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2023年全球第一個重要的展會——2023 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正式開幕。在本屆CES展上,依舊有不少新車以及超前技術發布亮相。例如大眾發布了帕薩特電動平替產品——大眾ID.7,寶馬則玩兒起了人車情感交互——發布了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在技術零部件等方面,RoboSense(速騰聚創)發布了首款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而一位意大利設計師甚至還發布了將電梯與智能汽車相結合的概念產物。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屆CES展上還有哪些超前衛的技術吧!
★ 新車/概念車類
● 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
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3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BMW i Vision Dee 概念車全球首發。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的英文名稱為Digital Emotional Experience,即數字化情感體驗,展示其對未來車內和車外數字體驗的愿景。
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做到了虛擬與現實世界體驗的融合。外觀來看,整車設計造型前衛,采用極簡主義設計,聚焦于數字化體驗?梢钥吹剑瑢汃R標志性的天使眼”雙圓大燈/雙腎格柵依舊不會缺席。這款概念車是寶馬集團在數字化領域的最新力作,展望了即將于2025年面世的新世代車型,是通往新世代車型的又一里程碑。
車身側面的造型設計感十足,線條設計頗為較為凌厲。值得注意的是,寶馬集團在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車身表面發布了全球首次應用在汽車上的全彩E Ink技術。此前,寶馬在寶馬iX Flow上打造出黑白交替的獨特車身設計,如今該技術進一步升級,在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上推出完全可變、可單獨配置的彩色外觀。電子紙薄膜覆蓋了整個車身,通過不同的電脈沖,車身可呈現多達32種顏色。
和外觀造型一樣,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的內飾設計也是采用了極簡風格。新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打造了車內數字化體驗,同時不會干擾其他功能和設計元素。
寶馬在新車上首次采用了寶馬先進平視顯示系統,該系統的投影內容能夠覆蓋風擋玻璃的整個寬度,讓信息能夠在盡可能大的表面上顯示。這意味著,這輛概念車內部不會有任何物理顯示器,只會依賴于前風擋玻璃呈現的投影技術,來展示車內所有的顯示內容。無論是車輛的基礎數據還是娛樂系統,或者是其他用于娛樂的界面,甚至接入元宇宙世界,該前風擋玻璃將會作為唯一的數字界面與大家進行互動。
混合現實交互界面是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另一大亮點,車內不會有任何的物理按鍵,中控臺部位有一個虛擬的投影,在其投影上有五個按鈕,但這并非是物理按鈕,只是投影出來呈現給大家。這種混合現實技術能夠充分調動不同感官,在車內創造沉浸式體驗,為用戶打造全新維度的駕駛樂趣。通過隱藏在儀表板上的Shy Tech傳感器,駕駛者可以自行決定在先進平視顯示系統上顯示的數字化內容以及內容的豐富程度。用戶可以通過混合現實交互界面在五個層級中進行選擇,包含:真實環境,駕駛信息、社交溝通、增強現實投影,以及虛擬世界。
不僅如此,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可以與人交談。車輛的大燈和封閉式雙腎進氣格柵共同組成了車外人機情感交互模塊,汽車能夠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表達情感,例如喜悅、驚訝或贊同。事實上,這輛概念車上的雙腎進氣格柵、雙圓形大燈和霍夫邁斯特彎角等經典設計元素均以創新的數字方式呈現。
此外,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能夠打造個性化歡迎場景,車輛可通過語言和表情與人進行最自然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各種傳感器,車輛可以識別人的身份和位置,當車輛檢測到駕駛者走向駕駛艙時,車門會自動打開以示歡迎。更為驚喜的是,寶馬i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還可以將駕駛者虛擬形象投射到側窗上。此次概念車的發布表達了寶馬集團致力于實現電動化、數字化、循環永續的未來。
● 大眾ID.7
在北京時間1月4日開幕的CES電子消費展上,大眾ID.7正式迎來首發亮相,該車此前內部代號為Aero B,其被看作是帕薩特車型的電動繼任者。據此前消息,新車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率先在中國上市,并將會由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共同引入,后續該車還將會推出旅行版和GTX高性能版車型。
外觀方面,新車依舊貼滿偽裝貼紙,這與此前大眾ID.3和ID.4發布時的樣子一樣。雖然被貼紙遮住,不過可以預判新車將會采用貫穿式大燈設計,與中央的發光LOGO相連在一起。另外,新車在下包圍和兩側霧燈區域都配備有通風口設計,使該車的風阻系數僅為0.228Cd。
新車側面擁有比較流暢的線條,尾部采用溜背式造型降低風阻,同時可以看到肩線位置采用一條筆直的線條,其下方是半隱藏式門把手。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940/1860/1530mm,軸距為2970mm。另外,新車輪圈采用了低風阻造型,輪胎尺寸為255/40 R20。
車尾方面整體造型比較飽滿,與前臉一樣,雖然有貼紙遮擋,但是可以推測出其將會配備貫穿式尾燈設計。在尾廂上部擁有小鴨尾式設計提升運動感,另外目前還無法判斷其尾門是否為一體式設計,如果是的話更能增添它的拉風程度。
內飾方面,新車還將會延續大眾ID.系列的家族式設計風格,中控屏尺寸將加大至15英寸,并內置最新HMI系統。儀表盤尺寸則會進一步減小,擋把依舊集成在轉向柱上,在前風擋玻璃上則會繼續配備AR-HUD顯示功能。此外,新車在智能方面也將會有所升級,比如可以檢測車外溫度,當拿著車鑰匙走近車輛時,可以提前開啟空調系統預熱或制冷。
動力方面,新車將會提供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兩種不同形式,不過具體動力參數尚未公布。動力電池容量為77kWh,其最大續航里程可超過700km。據悉,新車將在2023年6月在國內首發,屆時將會公布更多具體參數。
● RAM Revolution電動皮卡
