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快評] 1998年,在雷克薩斯先后用LS/GS/ES劃好了轎車的地盤、用SC滿足了愛好舒適兩門跑車的美國人、用LX確定了SUV產品線的天花板后,這個誕生還不足10年的“新興豪華品牌”開始考慮增加一款結合運動與豪華且適合日常駕駛的SUV,來進軍即將進入千禧年的美國市場——于是,雷克薩斯RX(參數|詢價)誕生了。
24年時間轉瞬即逝,雷克薩斯RX也剛剛完成了自己的第四次換代升級,除了外觀與配置等方面的與時俱進外,這款車更多的變化還要來自于走進千家萬戶后大家對于它的定位的微妙認知。全新一代車型已經發布,來到中國消費者身邊也指日可待,你準備好用什么樣的目光去迎接它了嗎?
雷克薩斯RX與我們的故事
也曾“不可一世”
盡管早期的雷克薩斯品牌是為了開發北美市場而生,但并不代表這款車在國內沒有廣泛的認知。得益于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騰飛,讓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認識雷克薩斯RX的故事從第二代車型就要開始講起了。
眾所周知的,我國南部沿海的高GDP地區在早年間對日本品牌有著特殊的青睞,于2003年發布的第二代雷克薩斯RX從那時起便在我們的身邊開始有了能見度。同時由于之前雷克薩斯LS在國內市場打下的良好基礎,“凌志”汽車也能在那個車型并不豐富的年代里與BBA站在差不多一致的高度上。自然的,雷克薩斯RX也就逐漸有了靠近奔馳ML/寶馬X5/奧迪Q7的市場定位。
當年的新車售價便是很好地佐證——2007年1月上市的第二代雷克薩斯RX 400h售價高達離譜的81萬人民幣。盡管彼時的混合動力作為豐田的招牌,放在全世界都是新鮮玩意兒,但這樣的價格也已經來到了奔馳ML、寶馬X5以及奧迪Q7的起售價水平。
之于早年間的old money們而言,選擇價格更昂貴/更有面子的BBA是非常自然的事,但在SUV還沒有成為“濫大街”車型的年代,也有不少人選擇歸順了RX獨有的魅力。
錯位競爭的形成
再之后的事大家可能要更熟悉一些了,消費者對于SUV的喜愛開始日漸覺醒,更多尺寸、定位、細分區間的產品開始出現。與此同時,雷克薩斯RX也來到了第三代,不過早期的第三代RX依舊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V6的RX 350售價79.2萬元起;RX 450h售價更是高達95.40萬元。
『昔日里售價近百萬的RX 450h』
當時的消費者怎么看待這樣的價格我們無從猜測,但從不久后RX 270的推出來看,“社會的毒打”永遠是那么立竿見影。從第三代車型后期款開始,售價來到40-50萬元之間的RX 270也正式登上了主銷車型的舞臺,并延續至今。
『此后40萬+起售的“入門RX”成為了熱銷款』
從早年間的80萬+售價“自降身段”到40萬+售價,雷克薩斯RX定位的變化或許會讓部分人不理解,不過考慮到BBA的中型SUV幾乎在相同時間開始付諸國產,雷克薩斯“錯位競爭”這一步棋走的顯然是非常明智。
果然,消費市場從來就沒有便宜的不是。至此,雷克薩斯RX保留至今的錯位競爭格局也正式形成——“拒絕加長”“拒絕國產”的任性固然在中國市場中獨樹一幟,不過降低后的售價配合雷克薩斯的品質,倒是真的讓RX收獲了銷量和口碑的雙贏。
趁全新一代RX還沒引進之前...
全新RX的起點在哪?
