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4月11日,通用中國官方推送了一篇題為“生活終將回歸正軌”的文章,表達了對抗疫的堅定信念,文中公開表揚了上汽通用五菱——關于它以最快速度改造產線,自產口罩一事。事實上,近期圍繞上汽通用五菱的最熱話題,就是“造口罩”,這家企業不僅已自產超過一億只口罩,而且只贈不賣,贈送對象包括上汽、通用、供應商、五菱經銷商、五菱用戶等等。
不僅造口罩,五菱還生產口罩機、測溫車、消殺車,不久前網上又傳出五菱牌螺螄粉……而在跨界的同時,五菱銷量也沒耽誤,3月份,它以13萬輛的終端零售量成為國內汽車企業銷量冠軍。我們不禁好奇,疫情難壞了那么多國內外大車企,為什么沒難倒五菱?似乎五菱總有層出不窮的新點子,還收獲了大量訂單和關注度,五菱“自救”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除了有“神車”,五菱還有不少“神操作”
此前,疫情讓車市環境經歷了一次寒潮:車企停產停工、零部件供應不足、經銷商開業率直降、消費者購車需求放緩……但各項經營成本和開支卻仍在增加。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挑戰,不少車企走到了借款、降薪甚至裁員這一步。
但上汽通用五菱選擇了主動出擊,這家企業邁出的第一步就是自產口罩。為什么會有這個決定?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市場總監周钘向汽車之家分享了當時五菱的想法:“一方面,上汽通用五菱一直遵守的精神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而當時全國人民最需要的就是口罩;另一方面,對于企業自身來說,保證生產、銷售最關鍵的是要能開業、營業,有充足的口罩是這一切的前提”。
下定決心自產口罩后,五菱開始了一系列動作:著手調配資源和工人、與政府部門溝通、準備材料和產線。鑒于當時全國上下對口罩的需求陡增,廣西區政府、柳州市政府也為很多跨界轉產防疫口罩的企業提供支持、加快審批資質,五菱也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具備了口罩研發生產、經營資質,2月13日,上汽通用五菱自產的第一批口罩下線,實現了從0到1的過程。
上汽通用五菱防疫動作時間線 | |
時間 | 具體動作 |
2月13日 | 上汽通用五菱自產的第一批口罩正式下線。 |
2月19日 | 上汽通用五菱宣布由企業自主生產的、廣西第一臺全自動化“五菱牌”口罩機下線。 |
2月20日 | 向柳州市政府交付首批智能移動測溫車。車上增加了智能AI探測、紅外測溫系統,可對連續大面積移動的人群實現兩米距離內精確測溫。 |
3月5日 | 應用無人物流車作為運輸載體,替代人力運輸,應用無人消殺車對左右各2米范圍內進行噴灑消毒。 |
3月16日 | 上汽通用五菱開放“五菱”牌口罩全國免費申領通道,計劃發放超過600萬只口罩。 |
3月23日 | 上汽通用五菱捐贈50萬個自產口罩,助力提高柳州地區復產就業率。 |
此后,上汽通用五菱逐漸摸清了門路,口罩的生產從一般民用向醫用、N95升級,接連生產出口罩機、測溫車、無人運輸車、消毒車等。五菱自產的口罩只贈不賣,所有五菱配套的企業、經銷商都用上了五菱牌口罩,有力保障了供應鏈的復產復工以及經銷商復銷,五菱方面直言,“口罩效應”是助力企業生產經營的關鍵。
『五菱牌口罩』
但五菱的“跨界”還不止這些。3月26日,網上曝光了一張上汽通用五菱牌螺螄粉的圖片,汽車之家就此詢問了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對方表示“也不太了解具體信息,有進一步消息會及時溝通。”看起來并不是五菱官方所為,不過我們最近獲悉,五菱方面也有意在“螺螄粉”方面進行策劃和研究,不排除未來真的有此動作,畢竟螺螄粉不僅是柳州特產,也是不少人喜愛的食品,這也屬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范疇。
『網傳“五菱牌螺螄粉”』
而在轉產防疫用品的同時,上汽通用五菱在主業賣車上也未怠慢。4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銷量成績公布:其以13萬輛的終端零售量成為國內汽車企業3月銷量榜冠軍,其中一季度出口20752臺/套,同比增長254%。雖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在疫情期間,這一成績已較為難得。
截止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全國終端經銷商門店開業率已達98%,五菱方面當下的新計劃,是進一步馳援海外。他們已通過紅十字會表達了希望參與海外抗疫的意愿,將向西班牙、意大利等國捐贈口罩。
『上汽通用五菱大批量生產口罩』
■五菱這次做對了什么?