2023 CES電子消費展正式開幕,在本屆展會上RAM Revolution電動皮卡正式首發亮相。新車基于STLA Frame架構進行打造,該平臺具備兼容性,最大可以容納200千瓦時電池組,新車續航里程達805km。據悉,新車將在2024年投入量產。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了相比傳統皮卡車型更為流線的設計,前車燈點亮的效果極具未來感,中間巨大的RAM標識還會自發光,車燈與車標很好的融合。此外,LED日間行車燈的造型采用類似“X”狀向外發散,并將大燈包裹在內,辨識度非常高。
車身側面,新車采用了雙排座艙,并擁有寬大的前后側翼子板,后貨箱與車體的比例看上去非常協調,同時尾燈組與RAM的發光LED燈組形成了貫穿式的設計,與車頭的燈組相呼應,進一步提升車輛的科技感。
新車將會基于STLA Frame平臺進行打造,最大可以容納200千瓦時電池組。全新RAM 1500純電動皮卡續航里程可達805km,具備150kWh快速充電功能。
RAM計劃在2030年起所有的新車都采用純電動動力,而概念車使用的STLA Frame架構具有廣闊的兼容性。
● 標致Inception概念車
2023 CES電子消費展期間,標致Inception概念車首次亮相,新車基于標致BEV-by-design全新電動平臺打造而來,用以展現品牌未來電動化的設計方向。據悉,這款概念車預計不會量產,但它的設計風格會在2025年后的新車中陸續落地。
標致Inception概念車擁有碩大的前格柵,內部配備可點亮光源以及品牌LOGO。側面來看,新車采用低趴的車身線條,同時也強調功能性,車身顯得非常修長。而且從設計上看,標致的概念車都在未來感中透露出一絲復古的氣息,有種讓人過目不忘的感覺。
而尾燈造型方面,可以看出在這臺概念車仍然也有標致經典的獅爪元素,豎條狀燈帶顯得頗為硬朗大氣,同時也更具未來感。
● 索尼AFEELA
在2023 CES展上,索尼AFEELA迎來首發亮相。結合此前的消息,新車將于2025年上半年開始接受預訂,2026年春季在美國上市,日本市場也將于2026年下半年開始交付。
據悉, 索尼AFEELA由索尼與本田合資的電動車公司打造,按此前消息來看,在雙方的合作中,本田將主要負責車輛的駕駛性能、制造技術、售后服務管理等工作,而索尼將負責開發娛樂、網絡和其他移動服務功能。
結合近期的消息來看,索尼和本田的合資企業SONY Honda Mobility的想法是圍繞著索尼已經聞名的娛樂產品打造一款汽車。毫無疑問,索尼的“殺手锏”PlayStation 5(PS5)或將成為關鍵所在,而Kawanishi(之前是索尼人工智能機器人部門的負責人)則表示,將PS5平臺納入他們的汽車是“技術上可行的”。
眾所周知,汽車正在朝著“智能終端”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嘗試向汽車內融入更多跨界元素,而索尼對此毫無疑問是非常在行的,看看車里面這幾塊屏幕,你覺得在車內玩游戲可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 高通概念車
在CES 2023(2023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高通技術公司帶來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車,并展現了驍龍數字底盤解決方案如何集成來自多樣生態系統中不同公司的技術,提供更加個性化、直觀的體驗,包括沉浸式信息娛樂、駕駛輔助和增強的安全性等。
憑借驍龍數字底盤和高通的橫向式聯網服務平臺——驍龍車對云服務,汽車制造商可將這些體驗擴展至旗下不同級別的產品上;同時,驍龍數字底盤和驍龍車對云服務也將提供OTA服務。此外,高通正在與諸多技術和服務商進行合作,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包括:Access、Amazon Music、友達光電、Bose、科絡達、Cognizant、Daon、Rightware、SoundHound、中科創達、Vector Unit、Wink和Zoom等。
這款全新概念車采用了頗具未來感的造型設計,整體造型類似于一臺轎跑SUV,流暢的車頂線條+低趴的車身姿態讓它看上去頗具運動氣息。前臉部分采用了分體式頭燈組設計,前包圍處則為比較常見的三段式布局,能夠優化車輛的空氣動力學表現,并帶來更好的散熱能力。
車尾部分,新車同樣采用了分體式尾燈組設計,與頭燈組的布局頗為相近。此外,遍布車身的燈帶還可以切換成不同的顏色。我們還可以看到,新車采用了對開門式設計,在當前時代的概念車上,想必大伙已經非常習慣這種做法了。
進入車內,智能座艙的實力將會得以展現,首先,其擁有豐富的個性化服務,車輛可以識別每個駕乘者,按照個人設置自動調整座艙,例如座椅位置和空調溫度等;同時還在駕乘者對應的屏幕上顯示最近使用的應用和喜愛的娛樂內容。此外,在集成式人臉識別和生物識別的加持下,交通服務付費等功能均可輕松實現。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在交互式輔助層面也有一定的亮點,無論是調節座椅、播放音樂,還是完成支付,所有乘客均可通過車內特定音頻區域工作的對話式虛擬助理來實現。
車輛前排配有55英寸顯示屏+5G網絡連接,擁有豐富的功能;車輛后排同樣配有顯示屏,并繼承圖形圖像增強功能,優化視覺體驗。此外,新車還將支持實時3D地圖和定位服務,這也為更好地實現駕駛輔助功能打下了基礎;當車輛發生事故時,車輛周圍的情況會被錄制并保存至云端,為后續事故解決過程提供更多便利。
● 現代摩比斯M.Vision TO/M.Vision HI
在本屆CES展上,現代摩比斯帶來了兩款概念車,分別是M.Vision TO和M.Vision HI。同時現代摩比斯還展出了關于未來移動出行專用車輛的多種新技術,并發布碳中和戰略。
M.Vision TO概念車從車門到車頂全部都由玻璃組成,其將會配備主動式氣動襟翼以及外部顯示器,顯示器或可以顯示即將到達的目的地等信息。車身外部的四個支柱還將集成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以及MR顯示器等。該車內部還將配備可折疊或旋轉的座椅。此外,汽車輪還將集成電機、轉向、制動以及懸架等,使其可90度旋轉。
M.Vision HI概念車可以理解為是M.Vision TO概念車的豪華版,其外觀采用類似集裝箱的造型,內部或將配備顯示器支持看在線電影以及購物,同時其或將在內部集成“利用用戶眼睛作為控制器的凝視輔助遠程控制”技術。
“HI”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駕駛體驗,車輛的玻璃可以用作大屏幕來觀看電影或享受在線購物。M.Vision HI采用了遠程控制技術,用戶可以通過瞳孔變化來控制車輛操作選擇自己想要欣賞的內容。 除了兩款概念車型,摩比斯還展示19項新開發的可量產移動技術,包括未來駕駛艙集成解決方案、LED格柵照明和全息AR-HUD。其中,旋轉顯示技術和新概念后輪懸架技術獲得了CES 2023創新獎。旋轉顯示屏的特點是32英寸超大畫面可上下垂直移動。新概念后輪懸架是用于電動汽車或未來移動出行專用車輛上,以實現功能集成和輕量化。
● Aska A5(eVTOL)飛行汽車
2023 CES上,Aska A5(eVTOL)飛行汽車正式迎來首發亮相,該車將采用增程式驅動,據悉其可在空中行駛402km,不過并沒有公布在陸地上的行駛里程,該車預計將會在2026年量產。目前該車已經在海外開啟預售,訂金5000美元,預計正式售價78.9萬美元(約人民幣543.4萬元)。Aska集團成立于2018年,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