總結一下上文:
在多年的市場競爭格局變化中,雷克薩斯顯然是“敗”給了BBA——RX作為品牌的第二款SUV、亦是“拳頭產品”的中大型SUV,最終在中國市場以40-60萬元的主銷價位區間與BBA的中型SUV成為競爭對手。而售價在70萬級別的RX 450h,一定程度上還讓我們看到了RX這款車曾經有過的輝煌,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面子”的保留。不過真的要誰為它買單消費,我想應該需要“很多很多的情懷”加持。
聽上去有點慘?但事實恰恰相反。錯位競爭反而為雷克薩斯RX帶來了市場熱度與銷量的雙收,這一點相信關注過這款車的消費者都能夠感受到,甚至在上一代NX進入產品周期末期時,RX成為了銷量僅次于ES的車型?梢姺彩驴傆欣,盡管雷克薩斯是所有豪華品牌中唯一沒有本土化的,但這并不妨礙“一門心思做自己”的RX活得很好。
那么現在,趁著全新一代RX還沒登陸國內市場之前,我們是不是可以先猜點什么?畢竟相比于上一代車型,當下的市場格局只會更復雜,中國品牌/新勢力品牌等也正在逐漸把目光瞄準這一區間。而至少,上一代車型為還沒到來的全新RX留下了一個很好的起點。
做自己?還是隨大流?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再度審視一番已經發布的全新一代雷克薩斯RX。
毫無疑問的,作為“招牌產品”的RX,雷克薩斯顯然沒有理由、也不愿意讓新車在發布之時就飽受爭議,無論是產品還是口碑層面。因此,換代后的雷克薩斯RX各處的升級看上去似乎都非常合理——沒有超出審美認知的“全新風格”;沒有奇怪的分體式大燈或者奇形怪狀的格柵;沒有多到人類兩只眼睛都看不過來的大屏;也沒有光怪陸離的所謂“交互式智能”。
我們僅僅看到了,一款運用了當下雷克薩斯最新家族式風格、與時代相符的車機與中控、注重精致化體驗與現實質感的全新一代RX,僅此而已。當然必須要說的是,2021年底那場別開生面的豐田集團電動戰略發布會一定對新車造成了影響,但整體來看全新一代RX的變化依舊是恰到好處的,并沒有像很多品牌一樣去著急追趕時尚,同樣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
如果是這樣,那么這個所謂的“全新一代”究竟有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革新?仔細想想,那我覺得全新RX在“性格”上的小變化倒是非常值得一聊。
有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從雷克薩斯發布全新純電動車RZ開始,這個品牌竟然破天荒的開始講起了操控性,名為“雷克薩斯駕駛印跡(Lexus Driving Signature)”的全新概念被屢次搬上前臺。放在全新RX上,便是頂級車型RX 500h F SPORT Performance搭載的由混合動力系統實現的DIRECT4電子動態四驅系統,同時“F SPORT Performance”作為新出現的等級,其主要強調的依舊是運動型,包含了更強的剎車系統、更大的輪圈以及四輪轉向等。
怎么樣,當雷克薩斯講起“運動”來,你是不是有點不適應?
不過真正“奇怪”的點就在這里——如果按照前文的邏輯來看,曾經主打“高價位區間”的混動RX都應該是瞄著BBA的中大型SUV市場去的,至少這一勢頭在前四代車型中都未曾改變,甚至雷克薩斯為RX 450h推出了那個看上相當勉強的七座版車型,以證明自己的在高價位市場/中大型SUV級別的“存在感”。
從性能角度,全新RX vs BBA | ||
車型 | 最大功率(馬力) | 售價(萬元) |
奔馳GLC 43 | 390 | 67.08 |
寶馬X3 M40i | 333 | 62.99 |
奧迪SQ5 | 354 | 63.28 |
全新RX 500h | 367 | - |
但“7座版”在全新一代車型的首發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擁有367馬力且瘋狂強調運動性的RX 500h F SPORT Performance。367馬力說大不大,但也來到了X3 M40i/GLC 43/SQ5的水平,其中的轉變大家可以仔細品品。
我們似乎可以認為,雷克薩斯對“高端版RX”的理解在新一代車型上發生了變化。既然如此,雷克薩斯RX還怎么對抗BBA的中大型SUV?用戶的空間需求是否還能滿足?這可能要涉及到那個懸而未決的、神秘的“它”。
一切竟是因為一款神秘的“規劃車型”?
事前聲明,以下內容僅為通過現有消息的推測,不代表最終結果。
關于雷克薩斯將在承載式車身平臺上推出一款主打豪華的全新SUV,這一消息由來已久。最初的判斷來自于LF-1 Limitless概念車,不過現在來看,這款概念車更多的作用還是稍微預演了全新RX的設計語言,而電氣化時代的到來或許也改變了雷克薩斯最初的想法。
『膀大腰圓的Electrified SUV概念車可否成為參考?』
真正有效的消息還是雷克薩斯在北美注冊了“TX350/TX500h/TX550h+”等全新商標,海外消息人士透露新車將是一款真正擁有三排座位的全新SUV車型,定位在RX之上。盡管官方對于這款神秘新車依舊不予置評,我們也不清楚“它”將基于TNGA架構下的哪個平臺打造,但如果所謂的“TX”真的存在,那么全新RX的轉變就顯得更加合理了——既然未來會有一款更大尺寸、真正能滿足空間需求的車型存在,那么全新一代RX就可以更加堅定的貫徹自己在誕生之初的“Sport Luxury Vehicle”概念。
再次強調,本段內容僅為依據現有消息的推測。
全新雷克薩斯RX市場展望
是否能夠繼續“不食人間煙火”?
