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智能網聯 正文

年終紀事2019 | 激光雷達邁入規模量產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又是一年歲末時;赝2019,新舊力量正面交鋒,科技創新加速格局重構,商業生態發生巨大變革。汽車之家行業團隊推出《年終紀事2019》(查看所有)特別策劃,深訪新聞當事人與現象制造者,探討影響產業命運的焦點話題,詮釋行進中的汽車中國。

  本期的關注點是激光雷達。盡管特斯拉CEO馬斯克篤定其自動駕駛并不需要激光雷達,但業內主流觀點依然認為激光雷達不可或缺。在2019年里,更多企業陸續對激光雷達展開攻勢,華為、大疆便是典型;更多的主機廠也相繼與激光雷達企業攜手合作,激光雷達已處“量產前夜”!靶佬老驑s”之下,激光雷達量產所面臨的行業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汽車之家


  30秒快速閱讀:
  1、國外相對領先,國內企業也已崛起;資本和企業對激光雷達依然熱情,行業已處“量產前夜”。
  2、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普遍未過車規級認證,成本高昂且難以規;慨a。
  3、固態激光雷達具備成本低和更易過車規的優勢。2025年前后或大量應用,但當前成本依然不低。
  4、本土供應商更懂中國市場,且能給車企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在激光雷達大規模量產后更具備性價比優勢。


  激光雷達仍受資本、企業追逐,邁入量產窗口期

  激光雷達主要分為機械旋轉式和固態兩個技術方向,機械旋轉式主要包括16、32、64線等產品,固態則以MEMS(微機電系統,也稱混合固態,暫且歸類為固態陣營)、OPA(光學相控陣)和Flash(泛光面陣)三種技術路線為主流,并且固態被認為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大多數企業都同時進行著機械旋轉式和固態激光雷達的開發,只有Innoviz、Quanergy等少數企業專注于固態技術路線。

國內外激光雷達企業(部分)
企業國別代表產品或產品線
Velodyne美國16、32、64線機械;Velarray(固態MEMS)
Quanergy美國S3(固態OPA)
Innovusion美國Cheetah(固態MEMS)
Ibeo德國4線機械;ibeoNEXT(純固態)
博世德國固態MEMS
Innoviz以色列InnovizOne(固態MEMS)
速騰聚創中國16、32線機械;M1(固態MEMS)
禾賽科技中國40、64線機械;PandarGT(固態MEMS)
鐳神智能中國16、32線機械;固態MEMS
大疆中國Horizon、Tele-1
華為中國——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制表:汽車之家行業組

  當下,激光雷達產業已經涌入了包括傳統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初創公司等在內的眾多企業。Velodyne、Innoviz等國外企業在機械旋轉式和固態領域均處于領先地位,如Velodyne的16、32、64線等產品,以及InnovizOne固態激光雷達;國內企業正在加緊追趕,速騰聚創、禾賽科技等初創公司也已嶄露頭角,無論是機械旋轉式還是固態,其產品譜系也日益豐富。

  近一兩年,自動駕駛逐漸由熱趨冷,激光雷達行業也頗受影響,不過仍受資本市場和企業追逐。從投融資角度來看,根據相關統計,2019年激光雷達企業獲得大額融資就有近十起,其中Innoviz和Luminar分別以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規模融資占據榜首,Ouster(6000萬美元)、Velodyne(5000萬美元)等緊隨其后。

汽車之家

『Velodyne 64線激光雷達』

  從企業參與角度來看,華為在2019年10月宣布,將自主研發激光雷達。此外,有媒體消息曝出,大疆旗下面向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也將于2020年1月正式啟售。繼寶馬和Innoviz合作后,更多主機廠選擇與激光雷達企業攜手,諸如一汽與速騰聚創、長城與Ibeo、北汽新能源與visionICs、吉利與Quanergy等。2019年,法雷奧再次獲得四家主機廠共計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8億元)的訂單。同時,博世也于近期宣布其首款車規激光雷達已進入量產開發階段。由此可見,激光雷達已經走到了“量產前夜”。