這是一款eVTOL(an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ehicle垂直起降)飛行汽車,也就是說,它可以在任何直升飛機能到達的地方完成起降。當在陸地上時,機翼收縮起來使它的尺寸相當于一款SUV車型,使它可以在公路上行駛。
車內有著比較高的科技感,多塊屏幕可實現分屏顯示,并支持實景導航。另外我們看到了傳統的“PRND”虛擬換當按鍵,同時還有“V、F”用于飛行的擋位。方向盤造型結合了飛機操控感與傳統方向盤,上方采用了開放式設計,比較新穎。另外,車內將采用4座布局,滿足日常通勤。
Aska A5在動力上采用增程式驅動,在陸地行駛時,它可以將動力傳遞至4個車輪,同時最高時速可達113km/h(70mph),官方并未透露陸地上的續航,不過通過官圖來看,它在電量剩余95%的續航為563km(350英里)。另外,它將由電力驅動6個螺旋槳升至空中,當達到一定高度后,兩側機翼可轉換角度完成飛行,空中飛行距離為402km(250英里)。如果在空中突發機械故障,它可以通過打開降落傘安全降落。
● Holon自動駕駛巴士
在2023 CES期間,本特勒旗下汽車品牌Holon發布了自動駕駛巴士,官方將這款車描述為“世界上第一個符合標準的自動駕駛汽車”。
這款全新的自動駕駛巴士擁有一個四四方方的車身輪廓,我們可以看到它平坦的車身邊緣、圓形的前大燈、大面積的玻璃窗。該車設計了一個寬敞的空間概念,最多可容納15名乘客,從而縮小了個人和公共交通概念之間的差距。舒適、微妙的偏置座椅布置在滿足所有安全要求的同時提供了隱私感。
據悉,這款車有賓尼法利納負責設計,Holon負責開發和生產Mobileye提供自動駕駛系統,Beep提供移動服務相關技術。接下來這款車將會應用在物流和公共出行公司,此外還包含有市政、大學、機場、公園等。該車的最高速度為60公里/小時(37英里/小時),其續航大約為290公里。新車將會在2025年在美國投入生產。
● Davinci達芬騎DC100
在2023 CES展上,來自中國純電機車企業Davinci達芬騎旗下的DC100車型首發亮相,新車是一款電動摩托車,除了造型運動之外,其加速能力也相當出眾,據悉,其擁有3秒“破百”的加速能力,新車在國內市場的售價為17.77萬元。
可以看到,新車擁有十分科幻的造型設計,其車身覆蓋件由符合材料支撐,內部包裹著整體式鋁合金框架,17英寸輪圈氣勢相當足,與之匹配的是Pirelli Diablo Rosso III輪胎以及Brembo制動系統。此外我們還了解到,新車擁有1000多個芯片和200多個傳感器,可跟蹤車輛環境、運動狀態、道路狀況、電池和電機溫度、傾斜角度等信息,并可通過傳感器感知前后輪速差、后輪摩擦力變化等信息修正輪速,保證車身平穩性,使車輛在可控范圍內行駛。
配置方面,新車擁有數字鑰匙技術,車主可以通過下載Davinci應用程序將智能手機用作數字儀表盤。該車還搭載動能回收系統、無線更新和牽引力控制系統等安全功能,未來還會升級包括自平衡功能以及自動停車和遠程呼叫。
動力方面,新車最大功率可達134Ps(135hp),最大扭矩達到了驚人的850N·m,0-100km/h加速時間可達3秒左右,最高時速可達200km/h;同時車輛配備了一個17.7kWh的電池組,續航為400公里,并可以使用直流快充在30分鐘內充滿電。
● 雅迪YADEA電動摩托車KEENESS VFD、電動踏板車VF E150等
在本屆全球最大的科技消費類電子產品展即2023年CES上,中國電動兩輪車品牌雅迪YADEA攜多款產品亮相,其中包括電動摩托車KEENESS VFD、電動踏板車VF E150等。
此次參展的雅迪KEENESS VFD是一款有著常規燃油摩托造型的電動摩托車,整體外觀來看和燃油摩托的街車類似,造型也頗為動感。這臺摩托車在歐洲屬于A1摩托車類別,配備72V32Ah的雙電池組。每個電池重14kg,可存儲2.3kWh的容量,總容量為4.6kWh,支持拆卸充電,NEDC續航里程140公里。代號VFD-10KW的電動機具有10kW的峰值功率,最大扭矩為280N·m,最高車速可達100km/h。
電動的“大趨勢”已經充分影響到出行的方方面面,摩托這個與汽車相伴很久的兩輪品類自然也會跟上潮流。在國內電動車領域浸淫多年的雅迪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專家了,此次帶來的KEENESS VFD也為我們揭開了了未來出行的一個新方向,至于這款車將在未來什么時候正式和大家見面,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 Italdesign Climb-E
在2023 CES展上,意大利設計師為我們帶來了一款天馬行空的新作品——Italdesign Climb-E。它既是一款能夠移動至家門口的私人電梯,也是一款擁有200英里(約322公里)的電動汽車,如果你愿意的話,甚至還可以讓底座和車體分離,底座充電,車體則可以擺在家中,當做一個私人生活空間。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款全新產品既可以被當做交通工具,也可以成為你家的一部分,圖片向我們展現了這款產品的多種不同用途;當然了,作為一款“未來”產品,當它作為汽車時將會具備全自動駕駛能力;同時,它的內部采用回收材料進行打造,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現階段,我們基本上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對于未來的暢想,靈感來自于設計師的浪漫主義情懷,若想真的投入使用,且不說實現全自動駕駛的難度,建筑物等基礎設施也要滿足極高的條件,首先,你的家必須足夠大才能容納它......
★ 新技術/零部件類
● smart/億咖通科技/AMD-智能座艙車載計算平臺
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 2023(2023國際消費電子展)上,smart與億咖通科技展出了由兩家公司攜手打造、由AMD技術賦能的高性能沉浸式智能座艙旗艦車載計算平臺。
該款次世代智能座艙車載計算平臺將搭載于smart品牌于2024年規劃推出的純電量產車型之上,亦是繼億咖通科技和AMD于2022年8月公布的全球戰略合作后,首款由億咖通科技采用AMD技術設計與開發的車載計算平臺。
這款智能座艙將采用AMD銳龍嵌入式V2000處理器和AMD Radeon RX 6000系列GPU,將提供領先的算力和驚艷的游戲主機級視覺圖像渲染能力。該平臺結合了AMD硬件以及億咖通科技的創新產品設計和軟件能力,從源頭開始的產品設計將帶來卓越性能和突破性顯示功能。
● 奔馳電氣化戰略
在本屆全球最大的科技消費類電子產品展即2023年CES上,梅賽德斯-奔馳公布了電氣化戰略的信息,同時還展示了自動駕駛以及車內娛樂系統的新進展。
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將搭建全球范圍的高功率充電網絡。今年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啟動,后續還將拓展歐洲、中國和其他主要市場。到2030年之前建成完善的自有充電網絡。據了解,梅賽德斯-奔馳將在全球范圍建設超10000根高功率充電樁。
與此同時,奔馳還展示與合作伙伴ZYNC打造的車內娛樂新系統,包括Apple Music和杜比全景聲等技術成果。
