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由于中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主力消費群體的改變,中國制造品質不斷提升等綜合因素影響,“國潮風”日漸流行。消費者越來越高的文化自信,給與了中國汽車品牌新的、快速向上發展的機遇。不過,為了更有力的搶奪市場,主流外國品牌和豪華品牌開始更多地向更低價格區間布局,一定程度上擠壓了中國品牌向上突破的空間。因此,只有部分頭部中國品牌成功登上了這輛“國潮特快專列”,若想獲得“車票”,技術、品質和獨特文化缺一不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下的消費者對汽車品牌有著怎樣的偏好。(文末有驚喜!)
《2020中國汽車消費指南》報告將以《市場趨勢篇》、《品牌競爭格局篇》、《品牌消費動向篇》、《產品趨勢篇》、《用戶結構變遷篇》、《用戶特征與偏好篇》等六個篇章進行解讀,將會在行業團隊陸續發布。
30秒了解全文核心觀點:
1、韓法系日漸落寞,主力市場已落入中國品牌主戰區;
2、雷克薩斯表現突出,美譽度水平已上升至豪華品牌第一梯隊;
3、不再甘于仰望,中國品牌殺入熱搜榜,與傳統豪強同臺競技;
4、中國品牌兩級分化明顯,頭部上揚,尾部下探,品牌淘汰賽開啟;
5、新國潮當道,熱點中國品牌/車系市場熱度可與外國豪華品牌抗衡。
■ 德、日品牌主力價區市場統治力穩固,韓法系中高端市場被擠壓
日本品牌在用戶預算30萬以下細分市場,占據絕對關注優勢,高端價格區域呈現明顯短板。預算在30萬以上的用戶,明顯更偏愛德國品牌。30萬以上預算已進為豪華品牌主戰場,而豪華品牌銷量榜首一直被BBA三強占據。頭部海外主流品牌的主力價區為20-30萬,韓法系日漸落寞,其主力市場落入10萬以下低價位區間,進入中國品牌的主戰地。
■ 豪華第一陣營穩步領先,第二陣營呈現高低分化的趨勢
在海外豪華品牌CBBV矩陣中,寶馬美譽度最佳,奔馳相對平衡,奧迪的認知度最高且相對競爭對手有著明顯的優勢。第二陣營品牌呈現上下分化的趨勢,雷克薩斯較為突出,美譽度水平已達到第一梯隊水平,與同陣營其他品牌逐漸拉開差距。尾部品牌與第二陣營品牌差距明顯,若不能及時彌補短板,未來將無法跟上競品前進的步伐。
■ 不再甘于仰望,中國品牌殺入熱搜榜,與傳統豪強同臺競技
隨著豪華品牌產品價格下探,同時消費不斷升級,用戶對豪華品牌的主動關注逐漸走強。在技術突破及競爭力強的產品驅動下,優勢中國品牌脫穎而出,并逐漸占領消費者心智。2019年熱搜品牌中,吉利汽車赫然上榜,并直達第7名的位置。2020年H1長安加入混戰,中國品牌正在不斷向上突圍,在用戶熱度中與傳統豪強同臺競技。
■ 豪華品牌關注日漸走強,中國品牌呈現明顯下坡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同時豪華品牌產品價格不斷下探,更多低價區間新車投放市場擴大了用戶圈層,豪華品牌的用戶關注份額不斷走強。自2018下半年開始,中國品牌陣營的關注份額出現持續下滑,主要是由于低價市場不斷萎縮,部分中國品牌銷量嚴重退坡,拖尾現象凸顯。
■ 中國品牌兩級分化明顯,頭部上揚,尾部下探,品牌淘汰賽開啟
縱觀中國品牌陣營整體情況,熱度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主要是由于,中國品牌較多低價位產品的布局,受消費升級及尾部品牌淘汰影響較大。由圖可知,自2018年開始線索份額呈現出連續下降的趨勢。但同時,中國品牌頭部品牌與熱點品牌的市場份額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走勢,競爭力不斷增強,如長安、長城、紅旗、領克等品牌,其線索份額呈現逐年上漲的態勢。中國品牌陣營顯露出明顯的兩級分化走勢,品牌淘汰賽已開啟。
■ 新國潮當道,熱點中國品牌/車系市場熱度可與外國豪華品牌抗衡
隨著消費升級,用戶對低端產品的需求逐漸萎縮,中國品牌亟需向上突圍,布局中高端產品,與外國品牌開展正面競爭。熱點車型中,紅旗H9關注度與BBA車型比肩;比亞迪創新的刀片電池技術吸引了眾多用戶的關注,使得比亞迪漢關注度趕超Model 3。蔚來、小鵬等新造車勢力另辟蹊徑,憑借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探究和對極致服務體系的打造,為自身在用戶心中贏得一席之地。
隨著新十年汽車市場銷量增速放緩,過去依靠增長紅利野蠻生長的品牌生存空間將極大地被壓縮。汽車市場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后,疊加消費升級趨勢,品牌、車型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優勝劣汰加劇。
未來,競爭力差的低端車將會被淘汰,頭部品牌和熱門車型的競爭力得到強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同時,在存量市場中,消費者購車理念更加成熟,對于產品的了解度也更高。因此,只有在價格、品質和品牌力等多方面均俱佳的產品,才能有望向上突圍,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關注。(文/汽車之家 孫瑩)
欲獲取《2020中國汽車消費指南》完整版報告,可關注《車市物語》微信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消費”,直接下載電子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