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新能源 正文

深評:“車電分離”未來向左還是向右?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深評]  “車電分離”,一直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熱點話題,不過在各家車企的實際運營及宣傳中,卻經常讓普通消費者摸不著頭腦。實際上,所謂“車電分離”,就是將整車和電池視作完全獨立的兩個商品,進行各自銷售和運營。

  其中,包括在物理層面上的分離,即我們常說的整車換電,也包括在商業層面的分離,即用戶對車輛、電池使用權和所有權的分立。一般消費者在支付整車費用后,再通過單獨租賃或分期付款的方式,來獲得電池的使用權。

  那關于“車電分離”,國內各家車企的具體運營情況到底如何?在未來市場中,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點?“車電分離”未來的路向左還是向右,該如何前行?圍繞相關問題,我們來一探究竟。

汽車之家

■ 新能源汽車用戶痛點不只是充電難

  結合近期股市行情看,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企業表現搶眼,企業股價暴漲,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而資本市場的追逐和熱捧,也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為其提供了優越的資本環境和快速成長的契機。

  對任何車企而言,獲得資本支持只是第一步,真正在實體市場中,汽車電動化本來就是一場持久戰,能否持續深挖并把握中國市場的用戶需求及消費痛點,從而在技術及產品端進行體系化、針對性的創新和進步,無疑將直接關乎這場戰役的最終成敗。

汽車之家

  通過近期數據來看,在新能源市場高關注度的背后,用戶購買電動車的主要痛點集中在對充電不便、低續航、首購(電池)成本過高、電動車不保值、電池衰減快及電池安全性能差等問題的焦慮上。

汽車之家

  針對車輛低續航痛點問題,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曾表示,現在產品續航本身已經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很多車型都已經超過600km,用戶對續航里程的憂慮,更多是心理上的隱憂。

  隨著車企在技術層面的不斷投入,產品推陳出新,車型綜合續航水平不斷提升,結合近期各家車企公布的新品及市場在售的代表車型數據來看,純電續航里程達到500km及以上水平的產品已經相當普遍。換句話說,電動車單次續航能力已經非常接近燃油車滿箱油所行使的里程。

  充電不便、電動車殘值率低等問題,由于涉及面廣,解決起來相對復雜,比如為提升用戶充電便利性,充電樁在小區內的建設與普及,就牽扯到物業公司利益、住戶安全性憂慮等多方面的掣肘,多方協同推進起來較為棘手,落實難度大,短期內仍難克服。

汽車之家

■ 政策鼓勵之下 “車電分離”再生長

  面對消費者的痛點,換電模式巧妙的的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充電耗時長、低效率的問題。同時,由于電池在車輛整體成本中通常占比達到40%以上,在商業運營模式中,將整車和電池使用權、所有權分立,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用戶購車的初始成本,為消費者進行了“減負”。

  “車電分離”對整車廠和電池企業來說,意味著更豐富的商業模式、更高的電池用量、更集中化的電池監控與管理,這不僅能更好的確保電池使用壽命、預防電池故障,也給多方參與者帶來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基于此,針對“車電分離”,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白華直言,目前新能源汽車仍處于產業發展初期,工信部對于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以及換電等各種技術路線都保持開放態度,鼓勵車企對各種方式進行探索和發展,并積極完善相關的支撐政策。

中國促進“車電分離”的相關政策匯總
時間頒布單位政策主要相關內容
2019.1

國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

《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繼續探索出租車、租賃車等特定領域電動汽車換電模式應用。
2019.2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高效儲能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充電、換電、加氫和加氣設施建設和運營,氫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分布式能源工程建設和運營,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水力發電和抽水蓄能裝備制造,核電裝備制造,智能電網產品和裝備制造等列入綠色產業指導目錄范圍。
2019.12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

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信息通信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營造新能源汽車良好使用環境。

2020.4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2020.5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數據中心,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2020.7國務院國務院新聞發布會

工信部表示,“將繼續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支持北京、海南等地開展試點推廣,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0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茖W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強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的統籌協調。
制表:汽車之家 行業團隊  信息來源:工信部等網站整理

  梳理近期密集發布的“車電分離”(特別是換電)相關政策可以發現,國家對“車電分離”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今年4月頒布的新能源車型補貼新政指出,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對使用換電技術的電動車不設置售價至高為30萬元的補貼門檻。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新基建內容包括增加換電站等設施。今年10月剛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11次提到“換電”,在熱詞出現頻率上,遠高于大功率充電及無線充電等。

  同時,首個換電國標,GB/T 《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推薦性國家標準已經通過了審核,為換電模式健康、規范性發展保駕護航!败囯姺蛛x”迎來了多重利好的新時期,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

