術和實力不行,才導致我們拿不到更好的產品,因為沒有人跟他們競爭。比如推回10年的膠卷,如果沒有樂凱膠卷挺著,我們能用得著那么物美價廉的科達和富士嗎?我覺得還是比較希望中國自主品牌抱團,來向上突破,如果我們向上突破就會逼迫整個汽車產業走向更理性、更成熟的一個方向!  

  車評人:我們對WEY品牌理解會不會影響對哈弗的理解或者新能源汽車的理解! 

  劉艷釗:WEY品牌就是WEY品牌,不能左右怎么理解哈弗,不能阻止奇瑞、本汽、上汽怎么理解這個事,哈弗有哈弗的定位,哈弗有哈弗的人群,整個人群都變了,也不會這么做。每個品牌有每個品牌的定位,所以我覺得之前也糾結過一段時間,我如果這么做,哈弗為什么不能這么做?這里面還有每個人群想消費的層級以及對產品的理解,而且當然每個人都想用同樣的價格換的更好的東西,但畢竟還是有成本因素,落到車上,大家推廣的時候也付出很多,而且今年還看到諸多豪華品牌展臺面積都在空著,并不是越來越大!  

  車評人:如果看2019年,可能對于傳統乘用車來說,增速不會很明顯,甚至放緩,但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爆增的狀態,對于WEY在新能源汽車還有什么樣的布局?   

  劉艷釗:我們現在逐漸在開發過程中,從2019年,我們首先是做系統升級,包括動力系統、整車的能源管理、能量回收都有大幅度提升。我們對于EV插電這一塊高端品牌,做EV我們還是希望和國家的這種產業政策和產業具有相輔相成。中高端消費群體往往時間是不寶貴的,我在廣州用的就是PHEV,包括打理車的司機就提,有一臺車充滿了還不走,還有一個燃油車當成停車位,這就很尷尬,畢竟充電樁很少,隨著國家對于新能源基礎建設的提升,我們EV也會出來,現在插電還是讓人踏實一點。首先不會四處找電源,而且也不會耽誤事,哪怕有召集的事,沿途都有加油站,哪兒都有去,因為技術架構就決定只要用油耗就會不斷充電,依然是一個混動,所以用車體驗、動力性能還是非常好的! 

  車評人:長城和寶馬的合作關系,會不會積極影響到WEY品牌的豪華因素,或者人員上有沒有什么交流!  

  劉艷釗:首先這個問題是正面的,是積極的。寶馬作為傳統的全球頂級的三大豪華品牌之一來說,我們也希望通過和寶馬的合作,雙方加大對車型理解,包括我們幫助寶馬對中國市場和對智能領域的理解,寶馬會幫助我們對全球市場的動力、技術做理解,這都是相輔相成的,現在已經交流兩年多時間來看,WEY的產品已經很多都用到了寶馬的理念和技術,只是并沒有完全去做這方面的推廣。

2018廣州車展 訪WEY執行副總裁劉艷釗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人物訪談
更多精彩內容:
行業焦點
云車展
新技術
文章標簽: 人物訪談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