● 寶馬 OS 9車機系統
寶馬在2023 CES展會期間公布了基于Android系統上運行的最新車機系統——BMW OS 9。該系統將支持3D導航,以及擁有靈活的觸摸布局。未來該系統正式啟用后或將有全新的名稱。
不久前,寶馬的iDrive 8系統剛剛隨著寶馬全新旗艦電動SUV iX一同發布并正式啟用,目前采用了曲面雙聯屏配置的寶馬車型,基本都搭載的是iDrive 8系統,包括前不久發布的全新7系/i7。
不過有消息稱,iDrive 9車機系統將會很快投入使用,可能即將用在未來幾個月內上市的全新寶馬X1車型上。另外一點有意思的是,寶馬目前并不是所有的車型都可以更新OS 9車機系統,部分型號將更新到iDrive 8.5版本。
至于為什么不將所有汽車都換成全新BMW OS 9?其實原因還是很尷尬的。畢竟BMW OS 9是基于Android平臺運行,目前像全新7系這些使用iDrive 8系統的車型,其系統是在Linux平臺運行,整個車機系統代碼的邏輯不太一樣。不過寶馬官方表示,無論是iDrive 8.5還是OS 9,其交互體驗將非常相似。
目前,iDrive 8.5車機系統將會在2023年夏天發布的全新寶馬5系/i5上首次使用,在今年晚些時候,全新7系/i7也將更新為8.5的車機系統。
除全新寶馬X1外,全新的寶馬2系Active Tourer車型也將使用BMW OS 9車機系統。此外,未來的MINI車型也將更新該車機,但會采用不同的視覺UI,以區別于寶馬車型。
● 豐田紡織MX221/MOOX概念座艙
在本屆CES展上,豐田紡織帶來了MX221/MOOX概念座艙,展示了公司關于未來無人駕駛內飾空間的設想。
MaaS共享乘車空間概念“MX221”是一個以L4級自動駕駛為前提的城市共享移動內飾空間。基于“Diversatility”的概念,可以響應多樣化的移動需求,并根據使用場景改變空間布局和內部裝飾。搭載六大先進系統,可根據乘坐者的情況和需求優化控制車內環境,可定制干凈舒適的空間和車室空間,為包括輪椅用戶在內的各類人群提供舒適的移動體驗。
MaaS服務空間概念“MOOX”是響應L5級自動駕駛時代各種服務需求的車室空間概念。搭載了量身定制的空間系統(座椅和內飾件的拆卸和更換功能),這次展示的是通過座椅推算疲勞和壓力度,通過搭載五感刺激設備,創建有助于乘客放松和恢復活力的健康空間。此外,豐田紡織正在與多類合作伙伴合作開發新的解決方案,將在展區的開放創新區展示與其合作的公司開發的產品。
● RoboSense(速騰聚創)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RS-LiDAR-E1
2023年CES電子消費展正式開幕,在本屆展會上智能激光雷達系統科技企業RoboSense(速騰聚創)正式發布了首款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RS-LiDAR-E1(以下簡稱E1)以及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RS-LiDAR-M系列(簡稱M系列)產品。據悉,E1將于2023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除了E1與M系列外,速騰聚創還帶來了專為L4商業化運營而生的新一代128線激光雷達RS-Ruby Plus、新一代定制化多線激光雷達RS-Helios、高精度近場補盲激光雷達RS-Bpearl、高標準真值數據和評測系統RS-Reference參展。
據悉,此次參展的E1是速騰聚創首臺面向全球公眾展出的全固態激光雷達,E1擁有120°×90°超廣FOV,支持超過25Hz超高刷新幀率,測距能力30米@10%,最遠測距達100米。面向車規前裝量產,E1采用全固態架構和超薄機身設計,集成了業內領先的自研芯片,內部無任何運動部件,兼顧激光雷達的探測性能、成本優勢和車規級安全可靠性。
M系列固態激光雷達是業內唯一可以實現連續迭代的激光雷達產品,該產品是速騰聚創自主研發的M系列激光雷達憑借車規級、高性能、易量產的產品優勢,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車規前裝量產交付。目前,RoboSense(速騰聚創)已累計獲得比亞迪、廣汽埃安、一汽紅旗、奇瑞汽車、長城汽車、小鵬汽車、極氪智能科技、威馬汽車、路特斯科技、Lucid等企業千萬臺級定點車型訂單。
除了E1和M系列外,RoboSense(速騰聚創)還帶來多款極具競爭力的激光雷達產品和感知解決方案:RS-Ruby Plus,240米10%反射率最強測距能力,0.1°角分辨率。RS-Bpearl,360°×90°超廣視場角,近距離補盲激光雷達。RS-Helios,新一代定制化多線激光雷達,覆蓋32線、16線等系列產品。RS-Reference,高效獲得高標準真值數據,針對性評測各傳感器感知能力。
● 法雷奧Pantomime
在2023 CES展上,法雷奧表示它已成為移動出行領域的全球參與者——這意味著法雷奧的技術研發將不再僅限于汽車,它將會賦能任何一種交通參與者,甚至通過將其產品和技術集成到基礎設施中來創造新服務,就比如首次亮相的Pantomime。
『Pantomime』
發布會上,法雷奧首次面向全球展出了Pantomime,這是一個應用算法來識別并預判弱勢道路使用者(如自行車騎行者)動向的解決方案。自動駕駛車輛將能夠預測這些道路使用者的行為,確保安全高效行駛。Pantomime還能理解并遵守當局制定的交通規則,比如交警的指示。
『SCALA 3 LiDAR』
此外,法雷奧還發布了第三代激光雷達—— SCALA 3 LiDAR。它能夠實現車輛視覺自動化,參觀者將有機會親身體驗該產品的實時感知功能。這一傳感系統的關鍵組件升級至全新版本,使車輛能夠獲得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認證。該技術于2021年11月推出,已被Stellantis選用,從2024年開始將為其旗下品牌的多個車型進行裝配。借助于激光束,第三代激光雷達可探測到150米以外,其他技術及人眼無法識別的物體;在沒有燈光的情況下,它能夠在黑色瀝青路上識別攝像頭、雷達和駕駛員均無法探測到的物體。
『法雷奧電驅、電機、碳化硅逆變器以及車載充電器』
法雷奧同時亮相了一款樣車,用以展示其在高壓電氣化技術方面的所有專業知識,以及對電動汽車性能至關重要的熱系統綜合管理能力。參觀者將能夠通過這一樣件車了解到法雷奧的第四代車載充電器。除了給電池充電外,該充電器還能將電能返回到車輛網絡,為車輛提供所需電能。目前正在為一家美國汽車制造商開發外形小巧但蓄能最強的版本,與上一代產品相比,新版本的功率密度將高出40%。這款樣件車還搭載了另一款創新產品:法雷奧碳化硅逆變器,可提升5%的能源效率。
『法雷奧電池冷卻系統以及熱泵空調』
借助NVIDIA的技術,法雷奧為參觀者帶來照明領域的虛擬體驗。人工智能軟件能將車輛風格和功能優化,并實時精準地將其可視化,參觀者可以通過其獲得沉浸式體驗。法雷奧開發了人工智能系統,將風格、功能和材料相結合,實時定義和可視化整體設計。這些尖端系統正在加速照明方案的虛擬開發,這意味著樣件車可以盡快投入生產建造,這也有助于降低開發此類方案的成本。
『法雷奧虛擬照明開發技術』
法雷奧的技術也將用于對未來智能城市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在CES展會上,集團將宣布與ZutaCore攜手,合作研發并向市場推出全新的數據中心冷卻方案。該方案將以提升性能和降低環境影響為目標。數據中心所使用的微處理器功率日漸增長,因而需要更有效的熱系統來進行降溫。法雷奧在高性能熱系統領域,尤其是車輛電池組冷卻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F在,法雷奧將著手對服務器的熱管理進行優化。這一方案由雙方合作研究,并將在法雷奧的展位展出。同等條件下,新冷卻方案比空氣冷卻能耗方案低五倍,而計算能力卻能提高五倍。
