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進入調整階段,新車銷量持續下滑。相比之下,二手車則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雖然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中國二手車銷量十年來首次呈現負增長現狀。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二手車市場活躍程度正逐漸提升,消費者對二手車接受意愿不斷提高,尤其以Z世代為代表的新時代消費群體,正成為二手車的重要目標消費群體。根據《2020中國Z世代汽車消費洞察報告》顯示,Z世代用戶對于二手車的接受度相對較高,超六成用戶考慮購買二手車。
不同與其他群體,Z世代呈現人群特征年輕化、觸媒習慣碎片化、營銷渠道多元化、產品/服務需求場景化的特征。汽車品牌如何吸引Z世代消費者、如何與Z世代產生交互、如何洞察Z世代真正的產品及服務訴求、如何持續的挖掘Z世代的潛在價值,將是二手車產業,乃至汽車產業的核心待解決問題。
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又稱網絡世代、互聯網世代。未來5至10年,他們將全面步入社會和工作崗位,成為消費主力;诖,汽車之家聯手全球咨詢公司德勤推出《2020中國Z世代汽車消費洞察報告》,對Z世代群體汽車消費態度進行線上線下調研,并發布“這一屆的年輕人”系列文章。
基于年輕人更愛的共享出行、二手車、汽車金融等領域,我們還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解析上述業務當下發展情況,并為車企下一步動作給出建議。本期行業評論員——冉闖闖,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高級咨詢顧問,有超過5年的咨詢經驗并專注服務于汽車行業。
Z世代對二手車接受度明顯更高
Z世代正逐步成為消費市場主力,在汽車消費市場也是如此。根據調研數據:Z世代消費者二手車購買意向高達61%,相比非Z世代提升9個百分點,他們對二手車的接受度明顯更高。經營者應該思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打動 Z世代消費者并促進產品銷售、服務開展及后續服務的可持續性。
在愿意購買二手車的人群比例中,相比非Z世代,Z世代消費者二手車購買預算集中在20萬以內,占比高達53%,購車預算相對非Z世代購車較低,購車價位區間相對于本身經濟基礎較為理性。經營者應開展多元化產品經營策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產品及服務需求。
長期以來,消費市場對于二手車的認知整體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消費者對于二手車的接受程度處于較低水平。而隨著2014年前后,二手車電商平臺的興起,各平臺迅速開展規模龐大的廣告大戰,二手車行業得以逐漸被消費者熟知。即使考慮到龐大的廣告投放為電商平臺促成的交易數量難以量化,但持續的“廣告大戰”教育了市場消費者的汽車消費觀念,培育了市場消費者二手車消費萌芽。
同時,從汽車轉移登記業務量來看,在新車銷量持續下滑的2018年、2019年,汽車轉移登記業務量仍保持著9.4%和18.8%的年度增速,這顯示二手車交易活躍度正在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于二手車消費模式的認可度正加速提升。二手車消費市場仍將保持較大增長潛力。
二手車交易尚未達到爆發邊緣
相比成熟市場,我國二手車析出率較低,交易活躍度偏低。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國乘用汽車保有量達2.2億輛,乘用車二手車交易量861.4萬輛,乘用車二手車析出率約為3.9%。反觀發達國家成熟汽車市場,美國二手車析出率高達15.4%,德國二手車析出率約為14.4%,日本相對較低,但也高達10%。
相比之下中國二手車整體析出率較低,以美國為標的,中美兩國乘用車保有量差距相對較小,而中國二手車析出率約為其二手車析出率的四分之一,我國二手車市場成熟度仍相對較低,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且當前市場活躍度仍相對不足,二手車交易規模仍有較大的可提升空間。