當然,無論是否會有新產品出現,第五代雷克薩斯RX已經定性。接下來進入國內市場的中規版全新RX,才是與大家息息相關的。
之前我們講到,前兩代雷克薩斯RX“自降身段”的做法雖然讓它退出了與BBA中大型SUV的競爭,但這反而讓它在市場熱度與銷量層面實現了雙贏。從數據角度來看,我們列舉了從2021年1月至今的月銷量,可以作為參考。
乍看之下似乎這些數據并不驚艷,與我們常見的銷量排行榜榜首動輒3-4萬的數量級并不算什么。但考慮到雷克薩斯RX的定位,以及依靠純進口的銷售方式,這樣的數據盡管并不能與實現國產化的頭部豪華品牌車型抗衡,但已經達到了同級別中BBA中大型SUV的銷量水平。
雷克薩斯RX vs BBA中大型SUV 總銷量數據 | |
車型 | 銷量(輛) |
奔馳GLE | 67846 |
雷克薩斯RX | 67144 |
寶馬X5(進口) | 66244 |
奧迪Q7 | 18917 |
統計時間:2021.1-2022.4,與圖表一致 |
結果顯而易見,雷克薩斯RX在豪華品牌中大型SUV市場的銷量并不落下風,同時考慮到產能、進口運輸上限以及價位等因素,雷克薩斯也并不能指望RX成為當家的走量車型。就目前這一水平來看,RX已經做到了自己的最佳狀態,當然也是因為在中國市場的如魚得水,因此全新一代RX大概率將以“全球車”的面貌原汁原味的引進國內市場。
不國產,不加長,不食人間煙火。
說了很久的全新2.4T發動機,它來嗎?
當然我是期望它原汁原味引進的,但這里仍然有一個值得擔心的點——動力。
目前國內基于TNGA-K平臺車型的主流配備依舊是2.5L發動機以及基于它的混動系統。參考同品牌、同進口的雷克薩斯NX,全系的燃油/混動/插混動力都基于這款發動機。因此未來RX 350h和RX 450+將成為主銷的車型這并沒什么意外,而我們唯一期待的就是這款全新2.4T發動機能夠通過排放認證并正式登陸國內市場。
因此接下來我們討論討論2.4T版本引進的可能性。眾所周知的是,豐田全新的2.4T四缸發動機是作為此前3.5L V6發動機的替代品,以提高燃油經濟性,這無可厚非。而2.4T發動機又是頂級版本RX 500h動力系統的核心,因此如果這款發動機不能引進國內,那么意味著RX 500h也不會進入中國。
我們可以理解2.4T版本不跟隨NX引進,那么RX呢?畢竟早期大眾不引進EA888 Evo4也是以“排放不過”作為理由,但最終這款發動機率先出現在了新款Macan上,之后便是奧迪Q6。那么這種“從上到下”的引進方式是否也值得雷克薩斯效仿?而通過排放認證的2.4T發動機也便于后期豐田引進更多車型做準備。
當然如果我們的幻想破滅,雷克薩斯也可以選擇用2.5L純燃油動力來作為入門款RX的動力選項,或是直接沿用2.0T發動機。無論如何,這兩個選項都是令人嫌棄的。
它是“精裝版漢蘭達”嗎?
其實這是一個根本沒有必要回答的離譜問題。
不過鑒于新車首發時很多網友在評論的發言,我想一些不必要的節奏并不應該出現。大家會把漢蘭達和RX聯系起來,可能更多來自于第三代車型中二者使用了相同的動力配備,不過自從TNGA時代以來“尺寸對應平臺”的概念早已被弱化,基于TNGA-K平臺的車型可以從緊湊型數到中大型。
之于漢蘭達的目標用戶,購買一輛能夠容納全家7人其樂融融出行的SUV本應該是一件美事,但這與RX又有什么關系呢?
全文總結:
關于RX的故事講到這里就要暫告一段落了。
我有點驚訝于本文中沒有頻繁的使用“電動化”“智能化”“Z世代”這一系列時下常用的熱詞,不過既然展望的對象是雷克薩斯,這似乎也非常合理!安皇橙碎g煙火”是中國市場的雷克薩斯找準市場定位后給大多數人留下的影響,盡管旗下車型展現出的精致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但它們從來不屑于參與銷量榜的內卷。
相同的氣質在全新一代RX上或許也將延續。上一代車型為新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全新RX需要做的則是繼續維持好已有的市場份額和用戶群體。全新RX在產品層面的與時俱進自然是基本的保障——有人會覺得它并不夠激進,或者相比當下的豪華品牌爭先恐后的“加長”“國產”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那又如何呢?雷克薩斯RX就是這樣“不食人間煙火”。(文/汽車之家 馬艾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