『PictureBeam Monolithic』
72%的重大道路事故發生在能見度較低的夜晚。因此,車燈照明能力在減少交通事故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發布會上,法雷奧也通過一條短片展示了他們的數字大燈——PictureBeam Monolithic。
『PictureBeam Monolithic』
法雷奧PictureBeam Monolithic高清照明系統前照燈由4000個像素組成,能夠在照亮前方道路的同時,持續提供遠光燈,而不會給其他駕駛者、行人或騎行者造成眩目。
法雷奧Smart Pole也在展會上首次亮相。這是一款由法國科創(French Tech)支持完成的創新概念。Smart Pole由法雷奧聯合Equans、 GHM、Eclatec和Lacroix City 公司共同開發,為未來城市的所有使用者帶來更安全的出行:行人、無人配送物流車、無人駕駛班車、微型出行工具運營商等。它是各類傳感器和科技(超聲波安全帶傳感器、智能照明系統搭配地面投影、充電站、復合材料等)的組合體,提供近距離移動偵測及智能公共空間照明,保證市區行人安全通行。通過探測傳感器,Smart Pole能夠實時觀察周圍環境,發出行人能否安全通行的信號。該創新產品可以為城市和社區帶來全新服務,比如記錄路過的汽車數量,以提供實時道路交通信息,控制紅綠燈來緩解交通流量(綠波),也方便停車位的管理。
● 博世未來出行產品和服務
在2023 CES展上,博世發布了一系列的新產品與新技術,將展示服務于未來出行的智能產品和服務等。博世集團高管Tanja Rückert在發布會上表示,自從27年前開始涉足MESMS以來,博世總共生產了180多億顆MEMS傳感器,而今天平均每輛汽車上需要搭載22顆。到2027年,全球對此類傳感器的年需求量預計將從現在的335億顆增長到約490億顆。博世希望能與市場一同增長,并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產能進一步擴大。
RideCare讓共享出行更安全
博世展示了專用于共享出行安全領域的產品,名為RideCare。雖然看上去和普通的行車記錄儀區別不大,但RideCare不僅有車內和車外的雙攝像頭,還結合了與云服務、運動傳感器以及SOS一鍵呼救按鈕。
『RideCare Companion』
在發生暴力事件或是發生車輛事故時,駕駛員和乘客都將會在RideCare的保護之下。如果傳感器檢測到異常情況,或者有人按下按鈕,全年無休的運營中心可以遠程調取車內視頻,并提供相應的幫助。
額外碰撞區域探測
『額外碰撞區域探測』
為提高乘員安全和駕駛舒適度,博世發布了車輛的額外碰撞區域探測功能,其運用了更全面的傳感器數據和全新的算法軟件來探測之前從未被捕捉到的碰撞情況,通常發生在變道、并線或穿越交叉路口的場景中。得益于額外的碰撞區域探測,安全氣囊和安全約束裝置可以及時點爆。增強后的碰撞探測算法可支持汽車制造商們繼續使用現有的傳感器配置,也就是說不需要做硬件變更。
用于L4級自動駕駛的長距離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傳感器是在路上進行安全可靠自動駕駛(SAE L4)的關鍵之一。結合雷達和視頻傳感器,激光雷達對于實現全面的360度冗余感知、探測和定位是不可或缺的。在2023年國際消費電子展期間,博世將展示其長距離激光雷達的性能。該傳感器是為大規模量產而設計的,具有出色的分辨率和較長的探測范圍,以滿足城市、郊區以及高速公路等不同應用場景中自動駕駛的需求。
車輛動態控制系統2.0
博世全新一代的車輛動態控制系統2.0是一款創新型智能控制系統,它可以充分發揮車輛不同域執行器的潛能,如制動、線控轉向、動力總成系統和懸架。該系統可基于車輛傳感器的信息,通過對比目標車輛和實際車輛的差異,預測車輛動態發展趨勢并進行控制。因此,駕駛員可以從日常駕駛中體驗到出色的安全性、敏捷性和舒適性,同時保持對車輛的控制。車輛動態控制系統2.0可以靈活地被部署到制動系統或域控制器、區域控制器和中央控制單元中。
信息娛樂與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在同一個車載計算機中運行
『全新一代的智能座艙域控制器』
博世正在為更加集成的電子電氣架構鋪路,以期應對未來汽車系統的復雜性。在未來,只有少數非常強大的車載計算機可以運行多個車輛系統功能。全新一代的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將集成信息娛樂域的功能以及如泊車和環視功能在內的ADAS功能。
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隨著軟件逐漸成為中心,移動出行正經歷著根本性的變革。為了實現完全可編程的軟件定義汽車的愿景,并支持汽車制造商進行以軟件為中心的功能開發,博世的全資子公司易特馳提供了一個高度集成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和工具鏈生態系統,推動實現快速、數據驅動,以及安全可靠的汽車軟件開發。
eAxle電橋系統和電力電子控制器
『eAxle電橋系統』
博世的eAxle電橋系統是一種緊湊且具有成本吸引力的電動車驅動解決方案。無論是作為主驅動系統,還是作為提供額外動力和性能的輔助驅動系統,博世的電驅動系統都是一款搶眼且靈活的解決方案,可適配于各款車型。電力電子控制器是eAxle電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坐擁廣泛的供貨范圍,從碳化硅半導體到帶或不帶冷卻器的功率模塊以及完整的逆變器,其中也包括效率高達99%的博世碳化硅逆變器。因此,博世可以提供所有靈活的集成型式,并且得益于碳化硅半導體的自主生產,可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博世智能“便攜充”服務
具有智能功能的“便攜充”服務為電動車駕駛員提供全程支持。這些服務包括可根據個人喜好規劃充電點行車路線、持續更新和精確預估里程、接入全球公共充電網絡并享有便捷的支付方式,以及省錢省心的在家充電方式。
● 克萊斯勒智能概念座艙
在2023 CES展上,克萊斯勒品牌展示了智能座艙概念,這也是Stellantis集團最新技術在北美的首次應用。
智能座艙展示了克萊斯勒品牌現代、可持續性的內飾設計以及與Stellantis技術的融合,強調“Harmony in Motion”,為用戶創造互聯、高效的移動體驗。該智能座艙為雙座布局,座艙內部設計了兩個中控屏,造型并不規則,尺寸為37.2英寸。
據悉,它集成了三項基于STLA純電平臺的人工智能技術——STLA Smart Cockpit、STLA Brain和STLA AutoDrive。其中,前兩者是互相整合的,主要用于支持前排的37.2英寸大屏所帶的各項功能;并附帶一個個人助理軟件,支持行程規劃、泊車與充電的建議、智能設備(包括家居)的連接,以及一部分自動駕駛輔助功能。STLA AutoDrive則是一套L3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并具備OTA升級的能力。
此外,整套座艙內部的可持續性材料的運用,克萊斯勒表示這些可持續性材料來自回收的塑料以及有機鞣革面料,同時表示車內零部件將全面禁用鉻金屬。
