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新能源 正文

新結盟時代 車企組團搶占電動/智能風口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新聞]  在變革關口,汽車行業正從壁壘高筑走向開放共享。就汽車電動化領域來說,除了大家熟知的長安比亞迪、江淮蔚來等國內車企合作外,國際上的車企聯盟也日漸增多。比如以豐田為主導的電動汽車技術聯盟成員目前已增至7個,而大眾與福特正試探性地商談結盟等。為何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少有的聯盟現象,卻在當下如雨后春筍般頻頻冒出,即便是汽車巨頭也加入了將競爭對手變成合作隊友的行列?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一分鐘速度全文:

  1、在今年6月簽署商用車項目備忘錄之后,福特大眾有望擴大聯盟范圍,據知情人士透露,福特有望共享大眾MEB電動車平臺,大眾則可能投資福特的自動駕駛合作伙伴Argo AI,同時考慮投資福特新成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utonomous Vehicles;
  2、豐田電動車技術聯盟中,鈴木、大發主攻小型車、斯巴魯則致力于中型車、日野將以商用車為中心,從而構建起一套適用于各種車型的完整電動汽車基礎技術體系;
  3、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制定了六年戰略,規劃在2022年之前推出12款全新純電動車型,同時還將推出40款實現不同自動駕駛性能的車型,其中至少有一款為純自動駕駛車型;
  4、目前全球聯盟除了以整車廠為中心的模式之外,也涌現出以科技公司為中心的聯盟形式,如谷歌OAA聯盟、百度Apollo聯盟等。

  一、新結盟時代的緣起

  人們對于聯盟并不陌生,比如在中國戰國時期合縱連橫政策就甚囂塵上,但人們印象中的聯盟多為弱者之間相互合作以對付強者,但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背景下,強者聯盟已成為新趨勢。那么為何體量巨大的大眾福特、雷諾日產、谷歌與奧迪通用等會結成聯盟呢?

  縱觀各大新聯盟可發現規律,即他們多為未來戰略合作聯盟。如在電動化領域,豐田成立了電動車技術聯盟;在自動駕駛領域,谷歌成立了OAA聯盟;在電池領域,松下豐田組建動力電池聯盟;在電池回收領域,福特、本田北美公司、江森自控等成立RBC聯盟,寶馬、Northvolt、Umicore組建聯合技術聯盟等。

  這些企業結成聯盟,原因在于,參與方除了可共同推進技術研發之外,還可共享技術成果,減少獨立研發成本。除此之外,不同類型的聯盟之間也有著各自的目的,如電池聯盟推動動力電池標準化,電動車聯盟推動電動車普及,自動駕駛聯盟推動技術更加成熟等等。不過聯盟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合作形式,比如早期的戴姆勒-克萊斯勒聯盟因一方強勢且共享程度低,最終走向分裂;大眾-鈴木聯盟也在合作過程中關系惡化而對簿公堂等。那么在汽車新四化驅動下的聯盟企業在電動化、智能化等領域到底將如何合作發展呢?接下來我們就深入聊一聊。

  二、整車企業結盟發展情況

  ◆ 大眾福特或組團發展?

  大眾福特有望繼今年6月簽署商用車項目備忘錄之后,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和福特汽車即將達成一項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電動和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大眾集團CEO迪斯也于近日表示,雙方的合作談判可能會走得更遠,包括與福特共享大眾MEB電動車生產平臺,也可能利用福特Ranger的生產平臺來生產其 Amarok 皮卡等。此外,據大眾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大眾汽車可能會投資福特的自動駕駛合作伙伴Argo AI,同時考慮單獨投資福特新成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utonomous Vehicles。

