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2019年,車市競爭加劇使得新車利潤攤薄,渠道虧損嚴重,市場的優勝劣汰提速。與此同時,隨著汽車市場日趨成熟,在不斷擴大的存量市場中,汽車產品的競爭焦點也從價格轉向品質和服務,汽車行業的盈利重心也隨之從銷售向售后轉移。在消費群體消費行為與理念不斷升級的驅動下,經銷商進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
為幫助經銷商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對服務的偏好,探索更多的利潤來源及服務方向,汽車之家發布《2019中國汽車經銷商增值服務報告》系列文章,深入分析消費者需求及服務趨向,以期為汽車行業渠道發展及用戶服務改善提供參考與指引。首期文章為大家帶來的是《現狀與趨勢篇》,通過分析汽車經銷商發展現狀與行業風向,洞悉渠道未來發展趨勢。
《2019中國汽車經銷商增值服務報告》是汽車之家行業團隊基于行業數據與經銷商增值服務調研數據,推出的渠道服務洞察報告,通過深入分析消費者需求,探索用戶對服務的期望,幫助經銷商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對服務的偏好,尋找增值服務點,探索更多的利潤來源及服務方向,并有的放矢提高服務品質,切實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
報告包括《現狀與趨勢篇》、《新車銷售篇》、《二手車篇》、《維修保養篇》、《金融保險篇(上、下)》、《精品附件篇》等六個篇章,將在行業團隊陸續發布。
數據說明:
■ 報告中的服務偏好、服務期望、業務需求、售后痛點等數據來自于汽車之家增值服務調研數據;
■ 汽車銷量數據來自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數據及終端銷量數據,庫存系數來自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 宏觀經濟及消費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
■ 企業財務數據來自于企業公開財報及Wind數據庫;
■ 報告中涉及的政策文件均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得出;
■ 報告中提及的乘用車僅包含狹義乘用車:轎車、SUV、MPV,車型級別劃分以汽車之家產品庫為準。
30秒快速閱讀:
1、庫存高企,盈利下滑,經銷商經營承壓;
2、市場下行,行業加速集中,渠道淘汰賽開啟;
3、消費升級,經銷商應積極調整品牌布局;
4、存量為王,經銷商需把握售后增值業務;
5、新模式來襲,經銷商應注重業務升級及數字化轉型。
一、渠道之殤
汽車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與變革的階段,不僅生產端需要優化升級,順勢而變,渠道端同樣需要借助變革的驅動力,優化調整業務結構,提升服務體驗,打造品牌影響力,提高自身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在行業變革與服務上行的進程中,經銷商將會迎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 市場下行,終端消費不振
自2018年以來,受經濟增速放緩、房市透支消費及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國內汽車用戶短期的購買力和消費信心受到抑制。消費需求的不足使得國內汽車市場進入下行通道,而今年國六標準提前實施,加之消費刺激政策未有效落地,讓汽車市場更加雪上加霜。2019年1-11月,汽車消費額及消費占比繼續下滑,雖受豪華車上行帶動,消費額下降趨勢有所放緩,但對企業的影響依然不容樂觀。汽車消費的低迷,讓生產端與渠道端均倍感壓力。
從零售端數據來看,2019年1-11月,中國乘用車(僅包含狹義乘用車:轎車、SUV、MPV,車型級別劃分以汽車之家產品庫為準)終端零售量累計達1861萬輛,同比下降3.1%,相對于去年同期,降幅有所收窄,但銷量的改善是建立在經銷商加大促銷力度、去庫存的基礎上的,這一方面會壓縮售車利潤,導致陷入盈利困境;另一方面,過高的折扣會擾亂價格體系,加大價格修復難度,增強消費者降價預期,致使終端銷售陷入持續降價促銷的惡性循環。經銷商作為直面消費者的銷售一線,對于產業下行、銷量下滑的反應更加直接和強烈。
■ 盈利下滑,經銷商經營承壓
根據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財報數據,相比乘用車板塊營收的顯著下滑,經銷商板塊營收實現2.5個百分點的小幅增長。這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在國五國六標準切換過程中,廠商和經銷商的重心更多的放在了清理國五車庫存。為盡快出清國五庫存,廠商減少了出貨量,而經銷商加大促銷力度售車,因此批發與零售的走勢發生了背離:乘用車上半年批發量同比下降13.5%,而終端零售量同比上升2.7%。
但由于去庫存對于未來消費透支嚴重,下半年終端消費下滑明顯,而廠商在加大國六車型投放后,批發量有所恢復,這使得批發零售兩端的銷量差距有所縮小。截至今年11月份,批發量累計達1845萬輛,同比下降達9.7%,而終端零售量累計達1861萬輛,同比下降3.1%。從整個年度來看,在終端消費下滑的情況下,經銷商板塊營收或將轉而下行。
