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6月17日-1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1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本屆論壇以“新起點 新戰略 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2021年,站在“十四五”規劃的新起點上,中國汽車市場“疫”后開端良好。當前,在多領域產業變革同時發生的背景下,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綠色化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發表演講。
付炳鋒表示,從2009年起連續12年穩居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在安全和節能減排方面,緊跟國際先進法規標準;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市場化進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實現與全球同步,具有明顯市場優勢,成為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面向未來,在風起云涌的產業變革中,擁有百年積淀的汽車產業不可避免經歷一場重塑,中國汽車工業也面臨變革的巨大挑戰。
付炳鋒強調,面對近年來產業大變局的挑戰,全行業對產業發展的未來都有深刻的戰略認知:一、汽車工業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二、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引領這場變革,全球的汽車企業都能夠在中國這一重要舞臺上,獲得大有可為的發展空間;三、中國汽車行業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主力軍,中國品牌的主場角色和擔當使命更加凸顯。
今后15年,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汽車工業不斷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加速演變,這是全球汽車企業跟時間賽跑的一場“追逐賽”。付炳鋒認為,這場“追逐賽”也會是“淘汰賽”,中國品牌在主場上要有更優異的表現,賽場才會更精彩。
付炳鋒還發表重要觀點:
第一,電動化格局加速形成。
預計今后5至8年,我國將有大量國IV及以下的在用車輛逐步面臨淘汰替換,這給電動車市場帶來巨大空間。從當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來看,加之雙碳目標的驅動,政府會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我們預計未來五年電動車產銷增速將保持在40%以上,到2025年,新車占比將突破20%,或達到更高水平。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汽車市場將發生明顯改變:一是能源使用結構將產生改變,綠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二是電池、電機等新材料供給將達到新的平衡,成為供給的重要保障能力;三是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顯著擴大,充電設施智能化將得到普及;四是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將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第二,產業鏈創新體系加速構建。
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新四化”不斷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車用芯片、操作系統、軟件服務、計算平臺等大大拓展了關鍵資源覆蓋領域,數字化成為汽車產業生態鏈上的主牽引,在中國巨大的市場拉動下,與傳統的供應鏈加速融合,共同構建完整的、區域性產業鏈保障體系,支撐“雙循環”暢通,這將為國內外零部件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更給科技創新型企業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
第三,產品技術研發加速迭代。
電動化、智能化推動產品核心技術持續拓展,軟件和整車電子架構成為研發的主要內容,汽車產品的研發也呈現軟硬件協同和持續快速迭代的態勢。這對研發能力和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和資源要素支撐,孤島式的機電集成體系將面臨淘汰。未來將打破現有企業界限,建立協同共享式技術開發平臺,這將使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此外,數據、信息是產品研發的重要資源,從數據跨境、信息安全角度出發,研發本土化將成為必然趨勢。目前,已經有很多跨國公司將研發轉移到中國市場前沿,贏得了競爭的主動權。
第四,服務生態快速呈現。
在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技術加速融合的過程中,將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汽車從移動工具向算力終端、能源終端和數字終端轉變,并逐漸成為支撐構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關鍵要素。(編譯/汽車之家 李爭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