汽車之家

  雖然就目前而言,大眾福特進一步的合作并未敲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均在積極促成此事。原因之一在于,雖然大眾已經自主開發了電動車平臺MEB,并基于該平臺規劃了一系列的產品,如2019年年底之前在德國下線第一臺基于MEB平臺的車型,并將于2020年在中國投產該車,同時大眾規劃到2022年推出多達27款產品。但大眾為開發MEB平臺投入巨大,據了解,大眾在電動汽車研發一項投入近70億美元,亟需通過規;慨a攤薄成本。迪斯也于近日公開表示,將向第三方制造商開放MEB平臺。如果大眾成功牽手福特,不僅可以降低研發成本,更大規模地量產車型,還可以與福特優勢互補,共享雙方技術成果。

汽車之家

  而且福特也有自己的短板,即在電動車技術上并無有效行動,但其在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技術領域已漸成體系。如果可以借用大眾MEB平臺,福特將得到未來市場競爭的入場券,同時更快速地更新車型等,而且雙方聯盟所帶來的效益遠非想象中的這么簡單。

  ◆ 豐田將以聯盟形式發力電動車技術

  說完了大眾福特,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規模龐大的聯盟-豐田電動車技術聯盟。2017年9月,豐田、馬自達和電裝宣布成立電動車合資公司EV Common Architecture Spirit Co Ltd,其中豐田持股90%,馬自達和電裝公司各持股5%;2018年1月,日本鈴木、斯巴魯以及豐田集團的大發工業和日野汽車4家公司宣布加入豐田電動車技術聯盟,以共享相關知識、降低成本、加速研發進程。曾被外界定義為在電動車領域搖擺與保守的豐田,因為大規模的組團聯盟研發電動車技術,很可能改寫行業未來競爭格局。

汽車之家

  為什么豐田會選擇目前并不成熟的電動車技術發起聯盟?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表示,“汽車行業正在發生重大變革,那些我們或許認為還遙不可及的問題和想法,卻可能在明天就會影響到我們!必S田章男的言外之意很明顯,那就是即便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企業的豐田,也無法預料會不會倒在產業的明天。

  作為聯盟車企成員,馬自達、斯巴魯等在自動駕駛、新能源領域也少有建樹,而且反觀日系車企,除了日產聆風成功實現產品商業化以外,日系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基本空白?梢,豐田電動車技術聯盟仍然是在電動車研發進展上相對落后企業的合作。

  ◆ 第一聯盟天團雷諾-日產-三菱未來怎么走?

  要說國際車企聯盟,一定繞不過全球最大的汽車聯盟雷諾-日產-三菱。不過由于聯盟組建者卡洛斯•戈恩近日被捕,可能會讓聯盟內部引發變數。這里我們還是靜待事情發展,不另行展開,下文將聚焦該聯盟未來的戰略規劃。

汽車之家

  在電動車未來產品規劃上,聯盟成員未來將通過擴充產品線,覆蓋日本、美國、中國和歐洲的主要細分市場;到2020年,聯盟將推出可應用于多個級別的電動汽車專用共享平臺,以及一系列新型電動車用電動機和蓄電池,并在聯盟內部實現共享;到2022年,聯盟將推出12款新型純電動汽車,70%的電動汽車將基于共享平臺生產。

汽車之家

  此外,聯盟在自動駕駛方面也有著明確布局。2018年,聯盟將推出可在高速公路上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需駕駛員保持對周圍環境的監控);到2020年,再推出可在城市路段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需駕駛員保持對周圍環境的監控),以及可在高速公路上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只需駕駛員在必要時干預駕駛);到2022年,聯盟將推出第一款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無需駕駛員干預)。目前,聯盟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自動駕駛技術測試,按照規劃,聯盟成員到2022年將陸續推出40款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車輛。在中國,聯盟在今年10月31日戰略領投了中國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知行(前身為景馳科技)的A輪融資,聯盟將與文遠知行在中國共同推進L4級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三、整車與科技企業跨界結盟

  目前全球聯盟除了以整車廠為中心的模式之外,也涌現出以科技公司為中心的聯盟形式,比如中國百度的自動駕駛平臺Apollo,根據百度11月初公布的數據,目前加入百度Apollo平臺的車企已經超過130家,其中國內方面的整車廠商有奇瑞、一汽、長安、長城等;國外則有本田、福特、寶馬等車企參與加入。由于基于自動駕駛技術結成的團體眾多,下面將以表格形式呈現截至目前的主要聯盟團體。

