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整車 正文

全球銷冠之爭 王傳福與馬斯克三次交手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行業]  時隔三年,比亞迪終于超越特斯拉,重新拿下了(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根據比亞迪官方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4.14萬輛,超越特斯拉全球交付的56.4萬輛。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6月份的股東大會上透露,比亞迪積壓在手的訂單超過50萬輛?梢娤掳肽辏葋喌弦廊挥邢M3咒N量領先的優勢。

汽車之家

  特斯拉CEO馬斯克與比亞迪公司董事長王傳福,這兩位性格迥異的創業者,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互相不服暗自角力,爭奪“全球第一”的鐵王座。熱心網友樂此不疲地翻出馬斯克在2011年接受外媒采訪時“嘲諷”比亞迪的視頻。王傳福也不甘示弱,在2013年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時表示:“假設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可以分分鐘造出特斯拉!

  兩家企業明里暗里,兵刃相接,讓人一時間說不上誰是第三誰是第四……

  毫無疑問,比亞迪與特斯拉能有今天的局面,有賴一系列超前的戰略決策與豪賭。過去的十多年,比亞迪與特斯拉三度在前行的岔路口相遇,又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前進方向。

技術與創新 什么才是護城河?

  眾所周知,比亞迪從造電池起家。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王傳福在2003年跨入汽車行業。通過收購秦川汽車,拿到生產資質目錄,開始了造車之路。那一年,特斯拉公司正式成立,創始人里面還沒有馬斯克的大名。

  對于沒有任何造車經驗的比亞迪來說,王傳福選擇復制在消費電池領域的成功模式。通過模仿豐田花冠,比亞迪用幾萬元的低價車型F3迅速在汽車領域打開了局面,積累了在汽車行業的“第一桶金”。直到2008年,比亞迪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F3DM,開啟了自己的“王朝時代”,也正式邁入了新能源汽車時代。

比亞迪 比亞迪F3 2020款 1.5L 手動豪華版

『比亞迪F3』

  一邊依靠廉價的燃油車開拓市場求得生存,一邊持續投入動力電池,死磕磷酸鐵鋰技術。時間倒回到十多年前,那時新能源汽車的前景遠不像今日這般清晰。對新能源未來的豪賭,比亞迪通過掌握動力電池等核心技術,筑起了品牌的護城河。

  同樣是造車門外漢的特斯拉選擇了通過外采,暫時繞開動力電池技術,先把整車造出來。當時的美國,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風靡一時,頗受年收入幾十萬美元以上的中產階級喜愛。于是,特斯拉決定進軍美國豪華車市場。純電動的高級跑車,既能讓這些富人有面子,又能滿足他們的社會使命感。

  2006年,特斯拉正式向市場推向其第一款9萬美元的Roadster。知名影星施瓦辛格、前迪士尼CEO邁克爾·艾斯納以及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在內的社會名流與硅谷精英皆是Roadster擁躉。

特斯拉(進口) Roadster 2023款 標準版

『Roadster』

  通過“有錢人大玩具”Roadster試水造車的特斯拉,2017年以后先后甩出了兩張“王炸”Model 3 與Model Y——實現了商業模式的變現。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比亞迪單車營收15萬元,單車利潤2.6萬元。而特斯拉單車營收超過30萬元,單車利潤達8萬元。

  對于一家新能源車企,什么是企業的護城河,之前沒有一家汽車品牌可以給出參考。2018年5月,馬斯克曾在特斯拉財報會上批評巴菲特著名的“護城河”理論,聲稱“護城河已經站不住腳了(moats are lame)”,如果想要抵御對手的入侵,重要的是保持創新節奏,而只靠護城河堅持不了多久。如馬斯克所說,特斯拉一直在進行著顛覆類的嘗試。

  得益于在核心技術上的積累以及對汽車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比亞迪在最近兩年的供應鏈危機中逆勢增長。而今年持續數月的上海疫情,給了比亞迪超越特斯拉的可趁之機。今年4月,特斯拉國內銷量僅為1512輛,而比亞迪賣出了超過10萬輛。

你的陣地 我的戰場

  特斯拉打造單品爆款的能力毋庸置疑。2017年投產的Model 3在2020年3月就突破了50萬輛,隨后又在次年6月突破了100萬輛;2020年3月開始投產的Model Y,次年12月就突破了50萬輛,打破了Model 3創造的10個季度突破50萬輛的全球新能源單車銷量紀錄。這兩款全球爆款車型的創造記紀錄,或許只有特斯拉自己才能打破。

  來自一家合資車企網絡與發展部門負責人馮躍(化名)在與汽車之家的交流中提到,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產品線越少,越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因為這樣有利于在營銷上更加精細化,更充分的利用資源,也有利于在短時間內打出品牌的聲量與銷量。

  他補充道,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特斯拉的產品側重也有所不同。2015年前后,特斯拉對外開放專利,在外界樹立起了引領電動車發展的標簽。加之全世界的明星政要們搶著買Model X、Model S,特斯拉成功獲得了豪華品牌的坑位。但是單靠貴價車型走不了量,于是,2017年之后,特斯拉將主要的資源集中到走量車型Model 3與Model Y上。

  商務部品牌專家顧環宇認為,自上而下的打法,讓Model 3與Model Y快速搶占了用戶的心智。在“宇宙網紅”馬斯克的光環加持下,特斯拉和低端車起家的比亞迪相比,可謂出生就在羅馬。 