汽車之家

■ 車企百舸爭流 奮楫者能搶先

  在海外市場,美國Better Place公司是在電動車換電領域最為知名的“搶灘登陸者”,但由于受眾服務品牌較為單一(僅雷諾)、換電站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最終折戟沉沙;特斯拉早前也曾在換電和超級充電樁技術中兜兜轉轉,但考慮到投入產出比以及美國本土消費者的喜好,最終還是放棄了換電路線。

  視線回到國內市場,北汽、東風及蔚來等中國品牌企業,是換電領域最早的入局者。圍繞換電,在發展初期,眾家車企各自為戰,以自建或聯合第三方企業合作方式建立換電站,而單一換電站只服務于下屬汽車品牌內的單系列車型,如北京奧動是北汽的參股企業,早期服務換電車型僅限于北汽新能源EU系列,東風的合作方時空電動,服務的換電車型也只有俊風E11K等。

北汽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EU 2018款 EU快換樂途版

『北汽新能源EU 2018款 EU快換樂途版』

  同時,傳統車企的換電產品用戶多為B端的出租車經營企業,C端的個人及家庭用戶寥寥無幾,只有蔚來的換電產品多為C端用戶,但相應的換電車型定位及定價偏高。

  時移世易,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政策端等因素的激勵作用下,上汽、吉利、廣汽、長安等企業也紛紛跟進,在換電車型及運營模式上加快追趕,大有后來者居上的勢頭。

  首先,在產品端,在今年8月,廣汽新能源Aion S換電版正式上市,同時根據工信部公示信息看,上汽榮威Ei5、榮威R汽車 ER6的換電版本也已經進行了申報,吉利下屬的楓葉汽車楓葉80V、長安逸動新能源及BEIJING-EU5等換電版車型也在線下被多次曝光。

廣汽新能源 Aion S(埃安S) 2020款 炫 580

『廣汽新能源Aion S』

  從新增換電車型產品商品性來看,以廣汽新能源Aion S、榮威R汽車 ER6換電版續航能力為例,兩車NED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分別達到510km、620km,相比早期換電車型300-400km的水平,實力明顯上升。同時結合車型產品及定位來看,這些換電產品新秀也明顯更“高端”。換句話說,各家車企在給B端用戶改善產品性能的同時,也逐步開始瞄準C端的家用消費者。

  其次,在經營層面,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長安、廣汽與奧動新能源合作項目逐漸落地,在8月奧動新能源全新一代4.0換電站推介會上,廣汽新能源、北汽及長安的換電車型同時亮相,潛臺詞就是說三品牌換電產品有望共用換電站,另外一汽也有望在未來加入該陣營。

  在今年,吉利也通過注冊“易易換電”商標,進入到換電服務領域,并計劃依托于現有的曹操出行網約車平臺、逐步上市的可充可換電的新能源網約車型,為用戶提供從換電產品、網約車、換電站的全流程服務;蔚來汽車基于現有可換電的全產品陣容,發布了電池租用服務BaaS(Battery as a Service),即從早期的僅為用戶提供換電服務之外,還推出電池租用、可充可換可升級的服務。

  此外,在商業運營模式方面,小鵬、威馬及哪吒等造車新勢力代表企業,雖然還沒有換電產品問世,但相比于傳統全款或分期購車方式,也相繼推出了購車不用連帶購買電池,電池單獨進行租賃、電池單獨進行分期付款等新方式,將整車的銷售價格變向大幅拉低。

汽車之家

■ “車電分離”的發展隱憂與展望

  針對換電路線,除了早前在政策端面臨的尷尬外,由于各家車企電池性能、技術參差不齊,換電產品電池通用化、標準化的癥結一直很難被解決。同時,過去換電站受眾面較為單一化運營模式下,投入產出比也比較低,長期以來換電模式的推廣和發展嚴重遲滯。

  但不可否認,針對消費者充電難、電動車購買成本及保價形象低等痛點,尤其是在電動化的出租車、網約車等應用場景下,“車電分離”模式自身優勢明顯。

  顯然,各家車企需再進一步,比如先在營運用電動化出租車領域實現電池的標準化,又或者在車企之間通過加強聯合、擴大“朋友圈”等方式,在部分車型間先進行充分技術及資源的共享,從而在統一的換電站網絡下,實現對多汽車品牌換電產品的兼容,以此為樣板,不斷積累運營數據和經驗,進而為“車電分離”探索出良性的、全新的發展與經營模式。(文/汽車之家評論員 車庸)

汽車之家

深評:“車電分離”未來向左還是向右?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深評問道
更多精彩內容:
2022F1賽事
以舊換新
向編輯行業評論員提問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深評問道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