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中國與日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越來越緊密,自去年年中首次達成合作協議之后,近期又展開了一輪深入的交流探討。9月20日,由工信部和日本經濟產業省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日智能網聯汽車官民論壇正式召開。從會上信息來看,日本企業與中國的合作正在逐步加大,雙方在智能網聯汽車的合作意義重大,未來將繼續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中日智能駕駛規劃節點對比
按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實現汽車自動駕駛共分為四步走,目前為輔助駕駛推廣期,至2025年之后實現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智能網聯乘用車里程碑 | ||||||||
目標 | 2016-2017年 | 2018-2019年 | 2020-2022年 | 2025年+ | ||||
中國 | 駕駛輔助 | 部分自動駕駛 | 有條件自動駕駛 | 高度/完全自動駕駛 | ||||
自適應巡航 自動緊急制動 車道保持 輔助泊車 | 車道內自動駕駛 換道輔助 全自動泊車 | 高速公路自動駕駛 城郊公路自動駕駛 協同式隊列行駛 交叉口通行輔助 | 車路協調控制 市區自動/無人駕駛 | |||||
制表:汽車之家 |
《中國制造2025》也提出到2020年駕駛輔助(DA)、部分自動駕駛(PA)車輛市場占有率要達到30%。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HA)車輛市場占有率約10%-20%。目前,中國已有21個省市發布智能駕駛測試管理細則,頒布100多張測試牌照。其中,上海市已經首次進行有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高速公路測試。
相比之下,日本的智能駕駛規劃節奏也與中國接近。日本汽車工業協會自動駕駛研討會主查橫山利夫介紹,日本計劃到2020年,實現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技術(L3級),2020年以后,逐步向普通公路擴大。從2018年開始,日本就已經在探索貨運中高速公路列隊行駛的商用化,并且開始測試自動駕駛出租車,后者也是為服務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做準備。
『日本計劃在東京奧運會期間至少有5000輛全自動駕駛出租車行駛』
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和日本都處在高級輔助駕駛(L2)的普及階段,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還在測試和小范圍試運行中。而從全球范圍來看,據今年KPMG發布的《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中國排名20,日本排名10,荷蘭、新加坡、挪威、美國等排在了前列。中國測試創新技術的環境比世界上其他地區“更寬松”,但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和消費者接受程度方面,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通過合作,中國和日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實力也將更進一步。
關鍵難題亟待解決
盡管傳統車企和各大互聯網巨頭都不甘落后地宣布了路測和量產時間表,但制約自動駕駛發展的難點依然有很多,籠統來說包括技術、法規標準、成本、社會倫理等四大方面。而在實際解決中,又有無數個具體問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技術部主任王耀指出了關鍵的數據問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汽車使用端數據,但目前行業缺乏采集數據的標準體系,難以聚合與共享,也就影響了算法的迭代升級。
對此,國際車企正在嘗試用區塊鏈技術合作建立產業數據生態,2018年5月,寶馬、福特、通用、雷諾、博世、采埃孚等聯合成立了汽車行業最大的一個區塊鏈數據共享聯盟MOBI,隨后本田、電裝等企業也加入了該聯盟。與此同時,各種自動駕駛聯盟也在不斷組建,為了更好的實現數據共享。
『MOBI聯盟部分成員』
中國汽車產業各方也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王耀介紹,中汽協以建立了汽車大數據平臺,對數據的采集、存儲進行統一規范,以大數據與區塊鏈基數構建多中心化的數據分布式存儲結構,確保數據的確權、防篡改和溯源。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代表還談到了自動駕駛安全性評估工作,需要建立創新型的安全驗證方法論。近期,日本《道路運輸車輛法》修正案獲得通過,該法為實現自動駕駛實用化規定了安全標準。日本警察廳隨后公布了相關的施行令案,對違反自動駕駛安全行駛的行為的處罰條例,該法案將于2020年5月起實施。
未來合作機遇
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已成為各國的共識。在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國際標準法規的制定和協調中,中日雙方共同擔任了聯合國WP29自動駕駛車輛工作組的副主席,一起研究明確法規框架和工作計劃,推動具體技術法規的制定。
2018年5月,中日兩國首次在政府層面就自動駕駛合作達成共識,在自動駕駛的公路測試規則,以及通信基礎設施國際標準制定等方面開展合作。而企業層面的合作也在擴大,本次論壇上還展示了東軟睿馳與本田汽車、ZMP公司與安凱客車的合作成果。
日本作為汽車產業強國,對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進行了重點布局,包括發布道路測試指南,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等!八街梢怨ビ瘛,通過中日政府的聯手推動,兩國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有望迎來更廣闊的前景。(文/汽車之家 杜俊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