根據克萊斯勒的計劃,其首款純電車型估計會在2025年問世,2028年左右會有三款新車(在北美地區)上市,屆時它們應該有機會應用這套座艙中所展示的一些理念。
● 奔馳元宇宙工廠
2023 CES電子消費展期間,梅賽德斯-奔馳官方宣布將在生產流程數字化方面再發力,使用NVIDIA Omniverse平臺對制造和組裝設施進行設計和規劃。
借助NVIDIA的AI和元宇宙技術,梅賽德斯-奔馳能夠創建反饋回路,以減少浪費、降低能耗并不斷提高質量。梅賽德斯-奔馳一直在與NVIDIA合作開發軟件定義汽車。其即將推出的車型將基于NVIDIA DRIVE Orin集中式計算平臺打造而成,并將基于Omniverse的NVIDIA DRIVE Sim仿真平臺上,對其智能駕駛功能進行測試和驗證。而通過引入NVIDIA Omniverse,梅賽德斯-奔馳將AI和元宇宙技術進一步融入了自身的開發流程之中,打造更智能、更高效的數字工廠。
梅賽德斯-奔馳計劃在其位于德國拉斯塔特的工廠開始應用新的電動汽車專用平臺。該工廠目前生產奔馳A級、B級、GLA和EQA。來自NVIDIA和梅賽德斯-奔馳運營部門的專家正在為該工廠構建“數字優先”的規劃流程,該流程不會影響工廠目前緊湊車型的生產。此外,這一藍圖還將在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生產網絡中應用和推廣,以提升車輛制造的靈活性。
NVIDIA Omniverse是一個開放式的3D開發平臺,能夠助力不同行業的企業和機構針對工業和科學用例構建并運行數字孿生。Omniverse基于通用場景描述(USD)構建,允許企業和開發人員構建自定義的3D工作流,從而打破數據孤島,并以單一可信源(SSOT)視圖的方式在聚合式模擬環境中進行互動。
通過Omniverse,梅賽德斯-奔馳的規劃人員可以訪問工廠的數字孿生,按需對工廠進行審查和優化。規劃人員作出的每一處變化,都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進行快速評估和驗證,然后在現實世界中實施,以確保能夠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工廠工人的效率。此外,通過將Omniverse與其內部MO360數據平臺相連接,梅賽德斯-奔馳能夠實現全球各地工廠的同步,以此簡化全球生產網絡的運營,并實現對生產設備的OTA軟件更新。
● Mobileye自動駕駛量產車
2023年CES電子消費展正式開幕,在本屆展會上,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Mobileye展示了其在自動駕駛道路上的創新和進步。蔚來ES8、極氪001搭載車型也都悉數亮相。
Mobileye的策略是攝像頭優先,對于他們而言,將采用攝像頭的系統配置到各地區的數百萬輛汽車中,對于完整的AV系統的整體性能極具價值。另外,其產品組合是可拓展的,可以為客戶提供逐步擴大的價值。從智能警報到脫手閉眼操作,通過擴展系統的設計領域,最終實現所有區域的自動駕駛。
在CES 2023上,Mobiley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分享了消費級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通過Mobileye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Mobileye SuperVision,來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化,并詳述公司在2023年和未來的最新業務情況。
Mobileye目前預測,到2030年:ADAS業務的預期收入將超過170億美元 ,其中,僅在2021年第四季度才發布的SuperVision這一產品,就將錄入預計35億美元收入。得益于EyeQ6系統集成芯片等新產品,該業務在2022年取得了顯著的增長:ADAS預期收入增加了67億美元,未來預期銷量將達到6360萬套。除了ADAS,Mobileye宣布,自動駕駛出行即服務產品(MaaS)的收入到2028年預計將增加35億美元。這主要源于與三大行業伙伴的合作,包括近期贏得的與一家知名歐盟商用車制造商的出行即服務自動駕駛汽車項目。此外,Mobileye消費級自動駕駛(Mobileye Chauffeur)產品的收入到2030年有望達到約15億美元。
Mobileye在2019年與蔚來展開合作,雙方計劃基于蔚來第二代整車平臺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與極氪的合作則是從2021年開始,起初是共同開發高級駕駛輔助ADAS系統,2022年初拓展了戰略合作關系,計劃共同推出一款具備L4級別智能駕駛能力的電動汽車。
● Luminar激光雷達傳感器
Luminar是一家自主車輛傳感器和軟件公司,其代表作是在沃爾沃EX90上搭載的激光雷達傳感器。在今年的CES展會上,這個品牌也為我們帶來了量產化的激光雷達產品。
Luminar公司的激光雷達,可以探測和鑒別600米內的物體,并在250米的距離內識別橫穿的人或者動物,而對于小型物體而言,它的最大探測距離也可以達到120米。雷達傳感器的精度對自動輔助駕駛的車輛來說是很重要的,激光雷達的存在為車輛的感知能力做出了很大貢獻。
早在三年前,Luminar就與沃爾沃簽署了業內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生產協議,前不久也與戴姆勒卡車和英特爾的Mobileye達成了合作協議。于此同時Luminar還獲得了戴姆勒卡車沃爾沃的一些投資用于商用卡車的自動化駕駛研究,從這一點來看,Luminar的前景還是可期的。
● 英偉達/富士康在電動車領域展開合作
半導體龍頭英偉達和代工制造龍頭富士康宣布,兩家公司將在電動汽車領域展開合作。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以代工蘋果產品聞名的富士康將生產基于英偉達Drive Orin芯片的電子控制單元(ECU)。與此同時,富士康旗下生產的電動汽車也將采用英偉達的ECU和傳感器,以實現高度自動化駕駛。
其實富士康早已涉及新能源車領域,比如富士康在中國臺灣建設了動力電池廠,去年富士康還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生產電動汽車。也有消息稱,富士康將向電動汽車初創企業Lordstown Motors投資1.7億美元,富士康和Lordstown正計劃聯合開發它們的純電動皮卡。
而英偉達一直在持續加大對駕駛輔助系統軟件和芯片的投入,富士康旗下生產的電動汽車也將采用英偉達的ECU和傳感器,以實現高度自動化駕駛。除此之外,雙方達成的協議還顯示,富士康計劃加快電動汽車制造步伐并降低成本,而英偉達則希望推動其零部件的制造。
● 采埃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日前,在2023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采埃孚集團發布多項涉及電動出行、自動化交通和軟件定義汽車方向的全新技術及產品。采埃孚采睿星(Pro AI)全新多域版本的高性能計算平臺,可支持主機廠將多板域平臺集中在一個中央計算平臺中實現跨域功能;采埃孚接觸式加熱安全帶,籍此乘員可調低駕駛艙內的溫度以節省能源,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此外,為混合運營場景打造的下一代L4級自動駕駛穿梭車也在本屆展會亮相,具有高度模塊化設計。
