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快評] “進入全球汽車十強!边@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很早前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如今或許又能向前推進一步。2月10日,沃爾沃汽車集團(以下簡稱“沃爾沃”)和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宣布正在籌劃將雙方業務進行整合,從而組建一個更加強大的全球企業集團。顯然這是出于全球化角度考慮,而相比吉利集團能否實現“整合重組”“全球十強”等目標,我們更想要探討的是其背后的機遇與挑戰。
吉利是吉利,沃爾沃還是沃爾沃?
籌劃與沃爾沃重組,吉利汽車稱是出于多方面考慮!斑^去9年多時間里,吉利和沃爾沃在諸多領域取得了合作成果。面對汽車產業向‘四化’方向迅速轉型,我們希望深化雙方的協同,取得更好的規模效應和效率!贝送,吉利方面表示,四化的研發要大量資金投入,所以雙方需更緊密合作,通過技術、專業能力和資源的共享提升各自競爭力。
『2月10日,吉利與沃爾沃宣布籌劃業務整合』
將重組后的新業務集團打造成更強大的全球領先企業集團,這是雙方想要重組的初衷。在吉利汽車看來,通過業務重組,將促進雙方深化合作,使得企業在技術研發、成本控制和財務上更加有效協同,也更具規模優勢。
而外界關心的獨立性問題或許不用擔心。根據雙方計劃,整合后的新集團將繼續保持旗下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領克汽車、極星等品牌此前的定位。這意味著未來若新集團成立,吉利和沃爾沃汽車在品牌運營、營銷服務等領域大概率還是會繼續獨立發展。
“未來吉利汽車要在中國市場取得更高占有率,并加速全球化發展;沃爾沃汽車要進一步鞏固歐美市場地位,進一步加強亞洲及其他市場開發力度,持續改善成本結構。”吉利方面介紹指出,兩個公司各有規劃,而強強聯合會使雙方受益最大化。
『吉利回應汽車之家稱,雙方整合重組后的新公司,有望躋身全球車企市值前十』
目前上述計劃還在處于籌劃階段,企業并沒有做出最終決定,也沒有制定明確的時間表。不過,吉利方面稱,將與沃爾沃成立聯合工作小組,李書福與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漢肯·薩繆爾森協調工作小組評估此次戰略機會,制定重組建議書,提交雙方董事會審議。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后,交易將視當時市場情況并依據香港證券交易所規定進行。
重組后的新業務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上市主體來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下一步還將考慮在斯德哥爾摩上市。有分析師指出,近年來,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的市場表現都較為優異,如果能實現集團合并,或能擴大全球資本市場的認可。
為什么雙方選擇此時籌劃業務整合?
實際上,吉利與沃爾沃籌劃整合重組,突然卻并不突兀。從2010年吉利集團與福特集團簽訂沃爾沃轎車公司最終100%股權收購協議至今,雙方交流在一步步推進,且已經實現了多領域融合。
第一是技術融合。技術的初步融合在2012年,彼時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簽署技術轉讓協議,聯合開發小排量、高性能、綠色環保系列發動機和環保型的小型車平臺,以及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汽車總成系統技術。
進一步融合是技術合資公司的成立。2017年7月,吉利集團宣布與沃爾沃汽車成立技術合資公司,通過相互授權的方式,實現整車架構技術、高效清潔動力總成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共享與零部件聯合采購。雙方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代純電動汽車平臺技術開發。
時間來到2019年10月,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宣布雙方正在探索合并旗下發動機業務可能性,旨在建立全球領先的動力總成業務單元。此次整合計劃,將使雙方在研發、生產、采購及運營方面的規;M一步提升。至此,雙方在技術層面,基本實現了互通有無。
『2017年11月,領克第一款車型領克01正式上市』
第二是組織融合,即合資公司領克汽車的成立。2016年10月,領克品牌的誕生是吉利與沃爾沃對于進一步融合的探索。截止目前,該品牌已經陸續推出了領克01、領克02、領克03等多款車型,總銷量近25萬輛。根據計劃,2020年領克汽車將正式在歐洲市場上市。組織融合成果初現。
第三是文化融合,收購初期吉利與沃爾沃在技術研發、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為避免品牌稀釋、文化沖突等一系列后果,吉利提出“放虎歸山”原則,即“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理念,這使得吉利獲得了沃爾沃的好感和認同,同時也激發了沃爾沃自身活力。而隨著吉利汽車的發展,“尊重、適應、包容、融合”漸漸被更多的提及。雙方開始文化層面的碰撞。
『2020年1月,吉利與奔馳正式成立smart品牌合資公司,企業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而為何選擇在此時宣布籌劃重組消息。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認為,主要是源于三方面因素考慮,一是當初收購合同造成的時機限制;二是過早合并對沃爾沃自身品牌和運營會有一定副作用;三是此前吉利自身的成長度不夠,現在已經成為中國車企代表之一,時機已成熟。
吉利能否做到真正的“大而強”?
吉利與沃爾沃整合后,不僅要更強大,還要“躋身全球十強”,這也是吉利集團30歲生日之際李書福許下的愿望。目前來看,它有很大的機會成功。有分析師認為,在國內政治經濟穩定之下,吉利很有機會實現上述目標。從國家戰略上來說,“要有大而強的汽車企業”,這是未來幾十年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目標。
那為什么會是吉利。上述分析師稱,從資歷來說,吉利是中國最先拿到資質的民企,而相對而言國企在出海時會受到更多審查制約等;論資金,其目前財力較為雄厚,根據吉利汽車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營收達475.6億元,凈利潤40.47億元;論底子,吉利有中國單一品牌最大的產能布局;論品牌,它是中國唯一收購了國際主流豪華品牌的企業;論研發,吉利汽車已經初步完成了全球布局。
當然,想要成為全球頂尖車企并非易事,最大的難點在于“核心技術的自給能力”。有行業人士對汽車之家表示,吉利在上升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華為一樣的困境,而其目前還沒有華為那樣的自研能力和配套能力,所以到關鍵節點,“如果被別人‘掐脖子’會很麻煩!
從全球角度來看,目前汽車行業真正的核心技術很多掌握在零部件手中,吉利最大的難點在于沒有自己的“電裝”“愛信”“博格華納”!皹浯笳酗L,一旦企業想成為行業‘老大’,路上一定會有人阻礙!鼻移囆袠I與手機不同,作為有著上百年歷史的產業,集成度、復雜度和產業鏈長度都是極其龐大的。目前無論是整車開發軟件,還是試驗臺控制軟件,甚至轉向、行走、懸架、車載娛樂系統底層、芯片等核心技術,多在國外零部件手中,一旦這些企業停止授權,對于吉利來說,或許都會造成極大影響。
『有報道稱,早在2017年吉利已全資收購LG南京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和制造技術知識產權使用權』
那么,如何解決上述可能性出現的難題?收購或許是方法之一。上述人士認為,比起收購整車廠,先找機會收購一家有一定底子的“零部件企業”不失為一條好路,吉利或可放眼全球百強零部件企;蚴腔诖丝紤],吉利已經收購LG南京工廠并展開了深度合作。當然這遠遠不夠,在籌劃與沃爾沃重組的同時,相信吉利合縱連橫的故事還會繼續……
全文總結:
短期來看,吉利和沃爾沃籌劃重組的消息或可以提升吉利的股價;長期來看,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之下,整合更利于研發投入、協同發展。此外,從汽車產業層面來說,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品牌車企,也有利于中國汽車產業向前邁進。而我們也希望未來全球汽車市場能有更多中國聲音。(文/汽車之家 章漣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