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人物對話] 在2018廣州車展上,汽車之家有幸參加了對廣汽新能源古惠南總經理、肖勇副總經理,廣汽研究院院長助理、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李罡先生,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主任張帆先生的媒體群訪。以下為群訪速記:
提問: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古總,我們Aion S為什么是一款轎跑車,而不是一款SUV?這是出于什么考慮呢?謝謝。
古總:為什么是轎跑車,我想首先是市場需要,第二個,我想也是新能源車特點的需要。
現在新能源車很重要的一點是續航里程,而續航里程其中一個因素就是跟車的姿態有關系。剛才發布會張院長在介紹的時候特別提到我們的風阻,風阻對于車的續航系統影響非常大,轎跑車比較容易充分體現新能源車的特點,它的加速性要更好,特別是能耗相對比較低。
但是過去大家為什么很多人不做轎車?他會把選擇做SUV。因為大家要保證續航里程很長,你要裝足夠多的電池,而你裝足夠多的電池呢,轎車又不好裝電池,因為它的離地間隙不高。你們注意一下現在市場上很有名的續航能力很強的這些車,你去坐一下舒服嗎?好坐嗎?坐著像板凳車一樣,坐得不舒服,但是你看下我這個車會不會,從我們的GE3開始就不會了,現在Aion S更好了。由于現在科技的進步,我們即將推出第二代的純電專屬平臺,它使我們有機會能夠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更好人體工學設計。
我們很快會讓大家去體驗這款車,我們有一個叫“鯨空間”的設計理念,意思是乘坐空間很大,而不會因為續航增加影響我們的乘坐,我們這款車的空間感比傳統車還要好,這個是轎車的突破。剛才中央電視臺對話我,他說,你這么做是不是代表了行業現在大家都這么做?我只能說我現在是領先的,我相信過幾年他們會跟上來,所以這個是核心,我們為什么要打造一個轎跑車,就是因為過去不是說大家不想做轎車,而是因為他們做轎車解決不了這個痛點的問題,要里程就成了板凳車,坐著不舒服。市場上很多的純電車都是這樣,我們不會這樣,現在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技術領先。
提問:剛剛看了一下車,我的感覺是側面和尾部都還很不錯,但前臉給我的感覺是特別圓潤,包括GE3這款車的風格,可能有很多消費者也覺得它的設計是偏圓潤。我想問下張院長,我們在這款車上又是一個比較圓潤的前臉,它的設計是什么樣的一個考量初衷?對這種消費趨勢上面有什么研究?
張院長:首先新能源車的設計,我們也一直在摸索,我們覺得新能源車是一個新的物種,它應該帶來新鮮的視覺感受,但畢竟作為一款汽車,四個輪子加上一個車身,它有很多汽車駕駛性、空氣動力學、結構布置上的一些要求,所以我們實際上在新能源車設計上,既有突破又有創新,但是也有對傳統汽車一部分傳承和堅守。在GE3和Aion S的設計上,情況還不太一樣,Aion S是我們基于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全新設計的新能源專屬的外觀。
您剛才所說的前臉比較圓潤,我覺得造型是很主觀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觀念。實際上,當時我們在設計當中盡量要讓這個車前臉顯得比較硬朗,可能它的流線比較圓潤,但這個是為了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考慮的,讓空氣非常平順的吹過去,減少風阻做的一個工作。但是在它的前臉的下部,無論是下面進氣口也好,我們的“穿云箭”式的前臉也好,實際上都是非常硬朗、非?萍嫉模医ㄗh你一會再去看一看這個車,感受一下。并且這個車在白天,在真實的使用場景下給人的實際感覺應該是不一樣的,前臉這個穿云箭設計主題實際上把整個車往前沖,像箭一樣射出去的姿態。所以我們覺得在Aion S上的設計應該是達到了我們想要的創新設計。
提問:我是信息時報記者,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肖總,Aion S這款車出了一個定制座駕這個概念,非常新鮮,能不能請肖總介紹下定制是指哪些部分?還有定制車跟衣服、鞋子不太一樣,您怎么去控制這個成本問題?
