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后市場 正文

市場份額僅1% 嘀嗒為什么比滴滴賺錢?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共享出行,一片深海。岸上的人永遠不會知道,這片海到底有多深!爸袊顺鲂行枨筮h未被滿足,想象空間性感”,這幾乎是所有出行公司在路演時都會提到的觀點。而即便觀點無誤,在培育共享出行市場的近10年里,還沒有投資人真正見到過錢。

汽車之家

  這兩年,Gofun、首汽約車、滴滴出行曾先后模糊表態能實現盈利,但到底是哪些板塊盈利、盈利多少、如何盈利,沒有企業愿意詳細的說一說。嘀嗒遞交招股說明書,為我們掀開了共享出行市場的一角。

汽車之家

■ 為什么嘀嗒能盈利?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比滴滴出行略晚兩年。成立之初,嘀嗒就定位在合乘、拼車業務,具備順風車的雛形。2018年,滴滴順風車業務遭遇打擊,嘀嗒乘勢追擊,投入近10億元補貼,并迅速確立了順風車+出租車的雙輪驅動業務。

  到2019年底,嘀嗒在順風車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了66.5%,順風車業務也成為其盈利核心。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嘀嗒凈利潤分別為1.7億元和1.5億元,順風車業務貢獻比重分別為91.9%和87.8%。

汽車之家

  共享出行的業態十分豐富,廣義來看,可以包括網約車(快車、專車、拼車)、順風車、網約出租車、分時租賃等,運營模式則主要分為B2C和C2C。

  嘀嗒采取的是C2C模式,在這一模式里,運營平臺主要依賴抽成獲利,其中,網約車的抽成比例在25%-35%,順風車在6%-8%,網約出租車則一般不抽成。這就帶來了一個疑問,為什么布局抽成比例不高業務的嘀嗒能率先盈利,而其他C2C網約車平臺都不行?答案在于:補貼。

汽車之家

  補貼一直是共享出行市場的驅動力。嘀嗒能夠盈利的核心,正是其涉足的順風車和出租車業務幾乎不需要補貼。

  順風車在本質上不屬于運營類車輛,因此不需要像B2C模式一樣負擔車隊管理相關的運營成本,也沒有經營許可證及執照的要求。

  與此同時,順風車司機在運營前通常已確定目的地,收取的乘車費其實是自身出行成本的分攤,因此順風車平臺不需要給司機提供大量補貼。在乘客端,順風車費用也往往比網約車、出租車低的多,也不需要額外補貼吸引用戶。

汽車之家

  出租車領域的邏輯相似。出租車利用網約車平臺獲取網絡訂單,對傳統揚招訂單進行補充,雙方屬于互利關系,嘀嗒也不需要向出租車司機提供額外補貼。

  對比之下,網約車業務平臺雖然可以獲得更大比例的抽成,但目前仍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市場競爭激烈,大部分平臺保持了補貼機制。

  目前,在司機端,網約車平臺通常會制定新人司機的訂單數量獎勵、高峰時段翻倍獎勵等補貼機制。在用戶端,則通過發放消費券,返現等形式進行補貼,例如,滴滴就在10月上線了“滴滴喵喵節”活動,宣布投入101億元補貼,用來發放全平臺、多品類的出行消費券。

  總結來看,不是網約車不賺錢,而是網約車仍處于市場競爭階段,平臺補貼投入依然較大。

汽車之家

■ 網約車市場還要打多久?