全新多域版本的采埃孚采睿星(ProAI)車載高性能計算機意味著一個運算平臺的不同板上可支持高級輔助駕駛(ADAS)域、信息娛樂域或底盤域功能?砂▉碜远鄠供應商的系統芯片配置。它甚至能夠并行運行多個操作系統,例如用于高級輔助駕駛功能的QNX和用于信息娛樂的Android Auto。另一個主要優勢是已經在特定微處理器上開發及實現軟件堆棧,并可以沿用到多域結構中。
為實現這一點,采埃孚將整體計算能力提升至1500 TOPS,比之前的高端版本增長50%。同時,新款多域版采埃孚采睿星(ProAI)提供了高能效, 可達5 TOPS/瓦且尺寸緊湊(外形尺寸為12x6x2英寸)。多域版采埃孚采睿星(ProAI)最早可在2025年實現30%-40%的新車平臺搭載的預期目標。
采埃孚采睿星(ProAI)車載高性能計算機系列目前已實現工業化生產并即將上市,目前訂單已超過1300萬臺且預期銷量還會增長,公司計劃于2024年開始批量供應。采埃孚采睿星(ProAI)的量產驗證了采埃孚的戰略和能力,證明了公司具有在短時間內開發和升級換代未來汽車概念關鍵模塊構建的能力。
在今年CES上,采埃孚還全球首發了接觸式加熱安全帶,旨在幫助減少電動車艙內的熱量需求。該接觸式加熱設備通過織帶導線為駕乘人員的身體供暖,從而達到最大40攝氏度的表面溫度,僅使用70瓦的能量。該設備安裝簡單,無需調整安全帶卷收器和預緊器。將采埃孚接觸式加熱安全帶與座椅或方向盤加熱等其他接觸式加熱器相組合,駕駛員可以調低駕駛艙內的加熱溫度設置,從而將電動車在寒冷工況下的續航里程提升最高可達15%。
采埃孚在2023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發布的下一代穿梭車將具備SAE 4級自動駕駛能力,因此,在當地立法框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沒有安全管理員的情況下在混合交通中行駛。因此,采埃孚可以支持在人口密集地區實現了自動運輸系統的運行,無需隔離或專用的穿梭車道,并為脫碳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采埃孚采睿星(ProAI)為核心的自動駕駛系統集成了虛擬駕駛員應用軟件。它包括兩個主要部分,性能路徑和安全路徑。二者共同確保L4級穿梭車或其他運輸載體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行駛。其中,安全路徑負責監測安全綜合情況,定義性能路徑的虛擬護欄并在必要時進行干預,以幫助緩解危急情況。同時,性能路徑確保車輛在復雜場景下實現平穩駕駛。采埃孚與Oxbotica合作開發了這款軟件,Oxbotica是企業自動駕駛汽車軟件的全球領導者。
應用于混合交通的新款L4級穿梭車還具有完全模塊化的車內設計,能夠根據客戶具體需求量身定制。該穿梭車加入了采埃孚不斷增長的產品組合,已成為采埃孚自動駕駛運輸系統(ATS)的一部分,用于隔離車道或專用車道行駛。近期,最新版穿梭車在荷蘭鹿特丹Rivium商業園區開始了運營。作為提供完整ATS生態系統的領導者,采埃孚與美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Beep簽署協議,為美國客戶項目開發并部署L4級ATS。協議包括計劃在美國部署數千輛L4級穿梭車。
從2008年開始,采埃孚生產的200多萬臺電機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了重大貢獻。此外,智能組件和集成硬件/軟件系統的快速升級換代對于快速實現未來汽車概念也至關重要。采埃孚智能傳感器和執行器的銷售增長強勁,今年將在包括在中國在內的所有主要地區履行量產合同。采埃孚的創新攝像頭系統,如Smart Camera 4.8,銷量已超過5000萬臺,僅在去年就突破1000萬臺。同樣,用于全自動線控車輛控制的智能執行器的銷量也在迅速上升。未來幾年,采埃孚將在所有主要地區完成與多家主機廠的批量合同交付。
● 采埃孚ProConnect車聯網平臺
在2023 CES期間,采埃孚全球首發ProConnect車聯網平臺,該平臺可以實現軟件定義自動駕駛汽車與云服務器和交通基礎設施間的互聯。據官方透露,采埃孚ProConnect車聯網平臺能夠實現車輛、云服務器和交通基礎設施間的互聯。該平臺也是市面上首批滿足最高安全標準的平臺之一。目前采埃孚已收到一家國際主機廠的首個重要訂單——相關產品計劃于2025年量產。
采埃孚ProConnect平臺符合DSRC(專用短程通信)、C-V2X、V2X(車用無線通信)等標準的相關規定,可實現汽車與交通信號燈等道路基礎設施間的通信。此外,針對前方彎道后突然結束的交通堵塞、后方駛來的正在執行任務的救護車等情況,該平臺還可以接收相關信息并向駕駛員發出提醒。而采埃孚采睿星(ProAI)車載超級計算機,則會對ProConnect平臺提供的信息進行處理,并將其與現有的傳感器數據和其他車載數據整合,以人工智能促進安全駕駛策略的生成,最終向汽車執行系統發出適當的指令。通過與ProAI的交互協作,ProConnect平臺作為軟件定義汽車的核心元素,成為實現未來出行及基于數據的商業模式的必要先決條件。
采埃孚ProConnect平臺支持廣泛的數字化服務:不僅能以空中傳輸更新服務實時更新車載軟件并按需臨時擴展傳輸能力,還能提供高分辨率地圖數據,對依賴精確定位數據的自動超車功能、ADAS舒適性功能提供支持。傳感器數據和診斷數據的傳輸也同樣離不開互聯功能。比如,必須擁有強大的互聯能力,才可以向云服務器上報各種路況,例如凹陷、濕滑、積雪、結冰等。對自動駕駛汽車而言,車隊調度管理、智能手機App交互(服務信息、時間表等)、遠程控制以及與自動車隊控制中心的通信和交互等服務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想要實現此類功能,提高車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必須讓車輛擁有可靠的互聯能力。
采埃孚ProConnect也滿足多種國際汽車等級標準,例如,針對電子電氣系統的ISO 26262標準、ASIL-B(D)規定的功能性安全標準以及ISO/SAE 21434網絡安全標準。因此,在遇到未經授權的外部訪問時,該平臺能夠為車輛提供最好的保護。與此同時,該平臺為主機廠提供了最大程度的靈活性,得益于模塊化的軟硬件集成方式,采埃孚ProConnect平臺相當緊湊且極具可擴展性,其尺寸僅為8.6×6.7×2英寸。
進入自動和自主駕駛模式后,該平臺可展示出強大而全面的聯網能力。它支持LTE和5G移動通信標準,支持藍牙和Wi-Fi功能,還可以將汽車與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接,通過其實現精確到厘米級別的衛星定位。ProConnect平臺還可以通過云服務器獲取必要的地圖資料。該高精度定位能力,由Hexagon的TerraStar-X Correction Services系統和軟件定位引擎實現,是對車載環境傳感器的有效補充,提高了車輛的冗余和安全性。ProConnect平臺是一種全面的互聯解決方案。除此之外,采埃孚還可以提供一種小型的、以衛星定位為主要功能的ProConnect模塊。
● 英飛凌開放式的汽車架構
在2023 CES期間,英飛凌在一個開放式的汽車架構內展示各種汽車解決方案。