行業成熟度也體現在行業底層邏輯上。從行業規范、產品服務標準等觀察,二手車行業存在多方面缺陷。一方面,二手車交易流程中財產歸屬權的劃分、交易市場資質的認定、交易增值稅及營業稅的繳納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另一方面,行業缺乏統一的行業服務流程標準,從車輛的車況檢測、事故鑒定、整備程度及最終定價、交易稅費均無統一公示規范及要求,而產品質量、價格透明度低進而帶來鑒定機構公正性缺失、偏差大,導致行業公信力較差。
日積月累,消費者對行業形成了固有的“不信任”印象,行業運營體系認可度低,大大降低了二手車產品交易及行業運轉效率。
實際上,二手車產業鏈是相對較為完整的汽車交易產業,涵蓋汽車產業的大多數環節。在其行業交易規模達到一定的基礎之后,將展現巨大的市場價值潛力。包括主機廠、經銷商在內的汽車產業整體對二手車的投入及關注度較少,行業資源、資金、人才投入均相對有限。導致行業沒有完整成熟的運營體系,沒有針對性的業務流程及服務規劃等等,產業發展速度也因此受到限制,行業基本商業模式成熟度較低,二手車產業一直未能有特別明顯的發展躍升。
行業服務模式及消費體系亟需重塑升級
二手車行業需重塑底層交易法律、政策、稅收邏輯,破解行業最根本發展障礙、當前二手車行業相關基礎法律法規及交易規范、標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經嚴重阻礙了行業的發展速率。二手車行業需要重構基礎行業邏輯,塑造新的交易規則及商業模式。從而為行業帶來全新發展機遇。
具體舉措如下:明確二手車交易過程產權歸屬問題;明確交易企業、經紀企業、其他服務企業的業務經營范圍及稅收標準;明確二手車不同車型質量評估標準及估價標準;對事故車、泡水車交易給予明確交易指示;對二手車售后質保服務給與指導建議及行業要求;落實各省市限遷政策解除執行等等。以上舉措將為二手車行業提供強勁動力,破除行業由來已久的陋習及發展障礙,重塑行業發展邏輯。
事實上,主機廠、經銷商集團及主流二手車電商平臺的加快融入,也在推動行業走向規范化、標準化。二手車電商的不斷試錯、不斷嘗試創新商業模式,客觀上也為行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及運營經驗。
近些年來,主機廠、經銷商集團逐步開始重視二手車板塊,多家品牌均設立二手車業務品牌,為二手車業務部門配置更多資金、資源,提供定制購車方案,提供多樣化、金融/延保產品,提供售后維修、質保套餐及交易增值服務等,大大提升了二手車業務的發展速度。同時,聯合行業權威機構制定行業交易服務流程及規范等等,勢必促進行業更加誠信透明、公正、規范、標準、高效,提升產業服務能力、提升產業成熟度。
此外,數字化是當前汽車產業不可逆的必然趨勢。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均已經開始嘗試利用互聯網通訊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服務等多種技術能力來提升整個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能力。
二手車行業從營銷獲客、產品體驗、銷售交易、汽車金融、售后維修、衍生消費、出行服務等各環節也可以通過數字化賦能,提升個業務環節業務開展效率及服務能力。如構建二手車智慧營銷體系、客戶忠誠度運營模型、客戶售后服務需求評估體系等等,滿足二手車客戶產品、服務需求。同時,通過對大量用戶數據的研究積累,洞察用戶特征及服務偏好,不斷根據反饋優化服務。
一直以來二手車產業服務聚焦在交易服務環節,交易服務構成了當前二手車行業核心商業邏輯。而僅僅具備交易屬性特征的二手車行業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環節,難以實現更大的產業價值。因此需要在交易的基礎上,進行縱向及橫向業務及服務能力拓展。
首先以運營經驗相對豐富的交易服務為核心縱向拓展,深入優化交易服務環節,提供豐富的金融購車方案、提供完整的保險、質保服務,打造成熟的交易環節;其次橫向拓展其他業務環節,將所有服務環節串聯成完整產業環節,構建自身完整的產業交易生態,包含品牌營銷獲客、產品體驗、交易服務、售后服務、金融保險服務、衍生服務、出行服務等,滿足客戶二手車全生命周期內產品及服務需求。
全文總結:
隨著Z世代逐步成為主流購車人群,他們對二手車更多的需求和更務實的要求,這也催促著行業加快自我完善過程。二手車行業唯有建立成熟的、完整的產業生態,打造成熟的交易服務平臺,才能滿足所有二手車潛在消費者的產品與服務需求,挖掘并實現更多的客戶價值,進而創造更大的行業價值。(文/汽車之家行業評論員 冉闖闖)
欲獲取《這一屆的年輕人-2020中國Z世代汽車消費洞察》完整版,可關注《車市物語》微信公眾號,直接下載電子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