  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你可能會有一種錯覺,認為網約車已經是人們出行打車的主流選擇,而事實情況則不然。

  嘀嗒在招股說明書中,引用了調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四輪出行市場包括傳統出租車(揚招)、網約出租車、網約車及順風車,訂單總數分別約為194億、7億、98億及3億。

  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出租車市場仍然是中國四輪出行市場最大的細分市場。在出租車市場中,傳統揚招出租車仍占主導,市場份額為96.3%,網約出租車僅占3.07%。

  比較網約車與出租車的市場份額來看,網約車僅占整個出行市場的1/3,與出租車的博弈還遠未結束。

汽車之家

  傳統出租車的運力一直是網約車平臺渴求的資源。目前,多數網約車平臺的策略是與出租車公司合作,免費為其提供引流服務,同時補充自己的運力,培育用戶出行習慣。但趨勢來看,網約車平臺已經開始嘗試向出租車收費,嘀嗒在2019年8月就開始在一些城市試水,滴滴也在醞釀中。

  雖然網約車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待挖掘,參與的玩家也相當多。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國內已有190余家網約車公司獲得經營許可。

  除了滴滴這樣的巨型獨角獸,在每一個細分市場也都有著大批玩家。科技公司、聚合平臺、車企平臺、地方性平臺等,每家企業依據運營經驗、算法技術、流量、車輛、牌照、運力等補貼優勢,正在切分著網約車市場蛋糕。與此同時,傳統出租車企業正在進行數字化改造,逐漸走向線上。

  除了網約車和出租車,在出行市場還有另外兩種模式值得一提,一個是傳統的長短租業務,一個則是分時租賃業務。

  傳統租車領域主要以一嗨租車和神州租車為主要玩家,兩家企業曾分別在紐交所和港股上市,近幾年來,兩家企業利潤日漸微薄,前者已在去年私有化,后者也將被北汽接盤。

汽車之家

  分時租賃領域更是一片狼藉,前前后后已經倒閉一大批企業,此前被曝光的“共享汽車墳墓”正是分時租賃模式覆滅的寫照。多位參與經營分時租賃的行業人士都曾向《車市物語》表示,分時租賃模式對于中國市場還是太早了。隨著Gofun、EVCARD等幾家幸存企業的轉型,分時租賃模式正式告一段落。

  整體來看,共享出行市場已經比較清晰,網約車、順風車戰事未了,傳統出租車、租車行業轉型求生,分時租賃模式基本宣告失敗。

■ 如何跑贏網約車市場?

  影響共享出行市場發展的,有兩個關鍵性因素:效率與合規。嘀嗒能率先盈利,正是其切入了網約車領域效率最高的板塊。

  傳統出行行業缺乏效率與活力,需要借助互聯網手段來激活,但網約車、順風車市場一度野蠻生長,也給后續發展埋下隱患。

汽車之家

  2016年以來,網約車和順風車領域陸續出臺了相關管理政策,針對網約車平臺、車輛、司機設置準入門檻,一些地區還對順風車接單設置要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都要求車輛每天接單不得超過2單,一些城市還設置了接單范圍。

  盡管監管政策已經出臺,網約車、順風車平臺還普遍存在著不合規問題,包括車輛、司機不合規,以順風車之名跑網約車之實、接單后轉單等問題。

  即便是進入上市程序的嘀嗒,也還沒有完全解決合規問題。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2020年以來,嘀嗒出行共遭到52項行政處罰,處罰事由均為“擅自從事或者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

汽車之家

  在嘀嗒遞交招股說明書之前,有關滴滴將登陸港股的傳聞就不絕于耳。但滴滴卻連續否認,“表示沒有任何明確的IPO計劃或時間表”。

  解決合規問題可能也是滴滴不急于推動上市的原因之一。走出順風車影響后,滴滴在順風車領域的布局非常保守,在整體業務推進上也更追求穩中求進。

  合規問題是一只隱形的手,可能會隨時扼住每家運營平臺的喉嚨。嘀嗒能夠率先實現盈利,給共享出行賽道上的玩家帶來更大信心,但上市之后,嘀嗒無疑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在效率上跑贏的嘀嗒,能否在合規這道關卡上順利過關,還要進一步觀察。(文/汽車之家 肖瑩)

市場份額僅1% 嘀嗒為什么比滴滴賺錢?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后市場
更多精彩內容:
新車上市/價格
中國品牌在海外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后市場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