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外界經常會把傳統車企比作大象,它的轉身和起步很慢,但一旦認真奔跑,速度會很快,步伐也更扎實。
4月8日,在上汽通用汽車舉辦的“2021科技體驗日”上,一系列電動化、智能網聯化領域的先進技術蜂擁而來,仿佛在向外界證明,傳統車企此前顯示出的“落后”,可以看成是起步慢的結果,2021年正展現出全力奔跑的姿態。
為順應以場景主導、軟件定義、數據驅動、智慧出行的時代,上汽通用汽車將加大投資,預計到2025年規劃投入將超過500億元。
“面對產業轉型和消費需求的持續升級,上汽通用汽車將充分整合母公司雙方的優勢資源,將電動化與智能網聯的前沿技術和創新服務快速轉化為用戶觸手可及的安全、智能、互聯的用車體驗”。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在體驗日上表示。
■5年內推10款Ultium平臺國產電動車
時間撥回至2020年,通用汽車首次向外界展示搭載Ultium專屬電池的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時隔一年,該平臺迎來中國本土化生產。上汽通用汽車和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參與了該平臺底層架構的同步設計開發,實現近100%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購。
據悉,基于Ultium平臺打造的凱迪拉克智能純電概念車LYRIQ(參數|詢價)將于2021上海車展首次全球亮相,其量產車型將于年內開啟預售,2022年上半年國內上市。
『凱迪拉克LYRIQ』
近幾年,傳統車企都在“大象轉身”,包括海外品牌和中國品牌,都不止一次地公布其電氣化的規劃,但從時間點看,不少專門打造的純電動汽車新型平臺仍需要三四年時間才能落地。相較而言,通用汽車的奔跑速度并不算緩慢。
本次科技體驗日上,上汽通用公布了Ultium平臺更多的細節。
首先,該平臺具備高度靈活的技術開放性。它采用了可替換、可升級的電池模組,以及可靈活排布的電芯方案,可支持功能的升級和電芯配方的優化。
此前,通用汽車已與LG化學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和生產電芯。科技日的展臺上,汽車之家發現原先的軟包電池已在本土市場更換為方形電池。這也驗證了去年6月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歷所說的一席話,“通用汽車正考慮與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合作生產Ultium電池,以降低成本及合規風險!
事實上,基于靈活化,Ultium平臺的電芯支持不同的化學配方,無論是目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甚至未來可能應用的固態電池,都能為其所用。另外,不同的排列組合,可以多樣化驅動形式,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消費者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Ultium平臺有面向未來的智能屬性。業內熟知的熱管理系統(BMS)是連接車載動力電池和電動汽車的重要紐帶,它將電池或電池組的監測及管理集于一體,從而確保電池或者電池組的安全可靠,并以最佳狀態輸出動力。而Ultium平臺搭載了業內首個采用無線電池管理系統(wBMS)的電動平臺,開發空間和技術靈活性得到大幅提升。
具體而言,wBMS突破了傳統的有線連接,使電池包減少了90%的線束,減重的同時增加了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了續航里程。與有線電池不同,無線電池的性能可以被持續故障檢測,幫助告知和優化未來的電池組設計和組裝,以及在使用中的性能。
不僅如此,wBMS提供了整個電池生命周期的數據使用和智能監測,可最大化的延長電池壽命,同時對電池回收也帶來很多裨益,有利于二次利用。
根據規劃,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車將推出10款以上基于Ultium平臺的國產新能源車型,覆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進一步夯實企業面向電動化出行的產品戰略布局。
■虛擬座艙/增強型Super Cruise并行發力
近年來,汽車業的轉型方向已達成共識,那就是“智能電動汽車”。通用汽車也深諳“電動”這個標簽只能區分動力形式,不太可能具有獨占性,而“智能”顯然會成為未來汽車之間競爭的核心要素。
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下,很多車企打著OTA的旗號來作為新車的一大賣點,但其實大多數都停留在SOTA(如汽車娛樂系統升級),而不是FOTA(改變核心驅動動力的升級,包括自動駕駛、動力系統、電池系統等)。
為打造智能汽車,通用汽車全新一代VIP智能電子架構應運而生,可進行整車級FOTA更新。作為連接和控制車輛幾乎所有功能的技術中樞,該電子架構具有高速網絡數據傳輸能力。到2025年之前,上汽通用汽車旗下三大品牌所有新車型都將應用這一全新的電子架構,
據介紹,上汽通用今后的車載互聯系統OTA將保持一年多次的更新頻率,同時覆蓋旗下80%以上的車型。未來,隨著新車型推出,這一比例還將不斷提升。
在新的架構下,智能座艙系統的應用也正加速推進,全新一代VCS虛擬座艙系統,配備了高性能車規級SoC、33英寸環幕式超視網膜屏、雙景深激光AR-HUD、以及新一代智能語音助手等技術,為消費者打造智能互聯出行體驗。
以上,只是上汽通用汽車打造智能汽車的基本的一步,接下來,上汽通用會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落地。
事實上,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已搭載于中國量產車型上。而今年,增強型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將在凱迪拉克車型上首發,增加指令變道等更多輔助功能。
未來5年內,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將覆蓋凱迪拉克品牌大部分車型,并逐漸應用于別克和雪佛蘭品牌未來新車型;車道居中智能巡航功能將應用到三大品牌超過80%的車型上。
除了兼顧單車智能,上汽通用在車路協同技術上也有先發優勢。業內首批搭載V2X智能交通技術的量產車型——別克GL8 Avenir艾維亞于2020年12月發布。
業內人士指出,V2X技術是未來實現全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不過,目前最大的難點是基建和產業標準。沒有這兩樣,最好的demo也沒法真正落地。而一旦突破這兩項,V2X落地便水到渠成。
■總結:
在智能電動汽車賽道上,特斯拉和中國造車新勢力先行一步,但這一市場還遠未成熟,產品形態還在探索之中。電動汽車“龍頭”企業很難像互聯網頭部企業一樣“贏者通吃”,特別是主流傳統車企,大象轉身之后,實力不容小覷。而上汽通用正用實際行動向外界證明,傳統巨頭有能力和新勢力一戰。(文/汽車之家 彭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