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后市場 正文

定制網約車落地 滴滴要的顛覆來了嗎?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醞釀兩年半,滴滴發布全球第一款定制化網約車。如果以乘客的視角看,這款即將投入到快車市場的車型,無疑足夠有魅力。而除了車輛本身亮點,滴滴也將以定制化車型為依托,探索新的車輛運營模式。同時,定制化車型也為滴滴與車企的合作,提供了新參考模板。

汽車之家

打通軟硬件 自研車機系統

  11月16日,滴滴舉辦發布會,宣布“洪流聯盟”兩年半來的重要成果。

  這款定制化網約車被命名為D1,由滴滴與比亞迪聯合打造。據滴滴介紹,D1將只面向運營領域。不同于私人乘用車,D1的設計理念 “由內而外”展開,優先考慮了車內乘坐體驗,尤其是后排乘客舒適度。

  D1的整體設計上,有幾個顯著亮點,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其實現了車輛軟硬件的打通,以及搭載了滴滴自研的車機系統DIIA,使滴滴App可與車機系統、汽車硬件進行交互,這將同時提升乘駕兩端的用車體驗。

汽車之家

   基于司機端,DIIA首次將滴滴司機端前裝集成進入了車機系統,司機通過方向盤上的定制按鍵,就能進行接單、完單;通過語音助手功能,實現語音控制開關車門、空調設置等操作;DIIA系統還能夠主動提醒車輛充電、車輛維保信息,并可通過車機實現一鍵預約服務。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司機的運營效率。

  為了提升乘客端體驗,滴滴將D1車內空間進行重新分配,加大了乘客后排腿部空間及頭部空間,并增加了電動側滑門、彩虹接駕燈、后排影音娛樂屏幕,以及遠程調控車內空調、座椅加熱等功能。

汽車之家

  除此之外,軟硬件一體化的優勢,還體現在安全保障上。

  滴滴將App內的“一鍵撥打110按鍵”變成車內物理按鍵,發生安全問題時,司乘可以實現一鍵求救;車輛能夠自動檢測乘客安全帶情況,并通過車機語音進行提醒;另外,滴滴的桔視駕駛安全系統也被前裝集成到整車上,通過車外行車記錄儀+車內攝像頭,可以識別如車道偏離等危險駕駛行為,也可以為司乘糾紛、平臺判責提供依據。

  滴滴還強調,在所有的定制車投入運營前,會提前將司機的身份與車輛身份進行綁定,當司機上車啟動車輛后,定制車會自動啟動人臉識別,一旦身份不一致,就會被禁止登陸,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人車不符的情況、消除安全隱患。

汽車之家

按里程收費 探索運營新模式

  整場發布會來看,滴滴主要圍繞用戶體驗來講述D1的價值,幾乎沒有提及商業邏輯。但結合網約車運營成本居高的現狀,滴滴打造定制化車型的最直接邏輯,就是解決成本痛點這一核心問題。

  圍繞定制化車型,滴滴在探索新的網約車運營模式。滴滴表示,不會給D1進行定價,但明確指出,司機對車輛的付費方式將不同于傳統模式。滴滴介紹,D1將采取按里程計費的方式租給司機使用,司機可以按照每月行駛里程進行結算,就像付電費、水費一樣。

  發布會現場信息透露,D1將在比亞迪長沙工廠生產,而后在當地就近示范運營,再逐步向全國其他城市推廣,預計今年12月就可以正式落地。

  知情人士透露,D1將基于市場化邏輯進行推廣,和其他車輛一樣,車輛將進入到滴滴的車輛管理中心,司機可以充分對比同級別車型,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D1是一款緊湊型純電動車,對比這一級別的產品,市場主流車型有Aion S、秦新能源、軒逸·純電、比亞迪e2、榮威Ei5等。參考小桔有車數據,這幾款車的價格區間在14.68-24.3萬元之間。

汽車之家

  小桔有車是滴滴車輛管理中心的品牌載體,也是滴滴打造的新能源租售車平臺,既為平臺內部提供車源,也面向大眾市場進行車輛的租售。

  目前,與滴滴合作的所有車輛管理公司的車輛都會被集中在這一體系,司機也通過小桔有車選擇車輛。司機可以通過三種用車方式使用車輛:長租、買車、先租后買。

  以小桔有車為核心,滴滴正在打造一個后市場服務生態,包括小桔養車、小桔充電、小桔加油。這四大板塊,共同組成了滴滴的車后服務板塊——小桔車服,在此之上,滴滴還嫁接了車輛的保險、金融等服務。

  除了新運營模式探索外,D1車型的落地,對滴滴后市場板塊業務來講,可謂點睛之筆。高頻次的運營車輛,正是后市場的優質客戶資源。通過自研的車機系統,滴滴進一步完善了汽車后市場生態場景,對優質流量池有了更好的把控。從長遠眼光來看,這一板塊業務將為滴滴貢獻巨大價值。

汽車之家

打造共贏方案 推動網約車規;斑M

  D1的這場秀,明顯是滴滴的主場,比亞迪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硬件供應商。

  2018年4月,滴滴宣布組建“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的概念,以實現推廣超過1000萬輛共享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當時,有31家企業宣布加盟,比亞迪就是其中一家。

  程維當時的判斷是,未來的汽車和出行、硬件產品和軟件服務的邊界會越來越融合。這一判斷與王傳福遙相呼應,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排頭兵,當時的比亞迪也在思考,如何讓電動車更大規模推廣。

  2018年9月,比亞迪舉辦全球開發者大會,發布車輛硬件開放平臺,宣布開放66項控制權和341個傳感器,并表示要成為智能汽車硬件標準平臺提供商。

汽車之家

  在發布會現場,滴滴沒有介紹與比亞迪具體的合作模式,雙方更像是基于此前合作的延展。

  早在2015年,滴滴與比亞迪就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深圳市迪滴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迪滴公司”)。迪滴公司是一家網約車提供商,主營業務是車輛租賃、網約車培訓服務等,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車輛管理公司。

  從表面來分析,滴滴具備用戶運營、數據分析的優勢,相當于承擔了一款新車研發環節中的市場調研工作,為產品設計、研發提供指導;比亞迪則相當于產品經理的角色,基于硬件的制造、品控等能力,把控從產品研發到落地的全流程;后續的推廣銷售,則由雙方的合資公司作為資產主體,將車輛提供給小桔有車平臺。

  比亞迪與滴滴合作的新模式,會成為更多車企的選擇嗎?

  事實上,除了比亞迪以外,大眾中國、一汽集團、北汽集團等車企也早與滴滴有類似的合資企業,扮演著車輛管理公司的角色。

汽車之家

  轉型移動出行服務商已經成為全球車企的共識,但如何轉型還處于摸索階段。近幾年來的動作來看,車企正不斷地向出行板塊投石問路,圍繞分時租賃、網約車、長短租等業務瘋狂試探。

  一邊自行搭建出行板塊,一邊暗暗與滴滴牽手,可以看出,車企都在普遍擔心,在這場出行共享化的變革中,失去有利位置。

  目前,網約車在整個出行市場中,滲透率僅為3%左右。按照程維的期待,十年之后,共享出行的滲透率應該達到30%。在共享出行規;斑M的道路上,滴滴無疑需要更多的同盟軍。

  但前提是,車企需要滴滴提供一個共贏的方案。定制化網約車,會是一個更好的解題思路嗎?這是留給滴滴的作業。(文/汽車之家 肖瑩)

定制網約車落地 滴滴要的顛覆來了嗎?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后市場
行業視角
行業評論
更多精彩內容:
行情分析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