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據外媒報道,一些樂觀主義者認為,當今社會尚未完全開發出電動車的所有潛能,一旦突破相關技術難題,電動車市場將迎來指數級增長,未來汽油車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為何強調指數級增長?物理學專家Al Bartlett首先用一個案例展示了指數級增長的威力。不妨設想下,在一塊玻璃上有一個細菌,每隔一分鐘每個細菌將分裂(增殖)為兩個。在一小時內,這類翻倍增殖的細菌將遍布整塊玻璃。若從早上11點開始執行該流程,事實上需要等到11:59,玻璃上的細菌才能占據“半壁江山”,而在11:58,細菌只占據了該玻璃面積的25%。
指數級的增長是驚人的,這個情況與當前電動汽車的發展狀況相同。如今,電動車在全球車輛中的占比還不到0.5%。BloombergNEF預計,到2040年,電動汽車將占到乘用車和輕型車總銷量的50%以上。樂觀人士表示,該數據仍是一個過低的估計值。
在未來3-5年內,電動車的價格將比同類內燃機車便宜許多,因為鋰離子電池成本的下降速度非常快,并將迎來一個進入高速下降階段的拐點。事實上,由于全球排放法規變得愈發嚴苛,汽油車不足以滿足相關法規的要求,這無疑將加速拐點的到來。
有觀點指出,盡管電動車不燒汽油,但并不意味著它能使交通業變得“清潔”?梢园l現,在中國或美國,電動車充電所用的電力源自于煤炭發電,因此電動車產生的二氧化碳含排放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并不遜于汽油車。但在挪威、英國或法國,電動車充電采用低碳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其產生的二氧化碳含量要比傳統車輛少一半。
那么,Bartlett教授細菌培養示例中的“11:55”,在電動車行業中又對應哪個階段呢?樂觀人士認為,從11:55到12點這個時間段,就是電動車行業從小眾市場向全球化標準發展的過程。
每家車企都將向市場推出電動車型,或將一款電動車型納入到其產品序列中。就特斯拉Model 3(參數|詢價)而言,2019年,該車不僅是荷蘭最暢銷電動車型,還是最暢銷的轎車。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近年來崛起的初創企業雄心勃勃,如蔚來、威馬和小鵬等,這些企業可能會在汽車行業內實現“大飛躍”。2019年中國電動車占汽車總量5%,美國和德國分列二和三,法國和英國的電動車需求也在持續增長中。(編譯/汽車之家 彭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