特斯拉中國 Model 3 2022款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

『Model 3』

  從銷量結構上看,2021年,特斯拉在8000萬的全球乘用車市場實現了接近100萬輛的銷量。比亞迪在中國2000多萬的乘用車市場,實現了60多萬輛的銷量目標。作為一家面向國內市場的中國車企,比亞迪在2021年的出口量僅為1.5萬輛。

  2021年,特斯拉的三大主要市場:美國、中國、歐洲分別貢獻了35.98%、34.38%、15.2%的銷量。簡單來說,特斯拉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度遠低于比亞迪。

  要想坐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的寶座,實現150萬輛的銷售目標,對于比亞迪來說,依靠單品爆款的戰術顯然是行不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程度無需贅述:從合資車企到中國車企再到新勢力玩家,無一不投身這個賽道,每一個細分市場,幾乎都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車型。比亞迪只有采用有效的產品組合,才能實現100萬輛的銷量突破。

  于是,2021年,比亞迪發布了更加年輕化的海洋網系列與多款DM-i混動車型,而DM-i混動更是賭對了方向。終端銷量數據顯示,今年5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11.4萬輛,市占率26.7%穩居國內第一,其中純電/插混銷量分別為5.3萬/6.1萬輛,幾乎平分秋色。

比亞迪 海豚 2021款 405km 時尚版

『比亞迪海豚』

  在今年,比亞迪還將陸續推出漢、唐、海豹、海獅、護衛艦07等價格在20~30萬元價格區間的車型,騰勢D9價格在30萬元以上的MPV;2023年還將推出全新豪華品牌“星空”覆蓋50萬元以上的價格區間。

  “和特斯拉高舉高打的戰術不同,比亞迪通過性價比車型奠定龐大的銷量基礎,獲得相對穩定的制造利潤后,向高端車型上探!瘪T躍如是說。沒有特斯拉出生在羅馬的好運氣,也沒有匹敵特斯拉的爆款塑造能力,車海戰術成為比亞迪與特斯拉抗衡的有力武器,唯有如此,才能支撐起王傳福“2025做到全球第一車企”的野心。

產能競賽

  不管特斯拉與比亞迪兩家新能源巨頭如何過招,率先出牌的它們,已經搶得了先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將第三第四名玩家遠遠甩在身后。

  在這十多年間,新能源汽車也徹底改變了百年汽車行業的產業邏輯。

  在傳統汽車時代,汽車巨頭數量多且體系復雜。全球銷量絕對值排名前三的豐田、大眾、現代在2021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3%、11%和8%。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21年全球銷量前三的車企特斯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市場份額分別占到了14.4%、9.1%和7.0%。這個數據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抬升。

  來自國際投行的分析師葉勇(化名)在與汽車之家的交流中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與資本的高頻投入密不可分。在新能源汽車市占率超過20%的今天,資本對車企的訴求已經從“生存”轉變為“成長性”,而銷量就是主機廠經營能力最直觀的晴雨表。

汽車之家

  放眼國內,邏輯也是如此。根據乘聯會發布的6月終端銷量數據,特斯拉中國的零售銷量份額占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14.7%,而比亞迪占到了24.9%,兩家企業占據了近40%的市場份額,這在燃油車時代是難以想象的。

  當新能源汽車邁過從0-1的選拔賽,步入從1-10的爭奪賽,頭部車企的市場份額將加速提高。“有銷量才有市占率,有市場份額才能有對應的估值以及成本的優化。現階段,不管是新勢力,還是特斯拉、比亞迪都在不惜一切的搶奪市占率!辟Y深產品戰略規劃專家湯啟隆在與汽車之家的交流中提到,全球銷量冠軍這個位置,對兩家企業至關重要。

  在葉勇看來,放眼全球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正因如此,新能源汽車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遇。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抬升,就是最直接的體現!百Y本也給了特斯拉與比亞迪—這兩家規模領先的車企對應的估值,它們一個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一個是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

  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潛力逐漸釋放,2022年,比亞迪、特斯拉有望與其他新能源玩家拉開差距,產能將成為左右誰是銷冠的關鍵。

  今年4月,特斯拉柏林工廠與得州工廠相繼投產,預計將幫助特斯拉實現至少50%的產能增長。5月份,又有消息稱,特斯拉將對上海超級工廠進行擴產。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經建成四個超級工廠,總產能最大可達到200萬輛。

汽車之家

『圖片來源:平安證券』

  那邊的比亞迪也沒有閑著,同樣在積極的擴充產能。目前,比亞迪共有8家工廠,包括深圳、西安、長沙工廠,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常州、合肥、鄭州、撫州、濟南五個全新工廠。八大工廠的規劃年產能總和已經超過了300萬輛。

  一場擴充產能的軍備競賽,已經在兩家企業中拉開了帷幕。如果放眼兩家企業未來5年或10年的博弈,比拼的又不僅僅是產能,還有對產業鏈的布局與整合。

  爭奪全球銷冠的鐵王座,比亞迪與特斯拉在每一次關鍵節點的出牌,都決定著企業未來的走向。它們一個下攻,一個上打,或許會在某一天殊途同歸,逐漸往相同的細分市場滲透。(文/汽車之家 張凌霄)


汽車之家

全球銷冠之爭 王傳福與馬斯克三次交手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焦點
行業評論
整車
更多精彩內容:
產業動態
向編輯張凌霄提問
文章標簽: 行業焦點 行業評論 整車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