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中國乘用車市場近兩年表現不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在經歷了2017年的增速放緩之后,2018年甚至出現了近二十年來的首次銷量下滑。雖然此前有多家市場研究機構對2018年的中國車市做出了悲觀的判斷,但這個嚴冬比我們預判的更加寒冷。
春節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央視車聞團隊對話時表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支持居民合理消費、綠色消費、升級消費。汽車已經從城市進入鄉村,現在也在考慮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農民的消費。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段對話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汽車下鄉”要重新啟動了嗎?在車市下行、用戶消費信心不足的時期推出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這一劑強心針的確讓支持者興奮、期待。但同時,也不乏反對的聲音,認為在短期政策刺激下提前釋放市場需求,引起的銷量波動對行業發展和企業發展不利,更期待長效的提振機制。
就在本文撰寫的過程中,2019年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窂钠囅M、城鎮消費、農村消費、新品消費、消費品質、消費環境等六大方面提出了舉措和建議。汽車消費更是居于首位的重要消費領域,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包括: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
該《方案》是一份綱要性的文件,未來還將會就各項措施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不過,我們可以先通過數據分析,來探究“汽車再下鄉”,能為中國汽車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60秒讀懂全文:
1、汽車再下鄉,其本質并不是追求重回高速增長,而是為了保證經濟轉型、市場過渡期間的平穩發展;
2、由于汽車在農村市場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普及,汽車再下鄉將會帶來以品質為核心的全面需求升級,惠及轎車、SUV、MPV等各類車型市場;
3、面對刺激政策,車企不但需要制定更冷靜的短期應對措施,安全過冬,同時也要做好長遠規劃、制定后續產品迭代路線,應對未來新換購周期的市場與用戶需求變化。
一、汽車再下鄉,能否重振市場?
回顧十年前“1.0”時代的“汽車下鄉”,的確對汽車市場有了很強的刺激作用:農村用戶除了同樣享受針對1.6升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的優惠政策外,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車的用戶還將享受額外的一次性財政補貼。在政策實施的2009至2010兩年內,微客的銷量高速增長,并將這一銷量趨勢延續到了2012年。
十年前的“汽車下鄉”政策并不僅僅是通過刺激消費提前釋放了用戶需求,也因為推動消費升級而帶來新的市場增量:原低速貨車和三輪汽車的需求空間轉移至汽車市場。被激活的農村市場在體驗到汽車帶來的生活便捷和品質提升之后,對于汽車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同時,針對1.6升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的優惠政策,以及汽車廠商順勢而為推出的小排量車型,也極大的推動了用戶對其他乘用車的購買。
十年后的今天,重啟汽車下鄉,能否再現往昔的車市盛況呢?本人認為:重啟汽車下鄉,雖然與十年前的刺激手段相似,但對提振汽車市場的效果有限,恐怕很難帶來大幅度的銷量增長。
1.1. 首先,宏觀環境不同
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由量到質的轉變階段,GDP增速近些年維持在7%左右,而在十年前汽車下鄉的2009年,中國經濟還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因此,新的推動消費政策很難在短期內讓車市實現高速增長。
1.2. 其次,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面臨轉變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服務業比重從上一次“汽車下鄉”政策實施的2009年的44.3%上升到2018年的52.2%,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也由49.8%提高到76.2%,這是重大的結構性變革。
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逐漸擺脫對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度依賴,但居民的消費信心和習慣尚未完全建立。中國居民的消費信心與習慣是建立在“安居樂業”基礎之上的,這一點從房地產行業和汽車行業發展的高度相關性中可以看出。所以短期內房地產市場低迷,也是車市不振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未來,在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和“租售同權”之后,車市和房市的關聯將會逐漸被打破,消費者購車的信心會重新提振,才能迎來汽車市場的全新發展階段。
1.3. 第三,中國汽車產業也在面臨轉型
中國汽車市場處于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普及階段的過渡時期,也是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時期,用戶對汽車產品需求也從功能向品質轉變,同時,受中國經濟的轉型的外部因素以及新能源汽車與傳統能源汽車競爭發展等內部因素影響,汽車行業的表現短期內震蕩回調帶來的陣痛也是不可避免的。
未來,隨著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持續增強,用戶的汽車消費觀念將會有所轉變,市場對汽車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汽車也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因此,在當前的時機推出以汽車行業為代表的消費推動政策,其本質并不是追求重回高速增長,而是為了保證經濟轉型、市場過渡期間的平穩發展。畢竟一曝十寒的大起大落,無論對于社會經濟、汽車產業,還是對從業人員、汽車用戶,都是重大打擊!斗桨浮分塾凇皟灮┙o”和“平穩增長”,就體現了這一點。
二、汽車再下鄉,農村用戶需求有怎樣的變化?
