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智能網聯 正文

清華大學教授:構建車路云網的跨界融合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日前,第三屆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在廣州舉辦。本屆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聯合主辦。會議以“擁抱智慧城市新生態,共建未來出行新格局”為主題,以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落地為目標,圍繞智能駕駛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融合發展,以及構建安全高效綠色的未來出行為主要議題深入研討.

  在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發表演講。在他看來,實現智能共享出行的關鍵在于構建“車路云網”跨界融合的智能產業生態,以下為演講實錄(節選):

汽車之家

  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主要有兩個特點,其一是在技術特征上以車路云融為一體的特征;其二則是要滿足本地和社會屬性,符合中國的基礎設施標準,中國聯機標準,中國的新產品標準。

  在車路云網一體化方面。車輛運行的過程中,除了信息的判斷,可以在邊緣基礎設施,區域基礎設施,以及中心基礎設施進行系統融合,實現車路云一體化,不是云控制車,也不是路控制車,是路車云融為一體做協同的感知控制。

  實現智慧出行需要一個系統的架構。以邊緣區域中心距離,對這樣的一個信息的數據基礎架構下,分為三層四級,三層是基礎層,平臺層和運用層,四個級別是指車端,邊緣端,區域端和中心云端,這不是一個信息系統,不是一個云的數據系統,也不是單一車輛的系統,是這樣一個大的系統下。當然這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況,作為實現的過程也是分階段的,在這些基礎上再做一個融合。

  真正意義上,我們要實現智慧出行,需要有這樣的基礎的實現,包括一體化的決策,包括協同控制,相關的功能實現需要融合的計算。

  如果要實現這個大的架構,圍繞這樣的大系統,我們也要做總體的設計,不是單獨的車,單獨的路,單獨的數據平臺,而是車路云一體化的信息物理系統,我們需要對這樣的系統做總體的設計,包括構建的建模,包括耦合機制,包括實現這樣的部件的工具鏈,以后希望通過信息物理系統開發支撐這樣的基礎發展。

  在這樣的系統下,要實現我們的智慧出行,要實現這樣的復雜系統的運營,實際上有幾個核心的基礎,信息物理融為系統的網絡,平衡的感受,通信,包括實現這一系統的計算網絡。

  要實現這樣的網絡,剛才談到和系統總體實現的,我們說需要理念的,需要方法的,所以這里包括了科技部的項目,工信部發改委的項目,一系列的任務下的支撐,我們要把大系統分析好,設計好,要解決關鍵的問題,包括復雜系統的構建,建模,信息物理系統的協同,以及汽車的AI及在這樣復雜系統下的AI數據驅動。

汽車之家

  在方法論推動的基礎下,要突破一系列的相關技術,剛才提到的多模式的定位,高精準的地圖,還有方法的技術,硬件的技術,計算芯片,計算平臺,底盤,云信息安全,車聯網技術,基礎的AI技術。這是剛才講到的,如果我們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共享出行,我們需要大系統,重新定義,重新設計,通過觀念技術,通過這樣的方法論和技術突破的基礎上,我們做了一些實踐,智能化技術實現之后,怎么構建智慧出行系統,這個智慧出行系統還是應該能夠降低擁堵,能夠構建安全節能的系統,這樣的系統下,我們認為也是需要分級實現,分步實施,所以我們對智慧出行系統的實現,同樣給予了分級,也分了五級,前面兩級也是人和交通系統,以及交通到高級以后,交通系統怎么適應人,所以給我們過去講單車智能,高度輔助駕駛一樣,只有這樣的分級分類構建以人為核心的智慧出行系統,通過分級,我們可以梳理提煉我們的技術,梳理承擔方和關系。

  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們看看作為移動的車輛,怎么支持智慧出行,這是我們國外的信息公司探索的,這非常有參考價值,包括未來的城市,在這樣的智慧出行下,智能汽車如果運用了智能網聯的技術,可以減少停車場,重新規劃道路,改善形成的環境,包括按汽車需求來實現這樣的分類等等。

汽車之家

  另外,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怎么來支撐從智慧城市,剛才提到智慧城市的角度實現,我們談到的基于智能網聯系統出行,包括信息系統,在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智慧交通,智能出行,從公共業務,市民需求,城市服務,把智能汽車智慧出行滿足市民需求的方面,來提供重要的支撐,設計我們的智能汽車。

  在這里,實際上也發展了基于這樣的規劃,即使在城市里面的智慧出行,智能車輛的設計,以及對于出行之間,是如何做到支撐,做到相互影響,需要按智能網聯達到真正的驅動力。對于智慧出行應用做了這樣的的分類,做了基本要素分類,通過一些場景,真正實現不同需求下的智慧共享出行,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基于智能網聯下相關的場景,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提高的智慧共享出行。

  比如第一個工作,道路交通的數字孿生系統,這個不是離線的,我們談的數字孿生是2.0版,也是CPS的2.0版,我們需要強調實時的、協同的、互相映射、互相影響,剛才談到城市道路交通,我們可以做到超4G的感知,感知可以傳到汽車上,我們提取數據,傳到物理系統,要聯動,才真正意義上做到智慧共享出行的支撐系統,道路系統的數字孿生可以實現實時的超4G感知。

  另外可以做到超路段的監管,也需要智能網聯技術做到這樣的映射。包括我們談到感知也好,映射也好,怎么對車進行實時的調控,現在由于通信的5G還沒有完全可靠,還沒有完全布局,還需突破。但是我們基于這樣的5G,緊急的安全可能會有安全,但是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可以融為一體,但是對于大范圍的預警,實時的,節能的調控是可行的,車路云一體化的控制,現在很多是根據動態地圖,將來可以通過智能網聯技術的映射,可以做到實時的節能。

  包括我們談到智慧出行里面將來怎么運動的編排,所以未來基于這樣的映射,這樣的多車編隊協同,將來在高效通行,實時的協同的時候,可以做到車輛制動,根據相關的關系做編排,可以更高效通行,這樣對于城市,我們的多輛車輛更容易實現,信息基礎設施更全面,更容易實現這樣的編排。

  當然,還包括很重要的現象,我們談到的交通燈的信號配置,現在基本上是單一的,是感知車輛,未來是交互的,大量的信息實時傳到邊緣,這也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也是我們跟滴滴項目合作的,將來對我們的城市的調度管理更好,當然也包括電動車的調度管理,我們需要用到電動車里的動態調度管理,包括云支持的調度管理,電車怎么做均勻分布等等,都可以用智能網聯技術做好管理,真正意義上支撐我們的智慧共享出行。

  智能車輛和智慧出行需要深度融合,未來的智能車輛,智慧出行在道路上是基本的功能,全要素的感知,人車的控制,基于這樣的鏈接,網絡技術之后,支撐新的深度融合的生態。

  另外,我們在談到未來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智慧工程可以通過智能網聯技術,為我們國家真正意義上支撐產業發展,為智能時代稱為戰略性的數據資源,真正實現共享和諧,綠色環保,智能高效、智能安全的基于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出行深度融合的生態.(編譯/汽車之家 陳燦)

清華大學教授:構建車路云網的跨界融合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智能網聯
更多精彩內容:
新車優惠
熱點新車解析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智能網聯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