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2022年,汽車行業頂住供應鏈壓力,克服重重困難,在下半年實現產銷量逆勢增長,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11月8-10日,有汽車領域“達沃斯”之稱的2022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辦。作為汽車行業的頂級盛會,中國汽車論壇自2011年創立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影響力日益廣泛。
本屆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以“聚力行穩 蓄勢新程”為主題。政府領導、國際行業組織、主要車企和新勢力企業負責人共聚一堂,探索產業穩增長之大計。汽車之家作為大會的官方合作伙伴,在現場為大家帶來與會嘉賓的精彩觀點。在2022中國汽車論壇-新形勢下的汽車行業運行和市場發展論壇上,汽車之家CTO項碧波現場發布了《中國汽車消費趨勢洞察 新能源車之中國品牌崛起》報告。
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增勢喜人。根據乘聯會公布的信息,2022年1-10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443.2萬輛,同比增長107.5%。而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爆發,中國品牌受益匪淺。從汽車之家大數據中的網友關注量中不難發現,中國品牌新能源車關注度近70%,銷量占比超過80%。
項碧波認為,上述成績的背后體現出了中國品牌產品豐富,品質優秀,價格覆蓋較為全面,對于用戶而言,可供選擇的空間更大。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品牌在這一輪變革中,敏銳地捕捉到了年輕化、女性力量崛起這些趨勢;在技術積累上,中國品牌核心技術厚積薄發;在產品品質上,中國品牌不再是“低質”的代名詞;在文化積淀上,“國潮”崛起,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對于中國品牌的認可度和消費熱情空前高漲。
新能源汽車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賽道,想要在未來發展中繼續鞏固優勢,中國品牌應做好如下四點:第一、推進品牌高端化;第二、抓住細分品類機會,關注女性消費;第三、加強品牌建設,占領用戶心智;第四、保障供應鏈安全。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我是汽車之家的項碧波,非常榮幸受到中汽協邀請,在此分享汽車之家對于汽車消費趨勢的洞察。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新能源汽車之中國品牌崛起”。大家知道,汽車之家是一個擁有海量用戶數據的平臺,我們在消費者看、選、買、用全鏈條購車旅程中,聽到了非常多的用戶聲音。
因此,結合我們挖掘到的C端需求與對于B端的認知和理解,今天我從崛起之勢、崛起原因、鞏固優勢等方面去分享我們對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洞察。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的大環境下,中國品牌正在加速崛起。
從去年至今,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雖然疫情、俄烏沖突造成的生產中斷、芯片短缺、原材料漲價等負面影響,影響了供應鏈的穩定性,但顯然新能源汽車頂住了壓力,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與潛力。截止到今年9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387.7萬輛,同比增長1.13倍。
從關注度上看,中國品牌新能源車關注度近70%,銷量占比更是超過80%,雖然外國品牌依靠深厚的品牌積淀與龐大的用戶基盤,在聲量上搶占了一批用戶的關注,但在銷量轉化上,外國品牌優勢被進一步瓦解。中國品牌的產品豐富,品質優秀,價格覆蓋較為全面,對于用戶而言,可供選擇的空間更大。
我們今年做的一項新能源用戶調研,也佐證了這一點。在新能源汽車的潛在用戶中,58%的用戶更偏好傳統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選擇新勢力品牌的用戶也超過了三成。同時,在消費者心目中,打在傳統中國品牌身上的形象標簽是“技術實力強”、“口碑好”,這在品牌認知上已經接近海外主流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品牌已然突破了固有的形象認知,“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已經不再適用。而對于從誕生之際就高舉高打的新勢力品牌,顯然略顯單薄的品牌積淀,并未影響其一直致力于營造的高端形象,“高端”、“科技感”、“創新力”等標簽,在用戶心中已經開始扎根。
中國新能源品牌形象升級的背后是新能源領域汽車品牌價值的重塑。在燃油車時代,30萬元被認為是中國品牌的價格天花板。在新能源領域,蔚來、紅旗、嵐圖、理想、極氪這些品牌的單車均價已經超越 30萬,跨過了豪華車的入門門檻。而像領克、小鵬的單車均價處于20-30萬元的區間,打入海外主流品牌陣地。更高的價格意味著更高的利潤空間,顯然中國品牌已經具備了品牌溢價能力。
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未來極有可能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新名片,在海外市場大放異彩。近期蔚來、比亞迪等車企海外布局相關的資訊,尤其是進軍國際汽車強國市場的信息,一度將新能源市場的關注點從國內拉向了海外。國內的燃油車銷量替代空間加上海外市場的增量,又恰逢海外汽車產能受限的機遇期,這無疑為中國新能源品牌帶來了更大的想象力。從出口量數據來看,新能源出海已經起勢。今年1-9月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累計完成出口18萬輛,在整體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中占據的份額,相比去年提升8%。誠然,新能源汽車出口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出海之路道阻且長。汽車是長生命周期的產品,不僅僅是生產和銷售重要,屬地化的運營和售后服務同樣重要。未來想要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還要依靠更為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布局,更為完善的銷售與運營服務網絡的搭建。
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終于了有了與國際品牌同臺較量的實力。中國品牌緣何崛起?這需要從消費群體、技術積累、產品品質、消費文化這幾個方面去理解。
汽車消費人群年輕化,是車圈一直熱議的話題。從人群規模變化和消費偏好上看,都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利好。當前30歲以下的年輕汽車消費者占比在三成以上,而年輕人更追求定制化、個性化,也更在意外觀、顏值。新能源車更“個性化”,“顏值更高” 的設計,正契合年輕人關注點。
