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能源] 日前,多家車企宣布旗下電動車漲價,有的甚至覆蓋了全系車型,漲價的幅度從1000元到1萬元不等,這當中有新能源車補貼逐年退坡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電池原材料、零部件價格上漲,導致電動車“集體”漲價。這時候你是不是認為如果早訂車就算撿了“大漏”?還真不一定。同樣因為電池包產能、芯片供應不足,目前很多已經交付定金的車主表示遲遲提不到車。
『電動車車型漲價相關新聞』
『某投訴網站關于提不到車的投訴』
相比電動車平均幾千元的漲價幅度,已經交了大定卻遲遲提不到車,可能會更讓消費者苦惱不已。從去年開始,我們就能聽到不少車主抱怨的聲音,而今年春節后,這種聲音越來越多,交付時間一拖再拖,更是成為了車主們高頻投訴、維權的問題。而上述問題在10萬元左右的微型車和小型車當中發生的概率更高,根據我們之前的走訪調查,3-6個月的提車周期更是普遍現象。
部分車企也就交車周期長這一問題,推出過不少解決方案,小鵬P5(參數|詢價)和理想ONE都曾推出過“先交車后補雷達”的交付方案,國外通用汽車也有“閹割”無線智能手機充電功能并給予補償的方案。對于交付時間過長或超過承諾交付時間,如果您是準車主,您接受以下哪種方案?如果您有其他好的提議,可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文/汽車之家 姜田雙 侯明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