肖總:謝謝媒體老師的提問,其實在我們今天的發布會上面已經提到了,我們的定制會分為深度定制和淺度定制兩種。而您剛才所說第二個問題其實就是說可能會涉及到成本和個性化比較多的這些東西,可能是深度定制帶來一個問題。我想談一下目前我們的廣汽新能源APP上線以后,可能目前大家可以看到是144項定制組合,是一個淺度定制的選擇,接下來會每個月進行一次升級迭代,爭取在明年5月份我們Aion S正式上市的時候,交付客戶的時候,在這之前能夠讓我們客戶能夠參與到一個深度定制的項目里面去。
至于你剛才說到一些成本問題,其實非常關鍵,它其實就是為什么我們目前針對客戶一些個性化需求就做應對,其實有兩大問題,一個應對時間的問題,第二個是經濟成本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的一些應用,實際上這些問題已經解決了。第二個實際上我們想讓客戶參與到未來產品的設計里面去,就是深度定制,可能你對于目前的產品和以后的產品有什么樣的建議,希望有哪些功能。如果說是大部分用戶的想法,我相信我們也是能夠幫大家實現的,至于我們今天所說,一款好的APP一定是客戶參與進來之后打磨出來的。同樣,我們覺得一款好的產品肯定也是這樣,這是一個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必須去應對這樣的一種變化,只不過看誰能夠先走出這一步,我覺得廣汽新能源可以非常自豪自信地說,我們是走在前沿的。
提問:您好,首先想請問古總一個問題,我們廣汽新能源通過正向研發的全新平臺打造新能源產品,現在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我想請您分享一下,當初內部討論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因為傳統車型一般都會基于燃油車去打造新能源產品,咱們廣汽新能源當時選擇了正向研發的這條路,您當時有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這些故事跟我分享一下。
我還想問張院長一個問題,你在設計全新新能源產品的時候,有哪些讓您覺得非常有優勢地方,你覺得有哪些是挑戰呢?謝謝。
古總:的確,我們為什么要搞這個純電專屬平臺,的確我們做了很多的分析研究,當時我們在內部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你看一下有很多公司,在一個傳統車基礎上,還出來插電混動車,還要出來一個純電動車,甚至有的還要出FCV燃料電池車,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他就想做到因為共享之后可以成本很低。因為很多零部件可以共享,但這么做的結果是,就像我們男人跟女人共用一條褲子的時候就麻煩了,肯定會不合身嘛。
我們現在的GE3可以做單邊飛行,你看一般的新能源車能不能做得到?多數車都做不了,燃油車改造過來的電動車沒辦法做。為什么?因為重心不穩,你翹起來,它會掉下去。GE3它是表現出一個車的性能:穩。在純電專屬平臺下,車的基本性能,加速性、節能、空間、安全,這些都出來了。
再一個是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我們也發現,原來大家以為共享一下,是不是成本更低?后來我們發現,其實你們共用的零部件還不到20%,而且共享多出的部分又沒用,增加了車的重量,續航里程又受影響。所以我們認識到只有專屬平臺,這樣把純電動車的最大優勢發揮出來。
所以我在剛才的發布會上說,通過我們現在這些技術的進步和平臺上的進步,一下子我們的車就進入了世界領先水平。我在前幾天的媒體溝通會講到,我們現在的車已經是世界級的車了,如果還是用傳統燃油車去改,你永遠都改不出世界領先水平的車。
張院長: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現在在新能源車設計上的優勢和挑戰。優勢剛才實際上說了很多,因為結構上的布局,讓Aion S這個車的空間非常大,給用戶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間,這是它的優勢。
當然有的時候優勢和挑戰是并存的。比如說,我覺得我們也面臨三個比較大的挑戰:
