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在近一年的下行壓力和悲觀輿論之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調整,已經成為汽車行業一致的策略。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是這個大變局時代留給汽車人的產業命題。
8月1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汽車之家承辦的2019“全球汽車產業創新大會”于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召開。汽車營銷變革、經銷商創新服務實踐、用戶痛點下的產品攻略、新能源汽車安全、智能網聯生活、二手車品牌塑造等行業關注的消費話題匯聚了諸多重量級嘉賓,他們的干貨分享對企業規劃決策、汽車產業管理、行業研究和投資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撥開未來趨勢的迷霧
在過去中國乘用車市場大干快上、狂飆突進的十年,很多從業者已經慣于粗放式的經營。但是當“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時代來臨,再不轉變思路就將面臨被淘汰的局面。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直言,“不久的將來中國汽車品牌將有50%不復存在”。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112家有產量的乘用車企業中,前30強占據了90%的份額,這意味著,留給尾部企業的生存空間愈發狹窄。
業內不乏有呼吁政府救市的聲音,以為政府這只“溫暖的手”會像以往一樣力挽狂瀾。但事實上,政策之手將逐漸退居幕后,決定市場持續成長的新動能主要來自于產品、服務的快速升級。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論壇上強調,未來3-5年將是汽車產業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產銷數量絕不再是發展的唯一重點,更重要的是發展質量的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論壇上致辭』
就眼前的形勢來看,2019年汽車銷量預計比2018年還要下降,過去已經連續三年在2800萬輛的規模徘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預測,今年規模將在2600-2800萬輛之間,乘用車約占2200-2400萬輛。下半年市場空間相對會大一些,預計占比為52%,上半年占比48%。目前絕大部分人不支持給汽車強刺激政策,鼓勵重點放在改善汽車的使用環境和整個鏈條的順暢,這才是對產業發展的良性促進。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預測中國車市走勢』
那么企業自身該如何破局?業內已經形成一定共識,大趨勢上朝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執行策略上以用戶需求和體驗為準繩。然而這場變革之戰就像渡江,眾人都知道對岸在那里,但不知道具體要踩哪塊石頭,游過去要多久,誰能最終到岸。對此,《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寧犀利地指出,過去企業一直說要以用戶為中心,但實際只是空有口號,一是因為理念上沒有站到用戶的角度去思考,還是產品+技術的套路。二是缺乏有效的手段和用戶溝通。以用戶為中心在工業時代難以實現,但在智能時代是完全可能的,已經具備這個條件。
整體來看,產業各方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態勢已有深刻認識,中國汽車市場長期向好具有巨大增量潛力的格局不會發生變化,但是市場結構、產品導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呼吁,產業各方應攜手在市場端創造積極的力量,洞察消費趨勢,提升市場活力,引領新型消費。
●變革的方法論
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的可能性,德勤中國汽車行業管理咨詢領導合伙人周令坤提出了三個關鍵能力的建設:用戶需求洞察、用戶體驗打造以及用戶運營;钣脭祿诰蛐枨,形成數字化生態聯動,通過后續數據支撐互動,比用戶本人更懂他的需求,將是企業長期探索的方向。
5G數字轉型戰略家、“云經濟學”之父喬·韋曼則總結了四項新商業數字法則,一是卓越信息,它代表了操作運營上的數字科技;二是領先解決方案,V2X、5G等技術應用將創造出很多的機遇;三是集體親密度,通過大數據和算法來給每個顧客提供特定的產品和服務;四是升級創新,聯合內外部力量建立開放的創新系統;诖耍髽I可以得到更好的運營流程、顧客體驗、組織構架、企業文化、客戶關系和更好的創新能力。
『5G數字轉型戰略家喬·韋曼總結四項新商業數字法則』
具體舉措來說,汽車之家董事長兼CEO陸敏提出了升級汽車消費服務的三大建議,增加透明度、 縮短決策鏈、開展C2B訂制。這一洞察源自汽車之家大數據平臺70萬條汽車點評、投訴數據,以及對4000位車主真實聲音的分析。陸敏認為消費者購車行為習慣正在發生改變,90%人選擇先上網選車、再線下進店,但由于線上、線下流程尚未徹底打通,導致消費者體驗無法最優化,這就要求企業進一步升級消費服務。
汽車之家總裁邵海峰隨后發布了《中國汽車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全面展現了大數據視角下的新興消費觀與商業思潮:不同用戶群體需求差異明顯,應根據用戶特征的不同與需求的差異來優化產品和提煉賣點;品牌層面,應注重認知度與美譽度的打造,新興品牌應著力提升產品力來提高用戶信任度;產品方面,用戶對產品既理性而又前瞻,當下的產品訴求務實,主要考慮質量、安全、經濟性,未來則期待全場景智慧出行;服務方面,經濟性、及時性是用戶關注的重點,年輕用戶對新服務的接受度較高。
●一線企業的備戰
市場一線企業家的經驗和路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汽車行業的走向。由于市場的前景不甚明朗,不少企業選擇穩妥應對,調低自己的銷量目標。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介紹,吉利將2019年銷量目標由原定的151萬輛下調10%至136萬輛,此外,吉利還將新增長點寄望于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市場,這也是很多車企都在大力探索的途徑。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劉鵬程將“合作開放”作為發展的關鍵詞,一方面是資本上的合作,打通合作渠道實現共贏。另一方面,新的技術領域競爭也愈加激烈,共享聯合跨界的技術創新模式將成為中國品牌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華晨集團依托華為在數字領域的優勢,在德國、日本、上海、沈陽布局了新的研發基地,利用全球資源構建華晨技術創新的平臺。此外中國品牌車企需要與互聯網電信運營商等共同搭建數字化生態,實現深度跨界融合。
長安汽車則認為,技術的創新首當其沖,堅持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甚至于更多投放于研發。以軟件集成、大數據分析作為新的動力基礎,重點突破5G、大數據、云計算以及軟件等技術能力。另外還有模式創新、智能制造、產品和服務創新等舉措。
上汽大通在業內率先采用了C2B定制模式,用數字化的手段讓用戶跟企業之間形成全價值鏈的參與互動,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從而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造車新勢力威馬、小鵬、愛馳等也各有打法,威馬采用C2M模式,實現用戶到工廠的直連;小鵬力圖塑造智能先鋒的產品形象,主打高性能配置;愛馳將促進以用戶為主導的產品眾創及定制,新零售主打“使用權交易”等多項體驗。
作為經銷商代表,成都三和企業集團董事、執行副總裁陳全提出“堅持做有客戶價值的服務創新”,從而獲取用戶信任?诒畟鞑ト绻龊昧丝梢宰屍髽I有可持續的客戶價值,也可以減少4S店對展廳和網絡集客的依賴。
總體來看,各家企業主要從消費趨勢、產品法則、服務動能、品牌勢能四大維度入手,備戰變革浪潮。
總結:
用戶需求是創新的源動力,在以品質化、個性化為特征的消費升級牽引下,誰奪得了用戶,誰就能改寫行業格局。自1997年至今,中國乘用車市場歷經數次起伏波動和深度調整,從未像今天一樣復雜多變、曲折與繁榮并重。但我們可以預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甚至淘汰的行業調整,勢必會帶來一個成熟、理性的的汽車市場!爱斈隳顪Y,深淵也在凝望你”,以何種姿態面對市場,市場也會以何種姿態看待你。(文/汽車之家 杜俊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