此外,從利潤表現來看,上半年的營收同比正增長并未給經銷商板塊帶來正向的利潤回報。經銷商板塊的毛利潤與凈利潤,均自2017年見頂后回落,收益變化趨勢與汽車銷量走勢吻合。自2018年下半年起,受消費不振影響,經銷商大幅讓利促銷保銷量,再加之銷售及管理費用的增高,導致毛利與凈利雙雙下滑。上半年國五汽車去庫存帶來的銷量提升,讓經銷商板塊利潤有所改善,但因過度的透支消費,導致收益回暖不可持續,下半年的銷量下滑,將會進一步壓縮盈利空間。在銷量不振,市場銷售極度依賴讓利促銷的大環境下,經銷商陷入盈利困境。
■ 庫存高企,經銷商經營風險加大
2018年以來,市場銷量不振,再加之廠商提車任務加大,導致至今年11月,共18個月的經銷商庫存系數超越警戒線。而2018年下半年至今年7月份,經銷商庫存系數更是連續處于高位水平。過高的庫存會占用大量資金,使經銷商陷入資金困境。同時,高庫存壓力下,為達成銷售任務,盡快消化庫存,經銷商不得不降價促銷,從而導致新車價格不斷下探,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經銷商應該根據市場現狀,理性預估實際消費需求,合理控制庫存水平,以防庫存壓力過大,導致經營風險。廠商也應該根據市場走勢,制定切合實際的銷售目標,合理安排生產計劃,避免損害渠道利益。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振蕩期,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博弈還會持續。而面對未來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部分經營效率低、盈利能力差的經銷商將面臨更大的經營風險。
■ 行業加速集中,淘汰賽開啟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助推下,零售端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雖然,2018年汽車銷量有所下滑,但百強經銷商銷量依然保持了持續的增長,同時隨著運營效率的提升,盡管網點規模上升,但單店銷量仍呈增長之勢,2018年達到1400輛以上。此外,百強集團中,百億以上營業規模的集團貢獻了百強總銷量及收入的約8成,頭部集團規模效應凸顯。
2018年百強經銷商中,前十強集團總營收占比達42.5%,總銷量占比達39%,同時2018年銷量總份額達9.3%,較2017年提升0.3個百分點,頭部優勢進一步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凸顯。在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下,市場會越來越向頭部集中。大而強的集團憑借規模優勢,可以有效配置資源,提升運營效率,增強抗風險能力。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的調查數據顯示,53%的經銷商2018年全年經營虧損,27%的經銷商連續三年虧損。規模較小并且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經銷商,面對產業下行,難以有效應對虧損面加大的局面,極有可能因為經營不善被淘汰。行業競爭的加劇,將進一步加速優勝劣汰,提升行業集中度。
二、蛻變之勢
汽車行業變革之際,渠道發展壓力加重,但也是渠道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發展契機。經銷商應基于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度理解,借助用戶需求挖掘及數字化力量,打造自身品牌,積極調整業務布局,重塑與消費者關系,提供更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在存量市場中獲得更大競爭優勢。
■ 消費升級,積極調整品牌布局
在居民收入不斷提升,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汽車市場分化特征明顯。與整體汽車市場走勢相悖,豪華品牌市場增長顯著。2019年前三個季度,豪華品牌乘用車銷量累計為217萬輛,同比增長18.5%。豪華品牌的新車銷售毛利率與售后毛利率,相對于普通品牌更高。對于經銷商來說,受豪華市場上揚提振,銷售豪華品牌所帶來的收益占比快速提升。未來,豪華品牌仍有望持續增長,注重布局豪華品牌的經銷商或將繼續受益。
行業增速放緩,豪華車卻增速明顯,代理豪華品牌的經銷商在這一輪消費升級中將受益良多,而代理非豪華品牌的經銷商,則需要把握市場趨勢,在品牌布局上有所調整,進一步貼合市場需求。同時,在新車銷售過程中,通過各種附加服務或增值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改善用戶體驗,也可有效促進銷售。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不可擋。在雙積分政策的推動下,各大車企紛紛加大新能源布局。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品質的進一步提升,車價的不斷下探,產品種類的愈發豐富,及基礎設施的更為完善,新能源將開啟真正的市場化時代。經銷商應把握時機,及時進行新能源品牌布局。另外,與傳統燃油車不同,純電動車維保需求減少,經銷商還需綜合考慮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如換電業務、電池回收業務等,來彌補售后業務減少帶來的利潤損失。
■ 存量為王,把握售后增值業務
對于經銷商而言,雖然新車銷售對于營收的貢獻度大,但主要利潤來源卻是售后業務(包含維修保養及金融保險等衍生業務)。根據上市經銷商集團財報數據,以下四家公司的營收主要由整車銷售貢獻,除國機汽車外,其他三家公司售后營收占比均未超過20%。與此相反,由于售后服務的毛利率遠高于整車銷售,四家公司售后毛利占比均在70%左右。