第一是所有的用戶對新能源車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期待,期待新能源的亮相能夠和傳統車有一個比較大的差異,但這個差異到底做到多大合適,這實際是一個挑戰。差異太大了,完全不是車的樣子,消費者不能接受;但如果差異太小了,就凸顯不出新能源車的特征,可能也達不到用戶的期待。
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如何把握這個新鮮度,這是設計師面臨的一個挑戰,在Aion S上面我覺得我們做得還是不錯的,既讓人感覺到了新能源車的科技感,不會看起來像傳統燃油車。
第二個挑戰是在于我們的設計師如何走出我們的舒適區。因為我們做了這么多年傳統車的設計,實際上面對新能源車,它的比例是不同的,它的設計元素是不同的。這種走出舒適區對于我們來說,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是受到傳統車的限制,而更多的是要打破自己過往慣有的設計意識,要去創造一套新的設計體系、新的語言、新的做法,這些在Aion S上有所體現。
第三個挑戰,就是說新能源車對于車的能耗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在做造型的同時能夠和技術的要求做到很好的配合。我們經常在設計當中開玩笑說設計師和工程師是天生的“公敵”,但大家應該是攜起手來,想想如何能夠做到共贏。
在Aion S的設計上,我們達到了這一點,比如說在風阻系數上達到了0.245,這個數值是非常優秀的空氣動力數值,像國外很多轎車,最新一代的車大家都在往0.25這個數字上面靠,但是上一代的車,實際上沒有達到這么好的空氣動力性。所以不但是造型漂亮,而且能夠對車的性能、空氣動力性有幫助,能夠幫助提高電池的續航里程,從而更好地提高用戶的獲得感和體驗感。這是我們在設計上的思考。
提問:我是12缸汽車的,問一下肖總,今年我們的新能源車市場表現,還有25hours體驗店的目前布局情況,另外600km續航是不是綜合續航?
肖總:大家都知道,其實今年中國的車市整體來說,說客氣一點叫暗淡,說得真實一點其實是進入了一個負增長的狀態。但是在整體的淡市下面,新能源車的整體市場應該說還是一個比較搶眼的亮點,一直在快速增長,實際上今年新能源應該全年來說的話,應該還會實現比較大幅度的增長。
但實際上我還是想先說產品,一定是一款好的產品才能深深地打動客戶。這塊來說,廣汽新能源目前在銷售的幾款明星車型吧,不管是我們的GS4 PHEV,還是GE3 530,首先它是一款非常好的產品,贏得了大家的青睞。
這點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的GE3 530目前應該說處于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基本上應該說客戶訂車以后要等上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我們會盡快交付產品,但是我們同時也給客戶一個驚喜,就是說在等待過程中,我們每周、每月都會給這些潛在客戶有一些驚喜,一些小禮物、超值的東西。
應該說產品在變化,客戶的需求在變化,我們的服務模式也在變化。所以說,我們在線下提出來的25hours體驗中心這樣一種全新的渠道模式,能夠跟傳統的4S店不一樣。
另外,我們在線上今天也正式推出了廣汽新能源APP,這樣線上線下結合,創造一個營銷服務新生態,或者說一個新平臺。讓我們的客戶、潛在客戶、讓關注廣汽新能源的人群能夠和我們一起直接進行交流,我們也會用心去打通線下25hours體驗中心,去承接客戶的一些需求。
整體來說,我們今年原計劃布局50家左右的25hours體驗中心,目前來看,我們可能會超額完成這樣目標,除了限購限行城市以外,其實在我們的三四線城市,大家都踴躍地希望加入到新能源的隊伍中來,這是新能源的趨勢吧。特別是今天我們的Aion S這款跨時代產品發布以后,大家可能會更希望能加入。
另外就是您剛才所說的600公里的續航里程,我甚至可以這樣講,我認為還偏保守,如果說按照60公里每小時勻速測試的話,肯定是600公里以上,NEDC綜合路況測試的話,我們肯定是500公里以上。
提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問一下張院長,我們的純電動車性能很強,我們Aion S在智能化上的布局怎么樣?第二個問題,問一下古總,北方某新能源車公司已經上市了,我們這邊有沒有上市的計劃?