同時,隨著女性經濟實力越來越強,越來越獨立,汽車消費“她力量”也在崛起。女性消費者占比已經超越30%,隨著汽車智能輔助駕駛能力的提升,駕車越來越輕松,女性消費群體比例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從汽車之家的調研數據中,可以看到,多數女性沒有“燃油車情懷”,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更高,達到了73%。同時,女性新能源用戶也更年輕,具備更大的消費潛力。
在技術實力上,中國新能源汽車依靠先發優勢,新能源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航里程提升到400公里以上。從2012年到2021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控制器功率密度均提升了2倍,電機功率密度提升了55%。而電池包平均價格則下降了82%。新能源關鍵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電池成本大幅下降,促進了新能源車的進一步推廣。
在智能網聯領域,基于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中國品牌同樣占據了先機。面向落地應用場景,逐漸形成“車路云網圖”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技術體系,而這其中,無論是智能網聯汽車的滲透、自動駕駛路測、云平臺的示范、C-V2X的應用還是高精地圖的數據采集都實現了快速的發展。
電動化與智能化技術的深厚積累,無疑為中國品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在技術實現不斷突破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也實現了大幅的提升。根據汽車之家新車質量數據(即新車百車故障數PPH,是指擁車期在2-12個月的新車平均每百輛車故障數),2021年新能源車整體質量相較上一年提升了31.4%,質量改善顯著。其中,在新能源車質量品牌排名中,超越平均線的7個品牌中,中國品牌占據5席,海外品牌僅占2席。中國主要品牌質量可靠性名列前茅。
此外,文化自信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作為當前主力消費群體的90后,成長于中國制造崛起、經濟騰飛、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國貨無論從設計、質感、品質和性能上都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這提升了消費者的認可度與信任感。對于國貨更強的文化自信感激發了年輕人的國貨消費熱情,而優質國貨帶來的良好體驗也為這股文化自豪感帶來正反饋。百度搜索數據顯示,2021年“國貨”關注人數占比大幅增漲,手機、服飾、汽車、美妝等覆蓋人民衣食住行的多個品類國貨搜索量全面增長。
在這種高漲的“國潮”消費熱情影響下,中國汽車品牌迎來絕佳的機遇期。
在當前潛力消費人群認可度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厚積薄發,品控不斷改善及強大的國潮自信的推動下,中國品牌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初期取得了亮眼成績。在今后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普及的階段,中國品牌如何鞏固優勢,贏得下一個挑戰?
對此,我們總結了四個發展方向,供大家參考。
第一,推進品牌高端化,抓住時代紅利。從產業發展上看,品牌高端化勢不可擋,這是中國汽車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不僅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繼續升級,還可以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從消費趨勢上看,高端市場仍有很大增長空間,一些新勢力品牌的高端產品已經取得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高端新品牌需強化高科技、高品質等賣點持續突破。
第二,抓住細分品類機會點。我們剛才講到,女性消費力在崛起,那么對于企業而言,應該關注女性用戶需求,比如,跟男性更看重駕駛體驗不同,女性更看重乘坐舒適性和用車性價比,那從產品設計、營銷和服務上,就應該盡力去滿足女性消費者的這些需求,盡力挖掘這個增量市場。
第三,繼續加強品牌建設。品牌建設的關鍵在于提升用戶對于品牌的認可度與價值認知。那么用戶在哪里?如何影響用戶?根據調研數據,新能源用戶獲取信息首選渠道仍然是汽車垂媒,所以說汽車垂媒是品牌建立用戶觸達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另外,數據顯示,新能源用戶在看車、選車過程中,更關注配置、價格、評測、評價等內容,新能源品牌可以通過這些內容的強化與露出,影響消費者,強化用戶心智。
第四,保障供應鏈安全!靶酒倘薄、“鋰價高漲”仍在持續,未來會進一步緩解,但不會馬上消失。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汽車產業鏈的外延進一步延伸。對關鍵資源的掌控需要從戰略布局的高度去思考,平衡供應鏈成本與風險,避免產能中斷帶來損失。畢竟在群雄逐鹿的時代,誰有產能,誰就能搶占先機,為今后的競爭增加勝算。
剛剛我講到了我們在中國品牌消費趨勢、崛起原因以及如何鞏固優勢上的一些思考,簡單總結一下:在人群變遷上,我們看到了年輕化、女性力量崛起這些趨勢;在技術積累上,我們見證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篳路藍縷,核心技術的厚積薄發;在產品品質上,中國品牌不再是“低質”的代名詞;在文化積淀上,“國潮”崛起,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對于中國品牌的認可度和消費熱情空前高漲。
正是這些因素推動了中國新能源品牌的崛起,若要繼續高歌猛進,進一步鞏固優勢,建議關注這些方向:第一、推進品牌高端化;第二、抓住細分品類機會,關注女性消費;第三、加強品牌建設,占領用戶心智;第四、保障供應鏈安全;
新能源汽車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長坡厚雪的大賽道,企業需找準自身定位,選準發展路徑,并努力建立他人不可逾越的護城河。
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必須從用戶需求入手,避免技術能力、產品供應與需求錯配。汽車之家最了解購車用戶,對用戶的洞察可以幫助中國品牌設計生產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汽車之家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始終是用戶看、選、買、用、換的首選平臺。
作為垂媒第一,每年有1.5億用戶在汽車之家平臺上看車,每年2300萬輛新車銷售中有一半的用戶在汽車之家完成選車決策,并擁有全網最大的用車車型庫,為消費者提供了強大的選車工具。
希望汽車之家能借助海量用戶優勢、平臺優勢與工具優勢,繼續助力消費者更好的做出消費決策,也幫助企業更好的去鏈接消費者,觸達心智。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各位的聆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