激光雷達量產/合作項目(部分)
企業合作或量產項目
InnovizInnovizOne將于2021年應用于寶馬L3級自動駕駛汽車
法雷奧2019年獲得四家主流車企共計5億歐元激光雷達訂單
博世首款車規級激光雷達已經進入量產開發階段
Ibeo

與長城、亮道智能合作量產固態激光雷達ibeoNEXT

速騰聚創與一汽合作量產固態激光雷達M1
Quanergy與吉利合作,S3將先配備路特斯汽車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制表:汽車之家行業組

  盡管資本市場和企業對激光雷達依然保持熱情,但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機械式激光雷達面臨車規、成本、量產等痛點

  對于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而言,最大的門檻在于很難達到車規級要求。如何在性能、體積和成本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探測距離、分辨率和水平視角間實現平衡,又如何保證能通過車規級測試?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當前市面上唯一一款實現量產的車規級激光雷達是法雷奧和Ibeo聯合開發的SCALA,2017年該產品率先在世界首款L3級自動駕駛汽車奧迪A8(參數|詢價)上實現搭載。不過,法雷奧SCALA是一款4線的低線束激光雷達。而在L3級自動駕駛汽車上,僅需要低線束激光雷達作為冗余備份即可,并不承擔主傳感器角色。

汽車之家

『法雷奧SCALA』

  換而言之,除法雷奧SCALA以外,業內尚無真正過車規級的激光雷達量產產品。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智能駕駛技術部部長郭繼瞬表示,“激光雷達基本都在過車規的‘路上’,部分公司的機械式激光雷達產品能滿足車規級要求,但通過車規級認證還需要時間。”

  從車企的實際使用經驗來看,市面上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的耐久度和穩定性均不夠。國內某主機廠技術中心負責人也表示,“機械旋轉機構很難保證汽車全生命周期內不出故障,也限制了其在汽車上大規模推廣應用!睋Q而言之,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難過車規級要求,也意味著已經給自動駕駛發展帶來了影響。

  其次,高昂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激光雷達的商業化進程。激光雷達昂貴的原因主要在于技術難度大、研發成本高。2017年前后,Velodyne的64線激光雷達售價高達8萬美元(以當前匯率約為56萬元人民幣)。2018年初,Velodyne將16線激光雷達售價從8000美元下調至3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近兩年激光雷達價格大幅下降,部分國產16線雷達產品價格能做到Velodyne的1/3甚至更低,但總體而言現階段依然不夠經濟。

汽車之家

『禾賽科技40線激光雷達』

  此外,由于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內部構造非常精密復雜,極大增加了調試、裝備等各道工序的難度,完全自動化生產依然存在挑戰,良品率同樣是痛點。

   固態激光雷達或將很快大量應用,當前成本依然不低

  從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所面臨的各個門檻來看,低成本、小型化、車規級是激光雷達的發展趨勢。固態激光雷達不但具備低成本、性能強的優點,更重要的是沒有機械旋轉機構,更容易通過車規認證。目前,激光雷達正從機械旋轉式,到混合固態,再到純固態方向演進。

  針對固態激光雷達的三種路線:MEMS嚴格意義上不算固態,只是將機械機構微型化,但技術相對成熟,更加容易量產;OPA是通過調節發射陣列的發射單元時間差,合成特定方向的主光束;Flash不需要像MEMS或OPA那樣掃描,可在短時間內發射一大片探測激光“照亮”整個場景。

汽車之家

『InnovizOne固態激光雷達』

  固態激光雷達三種技術路線各有優缺點,目前行業也處在探索當中,且都有一些難點需要攻克。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市場與戰略發展總監豐浩稱,“MEMS雖然量產成本低,但是首次投入成本極大;OPA還處在實驗室階段,如果要讓其過車規,量產挑戰大;Flash不僅探測距離近,功耗也比較大!绷硪晃还⿷倘耸恳舱J為,OPA和Flash還有待成熟,至少2025年以后才能實現規模應用。