張帆:謝謝你的問題。第一個,今天我們發布了這款車的外觀,您說的智能網聯系統實際上在我們車的內部,我們也有很多的創新,包括廣汽新能源AI系統升級到 2.0版,我們希望帶給用戶更智能的用車體驗。
古惠南:關于上市計劃,目前暫時沒有考慮。我們原來成立這個新能源汽車公司,最早其實有考慮到體制和機制的創新,所以我們接下來肯定會在選擇合適的時機重新做這個事情。
提問:我想問一下張院,更聰明的陪伴在車里面具體體現在什么地方?能不能講一下細節?然后再問一下古總,咱們廣汽新能源未來的發展規劃,謝謝。
張院長:更聰明的陪伴,一個是我們整個智能網聯的系統,我們在設計的時候,首先是我們有自己的一個設計團隊,我們不像很多國內的主機廠,實際上都是用的供應商現成的解決方案,直接搭載到自己產品上。我們現在整個廣汽研究院,對這個智能網聯系統實際上有很深入主導設計的能力,我們智能網聯中心現在將近有600人。然后我們在設計中心上面有一支超過40人的HMI即人機交互設計團隊。這套系統首先是專屬定制的,這是廣汽新能源獨有的一套人機交互的系統,他在設計當中實際上考慮到很多消費者在開車當中很細節的這些訴求,然后把它通過一種更友好的、更主動的、更聰明的方式,把它呈現出來。因為我們是希望這些信息能在今后的發布會上一點一點釋放出來,所以一次不希望透露太多,希望能理解。
但是我想強調一點,整個廣汽新能源AI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在廣汽研究院的支持之下,我們有信心能夠在與國內其他車網聯系統的比較之中,無論是配置的豐富程度,還是說對于用戶的實際痛點、癢點、爽點的這些要考慮周到的地方,我們都是有相當的優勢的。
古總:謝謝,我來給大家回答一下關于規劃的問題。首先我們的新工廠今年底竣工,明年4月份Aion S會在那里下線,5月份會上市。剛才張院長也說到,我們的Aion S有很多的黑科技,后續會讓大家一一了解。
還有下個月新工廠竣工會請大家來捧捧場,來體驗一下,如果你想看看我新工廠有什么,你剛才講的更聰明的陪伴,我想第一個陪伴就是等你下個月來我工廠的時候,是我的無人車去把你接過來,這就是一個更聰明的陪伴。
另外一個是明年 9月份,我們還會有一款新車,一款有更多黑科技的車要投放市場,不斷地升級。產品方面,我們明年新工廠投產后最少每年會推出兩款新車。技術方面,我們很快會有L3級的自動駕駛量產車投放市場,現在的Aion S,我們也會進行一些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示范運行。
再有一個,我們要打造新的營銷服務新生態,這個是我們的重心。大家知道,我們線下現在已經有25hours體驗中心,大家最近注意到沒有,現在已經很多汽車品牌都在學我們25hours這個詞,我們希望帶給大家“每天多一小時樂享時光”這個概念。
現在畢竟是互聯網時代,如果僅僅是依靠于線下,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顧客的需求。所以,今天我特別拜托各位去掃描下載體驗一下我們的廣汽新能源APP,里面有很功能,也幫我們多提一些寶貴的意見。我們將來的規劃很重要的一點,現在是工業4.0時代,服務的含金量會越來越高,它的比例會越來越重,所以我們會繼續堅持“聯接并主動服務到每一位用戶”的品牌服務理念。
提問:我是《新能源汽車報》記者。剛剛古總是說了為了與傳統燃油車區隔,我們專門打造了自己的純電專屬平臺,這個問題大家都發言特別積極。我問一下李主任,您覺得這個純電專屬平臺的優勢是什么?
