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12月16日-17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GIV2022)”在合肥召開。江汽集團股份公司總經理李明在會議上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呈騰飛之勢,預計在L4階段中國將會趕超歐美,到2025年,中國市場的智能汽車總量將會引領全球。
與此同時,李明也指出,要實現高級別的自動駕駛,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的基礎和技術的研發還相對薄弱,整車研發、傳感器等還需要更大的力度,尤其在控制決策和執行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些差距,汽車操作系統和芯片的短板還比較明顯。剛才張永偉秘書長給大家做了專業的分析。
第二,適應智能汽車制造的新型智能化的制造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智能云管控應用示范等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統一標準。
第三,目前采集的數據不足以支撐L4級自動駕駛車輛做自主決策,車路云一體化基建的成本還比較高。
關于江汽集團在智能汽車領域發展的現狀,李明介紹,江汽集團正在大力推進新能源智能化戰略,在技術和產品研發方面,自動駕駛控制器等智能汽車的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取得了積極進展,在ADAS輔助駕駛系統已全面實現了L2級智能駕駛,并完成了L3級智能駕駛功能的開發,L4級智能駕駛功能樣車進行了常態化示范運營。在車路協同應用探索方面,構建了覆蓋全系列的車型、車聯網業務平臺和完備的車路云開發試驗環境。江汽集團開發了八大場景的控制算法,實現了17個國標場景的全覆蓋,并建立了江汽集團V2X技術的開發平臺,開展融合了5G+V2X通信域控制器的開發等等。
江汽集團積極與國內高校、研究所、企業等開展了智能汽車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以及應用,與中科大、清華、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所等聯合開展了安徽省智能網聯電動車關鍵系統集成開發與產業化項目,打造L3級智能網聯技術平臺,實現了具備L3級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產業化。與中科大、合工大、中國電信、安徽智詠物聯公司等開展了安徽省重大科技專項;基于5G的車路云協同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項目,開展了5G環境下對無人駕駛的車路云協同關鍵技術和演示驗證系統,為5G自動駕駛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強大的科學儲備;聯合合肥工業大學承擔的混合交通環境下的智能電動汽車運動規劃關鍵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完成了環境感知技術與信息融合技術的開發。
在產業化合作方面,江汽集團加速鞏固新能源產業鏈核心資源,在掌握電機電控軟硬件等核心能力基礎上,加大掌握智能網聯技術,深化與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在智能語音、5G、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化合作,聚焦自動駕駛技術與知名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成立了以軟件定義汽車設計開發的一些合資公司。與大眾汽車集團、大眾安徽以及合肥市經開區共同簽署了大眾智慧物流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出智慧物流試點項目,進行了智能網聯、移動出行和自動駕駛運輸服務的相關測試。
在產業鏈投資方面,江汽集團積極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強化了項目的投資孵化,江淮旗下的基金公司去年到今年圍繞著智能汽車的相關部件也在大力度開發相關的投資工作。
李明還提出了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第一,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放緩及逆全球化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們建議政府主管部門指導行業企業等加強對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把脈,識別各環節可能被卡脖子的風險,抓緊補短板,保障我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可控。同時,建議行業企業密切關注產業鏈的完整性、安全性,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鏈水平,推動汽車零部件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為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重要的支撐。
第二,建議加強對汽車操作系統、芯片、軟件、自動駕駛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聯合攻關力度,鼓勵國際間的人才交流、校企合作、海外投資、技術創新領域的渠道和方式。改變以資源換市場、以市場換技術的方式,逐步向以技術換技術的轉變,同時鼓勵高校開展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究,協同好企業在技術研究成果之上開展應用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第三,建議加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建設,推進智能汽車上路試點工作,加快智能汽車多場景和復雜場景的測試驗證,合理統籌好安全與發展,加速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落地。同時,建議在后續試點工作梳理提煉可復制和推廣的經驗,并對試點發現的問題及時研判,并加以解決。特別在產品管理、交通管理、信息安全領域和基礎設施領域中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沖突和不協調之處等方面,逐步形成完善智能汽車的監管法律規范體系。
第四,統籌好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融合一體的發展。將智能汽車視為未來交通網、信息網、能源網“三網融合”的核心,來推動交通和城市的智慧化改造。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