汽車之家

  就當下而言,MEMS稍占主流。Innoviz、Velodyne以及速騰聚創等都有MEMS產品。據Innoviz中國區總經理蘇淑萍介紹,Innoviz所開發的面向L3-L5級自動駕駛的固態激光雷達InnovizOne將于2020年量產。公開資料顯示,寶馬將于2021年推出的L3級自動駕駛汽車將搭載該產品。另外,法雷奧也將于2021年推出基于MEMS的第三代SCALA激光雷達產品。

  對于固態激光雷達來說,2021年或許是一個關鍵節點,2024或2025年或許會有比較高的搭載率。亮道智能CEO劇學銘認為,“極限情況下,前沿項目2021年量產,那么主機廠會在2022年起量,大量運用可能再順延一到兩年!

  主機廠對激光雷達是機械旋轉式還是固態,其實沒有偏好,只要產品滿足低成本、性能穩定、過車規等要求。對于即將投產的固態激光雷達而言,亦是如此。上述國內主機廠人士稱,“固態激光雷達量產大家都沒有經驗可循,所謂‘量產’更關鍵的是成本足不足夠低或者產能是否充足。如果不能實現規;慨a,而是十臺、百臺車的量產那也同樣沒有任何意義。”

汽車之家

  此前,Quanergy曾聲稱未來要將固態激光雷達成本降到100美元。該國內主機廠人士稱,如果固態激光雷達能做到100-200美元(約合人民幣700-1400元)是可以接受的范圍,這個價位與前視毫米波雷達和角雷達的價格相差不會特別大,規模量產有可能。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固態激光雷達的價格也與分辨率有關。該人士認為,如果是等效高線束(32線及以上),上述價格比較理想;如果是等效低線束,則依然太貴。另外,郭繼瞬稱,站在車企的角度,當前固態激光雷達的成本依然不夠低,車企很難接受。由此可見,在規模降本效應發揮前,固態激光雷達在短期內也比較難形成對機械旋轉式的完全競爭優勢。

   大規模商用后本土企業或更具競爭優勢

  縱然2025年前后,固態激光雷達可能大量應用,但不意味著其憑借低成本、易過車規量產等優勢就一定會全面替代機械旋轉式。劇學銘認為,“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的市場依然存在,且很多初創公司在這方面有著更好的技術積累,不太好說哪個時間點會被固態完全替代!

汽車之家

  單就中國市場而言,激光雷達要真正實現規模量產,首先成本必須足夠低,其次要能給車企提供比較好的技術支持,更為關鍵的是不能被少數國外供應商壟斷。目前,“壟斷”一詞變得比以往更為敏感。

  中國本土激光雷達供應商在技術上與國外尚存差距,但他們更理解本國市場行情及客戶需求,沒有文化上的差異,在合作上也會更便捷?梢灶A見,在激光雷達充分量產后,本土供應商在產品性價比方面會更具優勢。

汽車之家

  郭繼瞬稱,“當前,國外激光雷達性能表現更好,成本也相對較高。國內產品技術上稍微差一點,但總體上性價比比較高。另外,國內激光雷達在售前、售后的技術支持,以及在整車開發過程中為車企所提供的服務會更好。”某國外知名激光雷達廠商高管也給出了類似觀點,“從客戶的反饋來看,法雷奧的產品質量比較好,國內的產品略差,甚至有些只能用半年。但是國內廠家在提供配件和換貨服務上更加積極,以此彌補了短板!

  全文總結:

  L3級自動駕駛已臨近量產,2020-2021年是多數車企所設定的目標;Waymo之后,其他企業L4級Robotaxi也陸續進入試運營階段。自動駕駛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激光雷達市場需求,而激光雷達的產量又反作用于自動駕駛商業進程。激光雷達關鍵技術如何取得再突破,產量如何快速提升且保證穩定供應是中短期內全行業面臨的難題。(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年終紀事2019 | 激光雷達邁入規模量產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智能網聯
企業/品牌事件
年終紀事
更多精彩內容:
企業/品牌解讀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奧迪A8 2021款 A8L 60 TFSI quattro 尊貴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4.73 37.23 11.90
    測試文章:不惑雅士 測試2021款奧迪A8L 60 TFSI
    評測編輯-鄭雷:

