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評] 二手車商囤積新車,意欲何為?隨著“年終購車旺季”的到來,一些二手車商當起了新車“黃牛黨”,通過某種渠道囤積了一批常規新車。倘若消費者有急切購車需求,就可以從這些二手車商手中加價提車。
根據央視財經報道,該批車輛不僅有近期熱銷車型,還有一些“缺貨”車型。在這批車源的名錄中,不乏長城坦克300、新款廣汽豐田漢蘭達等緊俏熱銷車型,且使用里程一般不超過100公里,購車必要稅費與手續費均已辦結。至于購車費用,會在落地價格的基礎上高數萬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供不應求”的新車均來自正規4S店,車商通過“關系”才能搞到!包S牛黨”的關系究竟多硬?一臺新車怎么到手后會變成二手車?
二手車商提新車 “關系”究竟有多硬?
在央視的報道中,一些供需關系相對緊張的熱銷車,4S店購車等待周期少則“三倆月”,多則“半年”,而二手車商處卻現貨充足。關于車輛來源,二手車商以“關系”為借口,將原本常見的購車流程描述的有些神秘。這樣的解釋在二手車從業人員徐利看來,似乎顯得有些夸大。
其實,今年4月份,各大主機廠在上海車展期間已經發布年內主推車型。而有著多年零售經驗的二手車商會憑借經驗,向一些有過業務往來的4S店詢問新車銷售情況!八麄円话銜嚷撓4S店負責新車采銷的計劃員,獲取新車到店時間!毙炖硎,二手車商利用信息優先權,在對應時間批量向4S店繳納定金,鎖定新車購買指標,等待新車到店。
車輛到店后,二手車商根據近一段時間的市場反饋,對批量訂購的車源進行篩選,革除掉配置過低(或過高)、零售政策復雜、等待時間較長的車輛,辦理定金退款。留下流通能力較強、單車毛利率較高的車輛,支付全款辦理過戶,從而完成車輛的采購。
與一般消費者購車不同的是,二手車商取得車輛購車發票、車輛合格證后并不會辦理完整的上牌手續。而是向合作的保險公司辦理車輛交強險后,申請臨時號牌。按照一臺車輛最多申請3張有效期為15天的臨時號牌來看,二手車商的售賣周期僅有45天。在此期間,車商會通過大量汽車交易的互聯網信息平臺發布車源信息,尋求下家。
“熱銷車型基本上不會出現臨牌到期的問題!毙炖麖娬{,即便到期也只是不能上路行駛,并不影響車輛過戶。此外,新車從4S店提出后不再受主機廠跨區域銷售限制,二手車商可以將車輛出售至外省。“總歸能賣得出去!
至于二手車商宣稱的“過硬關系”,徐利認為這純粹是為了影響消費者決斷。“車輛的源頭在主機廠,4S店的交易行為是要獲利的。二手車商只是定的貨多、定的早,4S店集中銷售能降低一定的銷售成本。普通消費者早點訂車也能訂到!