李主任:我們的GE3 530是第一代純電專屬平臺的車型,我們現在新發布的Aion S就是我們全新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的首款戰略車型。那么在這個第二代平臺上,我們做了很多的技術支持。比如,在這個動力電池的配置上,是全球第一個采用寧德時代最新一代三元鋰電池的,而且還采用了全球首款深度集成的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這個平臺確實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技術優勢。
車評人:因為時間關系,還有最后一個簡短的問題。
提問:目前新能源車市場,尤其各家的發展路線是不一樣的,請問廣汽新能源對以后的打算是怎么樣的?還有一個,除了我們專屬的平臺,我們在其他方面的技術儲備,還有哪些?
還有兩個問題是關于我們品牌未來戰略方面的。一個是其他品牌都在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我們是做了一個獨角北鼻這樣一個比較生動形象的IP。各位老總,這半年以來的效果是怎么樣的?感覺還有哪些需要補全的?還有,未來廣汽新能源會不會涉足分時租賃或者說出租車?
李主任:其實現在新能源車發展是大勢所趨,現在每個企業也有自己的戰略,那么我們廣汽也是經過長期的探索,我們在新科技方面,包括充電、動力電池和電池管理系統等技術,我們目前也進行了一些黑科技的開發,我想在我們的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上,這些黑科技會繼續開發,大家拭目以待,所以我對我們以后的續航里程非常期待。
古惠南:由于時間關系,我簡單說一下。其實作為行業第一個推出IP的車企,我們的IP還是比較領先和成功的。其實我們認為IP是一個伙伴,或者說是我們與消費者或者車主溝通的“橋梁”,因為它能夠把你的情感、你的理念或者是你的一些品牌調性,都可以通過IP很直觀地向我們客戶群進行表達。
而且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客戶群,第一個,其實是越來越年輕化;第二個,越來越喜歡智能,或者說是可能他們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比你還專業。我覺得一個好的IP給客戶帶來的是什么?其實是更容易溝通。
肖總:分時租賃這一塊,其實我們分析了未來發展的整體營銷的方向,除了我們自己努力以外,我們要構建營銷服務新生態。我們也分析了目前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我們總結為:政策市、城市市、行業市。從行業市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在未來整體新能源車運營推廣方面提出了很多導向性的規劃。比方說到2020年,很多城市的出租車也好,網約車也好,是需要使用新能源汽車,甚至明確要求是純電動汽車,這是一個很大的行業發展的機會。所以作為廣汽新能源來說,我們已經提早進行了一些這方面的布局。我們接下來在出租車、網約車這一塊,會提出打造一個專屬的產品。我們的定制化其中有一個叫做行業定制,就是我們會針對這個行業的需求,推出更符合行業需求的產品。
純電動車在運營方面的先天優勢是什么?就是運營成本低。大家都知道,現在普通燃油車一公里的運營成本大概是8毛到1塊,我指的是綜合運營,不僅僅是油價、油耗、維修保養等等。而純電動汽車的綜合運營成本是多少?能控制在兩毛錢,最多三毛錢以內。為什么?因為大家知道電費很便宜,一度電能夠跑八公里左右,目前的電耗來說,一度電大概能到8到10公里。電費是多少?大家去計算一下就知道了。純電動車基本上沒有日常的保養,它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箱,它不需要保養。所以說,我認為未來行業市里面,不管是分時租賃也好,還是出租車、網約車也好,只要是運營車輛,它對綜合運營成本要求很高的這樣一些來說的話,我覺得新能源,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將成為主力,我個人認為將成為主力,具體來說,我覺得應該是先從出租車、網約車開始。因為分時租賃車,目前大家都知道,除了車輛以外,它實際上還受到國家的一些什么限制:停車場、道路停車、司機等等這些對車輛愛不愛護的問題。
車評人:將近一個小時的樂享時光就是那么快,感謝各位領導和各位媒體朋友的參與。后續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跟我們規劃營銷部和公關科去聯絡,我們后面會有更密集的、更開放的活動和大家一起去分享。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