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2021年9月3日-5日,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市召開。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汽車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之大變革,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綠色化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本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在論壇現場,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發表了主題為“中國汽車產業鏈發展新趨勢”的演講。
董揚介紹,最近汽車產業有重大變化,在重大變化中間大家關注更多是整車的變化和市場變化,對于供應鏈的變化關注不夠多。
第一,汽車產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什么開頭用這個,我感覺汽車產業一直在變化,今天變化大。今天的變化,對于整車,對于市場、對于用戶,包括對于產業鏈都有重大影響。我自己主要羅列五個方面:第一方面,汽車的制造技術包括設計技術取得巨大的進步。在這個巨大進步面前,供應鏈其實是可以變的,零部件是可以變的,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馬斯克在特斯拉上,除了電動和自動駕駛之外,把底盤件、后底盤件用壓鑄鋁鑄成一件,為什么要這樣做?或者能這樣做?一百年前沒有這么好的設備,現在有了技術發展會引起整車零部件,特別是生產過程工藝和材料的變化,這對于供應鏈有影響。
第二個是交通通訊條件發生巨大變化。福特發明汽車的時候交通通訊非常不便,電話沒有普及,手機更是沒有,電報少數能用,F在年輕人不太知道,以前打電報能夠少兩個字是省錢的。在以前交通通訊的條件下,汽車供應鏈是一個模式,在現在的快速交通即時通訊情況下,供應鏈也會發生變化。
第三就是萬物互聯,人和人之間,人和物之間,物和物關系都有重大變化。這些變化一定會,或者已經在深刻影響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以及企業的運行方式。
第四就是碳中和的影響,這個剛才徐和誼講得特別深,我把這個也列為原因。唯一就是碳中和本身和以前不一樣,這個是灰色的黑色的,不是綠色的,就會收你的稅,或者是很多人不愿意用。
最后就是互聯網思維和物質富裕消費帶來的變化,F在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還有一個變化就是70年沒有戰爭,沒有出現大的經濟衰退和全球災難,財富沒有被消滅,我們財富積累物質豐富、充裕,這個和以前是大不一樣的。我隨便舉一個例子,我用一個老汽車人眼光看特斯拉,這個產品都不合格。我以老用戶眼光看蘋果,蘋果也很一般,通話質量一般,待機時間差,但是銷量很好,這就是大家消費習慣改變了。
產業鏈的變化第一點是增加了產業安全。我們大家都知道精益生產,以前精益生產風靡全球,以經濟一體化為主要目標,我問過德國大眾高層,我說你們的平臺化戰略合理半徑是多少?他說沒有合理半徑,我們發現如果有批量生產,可以從南美把沖壓件運到德國來。所以從成本考慮就是全球生產,全球一張網。所以我們有零庫存、產業是全球布局,哪兒能做,技術高密集開發,市場大的地方銷售,成本低的地方制造,這是我們過去的邏輯。
現在發現,這個邏輯有兩個BUG,第一個是全球災難。去年全球疫情,我們很多零部件企業一開始是中國鬧疫情從國外往中國調零部件,后來國外鬧疫情,從中國往國外調零部件。如果大家都是有庫存,那就不一樣。另外我們必須考慮全球性災難和地緣政治的影響,結果是生產要當地化,不能說哪兒最便宜就在哪生產,只要價格扛得住,在盡量多的國家生產,庫存也不能夠零庫存,合理庫存必須有。
對于中國制造、中國的產業鏈有新的機遇,對中國的采購會大幅增加。原來在中國發展不起來的企業、產業,一些零部件在中國有了新的機遇,不光是中國品牌的整車廠這么想,外國品牌也這么想,它也希望產業安全,我認為這個變化對于中國的產業、中國的零部件是一個新的機遇。
在這里特別說一下,我也是芯片聯盟的理事長,我認為芯片在今后十年內,中國會面臨一個建設全世界最大的芯片設計、生產、封裝、檢測全流程機會,因為芯片和汽車不一樣,芯片比汽車壁壘還高,未來十年內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第二個產業鏈的變化就是中國制造走向了高端。根據我的老師的觀點,汽車產業存在產業轉移。19世紀發明于歐洲,后來興盛于美國,后來日本、韓國又起來,現在輪到中國,為什么呢?就是汽車產業是一個大產業,資本密集、技術密集,沒有大市場不可能發展,沒有比較好的成堆的生產條件不可能發展。
中國肯定是全世界發展汽車最好的地方。我們發展速度快,無論是純動機還是效果都能看到這一點。現在中國汽車正在由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原來我們很多東西沒有,1992年在引進電子汽油噴射的時候,當時連塑料外殼都沒有,現在都有了。另外國家自立自強戰略,加速推動高端制造。中國明顯表現出效率高、成本低的問題。
還有地緣政治影響推動中國產業制造。外國品牌統治中國高端汽車零部件的局面將發生巨大的改變,中國品牌的零部件在今后幾年內,品牌會大力提升,高端完全由外國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會很快改變?偟膩碇v,中國制造已經不是低端制造代名詞,大家買車已經發現中國整車已經非常好了。
第三個變化就是產品開發和零部件供應模式發生巨大變化。第一點就是整車產品的主導由誰來決定,不再是由零部件來決定。在老的模式下,整車開發產品都是和零部件系統一起開發,零部件商都在整車周圍有辦公室,大家一起開發出來把好的零部件拿在一起堆成整車,F在是要穿透,特斯拉不接受給什么零部件用什么零部件,它要按照它的想法設計出功能,并且讓用戶使用。在新的產業鏈里面,一級供應商的地位決定權在下降。
第二個就是眾創,現在大家都學手機,汽車上也有很多功能,我現在對這個理解不深。
第三就是部分一級供應商要轉型,博世公開講要轉成Tier2或者Tier1.5,面對那么多比原來更嚴格、更分散的用戶需求,必須在原有基礎上做一級半供應商,我認為這個產業鏈有以上三個方面大的變化。(編譯/汽車之家 陳燦)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