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這應該不是真的,文章只說是努力的方向!边@是雷克薩斯中國人士對這場“烏龍事件”的答復。日前,一則從“中國一汽”官方微信上發出的文章,因提及雷克薩斯國產話題,突然爆紅。
中國一汽發布《打造合作共贏的成功典范》一文中提到提到一汽豐田時表示:“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分三步走,向150萬輛目標挺進,即第一步干好奕澤等四款新車和六款新能源產品,穩固80萬輛的經營基盤;第二步強化B級車產品布局,導入B級SUV、MPV,擴大規模,提高盈利能力,到2023年跨越百萬輛大關;第三步導入雷克薩斯豪華品牌。”正是由于文章末尾處的第三步“導入雷克薩斯豪華品牌”引發“一汽國產雷克薩斯”的消息。但未注意到的是,文章強調這僅僅是“一汽努力的方向”。
60秒讀懂全文:
◆中國一汽發布發布《打造合作共贏的成功典范》一文,由于文章末尾處的第三步“導入雷克薩斯豪華品牌”引發“一汽國產雷克薩斯”的消息。但文章強調這僅僅是“一汽努力的方向”。
◆相較以前雷克薩斯明確回復“不國產”,現在的回復顯得比較“曖昧”,反倒讓國產一事更加撲朔迷離。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雷克薩斯之所以不進行國產,原因在于能否解決保證產品一致性、保持企業利潤、國產利潤率分配等關鍵問題。
◆關于國產化一事,實際上是豐田與一汽和廣汽三方的博弈,究竟未來花落誰家?
◆自今年下半年,汽車產業的開放大勢為雷克薩斯國產甚至獨資建廠增添了可能性。
經歷多次被爆料和官方否認,雷克薩斯是否國產化仍是未解之謎。早在2007年,時任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林堂曾表示:雷克薩斯在中國銷量達到3萬輛時就可以考慮國產。隨后又把這一目標提升至5萬輛,但當這一目標完成后,企業又提出“進口銷量基礎規模要達到10萬輛才會考慮國產”。直到現在,雷克薩斯連續多年在華銷量超過10萬輛,但國產一事卻遲遲未有結果。
或許正因如此,關于雷克薩斯國產傳聞逐漸變成“月經帖”,且不斷引發話題熱議。其中,最具爭議便是在2016年10月,網曝兩張雷克薩斯國產規劃圖片,透露雷克薩斯ES與雷克薩斯NX將由廣汽豐田生產,雷克薩斯IS則由一汽豐田生產,甚至有圖文為證,此事在當時引起不小波瀾,隨即官方進行辟謠;最近一次則是在今年10月,路透社援引四位豐田內部人士消息稱,豐田已確定雷克薩斯在華國產方案,生產與供應商調查工作已準備就緒。
『網曝雷克薩斯國產計劃截圖,未經證實』
當時雷克薩斯中國回復:“我們一直在進行國產化議題的調研和考量,目前尚未有國產化的具體時間;現階段,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如何持續提升雷克薩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好感度,以及深入洞察用戶需求,為他們提供超越期待的產品和服務體驗;雷克薩斯始終對在華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與業務運營的品質,為持久健康的發展積蓄堅實的力量!
不過,相較于之前斬釘截鐵回應“不國產”,雷克薩斯此次的回復顯然“曖昧”許多,反倒讓國產一事更加撲朔迷離。人們的焦點也開始轉向國產化的雷克薩斯將放在哪個中國伙伴,而此次傳聞,更似乎有意在向外界釋放某種信號。
●為何傳聞頻現?
