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每場足球賽分上半場和下半場,新能源汽車也是,上半場是電氣化,下半場則是智能化!奔囦N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在與汽車之家交流時談到。實際上,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業內大部分人士的認同。
近幾年,在特斯拉的引領下,中國造車新勢力在智能駕駛領域成為了妥妥的“優等生”。但目前,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已經從拼核心技術,逐步轉向比拼量產速度和規模。在這點上,昔日看似低調的傳統車企正在厚積而薄發。
吉利屬于其中一個。整個上半年,吉利新能源銷量增長了398%,新能源滲透率由去年同期的3.5%提升至17.9%,遠超行業的增速。今年9月,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接近4萬輛,環比增長約5%,單月新能源滲透率突破30%。
如今,吉利的智能化也在加速。10月13日,吉利正式發布NOA高階智駕領航系統,將率先搭載于全新博越L(參數|詢價)之中。吉利的后發讓整個智能化汽車市場更加“內卷”,也讓這場重量級的比賽更加好看。
■主推安全、穩健的智能駕駛
據悉,吉利的NOA高階智駕領航系統可實現高速/高架從A點到B點的智能導航輔助駕駛。從具體場景及功能來看,這套系統提供了在45-130km/h全路況場景下的撥桿變道功能,在駕駛員打轉向燈后,系統自動判斷周邊環境,在具備足夠的空間及時間時進行輔助變道。
此外,該系統還可在0-150km/h速域區間的高速、高架道路上提供自動變道功能,系統會根據導航信息和道路交通信息及車輛周邊環境自動完成變道,包括上下匝道、超車、駛入快車道場景。
從吉利發布的視頻看,吉利NOA系統還適用于主動超車,當前車壓速時,系統可通過語音和屏幕提醒駕駛員即將超車,并自動打開轉向燈,同時人機共駕界面會顯示超車動畫。值得一提的是,在50-130km/h時,統超越大車時將自動進行車道內的小幅避讓,完成超車后,自動恢復至車道中心巡航控制。
放眼全球看,特斯拉早在2019年就正式向中國市場內推送NOA功能,也是全球第一個在量產車型中推出NOA功能的廠商。隨后,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紛紛跟進,目前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但廠商的目標不只限于高速。目前也有一些車企通過增加激光雷達的感知冗余,推動從高速場景向城區場景的落地。比如,長城汽車,通過子公司毫末智行,已經先后實現了輔助駕駛系統在旗下多款車型上搭載,具體應用場景也從高速封閉場景轉向了城市開放道路場景;而小鵬已經在廣州開始試點城市NOA功能,極狐也在深圳開始推送城市NCA功能。
對于城市NOA功能的落地,吉利也有自己的想法。范峻毅告訴汽車之家;“一般來說,高速路上的交通事故較多,并且在長途駕駛時,一款好用的輔助駕駛能夠幫助駕駛員放松手腳,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
實際上,在城市道路上,絕大多數人每天的駕駛時間都不會太長,如果真能實現自動駕駛,那用戶可以利用通勤時間放松手教,可問題在于,城市NOA仍然是輔助駕駛,用戶仍不能分神,否則就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更何況,使用高速NOA功能時,已經發生過不少起因車主分神從而產生的交通事故。吉利是希望打造一個安全的智能駕駛,保守穩健是關鍵要素。
■高精地圖加持獲得“上帝視角”
當然,“保守”并不意味著吉利的技術不先進。事實上,過去幾年吉利一直在積極推進自動駕駛的自主研發。為此在2021年4月,吉利汽車集團聯合億咖通科技成立了一家智能駕駛公司——吉咖智能,面向L2++及L3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進行感知、算法、底層軟件、硬件等全棧技術的研發。
不僅如此,吉利還有項很多車企都沒有的“絕活”——高精度地圖。為何這么說?業內普遍認為,高精地圖是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必需品,它能獲取車輛定位、道路情況及周邊環境等,可謂是給一輛汽車開啟上帝視角。但是,只有極少數車企擁有高精地圖的采集資質。
2021年下半年至今,自然資源部開展電子導航地圖資質復審換證,四批名單中只有21家企業通過,資質數量減少了近三分之一。其中有汽車企業背景的只有湖北億咖通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投資)。而多數車企或自動駕駛企業都需要向高德、百度、四維圖新等傳統圖商購買高精地圖,更新節奏要依賴于第三方。
有些車企為了規避高精地圖的種種問題,會采取“重感知、輕地圖”路線。比如長城旗下的毫末智行,干脆不用高精地圖,采用2個激光雷達、12顆攝像頭、12顆超聲波雷達和5顆毫米波雷達,也基本都達到了行業平均水準。但唯一缺失的高精地圖也成為這個NOH系統最大的被質疑點。
有了高精度地圖的加持,吉利NOA具備了厘米級高精定位,全車道動態監測能力,可提前預知路徑規劃,并能夠復刻90%以上的城市用車場景。據悉,這套系統可覆蓋100多種高速/高架駕駛場景。
不過,高精度地圖的采集成本相當大,對數據的“保鮮”要求非常高,如何在成本和時效性上保持平衡對吉利也是一大考驗。后期,如果吉利推出了城市NOA,那需要的高精地圖量將更大,更新難度也更復雜。
■50%芯片來源自研
全新博越L將率先搭載吉利NOA系統。除了這款車外,今年四季度起,NOA系統還將在領克、幾何和吉利的最新產品上應用,用戶可以通過FOTA的方式進行不同功能的訂閱、升級。
據統計,博越L深得90后、95后年輕消費群體的期待與認可,預售12天即收獲了超1.1萬輛訂單。
不過范峻毅對汽車之家坦言,他對目前博越L的市場反應“還不夠滿意”。“消費者還未看到這款車能發揮多大的智能化體驗,目前下定的很多用戶只是被它的顏值和性價比打動,后續10月下旬,博越L將開啟NOA高階智駕領航系統的全國公測。屆時,廣大消費者可更深入地了解這款車所帶來的智能出行體驗。”
不止是產品,吉利在自動駕駛研發上也有許多消費者看不到的點,比如芯片。為了到杜絕黑盒方案,吉利控股旗下汽車芯片設計企業——芯擎科技官方在近期透露,關于“龍鷹一號”量產的集成和測試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是國內首個利用7nm先進制程設計制造的自主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性能上對標當下正紅的高通8155。
據介紹,龍鷹一號芯片將于2023年正式裝車,將供應吉利和一汽旗下車型。同時,芯擎科技旗下的7nm ADAS芯片將于2024年裝車,這款芯片將全面對標英偉達Orin。目前,博越L座艙搭載的仍是業內主流的高通8155芯片。
眼下,吉利也正在韜光養晦。“未來在芯片領域,吉利是兩條腿走路,在與優秀芯片企業合作的同時,也會持續自研芯片,這個比例希望是1:1!狈毒銓ζ囍曳Q。
對了NOA的市場前景,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8月中國市場乘用車前裝標配NOA交付上險13.16萬輛,同比增長154.05%。不過,相比于同期336.87萬輛的L2標配交付,仍然是小眾功能。
隨著吉利的強勢入局,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NOA車型落地!半S著消費者了解并體驗到博越L的綜合智能化表現,我相信博越L的訂單會進一步的穩步上升!狈毒愕难凵裰辛髀冻鲆环N自信。
深厚的造車底蘊+可持續迭代的智能進化,在智能電動時代的下半場,吉利已經交出了第一份答卷。(文/汽車之家 彭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