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342.78萬輛,這是今年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汽車召回的總數量。這已經達到了2020年汽車召回總量的一半,難道這預示著2021年將是汽車召回的一個“大年”?而透過今年以來的召回事件,我們又能做出哪些預判?
■ 軟件問題將持續“霸屏”
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30份汽車召回公告中,召回數量最大的一起來自奔馳,幾乎覆蓋了奔馳近年來國內銷售的國產、進口全部車型。
3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信息顯示,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作為主體,計劃召回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間生產的超260萬輛汽車。
『截圖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官網』
原因是通信模塊軟件設計問題或軟件可能已經停用,致使手動和自動功能的緊急呼叫服務將無法使用。這是一個常常被車主忽視,卻在緊急時刻能救人于危難之中的關鍵功能,而此次召回范圍之廣確實讓人震驚。
奔馳的此次召回反映出兩個本質問題。
一是奔馳作為豪華品牌,將緊急呼叫服務標配于幾乎所有車型值得稱贊,但對于出現問題的軟件,處理不夠迅速、及時,最早的問題車輛可追溯到5年前,最新的僅僅在數月之前。
二是國內汽車召回已經呈現出了從傳統機械硬件故障,延展到系統程序、軟件設計問題的趨勢。2021年因軟件問題致使汽車召回的事件,可能會大大增多。
■ 新能源“特色召回”將日漸增多
Model S、Model X,讓中國消費者對特斯拉建立了“高人一等”的形象,但近年出現的車機及其他電子系統問題讓不少車主煩心。今年2月初,特斯拉選擇對總共約3.6萬輛進口Model S、Model X實施召回,生產日期最早追溯到2013年9月18日。
特斯拉的中控屏幕配套有eMMC多媒體存儲卡,該存儲卡具有3000次編程/擦除周期(召回公告顯示該指標符合行業標準),而隨著時間的推移,eMMC硬件會耗盡每個存儲單元的壽命周期,無法維護文件系統的完整性,可能會導致中央顯示屏軟件功能故障,并可能間接導致倒車影像故障、除霜/除霧控制故障,和外部轉向燈無法點亮的故障。
另一家有關新勢力的召回來自小鵬。
1月29日,小鵬選擇對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生產的約1.34萬輛小鵬G3召回,原因是逆變器直流母線電容上連接銅排螺絲的鍍錫端子因錫須可能會造成高壓直流電正負極間短路,導致逆變器無高壓電供應。最嚴重情況可能會致使車輛直接失去動力。
『小鵬汽車G3 2020款』
東風悅達起亞則于近期召回了309輛KX3新能源汽車,原因是IEB(集成式電子制動)電機控制邏輯的故障安全對策程序不完善,無法控制電機正常作動,可能致使車輛制動力不足。去年底,北京現代曾宣布召回昂希諾、菲斯塔純電動汽車共計2591輛,原因與此相同。
引起以上車輛召回的原因,在傳統燃油車召回中并沒有出現過,現階段也不能排除更多新能源車企再次出現類似問題。智能化、網聯化的電動車打開了一片新造車圣地,但也確實帶來了不少新的問題。
■ 發動機今年將“炸鍋”多久?
在2020年召回的678萬輛汽車中,發動機、制動系統及電氣設備為主要缺陷產生部件,而因發動機相關缺陷召回達58次,涉及車輛440.39萬輛。其中,因燃油泵葉輪缺陷可能致發動機熄火而產生的召回,累計涉及車輛超過252萬輛,占比最高。
今年以來,有關發動機問題的召回依然是重點。截至目前,單次召回超過10萬輛的召回事件有三起,分別來自奔馳、奧迪、現代,總計超過67萬輛。
回看近年中國新車市場,燃油車仍然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圍繞發動機、變速箱的質量問題一直被持續關注。
去年“登上”2020年央視3·15晚會的寶駿560 DCT自動擋汽車,本是已經停產且于2019年5月10日發布過相關召回信息的車型,但問題遲遲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今年2月9日,上汽通用五菱就19680輛寶駿560 DCT自動擋車型再次實施召回,為車主免費更換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總成及柔性盤,給出了新的答復。
■ 哪些震驚全國的問題事件可能“登臺”?
隨著2021年央視3·15晚會的臨近,網絡上不斷傳言各類“登臺真相”,特斯拉被包含其中。去年以來,有關特斯拉意外加速的事故已經出現多起,相比“懸疑”的車輛事故讓車主更難接受的,是特斯拉想方設法推卸責任的“謎之回應”。(更多信息可參考《失控!6秒! 特斯拉消費者依舊在等答案》)
已經被曝光的特斯拉質量問題是多方面的,除前文提到的意外加速、中控屏幕黑屏等,還有天窗意外脫落、玻璃無故破裂、油漆老化損壞等,這些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問題都將是消費者購買特斯拉的“障礙”。
目前來看,電池安全和OTA規范化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車企和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有關電池起火乃至爆炸的問題,已經牽涉多家整車企業,去年以來被曝光的案例多達數十起。威馬汽車于去年10月對可能存在電池隱患的1282輛汽車實施了召回,原因是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而近期有關電池問題的兩起召回則來自貨運車型,原因是動力電池線束干涉、高壓線走線不合理以及電池控制策略不合理導致充電電壓偏高。
在OTA方面,市場監管總局于2020年底發布了進一步加強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對采用OTA方式對已售車輛開展技術服務活動和召回的行為進行了明確規范。而另一層面,業內預測,有關車聯網信息安全的問題或將在未來數年內集中爆發。
編輯總結:
汽車作為不斷迭代的商品,作為制造業的產物,作為萬余零部件的集成者,其大大小小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一批問題處理了,新的還會再來。
一個產業就是在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不斷循環中才得以進步,汽車一次又一次的更新迭代,也是在不斷改進中才能趨于完美,但對于廣大消費者的萬千需求,完美的車永遠不會存在。
車企對產品和服務出現的任何瑕疵,消費者提出的任何質疑,都應屏息凝視、思索改進。即使是小問題,但若普遍存在,那就是大案;即使是個例,但危機生命安全,同樣也是大案。
每年的央視3·15都將產品質量關注度推向峰頂,但汽車圈常人有說,“關注3·15的都是車企的品牌、公關部門,管事的高層領導不在乎”,如果有車企如上所說,那就讓曝光更猛烈些吧!(文/汽車之家 劉宏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