目前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除了在2月受到一定影響之外,上汽通用五菱在1月、3月的銷量基本未受影響;海外市場此前已收獲不少訂單,只在近期海外疫情嚴重、出現封城隔離、物流受阻后有所放緩,五菱目前位于印尼的工廠已經停工,生產和銷售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五菱方面認為,他們總體上是受疫情影響最少的企業之一,而且恢復速度在業內算是比較快的。
概括來說,五菱這次究竟做對了什么?第一就是主動“自救”,相比其他車企銷量下滑、降薪、下調全年目標等“被動”調整,五菱似乎更為主動,自產口罩馳援上下游產業鏈保證復工,是五菱做出的正確選擇。對此,周钘也向汽車之家分享了他個人的看法:“印象最深的是不能坐以待斃,要看到危險當中的機會;而且在付出與收獲之間,我認為一定是先付出才有收獲。我們現在是看到了五菱的13萬銷量,但最開始我們沒有預料到,當時只想盡快制造口罩給需要的人、復產復工,讓經銷商開業,讓用戶對五菱有好感,而現在的收獲都是這個決定帶來的一系列結果!
在周钘看來,雖然之前口罩、口罩機、測溫車、消毒車對五菱來說比較陌生,但客觀來說,這些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并不是難事:“任何車企想做都可以做”,因為汽車相比其他行業,有強大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技術儲備能力和人才,這是車企跨界其他生產制造的先天優勢。
『上汽通用五菱移動測溫車、無人消毒車』
支撐五菱這一選擇的,雖然有“利己”成分,但也與“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利他”相符合。了解上汽通用五菱歷史的人知道,五菱早在1958年就建廠,前身是柳州動力機械廠,曾生產過縫紉機、拖拉機,發展到今天已有60多年的歷史,而在這些年,它們的每個決定都跟著國家經濟時代變化而變化,這家企業有“順勢而為”的基因。只是疫情的到來,讓五菱從之前的汽車圈子進一步擴展。
五菱做的第二件對的事情,是“把合作伙伴的事情當成五菱的事情”。據了解,在2月份整個行業都比較困難的時候,五菱拿出150億現金支付給供應商(按合同應該3月份支付,五菱提前了1個月),不僅解決了供應商的口罩問題,還解決了他們的資金問題,進而保證了零部件的供應。
■五菱式自救難復制?因為還有這幾大前提條件……
看到這里,想必不少人會想,五菱式自救的根本就是“造口罩”?如果車企都來造口罩,就能達到五菱的效果嗎?其實不然,五菱13萬月銷成績的背后,除了已經提到的種種,還有其他“先天”原因。
首先,相比其他省市,上汽通用五菱總部所在地柳州市本來就受疫情影響較小。截止目前,廣西省累計確診254人,其中柳州市累計確診24人(全部治愈),因此復產復工的速度也更快。上汽通用五菱目前擁有柳州河西總部、柳州寶駿基地、青島分公司和重慶分公司四大制造基地,其中柳州河西基地是五菱品牌主要產地,而且當地消費者也是五菱的一大購買力,寶駿E100、E200在柳州當地已稱得上是“街車”,因此可以說,上汽通用五菱受疫情影響因素較小,是其生產、銷售保證的一大“先天”因素。
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產品的“天然屬性”,經歷了幾個月的抗疫,很多消費者買車的目的都是為了恢復經營、快速掙錢,而五菱在市場上的定位是宜家宜商,滿足了這部分人群的消費需求。據悉,僅五菱品牌在3月銷量就占到了10萬左右。因此在恢復生產經營這方面,五菱具備一定優勢。
再次,上汽通用五菱在低調務實的同時,也沒有忘了積極營銷,這讓五菱取得了口碑和知名度。例如通過“3天實現口罩量產,花76小時完成口罩機自主生產,花42個小時實現智能移動測溫車交付”等具體時間統計來強調“五菱速度”,助力營銷;還有通過開放全國免費申領口罩通道,為上汽通用五菱官方App“菱菱邦”引流,進一步促進潛客轉化等等。
全文總結:總的來看,上汽通用五菱的“自救”既具備先天的優勢,也有后天的努力。但防疫與賣車兩手抓,的確讓“五菱式”自救取得了成功,并且收獲了上汽、通用、柳州市政府等方面的肯定,為抗疫作出了一份貢獻。而經此一戰,上汽通用五菱既增加了應對危機的能力,全流程制造工程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文/汽車之家 才麗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