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1月8日消息,在2020年CES上,騰訊車聯正式發布TAI3.0生態車聯網,支持Android、Linux多系統,支持車企、開發者共建車載輕應用生態,并且開箱即用、靈活配置,可快速上車。此外,騰訊還與哈曼國際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打造一體化智能駕艙。
『騰訊發布TAI3.0生態車聯網』
TAI3.0包括兩個車載應用:騰訊隨行、騰訊愛趣聽。在本次CES上,騰訊與哈曼達成合作,將TAI3.0生態車聯網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融入哈曼智能駕艙平臺。騰訊隨行搭載在哈曼的智能駕艙平臺上進行了開放演示。
騰訊隨行是車載出行生活助手,通過超級ID和無感支付的連接,實現服務“全時在線”,讓用戶能夠在手機、車機等多設備間無縫切換。簡單理解就是,騰訊隨行通過一個ID,讓用戶的“習慣”在多屏間延續。
騰訊隨行的另一個特點是生態開放:一方面支持開發者共建“小場景生態”,提供車載場景入口和開發者服務平臺,促進構建商業閉環;另一方面支持車企自建“小場景生態”,提供車企服務平臺,可靈活上架適合車型品牌特征的小場景生態庫,支持自主開發私域小場景生態。
騰訊愛趣聽聚合了騰訊及第三方豐富內容生態,如QQ音樂、喜馬拉雅等,并打通騰訊系賬號,讓用戶收藏的興趣內容能夠在手機、車機端同步。
與TAI2.0相比,TAI3.0最大的變化是基礎能力、應用場景實現了更加無縫的銜接,產品形態趨近于出行生活助手,而且擁有了更多的生態伙伴,這也是騰訊車聯在2020-2022期間的發展主題。騰訊公司副總裁鐘翔平向汽車之家透露,TAI未來將朝著“移動生活空間HOME”的方向發展,將生態車聯網、自動駕駛、智慧出行相融合,2023-2025年將向用戶提供現實與數字疊加的移動生活空間,并融入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生態連接器。
鐘翔平認為,汽車客戶在數字化方面的需求逐年提高,并且已經從單點車聯網功能升級為貫穿研發-制造-銷售-售后服務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這對于騰訊來講帶來了新的機遇。在過去的一年,騰訊將汽車出行領域業務進行了協調整合,加大了網絡安全、AI、內容服務、微信等生態能力的協同,據騰訊介紹,目前已經和28家車企達成合作,有超過45款車型落地,同時和300多家生態伙伴共建生態。
除此之外,騰訊還于CES展示了在智慧出行方面的完整業務矩陣,自動駕駛方面,騰訊定位于軟件與服務提供者,重點展示了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TAD Sim。騰訊在這一領域其它相關業務還包括高精度地圖、開發與運營云平臺、定位、感知、預測、規劃、控制、系統安全等,已經和寶馬達成合作,共同打造高性能數據驅動開發平臺,這也是全球首批在自動駕駛開發云平臺和開發服務運營領域的大規模合作項目。
整體而言,騰訊智慧出行的能力得到了加強,影響力也從中國品牌向外資品牌輻射。這得益于全球汽車公司都在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以及智能網聯汽車邁入加快落地的關鍵階段。騰訊雖然是B端服務的“新手”,但在理解用戶、連接用戶、服務用戶、運營用戶,以及云技術、LBS、人工智能等互聯網基礎設施方面存有優勢,對企業有較大的吸引力。
在產業協作從局部走向全局的當下,騰訊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態構建力,連接產業鏈上下游的不同角色,幫助中國汽車行業實現向出行服務轉型的目標。不過,在互聯網企業與汽車企業合作過程中,“控制權”一直是雙方默默較勁的地方,有一種說法是車聯網最終的競爭是車載系統級的,2019年,在操作系統領域又有新的公司入場,中美經貿磨擦下美國在人工智能軟件實施限制出口管制,也加強了汽車行業對于軟件安全的擔擾。
騰訊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首先在解決方案上不僅支持Android,也支持Linux。此外,對于核心的操作系統,騰訊認為最終的控制權一定是在車企手里,因此定位為向車企輸送能力,而不是直接掌控。鐘翔平拿合資公司“梧桐車聯”舉例,雖然騰訊占股51%,但涉及到產品核心的能力仍然由長安掌握,這種“混合雙打”模式或許是諸多車企選擇騰訊的重要原因。(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