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美國當地時間1月8日,日產在2019年CES展首日新品發布會上發布了展示未來自動駕駛車使用場景的I2V無形可視化技術(Invisible-to-Visible),該技術是針對未來可量產的自動駕駛車輛設計的,其展示了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增強現實及5G通訊等技術成熟后的顯示與虛擬世界融合的用車場景概念,而現場發布的一款內部代號“Traverse”的概念車,成為了這些技術的具象化展示體。
現場通過AR頭顯和仿真座艙的結合,展示了自動駕駛與虛擬顯示的融合,乘員可在增強現實中看到浮現在眼前的立體“導航”系統,不僅可以用來導航,還可以展示道路和交叉路口路況、能見度、道路標識、行人信息和停車場實時信息,甚至顯示轉彎處、建筑物后方以及非常規路面的路況信息,讓乘員和駕駛系統對車輛周圍區域有更全面立體的了解,有助于出行便利和安全。座艙內部也安裝有傳感器,可以感知乘員的指令甚至身體狀況,例如需要尋找一件物品或需要吃飯。
以上功能是由日產汽車的全向感知技術(Omni-Sensing)和無縫自動出行技術(Seamless Autonomous Mobility)推動實現,前者實時探測收集交通環境、車輛周邊及內部的各類數據,后者則通過收集到的數據分析道路環境,Pro PILOT智能控制輔助駕駛技術也同時提供車輛周邊信息。
全向感知技術實際上更像是未來的車聯網,本車、其他車輛、公共數據、信息社區、等各種渠道所獲得的數據都被收集并存儲在云端,供該區域的其他用戶使用,例如在本車傳感器無法探測到的遠處,可通過遠處前方或不久前曾駛過的車輛所上傳的云端數據來獲知路況。
另一方面,無形可視化概念展示還采用了AR技術,讓路況等信息界面的效果更加炫酷立體,還投射出了一個車內的虛擬3D形象,可以讓乘員的親朋以更親切直觀的形式“出現”在車內,為乘員在手動駕駛模式時提供指導和陪伴。車窗玻璃也將變成屏幕,使乘員看到的風景是自己更喜歡的季節甚至地區。本次現場展示中所采用的是賽車手形象,也可以是其他人物、動植物等任何形象。當然,AR人物目前只是在概念展示中出現,在無介質空氣全息投影技術和AR專用高清透明屏等技術成熟前,虛擬形象還是會出現在中控屏中,最多也就是將整個擋風玻璃變成屏幕。
另外,此前已經發布過的聆風NISMO RC賽車、IMx KURO概念車以及日產Enger Share技術也出現在展臺中。
編輯點評:
無形可視化技術從整體來看,其實重心是全向感知技術、無縫自動出行技術和Pro PILOT所提供的駕駛輔助功能,都是現有技術的升級版,但這套系統最大的難度不在于技術本身,而是這一整套的信息土壤,這不是一家或幾家公司能解決的,需要政府機構、多行業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圖/文 汽車之家 衛江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