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擁有哈弗、WEY、歐拉、坦克和長城皮卡五個整車品牌,旗下產品涵蓋SUV、轎車、皮卡三大品類,年銷量達到111.2萬輛,總資產超過1500億元……提到長城汽車,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蹦出上述一段數據,但殊不知在整車業務無比風光的同時,長城汽車旗下的零部件業務也并不遜色。
6月17日,長城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蜂巢易創達成了“1000萬臺發動機下線”的成就。在下線儀式現場,蜂巢易創科技有限公司動力板塊副總裁徐立金表示,長城汽車在發動機領域的最早起步是在2000年,而經過了21年發展,蜂巢易創累計創造產值超過千億元,成為首個進入千萬陣營的中國品牌發動機企業。面向未來,蜂巢易創將在2023年實現產能翻倍,用4-5年的時間去創造下一個1000萬臺發動機。
蜂巢易創是由長城汽車多年培育出的全資子公司,旗下業務涵蓋發動機、變速箱、電驅動、智能轉向,在2018年正式獨立運營,參與市場競爭并對外供貨。該企業擁有保定、徐水、天津、揚中、重慶、泰州等工廠。對長城汽車來說,蜂巢易創已成為前者汽車業務版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躲在身后”到“走向前臺”
放眼所有的中國車企,能像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一樣,對零部件領域抱有極大執著的汽車人并不多。在多次公開場合中,他都曾提出“整車企業想干得好,就不能不做零部件”等類似言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這種執著也是被逼的。
在企業發展初期,長城汽車的整體規模還很小,小到連與國際一流零部件供應廠商平等對話的底氣都沒有。就像魏建軍在此前對話中說的那樣:“那時候大部分一流零部件供應商根本不帶我們玩,就算少數人愿意和長城合作,他們提供的產品也是又貴又慢,為了降成本、加快開發速度、掌握核心技術,我們當時不得不進軍零部件領域!
『未獨立時期的長城發動機工廠』
在入局之初,長城汽車在零部件領域十分淳樸,由于只需要服務長城汽車一家,當時內部的零部件部門甚至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只是被稱為“業務部門”。然而得益于長城汽車整車業務的體量越做越大,其零部件部門的規模也迅速增長。用魏建軍的話講就是,“現在長城汽車造車甚至都不用出保定。”因為大到工廠自動化建設、小到發動機缸體、缸蓋、變速箱外殼,甚至是車身模具,長城汽車旗下零部件部門都能搞定。
對于整車企業垂直整合零部件業務,雖然加快了研發周期,有利于降低成本,但由于市場化不足也容易導致這些板塊缺乏創新。于是自2018年2月開始,長城汽車相繼把旗下零部件業務獨立,成立了如今的四大零部件公司:蜂巢易創、諾博汽車、精誠工科、曼德電子電器,正式對外參與市場競爭。
『蜂巢動力旗下“明星產品”』
而經過了三年多獨立發展后,蜂巢易創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在發動機領域,蜂巢動力除了實現1000萬臺量產下線外,在產品端也從此前單一的491機型,發展至如今涵蓋1.5T-3.0T汽柴油全譜系陣容;在變速箱領域,蜂巢傳動7DCT變速箱已實現第200萬臺下線;在電驅動領域,蜂巢電驅動三合一電驅動下線突破1萬臺;在智能轉向領域,蜂巢智能轉向產量產品也早已突破20萬臺。
『蜂巢易創研發、生產布局』
從體系上看,蜂巢易創在奧地利、印度、上海、保定布局有四大研發中心,在天津、保定、徐水、泰州、揚中五地布局了生產基地,發動機年產能可達176萬臺,變速箱年產能為135萬臺,智能轉向年產能為50萬臺,電驅動年產能為50萬臺。
決勝未來:智能化+混動
由于新四化趨勢的不斷深化,相較于主機廠,零部件企業,尤其是蜂巢易創這種以發動機、變速箱為主營業務的零部件企業轉型的呼聲要更加緊迫。在此節點,它們既要保證傳統發動機、變速箱產量,以匹配目前的市場需求,同時還要在電動化未來上有所布局,以保證在未來傳統發動機、變速箱業務減產時,利潤不會下滑,挑戰不可謂不大。
但擁抱電動化并不意味著由傳統內燃機直接過渡到純電驅動。2020年下半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曾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其中明確表示節能汽車在未來市場上要占據主力地位,并強調了混合動力技術應用的比例要在2025年占據傳統能源新車的50-60%,2035年占比達到100%。
上述路線正與長城汽車在動力技術路線上的整體布局不謀而合。去年年底,長城汽車正式發布了“檸檬混動DHT”技術。該解決方案采用雙電機混連結構,可支持怠速發電、純電行駛、串聯驅動、1擋/2擋發動機直驅、1擋/2擋混聯驅動、能量回收等,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詳細技術解讀可參考:《全面媲美“兩田” 揭秘長城DHT混動系統》,而這項技術背后的靈魂提供者正是蜂巢易創。
