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摩卡(參數|詢價)可能是WEY品牌歷史上,背負壓力和期望最大的一款車,這種待遇甚至連品牌開山之作WEY VV7都享受不到。
銷量數據顯示,自2018年達成年銷近14萬輛的巔峰成績后,WEY品牌的銷量開始滑坡。2019年,該品牌銷量定格在10萬輛,并于2020年進一步下滑至7.85萬輛。如今,據WEY品牌發布已有將近4年半時間,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以姓氏為賭注,要為中國消費者造好車”的發言言猶在耳,而翻看現有產品陣容,除了即將被剝離出WEY品牌的坦克300,其余產品的市場表現很難起到重振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在這個局面下,全新產品摩卡的壓力能不大嗎?
從另一個角度看,摩卡也是WEY品牌煥新后的首款作品,代表了長城汽車現階段可量產的最高智能化水平,它的市場表現也將直接體現消費者對于WEY品牌轉型的認可程度。那摩卡究竟能否頂住壓力,完成重振品牌的重任?
憂患
2016年底,WEY品牌誕生后,就一直把“豪華”這個標簽掛在身上。盡管在官方釋義中,這種“豪華”是帶給消費者觸手可及的格調和質感,但在漫天的宣傳下,仍有不少消費者對WEY品牌能否詮釋好“豪華”產生了質疑。畢竟當時WEY的最大競爭對手領克,在有著沃爾沃技術背書的情況下,也沒敢打出豪華這個標簽。
話雖如此,在WEY品牌第一款量產車型VV7上市之后,市場仍給了這款車極為熱烈的反饋。2017年全年,這款車累計售出52769輛,作為一款其售價高達16.78萬元的中國新品牌處女作,上述成績稱得上優異。但在這之后,問題也來了。
『WEY VV5』
首先就是內部競爭,可能是由于WEY VV5、VV6、VV7在終端降價后,其價格區隔有些模糊,導致這三款車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內耗”。這從銷量上就能看出來,在2017年,WEY品牌接連推出了VV7、VV5,全年總銷量為8.6萬輛,其中VV7售出5.28萬輛,VV5售出3.37萬輛。
『WEY VV6』
2018年,全新車型VV6加入WEY品牌陣容,與此同時,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VV5的市場潛力也開始進一步激活,全年銷量增長明顯,這直接促使WEY品牌年銷量接近14萬輛。可當2019年,輪到VV6釋放市場潛力的時候,卻造成了一種“吸血”的現象:雖然這款車年銷量成功突破5萬,但在上一年還風光無比的VV5和VV7的銷量表現卻直線下滑,分別賣出了2.2萬輛和1.97萬輛。
產品多了,但總銷量反而還出現了下滑,2019年WEY品牌銷量為10萬輛,同比下滑28.28%。雖然該品牌后續也有新產品推出,但其銷量下滑態勢卻沒能扭轉,在2020年僅獲得了7.85萬輛銷量。
第二個問題則出在了“豪華”這個標簽上。和老對手吉利不同,后者的高端品牌領克是擁有沃爾沃技術背書的,WEY品牌則沒有,僅靠外觀、配置和與哈弗品牌師出同門的技術去詮釋“豪華”,多少有些費力。更何況2019年5月,煥新后的紅旗品牌推出了中型SUV紅旗HS5,其價格區間與WEY VV7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重合。紅旗這種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式豪華”品牌一進軍SUV領域,WEY品牌來詮釋“中式豪華SUV”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小,這也使得WEY品牌的定位開始出現模糊。
『紅旗HS5』
可以說WEY品牌的銷量下滑,與上述兩個問題有著直接關系,解決不好上述問題,光靠產品攻勢是無法喚醒品牌活力的,于是乎,在WEY品牌總經理李瑞峰的帶領下,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開始了。
改革
首先解決的是第二個問題——品牌定位。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在WEY品牌的對外宣傳中很少能見到“豪華”這個詞匯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端”。跟以前不同的是,這回的高端并非像以前一樣只靠外觀、配置、用料來支持,而是擁有了一個真正能當做高端化支撐的屬性——智能化。
2020年7月份,長城在總部保定發布了旗下三大技術品牌,分別是“檸檬”“坦克”和“咖啡智能”,前兩者是車型平臺,而后者則是涵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智能電子電氣架構的整車智能化品牌。在咖啡智能誕生后,WEY品牌就擁有了“重生”的基石,其自我定位直接從以前的豪華轉向為如今的“高端”和“智能”。
『摩卡』
為了與咖啡智能品牌深層次捆綁,WEY品牌旗下規劃的三款新車也采用了“咖啡宇宙”的方式進行命名,其中全新中型SUV獲名“摩卡”、緊湊型SUV獲名“瑪奇朵”,而定位在這兩款車之間的新車型則獲名“拿鐵”。這么一來,WEY品牌的新形象一下就變得豐滿了,其定位也更加清晰。
按照李瑞峰的說法,WEY品牌如今的定位是新一代智能汽車,而這“新一代”和“老一代”則是用“情感”來區隔的。此前的汽車,雖然也擁有智能車機和輔助駕駛系統,但駕駛員和汽車之間的互動大多是單向的,缺乏情感溝通。而摩卡這種新一代智能汽車產品是有“感情”的。“比如通過地理圍欄的設置,假如用戶離開辦公室,汽車感受到消費者的坐標正在接近,會主動與用戶聯系,發出類似‘主人,我在停車場等你’的信息!
