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第八屆長城汽車科技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各種新技術新產品的展示讓人們目不暇接。今天的重頭戲是長城汽車咖啡智能2.0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智慧線控底盤、GEEP系列電子電氣架構、1+2+N出行空間設計架構、第三代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3.0和大禹電池的相關信息。
★ 智慧線控底盤
長城智慧線控底盤基于全新的E/E架構,整合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線控換擋、線控油門、線控懸架等5個核心底盤系統,可實現所有駕駛動作,面向L4及以上駕駛。據悉,該產品解決了國產尖端底盤技術長期被“卡脖子”的難題,并已實現核心零部件全國產,核心硬件到控制軟件全部由長城自主完成設計,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這套系統能夠自我控制完成駕駛動作,不僅擁有定制化服務,還可以自動個性化匹配用戶使用習慣、使用場景,并可以對車輛性能和功能可持續升級,讓車輛不斷進化,從而讓車輛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全面提升。
從具體的技術亮點來看,新產品能夠將制動響應時間由430ms提升至80ms,轉向控制精度由5bar提升至0.75bar,制動回收率提升從而讓續航里程提升,并且還能夠減少轉向、踏板振動,使車輛運行時的NVH性能更好。據悉,這套智慧線控底盤技術將于2023年正式投入商業應用。
★ 全新電子電氣架構
長城汽車全新電子架構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采用SOA理念,開放標準API接口,支持功能可生長和車云一體化,是融合功能體驗創新,軟件平臺化開發,形成便于開發、維護、靈活擴展、體驗升級、創新營收的可生長智能架構。目前長城汽車全新電子架構已進入產品開發階段,將率先搭載到全新的電動、混動平臺,并陸續擴展到全系車型。
這套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有如下技術亮點:整車形成中央計算,智能座艙及高階自動駕駛三個計算平臺,中央計算跨域整合了車身、網關、空調、動力/底盤控制及ADAS功能;整車控制軟件高度集中,整車軟件架構平臺將引入SOA設計方式及理念,軟件模組及通訊接口標準化,虛擬化,解耦功能開發與軟硬件平臺開發。同時提供訂閱升級功能,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喜好,動態訂閱升級車輛服務功能,無需等待軟件升級批次;整車按區域部署了標準化的zonal(區域控制器)控制器,將周邊的電源、控制、輸入、輸出進行整合,優化線束的長度和重量,減少軟件變化與復雜度,同時大力支持各類國產芯片的引入。
預計這套全新架構的實物將在2022年于國內正式首發。
★ 1+2+N出行空間設計架構
“1+2+N”出行空間設計架構”中的“1”代表以“1個人機交互設計體系”為設計思維,“2”代表可擴展算力中樞+自研智能軟件,“N”代表實現“N個智能應用場景務”。
據官方介紹,“1個人機交互體系”包含了:用戶注意力管理、用戶感知管理、全場景藍圖管理等,通過搭建體驗評測標準模型、打造共創運營模式的用戶參與形式來進一步形成主動式服務。
“可擴展算力中樞+自研智能軟件”則代表軟件驅動和高算力硬件平臺這兩個基礎的必要設施,其中硬件部分以高算力硬件平臺作為整車智能座艙域控決策中心,為多屏融合、多模交互、AI感知、個性化自動配置等功能提供底層算力支撐。
而軟件層面則是利用已經形成座艙OS、自研語音、自研地圖/導航、自研視覺算法等全鏈路軟件自研能力,為智能汽車研發提供全方位軟件支撐。
★ 第三代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3.0
在自動駕駛技術布局方面,長城發布了ICU3.0,這將是全球量產能效比最高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據悉,第三代計算平臺支持6路千兆以太網,板間數據傳輸能力達到6Gbps,可同時接入最高14路八百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并能夠八路高分辨率毫米波雷達,以及最高5路固態激光雷達,可滿足當前L3以及后續L4\\L5等全場景自動駕駛功能的實現。
目前ICU3.0平臺已完成控制器設計、打板、軟件Bringup,底層BSP驅動等諸多開發工作。長城同時宣布,首個搭載ICU3.0計算平臺的車型將于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交付,車輛將能夠達到限定場景下L4級自動駕駛的技術水平。(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馬艾駿/丁伯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