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8月1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汽車之家承辦的第一屆“全球汽車產業創新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汽車之家總裁邵海峰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汽車之家總裁邵海峰』
2019年《中國汽車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得益于汽車之家兩個方面的能力。第一個是從2004年開始至今,我們在自己的三端網站上積累的用戶數據。第二個是我們從今年建立了一個調研平臺,歡迎主機廠、咨詢公司、車主以及預購車主來使用這個平臺。這個平臺是實名制的,在一周時間我們能夠做到20萬人的線上調研,并且都是實名帳戶。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消費趨勢究竟如何。首先是汽車整體發展仍有增長空間。其次是新能源,發展勢頭依舊強勁,雖然跟半年環比數據來看是有下降,但跟去年同比來說還是繼續保持增長。在這個需求里面我們發現另外一個現象就是置換。置換實際上在推動新車線索的增長,它是銷量增長的一個很大的原因。根據我們調研發現,實際上77.9%有車的人是以舊換新的或者是二次購車。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低線城市需求明顯下降,相比較去年同期而言,低線城市的購車需求與銷量出現“雙降”,但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卻是上漲的。因此,低線城市的需求能不能再次被激活,將決定車市下半年銷量能否實現全年預期。
再來看看第二個方面——人群,當下,80后依舊為購車主力,三個預購人群里面就有一個是80后,相比之下90后與95后的購車比例也達到30%。
細分年齡層來看,70后消費人群,他們在購車目的上考慮更多考慮“質量、安全、經濟性”,70后們更加成熟穩重,注重生活品質,購車目的除了上下班通勤外,可以明顯看出短途旅行也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接下來看80后消費群體,作為主力的消費人群,80后購車目的中,接送老人或孩子稱為一項重要因素,他們更愛家顧家。相比之下,90后們的購車目的,較為關鍵的因素是短途郊游。尤其在購車考慮因素方面,“外觀”因素第一次正式出現,排名在第四位。對于95后而言,他們個性張揚,是顏值控,更加注重追求駕駛樂趣。
看完用戶人群消費行為的信息后,我們看看對于車企在品牌上我們能做點什么。首先,在汽車之家的品牌矩陣上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其品牌認知度的變化趨勢,從去年開始便出現下降,這與很多新品牌不斷加入到這個陣營有關,起到了一個稀釋的作用。第二,在美譽度上中國品牌還需要繼續加油。
對于認知度而言,用戶主要是從四個渠道來認知這個平臺,即垂直媒體、4S店、車展、門戶。在美譽度方面,提升美譽度的因素主要是質量、口碑、網絡,在方式方法上主要是試乘試駕、搜集需求及反饋,然后開展工廠參觀活動。在品牌方面,實際上從去年到今年有一個新的現象就是新興品牌很多,新興品牌的關注度呈持續提高的狀態。在這里,我們也發現信任跟關注呈正相關,越關注越信任,越信任越關注。在這里面信任是怎么建立的呢?核心因素是產品質量穩定,產品力是新進品牌建立用戶的關鍵。
第四個方面我們來看看產品,這個是跟“汽車四化”有關。用戶眼里的四化是什么?大體概括為三類,即高度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占40%,萬物信息互聯占32.4%,交通工具無縫實時切換占29%。在四化里面他們最期待的就是這幾個方面的功能,其中共享那塊有一個比較好的現象,九成有車用戶跟八成的無車用戶仍會選擇保有車輛,從產品選擇來看,可靠、經濟、安全是用戶的需求所向。
新能源汽車方面,今年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預購人群的接受度與去年比下降了20%。這是什么原因呢?事實上,今年在論壇上在安全事故的提及是去年的14倍。
此外,還有一些專項的發現,跟之前大家的結論一樣,SUV依然是高關注,雖然在銷量方面下降比較大,但我們判斷未來的增長仍然有一定空間。
接下來,我們分析用戶的服務需求是什么?當下,四成用戶接受線上平臺的購車方式,這其中還有七成用戶是在線下的4S店看車提車。具體來看,90后與95后們,接受線上平臺的購車方式然后到線下去提車的占比接近了50%,95后甚至超過50%。此外,汽車金融已經成為汽車產業鏈條中最要的利潤單元。從售后服務來看,用戶對終身免費保養、更具有性價比的售后服務套餐以及24小時的檢修服務呼叫更為感興趣。(編輯/汽車之家 李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