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近日,由FISITA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Automotive Innovation》、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及汽車振動噪聲與安全控制綜合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第四屆世界智能安全大會ISC 2022”在北京開幕。
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大眾的關注,系統的安全甚至影響到了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世界智能安全大會便是以自動駕駛安全為核心議題的盛會,因此也吸引了全世界眾多專家和學院參與。
今年的內容重點主要聚焦于五大板塊,分別是“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預期功能安全&測試價”、“信息安全”、“人因安全”及“智能防護”。
開幕式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趙蓮芳女士主持。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先生現場發表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Automotive Innovation》主編李駿院士,FISITA主席、FISITA智能安全工作組主席Nadine Leclair和FISITA CEO Chris Mason發表在線致辭。
張進華先生指出安全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永恒主題。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為實現道路交通“零事故、零傷亡”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可能,同時也使傳統安全問題與新型安全問題疊加。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應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體系建設和完善、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與標準體系,打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應用的法律法規全鏈條,構建國、行、團標協同的標準體系,以標準引領技術發展。世界智能安全大會,是交流自動駕駛新技術的國際性平臺,聚集了全球領先的高校、研究機構、車企和科技公司,希望與會的各位嘉賓能通過這個平臺充分交流,共同努力推進自動駕駛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李駿院士指出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智能網聯汽車對提升汽車駕駛安全、改善交通效率、實現低碳出行都將產生巨大作用。到目前為止全球尚未實現自動駕駛安全第一的目標,ISC大會將始終把推動全球實現自動駕駛安全第一的目標作為宗旨和使命。
另外,FISITA主席,FISITA智能安全工作組主席Nadine Leclair等海外專家也發表了在線致辭。
主旨演講環節,圍繞自動駕駛安全挑戰及創新理念和方法展開,由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院長李升波教授主持。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黨委書記王建強教授以“邁向高等級自動駕駛的汽車智能安全技術“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王建強教授指出“新四化”發展趨勢下,交通對象間耦合關系不斷增強,作用機理動態演變,安全問題成為高等級智能汽車大規模應用的主要障礙。
除此之外,現場還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場景庫及測試評價關鍵技術。
●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場景庫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預期功能安全工作組,聯合國內57家單位共同研究預期功能安全研發創新發展體系,創建中國地域特色的預期功能安全共享場景庫,結合18家單位系統梳理預期功能安全觸發條件,收集典型長尾案例,擬與open系列標準對接,自動生成預期功能安全測試用例。
●自動駕駛測試評價技術
與此同時,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大疆與中國汽研聯合發布中國最大覆蓋度的航測數據集,涵蓋城市、高速公路等工況,為自動駕駛算法訓練和預期功能安全測試評價奠定開源的場景基礎。
去年,本田、奔馳L3級自動駕駛汽車功能先后通過了日本、德國政府的產品認證,中國的L3級自動駕駛汽車準入認證也呼之欲出。工作組聯合主要整車企業,研究L3級自動駕駛預期功能安全測評方法,形成若干技術報告及專著,也在本次大會上發布,支撐L3級自動駕駛安全研發及測試。
小結:本次大會圍繞智能駕駛的安全性為核心,既有主動安全也涉及被動安全,同時引入汽車在產學研的各個方面,讓聽眾了解到了汽車最前沿的技術和研究。另外,在研究落地方面,也是本次論壇探討的重點,根據專家介紹,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成果落地并配置到中國品牌車型上,我們一起期待吧。(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