據悉,自2018年7月獨立運營開始,蜂巢易創的混動專用變速器(DHT)和混動專用發動機(DHE)就開始立項。在2020年12月16日,長城汽車官宣“檸檬混動DHT”技術當天,蜂巢易創首臺混動專用變速器總成(DHT)在揚中產業園也正式PT下線。
而面向長城汽車旗下眾多硬派越野SUV、皮卡等車型,蜂巢易創也推出了3.0T+9HAT解決方案。其中9HAT混動變速箱采用P2混動構型,在配備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為425N·m的P2電機模塊的同時,也保留了液力變矩器,以滿足重度越野需求。3.0T發動機為V6設計,壓縮比為11.0:1,采用米勒循環。這套3.0T+9HAT的混動動力總成系統綜合功率可達410kW,峰值扭矩可達750N·m。
『3.0T V6發動機+9HAT混動變速器平臺』
按照目前蜂巢易創在發動機領域的研發布局,該企業將進一步提高熱效率,并逐步擁抱電動化。在本次蜂巢動力1000萬臺發動機下線儀式現場,該企業官方又一口氣發布了8款全新發動機。
『1.5L第四代發動機』
其中1.5L第四代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將于2021年12月推出,該發動機專為長城檸檬平臺設計,熱效率可達41%,最大功率為110kW,峰值扭矩為220N·m,采用了米勒循環、冷卻EGR、電子水泵、電子節溫器、水冷中冷和VGT增壓器等設計。
『1.5L第五代DHT發動機』
1.5L第五代DHT發動機將于2022年推出,該發動機使用蜂巢全新混動燃燒架構,熱效率可達43%,最大功率為120kW,峰值扭矩為240N·m。
『2.0L第四代發動機』
2.0L第四代發動機將于2022年推出,該發動機在技術上應用了電子水泵、米勒循環、低壓EGR、VGT增壓器和高能點火等技術,熱效率可達41%,最大功率為160kW,峰值扭矩為340N·m。據悉,這款發動機是為了滿足中大型車輛的高動力性能而打造的。
『2.0L第五代發動機』
2.0L第五代發動機同樣將于2022年推出,該發動機具有低壓EGR、高壓縮比、高能點火和雙火花塞技術,熱效率超過43%,最大功率為160kW,峰值扭矩為340N·m。這款發動機將是全球首款小排量雙火花塞預燃室發動機。
『2.0L極致動力發動機』
2.0L極致動力發動機將于2023年推出,其最大功率可達260kW,峰值扭矩為450N·m,熱效率為42%。采用可變排量機構、高瞬態響應的驅動方案、兼容高效率高充量的燃燒系統以及寬域高效率增壓系統和機油噴射抑制爆震技術。
『2.0T稀燃預燃室發動機』
2.0T稀燃預燃室發動機將于2023年推出,搭載高充量稀薄燃燒技術、可變潤滑管理等技術,熱效率高達45%,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40N·m,專為中小型混動車設計。
『合成燃料專用發動機』
合成燃料專用發動機將于2024年推出,其熱效率可達40%,最大功率90kW,峰值扭矩230N·m。這款發動機采用耐腐高壓噴射系統、耐溶脹油路傳輸技術,具備智能燃料識別及適應性控制系統,適配范圍廣。
『氫氣發動機』
蜂巢動力氫氣發動機將于2025年推出,其熱效率為42%,最大功率為120kW,峰值扭矩230N·m,搭載氫氣專用直噴系統、高壓耐腐蝕氫氣供給系統等多項新技術。
『全新混動燃燒架構』
與此同時,蜂巢動力還同步發布了基于檸檬混動技術平臺的第一代全新混動燃燒架構,該架構采用預燃室、長程徑比1.22-1.24、低壓EGR、高能點火、兼容多火花塞、超低摩擦、超高壓縮比、深度米勒循環等技術。據悉,第二代混動燃燒架構也在同步開發。
根據現有規劃,預計到2030年,蜂巢動力旗下發動機熱效率最高將達到50%,并實現深度電動化。
除了節能化,智能化則是零部件企業轉型的另一重要賽道。在該領域,蜂巢易創智能轉向業務有了更好的發揮舞臺。如今,該企業旗下智能轉向產品包含P-EPS、DP-EPS及線控四輪轉向,可滿足L2級智能輔助駕駛、L3/L4級自動駕駛需求,并可覆蓋城市SUV、硬派越野SUV、皮卡、轎車等產品。
其中,可滿足L2級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需求的DP-EPS轉向機采用最大齒條力可達14kN,滿足L4級自動駕駛功能需求的DP-EPS轉向機可支持整車實現代客泊車、高度自動駕駛功能。即便單點失效后仍能保證提供75%助力,以保證整車功能。目前上述產品已在保定、徐水、揚中工廠批量生產。
按照現有規劃,蜂巢易創將于2025年前正式推出高于可滿足L4級自動駕駛功能需求的智能轉向系統,將基于AUTOSAR 4.X架構設計,其單PPU電子故障率將低于300fit,支持整車OTA。(文/汽車之家 陳燦)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