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評] 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宣布要向電動化轉型,而比亞迪是其中走得最“激進”的一家,目前所有量產主力車型全部提供新能源版本,產品路線呈現一種很鮮明的特點:燃油版、插電式混動版和純電動版三種動力類型共存。這樣的技術路線有什么好處?企業從燃油車向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轉型過程中有哪些可參考的模式?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端用戶打造的節目,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評論員——朱玉龍,在汽車電子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從事多年的技術工程師,曾在上汽通用、LEAR、捷新動力等知名整車/零部件企業就職,對汽車技術的革新和發展有深入理解,充滿探索熱情。
一、新能源車銷量超過燃油車
回看比亞迪2018年的市場情況,釋放了特殊的信號意義:從今年7月開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加上商用車)銷量首次超過燃油車,雖然只有300輛的差距,但這是一個轉折的開始。隨后在8月,新能源乘用車也開始超越燃油車規模,并且從走勢來看,比亞迪燃油車的單月銷量已接近“水平線”狀態,而新能源銷量在不斷走高。
到目前為止,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1-11月累計銷量為190142輛,燃油車銷量為249889輛。根據今年年初比亞迪定的銷售目標來看,希望在2018年銷量達60萬輛,其中新能源占20萬輛。目前2018年僅剩最后一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經達到19萬輛,12月毫無疑問能輕松完成任務。但燃油車的還有十多萬輛的缺口,完成目標的難度較大。
比亞迪燃油車銷量的表現也受到了汽車行業整體需求低迷的影響,對比之下,新能源業務反而是比亞迪收入的最大頭。根據2017年財報,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約390.06億元,同比增長12.83%,占汽車業務比重70.22%,占集團收入比重36.88%。就營收情況而言,新能源業務比傳統汽車更能賺錢,從2014年開始占比在不斷提高。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情況 | ||||
新能源汽車業務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營收(億元) | 390.6 | 346.18 | 193.42 | 73.28 |
占汽車業務比重 | 70.22% | 60.72% | 47.57% | 27.05% |
占整體業務比重 | 36.88% | 33.36% | 24.17% | 12.59% |
二、哪些新能源車賣得好?
比亞迪此前賣得好的新能源車主要有e5、秦DM和宋DM三款,今年車型改款以后增加了唐DM和元EV,形成了五款車型鼎力的局面。
全新一代唐(參數|詢價)DM在終端銷售的表現非常不錯,甚至把燃油版的風頭也搶了。在非限牌城市,憑借著動力特性和高配置等特性,在下沉的比亞迪銷售網絡里面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同時在限購城市,把相當一部分原來宋DM的客戶也給拉走了。雖然比亞迪從2013年就開始占據插電式混動細分市場的龍頭地位,但挑戰也越來越多。除了一直“纏斗”的上汽和吉利,近期大眾旗下兩款重磅新車——途觀L PHEV及帕薩特PHEV上市,補貼后售價區間分別為28.98萬-29.98萬元及24.99萬-25.99萬元,與唐DM的定價區間(23.99萬-32.99萬)有所重疊,可見競爭也會很激烈。
『比亞迪全新唐DM』
另外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比亞迪通過出租車和租賃用車市場消化了相當一部分規模的純電動車后,開始在私人領域通過相對低成本的性價比策略來走量,代表產品是元EV,純電動對電池產能的需求更緊迫,比亞迪從磷酸鐵鋰電池轉向三元鋰的過程中也面臨產能瓶頸,環節太多(整車、Pack、電芯的設計開發和制造),目前提速較難把握。
『比亞迪元EV』
三、燃油/插電/純電同平臺
比亞迪近年來的產品路線呈現一種很鮮明的特點,所有量產主力車型全部提供插電式混動、燃油車、純電動三種動力選擇。這其實也是一種趨勢,有不少主流車企都宣布旗下燃油車未來都會推出新能源版本,比亞迪則是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較激進,而且不是先有了燃油車,再“油改電”的模式,車型在開發階段就開始考慮不同動力系統的設計。但是要把三種動力結構設計串起來,在兼容性和調整分配上就有很大挑戰。這條路線的可持續與否需要保持關注。
『比亞迪的平臺化考慮』
目前來看,在PHEV這一端,根據實際的電池布置需求,比亞迪對整車懸架和車型平臺的開發做出了基于新能源特征的調整,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純電動平臺,在原有前端不大動的條件下,調整出的兼容性BEV優勢并不突出。就看全新唐EV能否取勝,以工況續航500km為賣點,銷量表現有待考驗。對于同平臺多種動力技術的發展來說,主要考慮的問題如下:
1) 整車成本如何下降?共平臺的好處在于一些傳統部件的成本可以均攤,包括相關的模具和開發費用。
2) 三電成本如何下降?依靠自主開發在初期可以快速控制目標價,但當全行業起來的時候,就需要通過開放去保持競爭力和持續降本能力。
3) 動力特性如何取舍?燃油車現在是銷售主力,PHEV要往節油方向發展,純電動車的大電池則會導致車輛調教和配重發生很大變化,怎樣平衡很關鍵。
比亞迪車型定價(萬元) | |||
動力類型 | 全新唐5座 | 秦Pro | 新款宋 |
燃油版 | 12.99-15.49 | 7.98-11.58 | 7.98-11.98 |
插電式混動版(補貼后) | 25.49-27.49 | 14.99-17.69 | 17.69-20.69 |
純電動版(補貼后) | 26-36(預售) | 16.99-18.99 | 18.99-21.99 |
制表:汽車之家行業團隊 |
除此之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也是門藝術,既要滿足用戶不同的購車需求,也要避免自家兄弟打架的情況。而且不同的動力系統對零部件供應、服務體系都有高要求。
整體來看,比亞迪汽車未來的銷售主力可能會持續向插電式車型傾斜,新能源的光環已經快要掩蓋住傳統燃油車業務,索性“三箭”齊發共享資源,帶來了不錯的市場效果。未來,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銷冠位置能否長久坐穩,雖考驗重重,但比亞迪自身也在積極地調整經營策略。從創業階段試水電池制作,到垂直整合造車,再到今天同平臺多技術路線,并走向開放,比亞迪發展的每一步,都采取了許多獨特激進的做法,未來會如何變化值得持續關注。(文/汽車之家行業評論員 朱玉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