基于自動駕駛技術成立的主要聯盟一覽
聯盟簡介
谷歌OAA聯盟(若干國際車企/英偉達/德爾福/三星)谷歌OAA聯盟中的OAA是“Open Automotive Alliance”的縮寫,即開放汽車聯盟,是谷歌打造的Android車載系統,提供開源架構供其它汽車品牌的自動駕駛系統接入。目前與奧迪、通用、本田、現代等汽車企業,以及英偉達、德爾福和三星等供應商、科技企業均達成聯盟協議,聯盟中所有公司的產品都會加裝谷歌Android車載系統。
百度“阿波羅”聯盟(若干國內車企/博世/大陸/四維圖新)百度阿波羅通過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他們結合車輛和硬件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百度在這個聯盟中主要提供軟件服務,博世和大陸提供主要的傳感器等電子產品,四維圖新將提供ADAS領域的芯片硬件,計算單元BCU由百度與德賽西威及聯合電子合作研發。目前,百度阿波羅已成為國內車聯網領域合作伙伴最多、上市合作車型最多、覆蓋場景最廣、合作車企最強自動駕駛平臺。
英特爾/Mobileye/大陸/德爾福/FCA該聯盟成立于2016年,由德國寶馬集團牽頭,聯盟成員宣布將一起建立一個行業標準,為自動駕駛建立一個開放平臺。開放平臺將包括L3到L5級自動駕駛技術,并向眾多汽車供應商和其他可以從自主機器和深度機器學習中受益的公司開放,預計到2021年實現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和全自動駕駛車輛量產。
博世/大陸/英偉達/Aquantia該聯盟成立于2018年7月,由大眾集團和英偉達、博世、大陸、Aquantia四家主要供應商組成自動駕駛汽車聯盟網絡(Networking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Alliance,簡稱“NAV”),致力于解決自動駕駛汽車走向現實的高難度問題。該聯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車企和供應商加入,共同將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早日上路。
馬自達/優步/滴滴/必勝客/亞馬遜2018年1月,豐田官方宣布基于豐田E-Palette平臺成立“豐田移動出行合作聯盟”。豐田計劃開放車輛控制接口,允許合作伙伴安裝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和車輛管理技術。據了解,E-Palette 是一套自動駕駛平臺系統,提供四種不同尺寸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底盤給到各類服務供應商。更重要的是,該平臺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開放平臺控制功能,合作商可以安裝自己的自動駕駛子系統,就跟現在的智能手機安裝APP一樣便捷。
制表:汽車之家行業團隊

  除了本文提到的幾大聯盟之外,還有小團體聯盟,比如沃爾沃聯合奧利托夫、Uber共同研發自動駕駛等。但無論何種形式的聯盟,都是為未來出行生態競爭所做的準備。

  總結全文:人們常說,強者大道獨行,弱者抱團取暖,但在新四化驅動下的汽車行業,強者抱團顯然不是取暖,而是為未來藍圖整合資源,尤其是傳統車企,在未來趨勢面前尤感不安,因為面對科技創新項目,巨頭企業“船大難掉頭”的問題更為明顯。加之自動駕駛、車聯網等無底洞資金投入,電動技術研發成本高居不下且回收周期長等諸多因素,均促使了當下車企、科技企業等之間的跨國跨界聯盟。而諸多聯盟形式也讓人們清晰洞見未來汽車叢林的競爭,從而理解他們為汽車智能化、電動化大潮所做的準備。但企業聯盟化真的是最好的途徑嗎?我們無從得知,但時間一定會給出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彼時很多車企及科技企業將消失在歷史長河,無法出現在新的戰場上參與競爭。(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

新結盟時代 車企組團搶占電動/智能風口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企業/品牌戰略
電動車車聞
更多精彩內容:
車輛OTA資訊
產品解讀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