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昨天剛回來,去找芯片了!”長安汽車副總裁楊大勇在臺上直言。“缺芯”重擊全球汽車產業,也讓每位參與者重新審視全球供應危機、上下游合作關系。過去,車企只會面對一級供應商,不會再往上游延伸,現在鏈式合作被打破,車企以“扁平化”、“聚圈”、“生態”的形式去面對大大小小的每一個供應商。整個汽車產業供應關系都變了!
2021年10月15日-16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重慶舉辦,長安汽車、地平線作為官方合作伙伴全力支持本次大會。
“補短鑄長、融合創新——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新生態”,這個會議主題讓每位參與者感受到了產業供應體系的短板和巨變。當上下游不再是簡單的供應關系,當所有的企業都被交織在一起,車企和每位供應商該如何共筑中國汽車新型供應生態圈?
■供給側全面變革 鏈式關系被切斷
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的生產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汽車產業融合,汽車產業得以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方面進一步變革發展,以“軟件定義汽車”為特征的新汽車產業加速形成。
這樣的生態跨界與變化反映出供給側的全面變革。
自2010年至今,中國汽車產銷已連續十年位居全球首位。汽車產業鏈布局日趨完善,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品類齊全、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深度融入全球供應生態,成為重要的生產和供應基地。但是現在,全球疫情、缺芯、大宗原材料上漲等沖擊著汽車供應鏈。國內、國際穩定的鏈式供應關系,被一刀刀切斷。
受疫情影響,部分國家及零部件企業仍未走出陰霾,停產狀態頻發,引發“斷供”風險。如馬來西亞等地,因疫情封鎖措施導致全球貨物貿易難以順暢運行,在運輸成本飆升和部分零部件短缺的背景下,全球供應鏈形勢進一步惡化。
相關國際機構預測,受芯片短缺影響,預計全球車企今年將減產770萬輛汽車,損失達到2100億美元(約合1.36萬億元人民幣)。全年汽車生產量可能跌至7000萬輛左右,創近11年新低。
中國汽車市場9月銷售206.7萬輛,同比下降19.6%;1-9月,汽車銷售1862.3萬輛,同比增長8.7%,但增幅比1-8月回落5個百分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羅軍民指出,國內全年汽車產銷可能低于2700萬輛的預測值。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王俊』
“某些關鍵環節存在斷點、堵點、痛點風險,使得我們助力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速度有所減緩!敝貞c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王俊認為。
如果中國汽車供應鏈能夠實現完全垂直整合,會對改善全球供應鏈緊張形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對于中國汽車品牌而言,在跨步挺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攜手構建安全可靠的新型供應生態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供應關系巨變 新型供應生態圈逐漸形成
隨著汽車“新四化”趨勢的加深、雙碳目標的推進以及用戶接受度的不斷提高,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電子電器架構、操作系統、軟件應用、云端大數據等大大拓展了產業關鍵資源覆蓋領域,數字化成為汽車產業生態圈的方向,汽車供應鏈將面臨全面重塑。
在這種產業重構的大背景下,汽車供應鏈企業將重新審視和重塑業務形態,優化產品和業務結構,尋求共創合作和市場增量的機會,轉變單一的供需關系。
王俊認為,未來的供應生態與傳統供應鏈存在本質區別,中國汽車供應鏈將實現從“傳統供應鏈”到“聚合產業鏈”再到“共贏生態圈”的發展歷程。
新型供應生態圈則打破了傳統供應鏈、聚合產業鏈兩種結構,以用戶為中心,以價值提供為導向,呈現一個開放共贏的立體互聯網狀結構,按需求進行精準、靈活的資源配置。
王俊表示,“新型供應生態圈”有四大特征。
一是主體角色定位發生變化。傳統供應商主要面向整車廠,并不直接面向終端用戶,是一個ToB的逐層傳遞價值結構、最后由OEM將產品傳達給終端用戶的商業關系;新型供應生態圈中的主體供應商,將借助整車平臺,增加多通路直接面向C端用戶的選擇。供應商與整車不再是買賣關系,而是共生共贏的角色定位。
二是價值創造途徑發生變化。新生態圈中的用戶對于整車產品的一次性消費不再是價值實現的終點,而是雙方價值新創造的起點。整車廠及供應商伙伴將基于“新汽車”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個性化服務,價值創造周期將大幅延長。在此過程中,價值分享也將按各主體貢獻度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分配。
三是資源配置邏輯發生變化。傳統資源匹配采取環環相扣的串聯模式,比如整車廠選擇芯片廠,芯片廠找軟件開發廠,逐級拓展;而新型供應生態將變成并行工程,減少中間環節,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置效率。
四是數據流、信息流、現金流將全面重構。隨著新型供應生態的不斷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在數據流、信息流、現金流的輸入與輸出方面將實現更多觸點。
■加速全產業鏈整合 專家建議這樣做
在新汽車產業生態中,整車產品仍然是整車廠必須承擔的主體責任,唯一須主導完成的生態閉環。
在新型供應生態中,整車也成為承接上述新價值創造的重要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未來的汽車不再是傳統意義的交通工具,而在真正意義上衍變成大型移動智能終端、數據采集載體、能源儲能單元和移動多功能空間。長安汽車面對供應生態的全面革新和變化,提出了“新汽車 新生態”戰略,長安汽車正由傳統汽車產品生產者向智能出行生活圈供給者進行轉變。
王俊建議,汽車企業要促合作,共筑數字化供應新生態;要穩供應,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要建能力,轉變“多硬缺軟”產業現狀。加速構建完整、通暢、可持續的新型供應生態圈,實現全產業鏈的整合,不僅中國汽車產業會受益良多,全球汽車產業也將因此實現更健康快速的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建議,打造汽車供應鏈新生態,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各相關行業、各相關企業破除傳統的思維觀念,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攻克難點。
就主管機構而言,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管理處處長吳鋒表示,工信部加強統籌協調,提高關鍵資源的保障能力,加快補短板、鍛長板,從供需兩側持續發力,組織上下游企業聯合攻關,促進產業共性技術通用平臺的開發。(文/汽車之家 劉宏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