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后市場 正文

奔跑九年掛牌上市 滴滴修成正果了嗎?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沒有敲鐘,也沒有任何儀式,滴滴在紐交所靜悄悄進入了美股市場。

  這樣低調的動作,與其龐大的體量形成了鮮明的差異。從6月11日滴滴遞上IPO招股書開始,這場目前年內最大的上市盛宴,就一直備受關注。而今,700億美元估值,十倍認購的加持下,一切在6月30日終于塵埃落定。

  滴滴成為了首個中國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出行平臺。

汽車之家

  如果了解滴滴的人,或許會把這次上市形容為一個“老套”的勵志故事。一家公司在毫末中成長,用奮斗實現逆襲。滴滴成立9年,不斷風雨,讓這個目前國內最大的出行平臺艱難前行。

  當下的滴滴,想法更加“特別”。除了繼續保持出行平臺本色,更意圖向著自動駕駛甚至造車的方面去邁進。美股上市后,滴滴不僅要面對資本的考驗,更直面未來轉型的機遇和挑戰。

  掛牌上市,滴滴修成正果了嗎?

滴滴上市 資本先一步狂歡

  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DIDI”。

  在本次IPO中,滴滴發行價定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ADS的發行區間上限。滴滴發行3.17億股ADS,比原計劃的2.88億股多10%。

  以14美元的發行價計算,滴滴此次至少募資44億美元。同樣以發行價計算,滴滴IPO的估值超過670億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完全稀釋后的估值可能超過700億美元。

  自遞交招股書以來,滴滴已獲得10倍超額認購,提前超額完成原計劃40億美元的募資目標。

汽車之家

  作為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出行服務平臺,也是當前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出行平臺,滴滴上市的背后是一眾資本狂歡。

  在滴滴這次IPO的承銷商名單中,我們可以發現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列席承銷商。同樣還有中金、中銀國際、交銀國際、建銀國際、招銀國際、工銀國際和國泰君安國際等多家中資機構紛紛入局。

  承銷商都是華爾街頂級的機構,或許滴滴這種“年度大項目”,對華爾街來說也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除了承銷商之外,在這些年不斷支持滴滴的人們,也伴隨股票上市收獲了回報。

  據了解,滴滴天使輪投資人王剛當年投資的70萬元人民幣,上市后即可獲得7000倍投資收益,合計11.2億美元。金沙江創投、騰訊、經緯中國等投資機構,上市后賬面收益也至少超過60倍。

滴滴舊故事:幾乎被撕碎

  沒有哪個巨人的成長能夠一帆風順。

  從2012年成立開始,滴滴就不斷在苦痛中成長。與競爭對手搏斗勝出,最后站在國內出行領域巔峰之時,依舊面臨著一系列的考驗和問題,這些困難差點將它撕碎。

  在2018年8月的樂清事件后,交通運輸部連同10個部門組成的專項調查組,公布了對滴滴的檢查結果,調查組為滴滴列出的安全問題多達33個。

  歷數這33個安全問題,條條都格外“致命”。這些問題包括順風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網約車非法運營問題突出、公共安全問題隱患問題較大、應急管理效率低、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等。

  滿身是窟窿的滴滴,開始第一次正視自身在野蠻生長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汽車之家

  經過一系列的改進以及安全設備的投放,被強制下線的滴滴順風車恢復了運營,人們對滴滴的信賴度也再次得到提升。

  但在安全問題彌補之后,滴滴又因為“大數據殺熟”,再次受到廣泛的質疑。

  2021年初,一位復旦教授帶領團隊,做了一項“手機打車軟件打車”調研,總共打了800多次車,花費了50000多元,最后得出了“蘋果機主更容易被專車、優享這類更貴車型接單”的結論。

  如果不是蘋果手機,則手機越貴,越容易被更貴的車型接單。此外,還出現了滴滴實際車費比預估費要高的現象,而這樣的情況占比高達80%。

  大數據殺熟一波未平,滴滴涉嫌壟斷的消息一波又起。

  2021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滴滴作出罰款處罰與行政處罰等,另有消息稱,市場監管機構已經開始對滴滴展開反壟斷調查。

汽車之家

  長期以來,滴滴一直被指責對司機實施強制二選一的規則。只不過,在反壟斷調查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滴滴的類似規則再次被置于桌案討論。

  滴滴是否涉嫌壟斷,目前尚無公論,但這絕不是滴滴將要跨過的最后一道難關。

  一系列的問題,背后勾勒出滴滴的坎坷成長路。在這些問題的暴露與解決中,滴滴不斷調整自身發展策略,填補漏洞,一路向前。

滴滴新故事:更深的觸角

  從資本、財富的角度來看,滴滴上市對于創始團隊和高管層可能是終點。

  但對于在智能出行領域深入發展,甚至是引領智能出行產業的進步上,滴滴上市或許只是一個起點。

  在整個智能出行產業,滴滴不只是想做網約車平臺這么簡單,它的雄心壯志還在于自動駕駛領域以及合作造車。

  招股書中,滴滴表示將大舉進軍自動駕駛。而在此前,滴滴就已經向公眾展示過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2020年6月,滴滴在上海面向公眾推出載人測試服務。截至2021年4月,滴滴自動駕駛已經在上海、北京、美國加州等多個地方獲得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

汽車之家

  對于一家面向未來的出行平臺來說,推進自動駕駛并實現盡快商業化,非常緊迫,也非常必要。

  在運營成本中,來自司機的人力成本占據了較大的份額。如果能夠將這一部分的人力成本轉化為更低價格的AI計算成本,那么對于平臺乃至智能出行領域來說,都將是以一次革命式的躍進。

  所以,滴滴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推進已經箭在弦上。本次招股后,滴滴將得到更多的資金來充實這部分的研發力量,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商業化,以拉動整個產業的前進。

  同時,滴滴的出行平臺屬性,也決定了其會進一步深入到車輛制造領域。

  目前來看,滴滴與比亞迪合作的D1電動車已經投入了運營。這款車用緊湊型的車身,為后排實現了中大型車的腿部空間,給予了乘客較好的乘坐體驗。

比亞迪 比亞迪D1 2021款 領創版

比亞迪D1(參數|詢價)』

  D1的成功,也為滴滴進一步涉及造車領域打下了雄厚的基礎。而放眼更廣闊的未來,滴滴親自下場造車,將會是“注定的新聞”。

  在此前滴滴放出的招聘崗位中,公司開始成體系地招聘汽車制造相關的人才,包括整車功能開發工程師、整車功能測試工程師等制造部門崗位。

  進一步入局,最終變成一家“車企”。滴滴將出行與制造進行結合,這也是講給資本市場的“華麗故事”。滴滴若在日后成功實現轉型,那將未來可期。

  隨著上市啟動,滴滴在開盤后股價迅速躥升20%。之后回落,隨后再升高,再回落。

  只不過這么多年以來,見過大風大浪的滴滴,也許早就習慣了變化。(文/汽車之家 程功)

奔跑九年掛牌上市 滴滴修成正果了嗎?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后市場
更多精彩內容:
新車現已到店
投訴/維權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后市場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比亞迪D1

指導價:16.08-16.98萬
級別:緊湊型MPV
詢底價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