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盡管近年來中國道路交通事故降幅明顯,但是依然高發。目前,中國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仍高居世界第二位。開車“注意力不集中”對青年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的影響度亟需重視。
7月9日,大陸集團聯合公益組織和眾澤益共同發布調研報告《2018-2020中國青年注意力分散與交通事故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對駕駛注意力分散的安全意識提升會帶來駕駛行為的改善,青年駕駛員的交通事故發生率會降低。
在人們的認知當中,酒后駕駛與交通事故幾乎是綁定的,似乎酒駕理所應當就是第一馬路殺手。但是,據白皮書表明,2020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曾經發生過交通事故的受訪者中,74.32%認為“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占比最高,其次是“路況復雜”占45.9%。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駕駛分心(Driving Distraction)是指駕駛時注意力指向與正常駕駛不相關的活動,從而導致駕駛人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種現象。 安全意識缺乏程度越高,發生交通事故的頻率越高。
那么,是什么讓我們開車時候三心二意?以下行為您中了幾招呢?
特別是中國青年駕駛,注意力分散行為非常頻繁。超過70%的青年駕駛員在開車時出現注意力分散,特別是曾經在駕駛中有“使用通訊工具 “行為(如電話、微信等手機APP等)的占比高達82.18%。2020年的調研結果發現,高達62.6%的受訪者在開車時有通電話的行為。
在三年的調研群體中,駕駛過程中使用手機通話的時間在1分鐘以內的居多。通過三年調研數據分析,查看手機時長越長,發生交通事故次數越多。單次接電話時間超過20秒后,發生交通事故的平均次數明顯上升。
白皮書建議,需要加強針對分心駕駛的交通立法,進一步加強道路安全執法力度和交通道路網及數據監控建設;其次,加大對違法行為嚴重性的宣傳,加強安全駕駛宣傳和知識普及;最后,加快智能車載系統、智能駕駛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及研發安全駕駛技術。
據悉,白皮書展示歷時三年的調研成果。該調研成果不僅契合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中減少道路交通傷亡的行動計劃,同時也響應了國家各級政府關于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與宣傳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調研報告進一步為汽車行業提升安全技術標準,推動智能駕駛的開發和普及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和數據支持。
同時,大陸集團也致力于研發和提供增加車輛安全性的高品質產品和技術,并減少因注意力分散而引起的潛在安全問題,例如大陸集團的駕駛艙監測系統,可以監測駕駛員的注意力情況,全面了解駕駛員和乘客的狀態和需求,確保駕駛的安全。(文/汽車之家 彭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