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行業動態 正文

一汽\東風\長安聯手 中汽創智成績揭曉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在創立了一年之后,坐落于南京的中汽創智,交出了自己首份周年成績單。

  在智能底盤領域,中汽創智已開發出新一代智能集成制動和冗余轉向系統的功能樣機。在氫燃料動力領域,公司已搭建出高功率密度、小型化、集成化的120kW電堆原型樣機。在智能網聯領域,聚焦自動駕駛軟硬件平臺、智能座艙域控制器、高精地圖等技術,已經取得階段性技術突破。

汽車之家

  一年前的6月29日,中汽創智在南京正式揭牌成立。這家由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兵器裝備集團、江寧經開科技共同出資160億元設立的公司,定位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前瞻、共性核心技術研發的產業化平臺。

  中汽創智CEO李豐軍表示,中汽創智將用3-5年時間,打造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創新型汽車高科技企業。

  過去的365天,中汽創智完成了哪些任務?中汽創智的成立對一汽、長安、東風這三家車企來說意味著什么?又有哪些新突破?

一個低調的“互聯網企業”

  雖然低調,但掩蓋不住中汽創智的本質——一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企業。

  中汽創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12月。彼時,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從四大領域進行全面合作,而合作的成果就是《T3科技平臺公司合資合作意向協議》。

  經過兩年的籌備,在2020年1月,T3科技平臺公司項目落戶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2020年6月公司注冊成立,名稱為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中汽創智由此誕生。

  雖然由眾多企業合資成立,但中汽創智有很大的獨立性和自由度。中汽創智CEO李豐軍不止一次強調,“我們是一家互聯網企業!

  中汽創智成立的最主要任務,莫過于集中力量去攻克這些車企共同的難題。

汽車之家

  “在籌建的兩年半的過程當中,三家股東車廠的技術部門給我們提出來56個課題,都是很有針對性的!崩钬S軍說,“三家股東的痛點,基本上就代表著全行業的核心痛點!

  根據李豐軍透露,這56個課題涵蓋范圍較廣,甚至包括了芯片、電池等研發內容。攻克這些重量級課題,單靠中汽創智會顯得勢單力薄。所以在中汽創智成立初期,也得到了三家股東方的智力支持。

  三家股東方進行一定的初期扶持后,中汽創智就開始了自己的人才搭建之路。時至今日,中汽創智已招聘541人,到崗431人,其中博士21人,碩士381人。技術研發部門人員占比93%,職能部門人員占比7%。

  “從時間上來說,我們現在是成立一周年,但是我們的員工每天幾乎都是晚上10:00以后才回去”,李豐軍說。

智能底盤、氫燃料以及智能網聯的技術突破

  當前的中汽創智,主要著眼于三個方面進行技術研發,也就是智能底盤,氫燃料以及智能網聯。

  在周年慶典上,中汽創智發布了自己的技術品牌“擎立方”,包含了智能底盤“擎磐”、氫燃料動力“擎勢”、智能網聯“擎臻”三大子品牌。透過周年慶典上的一系列成果發布,中汽創智在過去一年中的收獲也得到了展現。

  智能底盤方面,其開發了冗余智能制動系統、冗余智能轉向系統、冗余電驅單元。這些系統與單元經過優化的設計,實現了重量較當前競品輕10%、主動制動響應時間≤140ms、調節精度≤0.1MPa等突破。

東風乘用車 氫舟e·H2 2021款 基本型

  在氫燃料動力方面,中汽創智開發了用于120kW電堆的雙極板與膜電極。其中,雙極板采用了強傳質流場,實現了超薄的雙極板。另一面,全流道周期做到了1.4mm,優于行業1.6-2mm周期水平。

  在智能網聯方面,其開發的高階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較當前系統BOM成本,實現了達40%的系統成本降幅。開發的前視核心板,則是自主開發前視感知算法,實現滿足中國特色交通場景的精準感知,解決了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從這一系列技術突破來看,中汽創智的研發卓有成效。

  這不僅僅是一家公司技術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解決了一系列的關鍵核心問題,有些核心問題是全行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汽車之家

  這些成果的轉換依賴主機廠,但目前,中汽創智已經在規劃產業園。據了解,產業園也將落地江寧,日后科研成果將在產業園進行落地,并與股東主機廠共享。

三家車企的聯合研發之道

  李豐軍說,今天的汽車行業,已不單單是企業間的競爭關系,而是生態圈的競爭與合作的關系,這句話正可適用于中汽創智。

  新四化轉型的當下,有一系列新技術需要去解決,包括芯片算法、動力總成以及能源問題。賽道越來越多,帶來的問題就是需要投入的研發資源也越來越多。

  面對一系列困難,僅憑主機廠單打獨斗,很難在各個領域進行突破。在趨勢的發展下,這些研發資源的投入,對于主機廠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同作為央企,長安、東風與一汽在合作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從T3出行到中汽創智,三家企業在逐步探索整合資源條件下的合作,避免重復投入,以達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目的。

  有了中汽創智,三家車企可以各自投入相對較少的資源,來完成對各個領域的前瞻研究與探索。

汽車之家

  面向未來,中汽創智也制定了若干目標。

  李豐軍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夯實和擴大生態圈,構建50個生態共贏伙伴,生態運營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元,生態共建人才突破5000名。

  到2025年,中汽創智技術方面和經營方面分別要達到“211”!211”即中汽創智將實現200項核心技術突破,建成1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專利及行業標準數量進入行業第1梯隊。

  而經營目標的“211”,則是每個領域2項以上產品量產,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市場估值1000億元。在中期資金投入上,將達到410億元,其中,項目研發280億元,基礎能力100億元,產業孵化30億元。人才培養方面,將培養100名領軍人才和1000名骨干人才。

汽車之家

寫在最后

  放眼更加廣闊的未來,一汽、長安、東風這三家央企能否進一步合作,今天的中汽創智就是面向未來的一扇窗。如果中汽創智獲得了成功,那么三家央企就可進一步整合資源,進行更為廣闊,也更為深入的合作。

  在一周年的今天,一塊“試驗田”已經結出果實。中汽創智對于三家央企來說,或許只是起點,絕非終點。(文/汽車之家 程功)

一汽\東風\長安聯手 中汽創智成績揭曉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更多精彩內容:
新車現已到店
熱點新車解析
商業模式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