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10月28日,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以下簡稱“C-IASI”)(2020版)首批車型測評結果發布。本次五款車型分別為長安福特銳際、長安馬自達CX-30、上汽大眾ID.4 X(參數|詢價)(新能源車型)、長安UNI-K、廣汽本田謳歌RDX。測評結果如下:
本次測評結果中,首次出現了四項分指數均獲得優秀的車型。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方面,1款車型獲得優秀(G),1款車型獲得良好(A),3款車型獲得一般(M),良好及以上占比較2020年的9%提升至40%,提升了36個百分點。此外,5款車型氣囊均未起爆,氣囊起爆率較2020年的17%有了較大提升。車內乘員方面,五款車型的評價結果均為優秀(G);車外行人方面,五款車型的評價結果均為優秀(G)。輔助安全方面,4款車型獲得優秀(G)評價,1款良好(A),其中有1款車型配備有緊急救援服務(E-call)功能。
為適應不斷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基于中國汽車安全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安全配置的升級和汽車保險賠付的特征及變化趨勢,C-IASI會同高校、車企、險企等行業的專家學者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于2021年3月份推出了2020版測評規程及管理辦法,相較于2017版,更加關注汽車安全性及維修經濟性,重點引入了保險杠測試、右側小偏置(選做項)、AEB VRU行人與騎行者自動緊急制動系統、LSS車輛輔助系統、HEADLAMP整車前照燈測試等工況。
下面是各車型的詳細成績:
● 長安福特銳際 2020款EcoBoost 245(兩驅悠享款/兩驅聰慧嘉享款/四驅嘉享款)
測評結果顯示,長安福特銳際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項目獲得一般評價(M),在“車內成員安全指數”上獲得了優秀(G),在“車外行人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在“車輛輔助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
● 馬自達CX-30(2020款 2.0L 自動尚悅型/2.0L 自動耀悅型)
測評結果顯示,馬自達CX-30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項目獲得一般評價(M),在“車內成員安全指數”上獲得了優秀(G),在“車外行人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在“車輛輔助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
● 上汽大眾ID.4X(2021款Pure純凈版/Pro 極智長續航版)
測評結果顯示,上汽大眾ID.4X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項目獲得優秀評價(G),在“車內成員安全指數”上獲得了優秀(G),在“車外行人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在“車輛輔助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
● 長安UNI-K(2021款卓越型/尊貴型)
測評結果顯示,長安UNI-K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項目獲得良好評價(A),在“車內成員安全指數”上獲得了優秀(G),在“車外行人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在“車輛輔助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
● 廣汽本田謳歌RDX(2021款2.0T 悅享版)
測評結果顯示,廣汽本田謳歌RDX“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項目獲得一般評價(M),在“車內成員安全指數”上獲得了優秀(G),在“車外行人安全指數”獲得優秀(G),在“車輛輔助安全指數”獲得良好(A)。
關于上述五款車型完整版測試結果詳見C-IASI官網。
附:看懂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HINA INSURANCE AUTOMOTIVE SAFETY INDEX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體系包含: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和車輛輔助安全指數四個維度,分別從汽車保有環節的財產風險、人身風險等方面,以指數為呈現形式,將汽車產品隱性特征顯性化和定量化,從汽車使用者和保險的角度客觀評價車輛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經濟性。
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
汽車在車速較低的情況下發生碰撞或刮擦事故是日常生活中廣大車主都會遇到的高頻問題。而在低速事故中發生的車輛損壞,不同的車輛會呈現出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都直接關系到車主在車輛保有環節的綜合成本,而這些特性在購車環節中又是隱性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針對該隱性特性,參照國外保險行業汽車技術研究機構通行采用的試驗方式和評價規程,開展實車碰撞研究,對車輛的耐損性和維修經濟性等進行信息公示,提供消費者更全面的購車和養車信息。
車內乘員安全指數
汽車在中高速行駛中發生碰撞事故對車內乘員是非常危險的,也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尤其是高速碰撞事故,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更大。通過結合國內保險賠付情況和國外保險行業汽車技術研究機構的研究,針對保險賠付案例中人傷程度最嚴重,賠付風險最突出的情況:易發生乘員空間侵入的正面25%小偏置碰撞、側面碰撞和側翻翻滾,以及極易形成揮鞭傷,即頸椎過度屈伸性損傷的座椅鞭打情形等,通過實車碰撞研究,對車輛的車內乘員安全性能進行試驗評價,并面向消費者進行科學的安全信息提示,引導消費者理性地選車購車,通過引導需求側促進汽車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側改革。
車外行人安全指數
中國道路交通中人車混行十分常見,路況條件較為復雜,加之人們的道路交通法規意識不強,導致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高發。行人是弱勢道路使用者,在行人保護方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盡可能地減少事故發生,減輕人身傷害風險。結合中國道路安全發展現狀實際,參考國際上對車輛行人保護安全性能的測試評價規范,對事故中主要的人體小腿傷害、大腿傷害和頭部傷害等,對車輛的車外行人安全性能進行指數化衡量,提升全社會對道路行人的保護意識,培養行人對事故危害的認識,促進人、車、路和諧發展,是“指數”工作社會性、普惠性的重要體現。
車輛輔助安全指數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向著智能和網聯發展,新的車輛輔助安全技術不斷出現,可以在危機發生之前,對駕駛者進行預警,甚至可以在預警無效時,無需駕駛者介入即可實現車道保持、減速或者停車等避險措施,極大地提升了車輛的主動安全性。這對汽車保險承保理賠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外的保險行業汽車技術研究機構已經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為順應汽車安全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在現有的國際研究基礎之上形成了車輛輔助安全指數。該指數對安全輔助裝置的事故防止有效性和損傷減輕有效性等功能及效果進行試驗和評價,并通過具體的行業關聯應用和消費者信息提示,促進汽車安全技術的進步,最終通過行車風險的預防和降低,實現對車輛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保障和保險標的風險的降低。(文/汽車之家 李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