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說實話,要不是您問到48V,我都沒想到給您主動介紹!弊哌M某品牌4S店,汽車之家主動向銷售人員問及48V輕混系統,讓他有些詫異,在他的印象中,專門了解48V的客戶并不多。
“經過這幾年的試推廣,48V沒有在市場中掀起波瀾,未來要通過48V技術達到4.0L/100km油耗限值很難,不如直接走電動化或深混技術路線!绷硪贿叄囆袠I人士對48V的前景越發看淡。
回顧往昔,48V一度成為業界和市場的寵兒。如今,48V卻面臨尷尬的境地,前景渺茫。難道,48V輕混系統等不到下一個春天了嗎?
業內:48V市場滲透率不足2%
所謂48V輕混系統,就是在保留傳統12V電氣系統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一套48V電氣系統,利用48V啟動發電一體機的動力彌補內燃機的低轉速扭矩,進而達到省油的效果。48V可以理解為輕度的混合動力,也可以看作自動起停系統的升級版。
48V輕混系統受到關注,可以追溯至2011年前后。彼時,奧迪、寶馬、奔馳、保時捷及大眾聯合發布48V系統,隨后他們還頒布系統規范LV148。在中國市場,48V則興起于2016年左右,其中,長安汽車就推出長安逸動48V輕混車型。截至2021年,先后有19家車企對48V輕混車型進行了規劃。
『長安逸動48V輕混車型』
研究機構IHS Markit曾發布一份報告宣稱,48V輕混系統將在中國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期,2020-2025年實現85%的年均增長率,車型年銷量也將從49萬輛增至1050萬輛。
然而,48V輕混系統的真實境遇卻不容樂觀。汽車之家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所有在售(包含停產在售)車型中,只有12個品牌的189款車型搭載48V輕混系統,在總體銷售車型中的比例僅為3.56%。
從銷量情況來看,某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48V輕混車型規模僅為2.2萬輛,2019年增長至19.75萬輛,到2020年國內銷量為33.1萬輛。不過,盡管48V輕混車型規模有所增長,但是在2020年2017.8萬輛總銷量中的占比僅為1.64%。
無論是企業產品推進情況,還是總體的市場滲透率,48V輕混汽車都沒有迎來所謂的爆發式增長。
經銷商:“懶得給消費者科普”
根據汽車之家實地調查的情況來看,48V輕混車型面臨的現狀更為尷尬:銷售端沒有主動宣傳的意愿,消費端的用戶對48V幾乎一無所知。
“我們有48V輕混系統的車型,但是一般不會主動宣傳!北本┮患冶捡Y4S店銷售人員告訴汽車之家,奔馳C級、E級、S級等車型均有‘汽油+48V輕混系統’的配置,不過如果消費者沒有主動了解,銷售人員也不會刻意進行宣傳。
相較于奔馳,紅旗品牌對48V系統的宣傳則比較主動,“紅旗H5 1.8T版本車型和紅旗H9 2.0T版本車型均標配48V輕混系統,只要非人為損壞,48V電池可以享受終身質保!
在宣傳物料上,紅旗4S店還標出“48V輕混系統”的字樣。不過,汽車之家從現場觀察的情況來看,客戶并沒有把關注點放在48V輕混系統,而是集中在售價、優惠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
根據走訪奔馳、奧迪、雪佛蘭、紅旗、吉利等品牌4S店情況,汽車之家發現大多數品牌都沒有把48V輕混系統當作產品的賣點,只是將其看成在售車型的一項配置。從48V的宣傳策略上來看,銷售端的態度顯得十分保守。
對此,一名福特4S店銷售人員解釋道,“48V輕混系統確實節油,但是并非傳說中那么明顯,這樣的節油率,對消費者而言其實是無感的,所以我們不如尋找其他的賣點進行宣傳!
專家:48V省不了多少油
要知道,企業推出48V輕混車型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燃油經濟性。比如,吉利先后推出多款48V輕混車型,吉利ICON“汽油+48V輕混系統”車型顯示,工信部綜合油耗僅為5.7L/100km,這樣的數據著實令人欣喜。
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貢俊指出,深混、中混技術難度較大,并且掌握在豐田、本田少數幾家企業手中。相比之下,48V輕混系統結構簡單,只需在傳統燃油車基礎上進行小幅改動,只用1/3的成本就能起到中混系統2/3的節能效果,可以很好地平衡成本和能效之間的矛盾。
而真正讓企業推廣48V輕混系統的原因,在于提高燃油經濟性過程中的性價比。汽車之家從博世、德爾福、法雷奧等零部件企業公開的數據了解到,48V輕混系統只需要支付高壓混動系統30%的成本,就可達到其70%的效果。
不過,汽車之家調查發現,48V輕混系統車型的實際節油效果并沒有如此神奇。雪佛蘭品牌4S店銷售人員就告訴汽車之家,48V輕混系統車型只是相對省油,平均節油效果約為0.7-1L/100km。銷售人員還補充道,“具體油耗其實與每個人的駕駛習慣有關。”
奔馳4S店銷售人員則指出,“車輛節油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比如駕駛員多使用經濟模式駕駛,減少車輛在擁堵狀態下使用,否則即使是48V輕混系統,也不能保證明顯地節省油耗!
更有銷售人員向汽車之家吐槽,“48V輕混車型和燃油版沒有什么區別,其實48V輕混車型節油效果只是個噱頭而已,我們更應該看重48V在車輛啟停時帶來的舒適體驗,以及提升整車起步時的加速性和發動機的性能!
前景:48V得不到政策的寵愛
48V輕混系統遭到市場冷遇,或許還只是開始,更致命的問題在于政策糾偏后導致的前景慘淡。
當初,在節能減排政策推動之下,多種混合動力技術應運而生,48V技術則以自己的優勢,成為不少車企的選擇。東南汽車研究院整車集成室主任宋名洋告訴汽車之家,48V輕混系統之前被廣泛看好,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在雙積分政策的驅動下,48V可有效降低企業平均油耗水平;二、從內燃機到純電動發展過程中,48V是一條極具性價比的過渡技術。
然而,政策的大手一揮,讓48V的發展前景越發渺茫。
2020年10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明確提及,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占一半,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部轉為混合動力,從而實現汽車產業的全面電動化轉型。
令人惋惜的是,48V輕混車型并不包含在“混合動力”范圍之內!48V是頂著混動的帽子,實則為燃油車型,不能享受補貼,對之后降油耗的貢獻度也會不斷減少!彼蚊笳f。
雙積分新政的出臺,則將48V輕混技術推向更為尷尬的境地。2020年6月修改并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提出“低油耗乘用車”概念。初步測算下來,現有48V輕混車型中,幾乎都難以滿足“低油耗乘用車”的要求,而HEV車型則大多數都符合“低油耗乘用車”標準。
『注:GB27999即為《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
比如,我們以奧迪A6L“汽油+48V輕混系統”車型為例大致測算,其工信部綜合油耗為8.0L/100km,而達標值約需6.73L/100km。顯然,這樣的油耗情況,難以達到“低油耗乘用車”的要求。
也就是說,如果在售車型不滿足“低油耗乘用車”要求,對企業降低負積分就難有更多的貢獻。如此,在雙積分新政調控之下,企業又如何會投入更多資源,繼續發展48V技術呢?
編輯總結:
可見,在法規日趨嚴格的當下,48V輕混技術作為一項過渡方案,已經被判了“死緩”。市場滲透率低,消費者認知度低,政策不再支持,48V輕混系統始終沒有等到春天的到來。(文/汽車之家 李爭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