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智能網聯 正文

華為王軍:共建自主創新的智駕技術體系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  12月16日-17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GIV2022)”在合肥召開。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OO、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王軍在會上表示,要共建自主創新的智能駕駛技術體系。在美國切斷高性能GPU芯片的供應以后,對自動駕駛領域的影響巨大。而華為打造的昇騰架構,從底層硬件、AI框架、訓練平臺和工具鏈全棧自研,不依賴美國技術。

汽車之家

  王軍介紹,經過三年多的發展,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進入規模交付階段。截至今年10月底,華為已經發布了172萬套部件。現在是燃油車向電動車發展的階段,正在向智能化演進。電動化是能源系統的變革,本質依然是硬件的變化,硬件決定體驗的上限,電動的性能和體驗將逐漸趨同。電動車體驗的差異化主要來自于智能化的系統,特別是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不同車型之間的差異很大,智能化的核心是算力、軟件和數據,硬件能力只是體驗的下限,而軟件決定了體驗的上限。

  華為在實踐過程中發現,電動化是智能化的最佳載體,兩者之間的差異也很大,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術體系,華為在努力將二者進行深度融合,產生1+1>2的效果,成為車企智能化轉型之路上的橋梁,打造最佳體驗的智能電動汽車。

  智能化是一條新賽道,華為方面認為,采用全棧集成的解決方案可以構建體驗最佳、技術領先的系統,比如自選模式的鴻蒙座艙系統、HM模式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但是這種方式也面臨投入大、技術難、周期長的問題。華為在打造全棧方案的過程中推出零部件技術和產品,針對不同車企的情況和需求,采取多樣化的模式合作實現共贏。

  王軍表示,智能汽車是高度個性化、定制化,又能大批量工業生產的高價值消費品,要在矛盾中實現平衡,就需要強大的基礎架構和開發平臺,既可以靈活定制形成差異化,又能夠快速開發和復制。華為智能汽車數字底座可以為車企提供基礎的網絡和硬件平臺,也可以提供包括底層操作系統、原子化服務和開發工具的基礎軟件平臺,提高開發效率,通過整車協同提升體驗,接口開放降低開發難度,應用這個平臺的多款車型正在開發中,2023年開始將陸續發布上市。新車型的擴展能力更強,迭代開發速度更快,2022年9月2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SDV工作組發布了《軟件定義汽車服務API參考規范》3.0正式版,包括了501個原子服務的API接口和343個設備抽象API接口。華為作為SDV工作組的重要成員之一,基于標準化接口規范已經完成與20多個廠家30多款設備的系統域集成,新業務的開發效率提升十倍。

  王軍分享了兩個集成的解決方案。在智能座艙方面,華為將智能手機極簡的人機交互體驗與汽車精密的空間體驗更佳的硬件深度融合,構建了全棧智能座艙解決方案Harmony Space為駕乘人員提供全場景智慧出行服務。華為還在不斷提升語音、多模態交互、屏幕、Huawei Sound和生態各方面的能力,在未來都將逐步釋放出來。

  基于Harmony OS車機操作系統,聯合伙伴共同定義硬件接口,做到硬件即插即用、可替換升級,多樣化的硬件之間互聯互通,并針對車載場景開發了九類CASE,把語言、視覺、Huawei Sound以及合作伙伴的底層硬件能力通過API接口開放給應用,快速開發多設備協同的座艙系統。我們合作伙伴的車載天幕、電子后視鏡、全息投影、轉向系統和智能健康座椅設備在完成集成測試后正在陸續應用到客戶的新車型上,幫助伙伴獲得商業成功,為消費者構建創新的座艙體驗。

  在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方面,王軍認為,智能駕駛不能靠堆硬件,堆硬件堆不出好的體驗來,現在市場上非!熬怼,經常能看到在宣傳時說有多高的算力,配置了多少傳感器,但到底能實現什么樣的智能駕駛體驗并不確定。三年前我們定義了當時業界最高的硬件規格,后來大家說華為的智能駕駛系統好,因為硬件配置很高很強,業界開始在硬件比拼上“卷”起來,陷入了重硬件、輕體驗、弱安全的怪圈,這是不應該提倡的。

  智能駕駛最難的是大量長尾難點場景的突破,這需要強大的軟件算法能力和海量的測試驗證積累,達到類似人駕才能最舒適。而且要比人駕更安全,才是最好的智能駕駛系統,華為一直在追求類似人駕的極致體驗。9月份深圳正式釋放了高精地圖,搭載了華為ADS系統的極狐阿爾法S HI版面向深圳車主推出城市NCA自駕導航輔助功能,華為ADS是首個支持城區高階駕駛輔助的系統,我上下班的時候經常開這輛車,二三十公里的道路全程使用自駕,輕松實現點到點的智能駕駛輔助,F在的城區NCA功能依賴高精地圖,構圖審圖的周期比較長,隨著高精地圖在中國各大城市逐步釋放,會陸續開通城區的NCA功能,上海的城區NCA功能將在12月正式上線。

  安全是智能駕駛的核心,華為提出人駕要更安全、自駕要更輕松。華為在人駕時設計了360°安全防護體系,共16種主動安全功能,充分發揮了融合感知能力,提升了很多主動安全能力,比如傳統的AEB,華為的速度更快,能發現異常的物體,實現主動安全處理,為自駕配置的感知系統能夠利用在人駕上,整體自駕的硬件設備才物有所值。當前的智能駕駛系統基本都是片斷化的體驗,華為聚焦高速、城區、泊車三大駕駛場景,努力突破難點場景,打通全場景的自駕功能,增強用戶體驗的連續性,讓智駕更輕松。

  王軍呼吁,要共建自主創新的智能駕駛技術體系。前不久美國限制了向中國出口高性能GPU芯片,AI制裁開始落地實施,高端芯片主要服務于高性能的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用于云端大規模AI訓練,對自動駕駛的AI算法訓練至關重要。切斷這些高端芯片的供應,對自動駕駛領域的影響巨大,華為基于昇騰系列的AI處理器打造面向“端、邊、云”全場景的AI基礎設施方案,覆蓋深入學習領域的推理、訓練和部署全流程。昇騰架構從底層硬件、AI框架、訓練平臺和工具鏈全棧自研,不依賴美國技術。

  華為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核心是昇騰系列,基于昇騰計算構建了八爪魚云端訓練平臺,打造了端云協同的智能駕駛開發、訓練和部署平臺,扎根技術,給世界第二種選擇。華為已經把智能駕駛所有的訓練遷移到昇騰架構上,這意味著華為自己的訓練很多算子已經在昇騰上構建好了并且開放給其它算法開發者。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一起使用這套系統,眾籌算子庫,在中國的黑土地上持續發展,越做越好。我們還將繼續與高校和教育機構緊密合作,為開發者提供昇騰系統的培訓,并在向昇騰遷移的過程中提供工具和技術支持,攜手中國的產業伙伴們共建自主創新的智能駕駛技術體系,共享技術創新成果,共贏智能駕駛的未來!

華為王軍:共建自主創新的智駕技術體系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視角
論壇峰會
更多精彩內容:
生產研發
新車預告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論壇峰會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