雷克薩斯國產化一事為何受到如此關注?究其原因,即雷克薩斯是當前主流豪華品牌少數沒有國產的品牌,面對中國這一大市場,自然不能視而不見;另一方面,關于雷克薩斯國產的傳言一直存在,對于那些熱衷于進口身份的鐵粉而言,自然十分關切。
近年來,雷克薩斯在華實現穩步增長,并在國內擁有堅實的用戶口碑和市場基盤。關于國產化一事,之前豐田汽車高管曾公開表示過,為了保證車型的品質和生產工藝,擔心雷克薩斯國產后會出現一系列問題,所以一直保持著進口的身份。這也讓雷克薩斯的品質形象在國內消費者的心中根深蒂固,甚至在豐田章男開通微博時,許多網友便表達了不希望雷克薩斯國產的意愿。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雷克薩斯之所以不進行國產,原因在于:一、雷克薩斯該如何保證全球品質的一致性,這對一向以品質著稱的雷克薩斯而言必然是一大挑戰;二、雷克薩斯一直保持著高利潤,雷克薩斯中國高層曾表示,對雷克薩斯國產后質量和盈利能力有所擔憂;三、今年,我國進口汽車關稅從25%下調到15%,被認為是雷克薩斯銷量大幅增長的原因之一,此舉或減少了雷克薩斯國產動力;四、關于雷克薩斯國產后的利潤分配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豐田在華有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兩家合資公司,兩個伙伴在企業經營方面各具特色。
●三方的博弈
參考此前豪華品牌國產化的路徑,奧迪在華選擇了兩家伙伴國產;寶馬雖有兩個中國伙伴,但單一品牌仍在華晨寶馬生產;謳歌進入中國時,東風與廣汽曾進行激烈搶奪,最終本田選擇與廣汽進行合作。因此,豐田究竟選擇在哪家合資公司生產雷克薩斯車型,自然備受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一汽豐田累計銷量達59.3萬輛,廣汽豐田累計銷量達到47.7輛,銷量上來對比,一汽豐田更勝一籌。但對于一向注重品質的雷克薩斯而言,如若選擇合作伙伴,更青睞制造工藝更為領先的工廠。
在豐田汽車全球50多家工廠大比拼中,廣汽豐田第一工廠被豐田汽車評為“豐田21世紀全球模范工廠”,有兩條生產線先后獲得豐田全球品質評價活動“零缺陷率”的評價。
但在高端產品制造方面,一汽似乎更有經驗。當前,一汽旗下擁有皇冠、普拉多,不久之后亞洲龍也將在一汽進行國產,其產品定位相對高于廣汽豐田生產的凱美瑞、漢蘭達等車型。在運營豪華品牌方面,今年是一汽與奧迪合作的第30年,并且奧迪在華累計銷量超過500萬輛,這使得一汽在豪華品牌的市場營銷、渠道布局、人才培養等方面經驗更加豐富。相比于廣汽集團,直到2016年謳歌才實現國產化,2017年謳歌在華銷量為16348輛,其豪華品牌運營的經驗相對不豐富。
對于雷克薩斯國產化一事,一方是豐田的各方權衡,一方是中國車企的虎視眈眈。面對雷克薩斯國產這塊蛋糕,無論是一汽豐田或是廣汽豐田誰都不愿錯失機會。一旦獲得國產權,其商業價值和品牌溢價能力便不可估量。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規劃未來十年的目標時,中國一汽將野心如此“赤裸”地公之于眾。
但現在,三者的博弈仍無定論。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下半年,中日關系回暖,加上中國“合資股比放開”新政也為更多國外車企提供在華投資更多可能性,這為未來豐田調整合資股比以及獨資形式生產增添未知數。
編輯點評:
對于一個汽車品牌而言,其發展目標不僅僅局限于銷量和市場份額,想要獲得長久的增速發展,更需要維持品牌調性。任何人都清楚雷克薩斯自帶的利潤效應,因此無論是一汽或廣汽哪家合作伙伴收至麾下,勢必增強自身的商業價值。但對于雷克薩斯而言,當前在華市場有著不錯的品牌形象以及穩定的市場銷量,因此國產化一事更需要慎重判斷。(文/汽車之家 李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