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在SUV市場,我們起步是晚的,但現在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球,大眾品牌SUV都處于領先地位!瘪T思翰稱。作為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對大眾品牌在中國SUV市場的地位十分滿意。
當前,10款已上市SUV的組合讓大眾毫無爭議的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上SUV車型覆蓋最廣的汽車品牌。至2021年底,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的SUV陣容將拓展到至少12款車型。不僅如此,大眾還將新推出4款來自ID.家族的純電動SUV。馮思翰表示,未來中國市場每兩輛大眾車中就會有一輛是SUV。
大眾有關SUV的一場新戰役在9月7號正式打響。2020年9月7日,以“眾行無限”為主題的大眾汽車品牌SUV家族全系駕駛體驗活動于成都舉行。這是大眾中國對兩年半以來,大眾品牌在國內SUV市場布局的一次總結,也是大眾深化SUV戰略的一個新開端。
活動期間,馮思翰與汽車之家等媒體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大眾要成中國消費者SUV市場上的首選汽車品牌,我們已經可以覆蓋全部SUV主流細分市場!瘪T思翰說到。
『馮思翰』
■“激進”成長中的大眾SUV
在經歷產銷連續同比下滑和今年的疫情沖擊之后,中國汽車市場的復蘇速度和活力讓馮思翰萬分驚喜,而對于SUV市場,他抱有很高期待!霸谥袊袌,SUV占比大約是48%左右,這比過去幾年都要高。未來,這個數字可以超過50%!瘪T思翰認為。此前,中國汽車市場中SUV占比一直處于波動之中,在43-48%之間徘徊。
中國SUV市場的發展符合大眾前些年的預期。2018年,當SUV在中國汽車市場占比已經約45%的時候,大眾品牌在中國的SUV布局僅有途銳(參數|詢價)、途觀L和途昂3款車型組合。此后探歌、探岳、途岳、途鎧、途昂X、探影以及探岳X相繼上市。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內,大眾汽車品牌已覆蓋各個SUV主流細分市場。
『大眾汽車品牌中國SUV家族全亮相』
“當前大眾汽車品牌SUV的銷量約占中國所有SUV銷量的31%左右!瘪T思翰強調,這讓大眾成為了中國最大的SUV品牌。未來SUV仍舊是一個十分具有潛力的市場。
至2021年底,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SUV陣容將拓展到至少12款車型,包含已上市的10款SUV陣容,以及9月7日晚正式亮相的途觀X、2021年將推出的SMV概念車的量產版。2022年還會有一款大型SUV亮相。
據悉,大眾在中國推出的第一輛ID.家族車型也會是SUV,而在歐洲ID.家族首款車型是兩廂轎車ID.3。未來將會有4款來自ID.家族的純電動SUV先后亮相。
■ SUV需要電動化“攻關”
“我們時刻關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流行趨勢,我們希望做到精益求精,以判斷這些趨勢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同時還關注所有對手的行動。”馮思翰強調,對SUV和電動化趨勢的判斷皆源于此。
2016年,大眾電動化的第一步是在MQB平臺上開始的,雖然MQB是可以拓展各種動力驅動系統的平臺,但其依然有向電動化轉型的短板和局限性。MEB就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從2016年著手研發MEB平臺,到2020年該平臺第一款車型的生產,足足用了近四年的時間進行開發和完善!瘪T思翰表示,F在,大眾汽車集團正在與多家企業合作,包括一些初創企業,以發揮MEB平臺很強的市場延展特性。今年10月,大眾基于MEB平臺的首款電動汽車將舉行首秀。馮思翰說:“這將是我們在中國的里程碑式事件!
『途銳新能源』
在中國,繼途觀L新能源和探岳GTE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SUV車型到來之后,大眾旗艦車型途銳PHEV也將加入這一產品陣容。
交流中,馮思翰還解答了來自于市場的一個疑問,插電式混動車型是不是燃油車向純電動發展的過渡性產品?在他看來,私家車中長途駕駛需求依然強烈,在未來幾年內,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進步、高速路充電設施沒有無縫銜接的情況下,插電式混動就有存在的必要性。
當然,未來5或10年以后,當固態電池這種新技術普及,電動車續航輕松實現500至900公里,甚至更高的時候,汽車市場或許就是全新的景象。馮思翰說:“大眾未來會堅持多元化的技術路線,包括混動、插電式混動以及純電動等!
■ 熱點疑問速答
一、大眾會在中國推出純硬派越野SUV嗎?
馮思翰對這個問題豪不規避。他直言,“大眾需要的是‘平衡’,不確定未來是否會向中國市場推出越野味更濃的車型!
越野和公路駕駛對車輛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對于大眾這樣的集團化企業來說,投入大資本去滿足個性小眾、規模有限的需求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馮思翰表示,大眾在運動汽車市場有GTI這樣的品牌,積累了不少鐵桿粉絲,就像一些越野品牌主打自己的圈子一樣,而大眾更多的SUV產品是要實現城市駕駛與輕度越野的平衡。
二、雙積分、排放升級等法規政策對大眾有多大影響?
馮思翰分析稱,對于大眾汽車集團來說,包括奧迪、大眾、斯柯達、捷達等品牌都需要滿足中國汽車市場的雙積分要求。近幾年,大眾集團在中國每年銷售約400萬輛汽車,其中主要還是純內燃機動力!按蟊娬诜e極轉型,政策對我們來說短期內會有壓力,但中長期來看,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瘪T思翰說。
三、大眾品牌車型“同質化”還會如此明顯嗎?
大眾在中國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有著多樣化的產品陣容,即在同一種技術平臺下實現兩種不同的外觀設計,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這是對各區域市場需求的有效區分,大眾也需要這樣的產品陣容。馮思翰表示,希望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會形成更多的合力,未來一些車型大眾可能不再會投放兩次,希望各企業在投資和車型布局上有效平衡。
四、電池領域上游布局會繼續加強嗎?
原材料是決定動力電池成本的關鍵,從而決定了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銷售中的利潤。在原材料供給方面,大眾已經與中國最大的鋰礦企業之一贛鋒鋰業達成了10年的合作協議。與此同時,大眾汽車也入股了國軒高科,成為國軒高科最大股東。
“無論是電池生產還是在原料供給方面,我們都進行了戰略部署,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瘪T思翰說,未來大眾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將有20-30%為插電式混動,其余為純電動。
編輯點評:
大眾是最早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海外品牌之一,對中國消費者的洞察十分深刻。馮思翰認為大眾在SUV領域起步較晚,但這反而突出了大眾產品的戰略深度和布局速度。在此前的多年間,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總體算是成功的,抓住了市場高速增長的機會,但在電動化時代、在市場“低速高質”要求的時代,大眾還能否延續現在的市場優勢嗎?這將是放在馮思翰面前的一張長篇考卷。(文/汽車之家 劉宏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