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整車 正文

騰訊“七劍”借東風 建汽車產業互聯網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自今年4月聯手華為推行“智行隆中”,打造智慧城市樣本之后,東風汽車迎來了又一個重量級的合作伙伴——騰訊。

  6月28日,東風公司與騰訊公司在深圳正式簽署協議,雙方將在網聯汽車、汽車安全、自動駕駛、智慧出行、智慧物流、聯合創新、數字化轉型等七大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汽車之家

  在協議簽署現場,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一同為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該實驗室將開展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究。

  此外,東風和騰訊還宣布將成立數字化產業基金,向相關合作領域進行互補性的戰略投資。雙方此次并沒有透露資本規模,但確認投資成果除了在東風和騰訊之間進行共享,或許還會面向潛在的一些合作伙伴進行開放。“我們目前保持了它的開放性。”騰訊公司副總裁鐘翔平對汽車之家說。

汽車之家

『揭牌儀式現場』

■不同以往的合作

  此前,東風與華為的合作主要集中于智能網聯與智慧城市,參與投資的T3出行項目則聚焦于移動出行。而騰訊的朋友圈里車企好友雖然有19個,已經或即將落地的車型達45款,但大多基于車聯網或出行單一層面合作。

  此次牽手則不同以往。首先,如果將七大合作領域進行簡單劃分,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安全立足于為產品賦能;智慧出行、智慧物流立足于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態;聯合創新與數字化轉型,立足于企業可持續發展。雖然雙方對于這七個領域的具體合作內容語焉不詳,但可以看出,此次合作既影響傳統的汽車產品,也涉及汽車產業互聯網生態圈的搭建,還試圖從企業層面推進創新機制和運營模式的整體變革。這種涵蓋術、法、道的深度之前未曾出現。

  其次,從合作的廣度來看,東風將旗下自主及合資兩大版塊全部納入,未來將根據各公司的不同情況,靈活采用資本合作、戰略聯盟、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引入騰訊的各項內容、服務與技術能力。

  第三,落地速度也很互聯網化。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向汽車之家確認,雙方將成立專項團隊負責合作的推進,預計年底完成人員搭建,落地的第一款車型或將在明年北京車展亮相。

汽車之家

圖左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圖右為騰訊公司副總裁鐘翔平

  在智能商業時代,汽車傳統產業鏈的線性結構已經被打破,逐漸走向一個開放的、價值協同的網絡。車企無法依靠一已之力完成所有技術的全覆蓋,需要和不同的主體進行有效合作,激發創新,完善產品與服務,最終構建生態。

  實際上,在新技術研發和行業合作上,東風的起步時間并不晚,2014年就聯合華為推出WindLink車載系統,2015年開發了自動駕駛的1.0樣車,2017年發布了“五化”戰略,即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并打造眾創空間,構建智慧生態圈,激發員工自主創新的熱情。

  2018年,眾創空間升級為面向全社會的眾創平臺Wind-T,開始與科技公司、個人開發者、高校、政府部門、孵化器等開展廣泛合作,共享知識產權和技術紅利。在這一時期,百度、四維圖新、地平線等都與東風有合作成果落地。

汽車之家

『東風自動駕駛汽車』

  五化的核心是智慧汽車和智慧出行,其中,智慧汽車面臨的一個普遍困境是,適用于用車場景的內容服務匱乏,而且車上、車下無法獲得一致、連貫的使用體驗。智慧出行則不僅僅是面向消費者提供新型服務那么簡單,背后是車企傳統業務模式的數字化轉型。

  從這個角度上來,東風需要一個更為綜合全面的合作伙伴。

■為什么是騰訊?

  關于選擇騰訊的原因,尤崢是這么表述的:“我們希望把和騰訊共同開發的生態放到汽車上來,給消費者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務。騰訊也在幫助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這與我們向服務商轉型的戰略契合點非常吻合!

  對于騰訊而言,與東風的深度合作是從去年開始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延伸的戰略體現,也對應了其智慧出行解決方案(TIM)的各個維度。這一方案覆蓋自主出行、共享出行、公共出行三大場景,形成“四橫兩縱一中臺”的業務矩陣。

汽車之家

『騰訊智慧出行解決方案(TIM)

  這其中,四橫包括騰訊車聯、自動駕駛、位置服務、乘車碼;兩縱指海量內容平臺和安全保障體系;中臺則是整合全公司資源,通過騰訊云和AI構成的底層保障能力。

  “我們和東風的合作,基本上覆蓋了TIM所有業務板塊的大部分,除了公共出行這個領域!辩娤杵秸f,他所在的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于去年11月成立,是騰訊2B業務的重要窗口。

  整個TIM解決方案選項眾多,目前還難以預測未來將在什么維度上影響東風的數字化進程。不過,尤崢向我們透露了一個基于騰訊生態車聯網的可能方向,這套包括汽車云、出行服務、智慧4S店等多方面的車聯網系統,可以為汽車產業轉型提供覆蓋“制造-銷售-出行-售后”全生命周期助力。東風期待通過合作,在研發領域打造一個更敏捷、虛擬化的驗證體系,進而縮短研發周期。

  2014年發布車聯網領域第一款智能硬件,2016年成立自動駕駛實驗室,在汽車出行產業,騰訊是一個后來者,直到2018年才推出整體解決方案。但短短幾年間,騰訊與一汽、東風、廣汽、吉利等“頭部”中國車企悉數建立合作,也進入了奔馳、寶馬、奧迪、通用等跨國公司的供應商名錄。

  馬化騰說過,“C2B是騰訊進入產業互聯網的優勢所在”。騰訊智慧出行業務能有如此迅速的發展,首先得益于其在消費互聯網的用戶洞察以及優勢生態資源,將C端的運營經驗向B端輸出,進而幫助B端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最終實現C2B2C的閉環。

  這其中,微信是騰訊與車企談判最重要的砝碼。尤崢在對話中特別提到,“汽車產業鏈處于供給端,而騰訊正好處于消費端,他們已經創造了比較強大的消費類生態圈。比如說微信,全球已經有11億微信活躍用戶。”汽車之家了解到,車載微信最快或將在2019年年內搭載上車。

汽車之家

   不過,也不僅如此。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CSIG總裁湯道生把騰訊擁抱產業互聯網的定位形容為“助手”。他說,“騰訊做產業互聯網是提供工具、做好連接、建設生態,不會成為傳統互聯網行業的顛覆者!

   對車企心理的精準把握或許是騰訊勝出的隱性因素。以車聯網為例,阿里的思路是做底層的操作系統,百度致力于打造一個語音交互的新生態,騰訊則為車企提供了多種選項的解決方案。

  以關系而論,阿里最近,騰訊最遠。但不管是BAT還是各大車企,都在同時與多個伙伴推進合作,形成了一個稍顯復雜的多角格局。如何處理與各個利益體之間的生態協同與差異化競爭,恐怕是橫亙在汽車行業轉型道路上的棘手難題。

  怎樣才能保持長久的夫妻關系?這里可能要反向引用一句最近很流行的話:我們已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文/汽車之家 趙晶)

騰訊“七劍”借東風 建汽車產業互聯網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商業模式
企業/品牌事件
更多精彩內容:
投訴/維權
行業對話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