    A8L 60 TFSI的產品力沒得挑,但它確實和A6L太像了,開在街上氣場不足是事實,缺少了辨識度。

    評測編輯-謝玥:

    這臺車在性能測試環節表現非常優異,行駛質感上乘,靜態表現同樣出色,后排舒適、安靜、功能豐富,但和它同級別對手相比少了許多虛的東西。

    評測編輯-李喬辰:

    闊別三年之久,奧迪A8L的旗艦車型終于登陸中國,盡管沒了W12缸,但它的尊貴氣質并沒有丟失,氣質不減。

  • 奧迪A8 2021款 A8L 60 TFSI quattro 尊貴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4.73 37.23 11.90
    測試文章:不惑雅士 測試2021款奧迪A8L 60 TFSI
    評測編輯-張子儀:

    單從產品力的角度來看,奧迪A8L絕對是優秀的,它完全配的上品牌旗艦的地位,豐富的科技讓駕乘人員得到更細膩的關懷。不僅如此,在可以量化的數據上,它也交出了足夠出色的成績單。

    評測編輯-鄭雷:

    如果只需要一臺奧迪A8L的話,只需要花一半的價格去買低配就好了,敢花200萬買頂配的人,想要的絕不僅僅是體貼好用。

    評測編輯-林琦:

    對于見慣了奧迪A6L的國人來說,奧迪A8L與A6L太相似了,甚至沒人相信它賣200萬元。尾標上的60 TFSI沒氣場沒認知度,很多人看到后甚至搞不清楚它的排量,車身上連一個V8標識都沒有,這令我無比懷念老款A8屁股上W12的尾標。

  • 奧迪A8 2018款 A8L 55 TFSI quattro尊貴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77 35.52 9.80
    測試文章:豪華與高科技完美結合 測試全新奧迪A8L
    評測編輯-何家榮:

    全新奧迪A8L在綜合性能、行駛品質方面的表現毋庸置疑,在該級別已經是比較出色的了。此外,豐富的高科技配置是它的亮點之一,同時讓它在同級別車型當中展現出相當不錯的競爭實力。在我看來,它就是豪華與高科技的完美結合。

    評測編輯-梁海文:

    全新奧迪A8L展現出了豪華品牌旗艦應有的實力,外觀上有著低調而不怒自威的氣勢,進入車內依舊是寬大的空間和一眾讓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配置,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功能都配齊了。在性能表現方面,在四驅系統的加持下加速成績并不遜色于同級別競品,制動表現尤其亮眼,操控表現在同級別中是上乘水平。

    評測編輯-常慶林:

    全新奧迪A8L在座艙科技感方面相比上代車型更進一步,全液晶儀表盤和中控臺中央的兩塊大尺寸觸控屏幕絕對是座艙內的亮點。在豪華感營造上,木質飾板、鋁制裝飾、鋼琴烤漆飾板的搭配豐富了設計的層次感。該車雖然軸距長,但配置了后輪隨動轉向系統,這讓該車在中低速行駛時足夠靈活,高速行駛時能夠營造出四平八穩的感覺。

  • 奧迪A8 2014款 A8L 45 TFSI quattro豪華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6.32 37.57 9.90
    測試文章:田忌賽馬 測試奧迪A8L 45 TFSI 豪華型
    評測編輯-黃榮嘉:

    2014款 A8L 45 TFSI quattro豪華型在動力性能方面可圈可點,雖然配備低功版的3.0T發動機,但已經比同價位車型優勝許多。不到10L的百公里綜合油耗也值得肯定。相同的價格只能買到寶馬7系的入門級車型,奔馳S級更是連門檻都夠不著,它的性價比很高,田忌賽馬的精髓就在這里。

    評測編輯-何家榮:

    為了拉低門檻,奧迪推出了指導價格不到90萬的2014款 A8L 30 FSI 舒適型,但2.5L排量的自吸發動機確實有心無力。相比之下,配備3.0T低功率發動機的2014款 A8L 45 TFSI quattro豪華型動力更強,而且配置更加豐富,再加上不到80萬的成交價格,成就了超高的性價比。