2.1. 第一次需求升級:從農用機械到商用汽車
在農村市場,低速載貨汽車甚至是拖拉機等農用機械曾經是通勤、載貨的主力車型。十年前的汽車下鄉,由于對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車的用戶進行直接補貼,使得很多用戶完成了從農用機械到商用汽車的升級。因此此次需求升級受益最大的是微客車型,在政策實施期間及之后的兩年,市場規模急速擴大。
農村用戶的第一次需求升級,實現了從農用機械(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等其他農用機械)到商用車(交叉型乘用車)的轉變。
2.2. 第二次需求升級:從商用車到乘用車
隨著需求的不斷升級,以及廠商對產品的不斷迭代,農村用戶購買的車型也在發生變化。從各類乘用車的銷量和增長變化趨勢來看,2009年微客銷量增長超過80%,隨后的2010年,MPV也迎來了增長高峰,SUV的銷量甚至翻了一倍。雖然轎車的市場規模始終保持在一千萬輛的水平,但MPV和SUV市場迅速擴張,于是中國乘用車市場開啟了銷量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
單純從銷量看,微客的市場近幾年在萎縮,但這并不代表原來購買微客的用戶群體減少了,而是用戶的需求再次升級了,將市場轉移到了新的細分領域——具備一定運載能力和空間的乘用車。第二次需求升級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汽車下鄉政策拉動的微客購車潮之后,從2010年一直延續到2016年。微客用戶購車除了需要車輛的載貨功能外,還希望兼顧舒適性與時尚外觀,因此以五菱宏光、長安歐諾為代表的衍生MPV應運而生。從微客平臺衍生出的客貨兩用MPV,功能上可以完全替代傳統的微客,價格也不高,并且顏值更高、舒適性更好,可以兼顧家用。
第二階段,則是客貨兩用SUV的熱銷,從2015年直到現在。相較于微客,客貨兩用SUV不但有足夠的承載空間,造型上也更為時尚動感,并且價格也足夠親民,深得用戶青睞。除了長安CX70、幻速S3、力帆邁威等微客平臺衍生出的SUV外,寶駿560、風光580、風行SX6等價位較低卻空間很大的低端SUV也成為微客不錯的替代車型。
農村用戶的第二次需求升級,實現了從商用車(交叉型乘用車)到真正的乘用車(MPV、SUV)的轉變。那么,新的“汽車下鄉”政策將會帶來新的農村用戶需求升級嗎?又會影響到哪些細分市場呢?
2.3. 第三次需求升級:以品質為核心的全面需求升級
從近幾年的微客用戶換購目標車型級別分布看,繼續購買微客的用戶比例逐年下降,緊湊型SUV已經取代MPV成為第二大換購車型。微客用戶的換購目標車型越來越多樣化,并且表現為去工具車化的乘用車購買傾向顯著。用戶購車的主要目的不再是為了兼顧拉貨,而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
用戶的第三次需求升級,也體現在購車的價格上。從汽車之家銷售線索的價格分布看,15萬元以上價格區間的市場占比逐年增大,低價格區間、尤其是10萬元以下的市場空間逐漸萎縮,并且首當其沖的就是微客車型。隨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汽車產品的不斷進步,用戶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升級,未來中高價位的汽車市場仍然將持續增長。
用戶第三次需求升級的推動力,除了經濟的發展外,還受到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伴隨著城鎮化發展,中國農民工總量的增速逐年放緩,農民工開始呈現出回流的趨勢,因此微客最重要的客源群體規模逐漸萎縮。新城鎮人口對車輛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購車時更傾向于選擇乘用化的車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