據介紹,WEY品牌在內部評審中,直接將摩卡的智能化對手對標為了Model Y、蔚來ES6、小鵬汽車P7、理想ONE這種造車新勢力旗下成熟車型。WEY品牌對于摩卡的目標則是“不僅要有科技感,還得讓用戶具有炫耀的欲望”。未來以摩卡為首的一批車型,不僅將在消費者感知層面奠定良好的基礎,還將改變整個業界發展形態。
“比如現在摩卡可以對車輛實現遠程診斷,隨時和用戶進行主動推送互動,徹底改變傳統4S店‘等客上門修車’的模式。隨著未來發展,WEY品牌基于上述技術也將實現遠程定損、主動救援、定制化主動保養等業務,實現徹底意義上的革新!
而回到第一個問題“車型區隔”上,WEY最新的這兩款車型也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其中摩卡主打智能化。雖然這兩款車都采用了高通8155車載芯片(其算力高于不少新勢力們搭載的820A,相當于2020年前旗艦手機的芯片水平),但在智能化水平上,摩卡的旗艦地位是有所保障的。
其實從摩卡這款車發布時的介紹,就能看出WEY在智能化上面下了多少工夫。這款車搭載了長城汽車HWA高速駕駛輔助技術,可實現單車道內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自動變更車道,以及自動泊車、智慧躲閃、手勢挪車、尋跡倒車等在新勢力車型上才能大規模應用的功能。據廠家透露,在2021年內,WEY還會通過OTA的形式,讓摩卡擁有基于高精地圖而實現的領航輔助功能等。
除此之外,摩卡還搭載了AR-HUD這種目前看來仍然很前沿的技術。其AR技術與HUD相結合,徹底讓駕駛員告別了開車還要分神看中控屏的不良習慣?傊,摩卡這款車可以說是代表了長城汽車旗下最強的可量產的智能化成果。
『瑪奇朵』
而瑪奇朵則不然。雖然目前這款車尚未進入量產階段,可根據和WEY品牌車型團隊負責人的溝通,以及目前廠家公布的信息來看,其智能化功能是要略微弱于摩卡的,但這并不代表瑪奇朵的產品力低下,這款車與摩卡相比,除了尺寸上的差別外,只不過是擅長的領域不同,摩卡強在智能化,瑪奇朵的特色則在混動技術。
瑪奇朵是長城汽車旗下首個搭載智能混動DHT系統的車型。其實“瑪奇朵”這個車型也正是因混動而得名。在咖啡領域,瑪奇朵就以“萬物皆可混”而出名,比如我們常聽到的焦糖瑪奇朵、黑糖瑪奇朵、冰瑪奇朵等,而瑪奇朵這款車主打的也是“混”,動力形式上的“混”。
對于DHT技術,汽車之家此前曾有過多次報道,在此就不加贅述,詳情可參見《中國混動新力量 拆解長城DHT混動系統》、《混動屆的新神仙 體驗WEY瑪奇朵混動版》。高階智能化和混動,算是將這兩款車型的區隔進一步擴大,如果未來的拿鐵也能擁有一個類似的明顯標簽的話,那么WEY品牌此前的內斗情況將得到極大程度上的緩解。
面向未來,WEY品牌也將會把產品定位盡可能的做細。在李瑞峰看來,雖然如今中國SUV市場競爭極為激烈,但只要能把產品定位做到進一步細分,還是能開辟出藍海市場的。據悉,未來WEY品牌有可能推出一款定位介于城市SUV和越野SUV之間的“硬派SUV”車型,此外還將推出轎車及MPV產品。2022年,WEY品牌將推出5款重磅新車,而2022-2023年間,則將是WEY品牌產品全面發力的重要時間點。
編輯總結:
WEY品牌的定位轉變的確爭取到了一批新用戶。據官方透露,目前在WEY App中,摩卡車型已經擁有了2.7萬個潛在用戶,這些用戶的質量都很高,約有35%是奮斗在IT、科技、智能領域的一線城市高知中產,而另一部分則是“90后-95后”年輕消費群體,這兩大群體其實正是目前所有車企都在積極爭取的高質量群體。
如果等摩卡上市后,真的能讓這些潛在消費者買單,并實現良好的銷量表現,那WEY品牌的變革也算是初步成功了。(文/汽車之家 陳燦)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