    評測編輯-梁海文:

    德系三個豪華品牌在各個級別的競爭從來都不會停止,而在奧迪A8L、奔馳S級和寶馬7系之間則是代表著各自品牌頂級水平的巔峰對決。奧迪A8L 45 TFSI 豪華型自身的配置和性能并沒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還是品牌力方面稍遜一籌,但從另一個方面看也更適合喜歡低調沉穩的朋友,在有著同水平的駕乘體驗的情況下,奧迪A8L更顯低調務實。

  • 奧迪A8 2013款 A8L 55 TFSI quattro尊貴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4.40 37.27 --
    測試文章:0-100km/h加速4.4秒 測奧迪A8L 55 TFSI
    評測編輯-梁。

    之前奧迪S8媲美超跑一樣的加速能力實在是讓我們很驚訝,今天又來一個搭配同樣動力總成的A8L 55TFSI,只是發動機功率調低了一點,而且也跑出了4.4秒的成績,奧迪真是把豪華性能車玩到了一個極致,但終究這些只是極小部分對性能極度癡狂的高帥富們的個性玩物。

    評測編輯-胡正暘:

    在A8L產品線里,有便宜的2.5升入門版,3.0T高、低功率兩種調校則足以滿足性能需求,往上看還有S8和旗艦的6.3 W12版本鎮場,這款55TFSI雖然測試成績搶眼,但市場定位略顯尷尬,基本只為追求V8發動機的顧客而生,不過這不是它的錯。

    評測編輯-羅浩:

    A8L 55 TFSI裝備一臺動力強勁的4.0T發動機,彌補了3.0T車型動力不夠充沛的問題,而且這臺V8發動機也很好的滿足了高端消費者對“面子”的需求。

  • 奧迪A8 2011款 A8L 3.0 TFSI quattro豪華型(213kW)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6.20 38.27 --
    測試文章:走自己的路 測試體驗全新2011款奧迪A8L
    評測編輯-梁。

    今天的新A8比過去更鮮活了,不再那么嚴肅古板,而且從各方面指標來看都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去挑戰奔馳S和寶馬7系,唯一就是作為這個級別最看重的后排空間還有值得深挖的潛力。

    評測編輯-胡正暘:

    大街上的A8L漸漸多起來了,幾乎每次我都會恍惚一下,這是A4還是A8......新一代A8L看起來真的太精悍了,它將因此丟掉一大批大齡客戶,另一方面,這樣的外觀對年輕富豪們來說,則是吸引力十足。僅從設計上的突破性而言,就值得打9分。

    評測編輯-羅浩:

    如今的新款奧迪A8L已經顯示出了挑戰奔馳寶馬的強勁勢頭,沒想到3.0T低功率版車型就能跑出6.2秒這樣出色的成績,只是前臉的造型作為豪華車來說顯得不那么有說服力。

  • 奧迪A8 2005款 A8L 4.2L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63 37.70 --
    測試文章:奢華全體驗 測試奧迪A8L 4.2 quattro
    評測編輯-韓路:

    奧迪A8L給我的感受是一個很會運動的政治家。如果一再強調它的奢華,這個沒有什么意外了,但是在保持行政、奢華的同時,它卻擁有了比A4、A6更好的操控性!讓人驚喜。

    評測編輯-王苦公:

    沒測試A8L之前就聽說它的操控性比A4、A6要好!說實話~~我不信。經過這次專業測試之后,我深深的被A8L的操控征服了,完全沒有大車的感覺,感覺這就是個很靈活的緊湊型車。

    評測編輯-孟慶嘉:

    外表“低調”的奧迪A8 4.2只有在進入駕駛室內才能見識到一種獨特的奢侈感,座椅的舒適性印象最深,多方位調節功能可以照顧到各種身材和坐姿習慣的乘客,非常體貼。

最新文章
加載中

奧迪A8

指導價:78.98-207.68萬
級別:大型車
詢底價
車型推薦
00:00 00:00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