新車變成二手車背后的秘密
有了現車,二手車商就有了加價售賣的資本。不過,從實質上來看,車主相當于買了一輛二手車。
首先,從車輛手續來看,二手車商只能為這類新車提供“二手車銷售發票”,這與車主直接從4S店購入,有著手續上的差別。原來這類新車在采購過程中均登記在二手車商本人或公司名下,已經出具過“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并辦理臨牌。需要注意的是,車輛臨時車牌同樣在車管所注冊過車主信息,因此轉移過戶登記時需出具《二手車銷售發票》。
“第一,二手車商的經營范圍只能出售二手車,它本身沒有新車交易的行為能力;第二,二手車商將車輛從4S店提出,需要自行開回經營場所,這就會使得新車必然上路行駛。如果不辦理交強險和臨牌,二手車商就無法合法上路;第三,車主買車時都會試駕,如果沒牌照,也會影響試駕體驗。”徐利說。
其次,雖然車輛本質上是未正式使用的新車,但名義上的二手車會對今后車輛的殘值產生一定的影響。
徐利解釋,二手車買賣環節有一項重要指標就是車輛的過戶次數。新車過戶次數顯示為“0”,二手車則會根據產權變更次數如實登記。即便車況趨于良好,轉手過程中都會在評估價基礎上減少1%-5%。簡單的說,此類車主今后賣車時,車輛價格會略低于市場相同水平。
車輛的保養售后同樣會在車輛完成過戶后發生更改。一些熱銷車型在購車時4S店會為車輛搭配一定的保養套餐,一些智能化程度較高的車型會為首任車主綁定某些智能化系統權益等。一旦車主信息發生變更,車輛的部分捆綁權益就會變的懸而未決,由此產生的影響是車主多花錢,權益并不一定能充分享受。
“就比如一些新車的保養套餐,是綁定在車主手機號上的。有些黃牛在轉售給車主后并不會將這類信息主動更改,而是將部分權益退還至4S店換取現金!倍恍┰拒囍髂芟硎艿降亩Y品及活動,并不會隨著過戶而轉移至現任車主。
此外,又是否會出現無人保修,發生事故后無人救援等與車輛安全有著密切聯系的權益?徐利表示,這類權益是有關部門與主機廠的要求,與車輛是否是二手車關聯不大。但不可否認,按照上述渠道購買的新車,勢必會喪失一定的軟性權益。
加價購買“二手新車”需謹慎
今年10月,國內新車零售銷量171.7萬臺,同比下降13.9%。雖較9月有著8.6%的增幅,但受上游新車產量等因素影響,部分熱銷車型庫存依舊嚴重不足。數據顯示,今年9月新車市場4S店庫存系數為1.24,低于店鋪運營健康值1.5。加之前幾個月“缺芯”導致的積壓訂單陸續進入交付期,使得今年“金九銀十”概念不復存在。
在徐利看來,“車販子”之所以能輕易獲得大量一手車源,很有可能是4S店與二手車商聯合“營銷”的結果。徐利粗略地為經營雙方算了一筆帳。
以央視披露的某款落地價40萬左右,加收出讓價43.9萬的車輛為例:按照4.5%新車交易綜合毛利率計算,4S店大約可獲得1.8萬元左右的銷售利潤;二手車商加價至43.9萬元轉售后約直接獲利3.9萬元。假設雙方“對半分潤”,該品牌4S店就可多賺取不到2萬元銷售利潤。比起直售消費者而言,交易利潤提高一倍左右。
“現在4S店一般不敢直接加價賣車,而是通過搭售保養套餐、裝潢、強制辦理貸款等方式變相加價。不過,即便通過各種途徑加價,車主還是需要長時間等待才能提車上路!倍鴱亩周嚿烫幹苯蛹觾r購車,正是命中此類車主的痛點。
商務部最新修訂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簡稱《辦法》)第十條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對違反《辦法》第十條的行為,可處以最高3萬元的罰款。
《辦法》正式實施之后,4S店在日常經營中對于緊俏熱銷車型不再簡單粗暴的直接加收一定的現金。加之近年新車銷售壓力不斷增大,4S店直接加價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的約束僅限于汽車經銷企業,而二手車商多以經紀業務的身份執業,并不受《辦法》的約束,因此,這類加價賣車行為的實質是一種正常的商業約定。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中間又不牽扯強買強賣!痹谛炖磥,車輛經由4S店賣給二手車商,最后加價出售給車主,符合基本商業邏輯。再則,此類車源本就屬于新車,無需整備,對二手車商來說又能降低經營成本、提升銷售利潤,“走紅”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過,徐利也提醒消費者:如果有著急切的購車剛需,通過這樣的手段確實能夠盡早提車,但需承擔一定用車權益的喪失。若是普通消費者,仍建議通過常規零售渠道選購,隨著廣州車展結束,車企年終沖量來臨前,新車市場可能會迎來一波集中性優惠。(文/汽車之家行業評論員 黑船來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