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新能源 正文

私人消費破冰 新能源車市如何真正崛起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今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私人用戶占比超過了71.4%,較去年53.9%有大幅提升,成為市場主要驅動力。這樣的積極勢頭能否延續?12月18日,在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商業化大會的圓桌論壇上,圍繞“私人消費場景”話題,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會長李金勇作為車評人,與比亞迪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葉庭文、愛馳汽車公關總監賈翔、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營銷高級經理姚奎、特來電品牌總經理趙健四位沙龍嘉賓進行了探討。

汽車之家

新能源私人消費崛起背后

  葉庭文:今年確實私人市場有一些驚喜,上半年環境比較悲觀,下半年私人表現超出預期,預計明年還會創新高,增幅達到40%-50%。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今年下半年市場政策環境比較友好,從國家層面的宏觀調控(例如五年規劃等),到多個地方推出的促消費政策,給了廠商、消費者很大的信心。

  第二,用戶選購新能源車的消費意識每年在增強。尤其90后從消費的生力軍慢慢變成主力軍,這些人群通過網絡接受信息很迅速,對新能源等新事物的接受度相對比較高。新能源產品不僅僅是出現在4S店展廳,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各大商場都可以看到新能源車。場景在發生改變,讓車和人的距離越來近。

  第三,今年市場上的新能源產品有很大提升,去年以400公里、500公里為主,今年很多已經達到600甚至700公里,覆蓋不同維度、不同需求,智能化程度也明顯提高。

  賈翔:整個車市的變化,離不開宏觀經濟,今年Q1的GDP增長是-6.8%,Q2回升到了3.2%,我們車市也是從上半年負增長,從7月份開始轉正,其實新能源車市好一些,但是大的趨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個報告顯示,Q4的GDP有可能漲到6%,也就意味著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整個車市將會回歸消費正軌。

  在這個大環境下,新能源車市現在是啞鈴形的結構,頭部與底部占比較大,未來一段時間隨著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市場的成熟,將向紡錘形發展。另外一個角度,新政策、新技術的落地對于供給側、產品側意義更大一些,有了智能化加持,消費人群年輕化、消費場景得以實現。還有一塊是社會化資源的支持,包括充電與換電系統的不斷完善,這些會不斷促進新能源的發展。

  趙健:特來電搭建了一張全國的充電網,將來包括地級市在內,能夠做到360個城市基礎設施網絡,降低用戶的充電擔憂。目前特來電每天的充電度數超過1200萬度,建設的充電樁超26萬個,在平臺上與大家共享的能夠公共充電是18萬個以上。過去五年,運營車輛充電占比是主流,公交、出租、網約車、物流這些車輛的充電度數、充電頻率都高于普通私家車。私家車今年開始有很好的增長,這些車輛帶來的充電量在未來3-5年時間也將有大幅增長。

  充電網絡目前不足以讓用戶感覺到很便捷,包括充電每次插拔、付費、支付的環節,也不是那么智能化。未來需要不斷去提升充電的體驗,80%充電應該是在不知不覺中,比如說在家充電,拿著插頭通過云端自動化管理,實現自動充電。

汽車之家

不同陣營的發展前景

  葉庭文:新能源現在還處于發展期,遠遠沒有到淘汰階段。無論合資、外資、中國企業都有機會。以相對成熟的北京市場為例,目前份額最大的一部分是中國品牌,包括比亞迪、北汽、廣汽等等能夠占到六成,特斯拉在兩成左右,新勢力品牌大概在10%多一點,合資車型大約占7-8%。

  中國品牌是目前市場的主流,同時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特斯拉、新勢力、合資的份額都在擴大。最終市場的引領者,應該具備高度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核心技術、廣泛市場認可。目前整個新能源的份額不到5%,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比亞迪需要更加努力,也希望與其他友商一起把生態做大。

  比亞迪在各個價格區間的產品都有,但從整體產品布局來講,比亞迪要走高端化路線。比亞迪一直堅持純電與插混兩條路并行,插混在2021年將是布局重點,一季度將推出純電續航更長、經濟性更好、油耗更低的車型,定位和同級別合資燃油車展開競爭。

  姚奎:傳統中國車企、合資車企有三個優勢,渠道多、售后服務成熟、有龐大的用戶基盤。造車新勢力有技術、新理念,各有千秋。未來要想占據新能源主流,第一精準把握用戶需求。第二,圍繞用戶為中心做到全生態鏈極致的體驗;第三,讓用戶在生態體驗模式下沒有后顧之憂。

  五菱現在主要是面對C端用戶,10萬多宏光MINIEV的用戶在1-10線城市都有遍布。從用戶結構來看,20-30歲占40%,30-40歲之間的用戶比例是37%;以性別來看,60%以上的用戶都是女性用戶。從后臺的數據監測來看,基本上有90%以上用戶每天的行駛距離大概在30公里左右,也就意味著10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可以滿足廣大的消費者日常使用。未來五菱還會陸續投入一些定制版和個性化的產品,來滿足一二線城市年輕群體多樣化需求。

上汽通用五菱 宏光MINIEV 2020款 悅享款

『五菱宏光MINIEV』

  李金勇:既得利益是目前的燃油車,畢竟新能源只有100萬臺,燃油車是2000萬級,給中國品牌、造車新勢力的窗口期并不是很長,希望更多的品牌能夠做出市場化的定位和運作,不要過多依賴國家補貼。同時也期待,2021年電池成本不斷下降,積分價格不斷上升,更多的車型不斷走向市場化,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有進一步突破。

文章標簽: 電動車車聞 論壇峰會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