整車銷售業務的毛利率基本維持在2%-5%之間,由于新車銷量增速下行及消費需求疲軟,致使經銷商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出清庫存,保住銷量,這會導致新車銷售毛利率進一步下滑。而售后服務的毛利率則高達40%-50%。以售后維修保養及衍生服務為代表的存量業務,需求較為剛性,受新車銷量與市場變動影響較小,提升盈利性強的售后服務比例,可以有效對沖市場風險,強化收入結構,維持盈利穩定。
此外,伴隨著汽車銷量的增長,2019年上半年,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從2010年的7802萬輛增長至2.5億輛,復合增速達13.8%,存量時代來臨。在汽車年度銷量達到較高規模以后,龐大的汽車存量將為售后業務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激發更高的盈利潛能。存量時代中,售后業務對于經銷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相比中國經銷商,美國第一大經銷商AutoNation(簡稱AN)新車的營收占比低,二手車和售后服務的營收占比高。毛利潤方面,同樣AN的新車銷售毛利占比更低,而二手車毛利占比高。參照行業標桿來看,中國經銷商未來非新車業務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經銷商應注重售后業務的打磨,提升服務質量及用戶體驗,制勝存量時代。
■ 新模式來襲,以兼容應對挑戰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汽車領域也迸發出很多新物種,覆蓋銷售、售后、大出行等領域。其中,汽車新零售基于多場景的用戶數據,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用戶需求反向驅動汽車廠商對研發、制造進行優化調整,達到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高效統一。目前汽車銷售的線下服務仍不可或缺,新零售平臺限于自身的資源稟賦,并不能顛覆渠道。但新零售對于全鏈路用戶數據的思考與實踐,值得經銷商學習、借鑒。同時,對OEM和傳統經銷商來說,也可借助新零售平臺,實現線上用戶至線下的導流。
另外,整車廠和第三方積極布局售后平臺,上汽通用推出售后子品牌車工坊,上汽集團建立車享家,互聯網平臺如途虎養車、汽車超人等大力開拓后市場。經銷商可以與整車廠的售后平臺合作,對于有實力的傳統經銷商,利用資源及技術積累,也可以建立自身的獨立售后平臺。而對于獨立售后平臺的價格優勢,經銷商應考慮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以保證服務價格的競爭力。
在汽車共享及自動駕駛浪潮的推動下,個人購買汽車的意愿有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個人消費或將逐漸萎縮。此外,出行平臺更傾向于直接向車企直接采購,車企也紛紛組建出行平臺以應對未來變革。面對新趨勢,經銷商需要用新的理念、方法對企業進行系統化改造和深度變革,可以考慮成為出行運營商或是出行運營商的后市場服務方,亦或是成為汽車資產運營方,為出行運營商或司機提供車源。
■ 技術驅動,注重數字化轉型
在技術發展和代際更迭的背景下,汽車用戶需求在近年來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方面,用戶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差異化,同時對服務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消費品的極大豐富,導致用戶的需求變得更分散;此外,實時互聯已成為用戶生活習慣。唯有利用用戶行為數據,全面勾勒用戶畫像,洞察用戶偏好,才能有效應對用戶需求的變化。而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讓用戶數據變得有跡可循。無論是汽車研發制造的過程,還是消費者購車、用車的過程,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企業應該利用數字化工具,將數據價值最大化以促進產品升級、服務迭代,數字化可為中國汽車產業創造更高價值。
經銷商應從用戶需求出發,利用數字化工具,針對用戶選車、購車、用車的全鏈條,整合多方資源,提升用戶體驗,并提高獲客、分銷及管理效率,使得線上、線下聯通,形成服務閉環,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與服務能力。
全文總結:
在當今的服務型商業形態下,新的服務內容及形式正成為新風尚。消費者對于各個服務體系都有了更高的認知,對服務形式與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與期待。經銷商應立足于行業發展風向,以數字化工具為抓手,在各個服務體系上開拓新的服務內容及形式,如在新車售賣形式的升級、維保服務的用戶黏性增強、金融業務的拓展等方面尋找增值服務點,以跟上消費者需求變化的節奏,在激烈的角逐中獲取競爭優勢。在此篇文章之后發布的各個報告篇章中,將會進一步介紹用戶在各個服務節點的服務需求與偏好,希望大家繼續關注。ㄎ/汽車之家 劉彥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