據悉,英飛凌帶來的主要包括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照明系統、無線電池管理、OTA安全固件更新以及應用于整車的各種觸控解決方案等。英飛凌還將重點展示搭載了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的座艙監控系統解決方案,以及在市場上領先的電源模塊HybridPACK Drive。
此外,英飛凌還將展示續航里程可達400英里以上的電動汽車Lucid Air以及REEcorner技術,該技術將應用于新一代汽車模塊化平臺設計之中。
除了汽車板塊之外,英飛凌還重點推出了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包括結合了先進軟硬件的安全控制器,以及支持Matter標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等。其中,重磅展品包括與OPTIGA Trust M Express芯片配套提供的英飛凌CIRRENT Cloud ID服務,這款云服務可用于簡化設備配置、加速設備的上云步伐。云連接管理(Cloud Connectivity Manager)服務支持在設備和云端完成安全的身份驗證。
● 佛瑞亞集團展示電氣化技術
在CES 2023(2023年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FORVIA佛瑞亞集團將首次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呈現佛吉亞與海拉的組合技術,分享集團應對電氣化、自動駕駛以及個性化座艙領域大趨勢的智慧。同時,FORVIA佛瑞亞集團將向世界展示多款全球首發產品和一系列突破性技術和互動體驗,通過這些科技,FORVIA佛瑞亞集團將展示其于2045年在運營和產品范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針對電氣化與能源管理領域,FORVIA佛瑞亞集團發布了具有靈活性的零排放多動力系統平臺,搭載可支持燃料電池電動、純電動和混合動力系統的科技。
在儲氫系統方面,FORVIA佛瑞亞集團采用創新的方塊式組合結構,與圓柱形儲氫瓶相比,存儲容量可以提升40%。
另外,針對綠色高動態范圍(HDR)技術,基于我們市場首創的感知顯示平臺技術升級而成,可在任何顯示硬件上實現自動圖像增強、節能并提升使用壽命。
在中央控制模塊領域,符合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設計,確保了功率和數據的智能分配,實現了電氣化傳動系統更高的安全性。
FORVIA佛瑞亞集團發布了高壓電動汽車能源與熱管理技技術,包括我們的冷卻控制中樞、高密度車載充電器、高壓 DC/DC轉換器以及輕量化、可擴展的電池管理系統,旨在最大程度提升效率,同時減少尺寸、復雜性和成本。
在安全與自動駕駛領域,FORVIA佛瑞亞集團在自動駕駛方面采用一流的傳感器、感知軟件、數據融合,以及用于轉向和制動的失效安全可運行架構;诶走_和攝像頭,我們的解決方案包括兒童車內遺留監測以及駕駛員分心和疲勞監測。
此次CES上還展示了反應式調光,作為視線追蹤與智能調光組合應用于電子外后視鏡,有助于減少認知負荷、駕駛員分心和疲勞感。
FORVIA佛瑞亞集團還發布了智能車內遺留監測功能,基于FORVIA佛瑞亞集團超寬帶(UWB)智能汽車進入系統而實現的,能夠實現先進的兒童車內遺留監測和入侵監測功能。
在動態照明方面,可打造卓越的美學設計,與傳統尾燈相比,能耗可降低達80%。
針對數字化與可持續座艙的個性化體驗領域,FORVIA佛瑞亞集團推出智能座艙“Lumières”,多功能的“第三空間”座艙設計。它在前后排座椅之間提供創新和定制化的出行體驗,通過可重新配置的座椅和集成的書架、閱讀燈和個性化的聲音頭枕創造一個“賓至如歸”的環境。
此外,模塊化與可持續的座椅和內飾,展示了通過可回收的生物基材料的使用、延長使用的生命周期,和提供個性化的舒適性選項,以打造理想中的駕乘體驗。全球首發的技術包括我們的模塊化座椅架構。
對于數字移動體驗和互聯服務,凸顯出從家庭到汽車的數字連續性。反應式調光和沉浸式顯示屏為駕駛員提供安全和全新的數字體驗。
先進與可持續的內飾設計方面,FORVIA佛瑞亞集團新品牌MATERI'ACT的一部分,該品牌致力于大規模開發、生產尖端可持續材料。
● 大陸集團出行產品解決方案
在CES 2023(2023年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大陸集團展示了諸多創新產品。這些創新產品正在不斷改進車輛,以滿足未來的出行需求,為人們創造更安全的道路、更身臨其境的用戶體驗,以及更可持續的駕駛。大陸集團將展示其產品解決方案如何改善整個出行領域,包括車輛的運行方式以及人們如何與車輛進行互動。
大陸集團將重點介紹兩款可持續發展輪胎: ContiTread EcoPlus Green和Conti Urban。這兩款商用車輪胎都展示了大陸集團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大陸集團還將展示專為電動出行設計的模塊和傳感器,以支持新型、更高效的電動汽車,道路安全以及更綠色的地球。
大陸集團正在將安霸Ambarella半導體公司的 “CV3”系列人工智能芯片集成到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中。第一步的目標是為市場提供可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以滿足他們對輔助駕駛的個性化需求。據悉,安霸Ambarella的高性能、低功耗和可擴展的SoC產品組合可以更快、更全面地獲取傳感器數據,其功耗約為常規功耗的一半,這為更安全的出行提供了更全面的環保認知。憑借更低的功耗和更輕的電池重量,芯片組為增加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做出貢獻。它不僅優化了大陸集團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并進一步推進了車輛自動化發展。
大陸集團的HRL131高性能激光雷達實現了自動駕駛功能的解鎖。HRL131是與AEye合作開發的。這是汽車行業第一款軟件定義的遠程激光雷達,旨在比以前看得更遠,對物體做出更快的反應。這款雷達可以在300米以上的距離探測到車輛,在200米以上的距離探測到行人。通過這種方式,該技術為客運和商業應用提供了關鍵功能。它能夠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從遠處高速探測磚塊等小障礙物,這對于推進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和端到端的自動貨運卡車至關重要。生產樣品的測試和驗證將在2023年進行。首次量產計劃在2024年底。
除了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汽車技術的互聯性也越來越強;ヂ撥囕v使駕駛更安全、更方便。為了支持這些新功能,汽車正在變成輪子上的電腦。軟件定義的汽車和互聯移動出行需要更高的智能和計算能力,但目前的汽車架構已經達到了極限。大陸集團的高性能計算單元 (HPC) 最早與大眾的ID.電動系列一起推出,擴展了功能,向服務化、集中化的車輛系統架構轉變。在CES 2023上,大陸集團將展示服務器/區域架構如何將這一演變推向另一個水平。隨著區域控制器 (ZCUs) 在車輛物理區域中整合各項功能,車輛架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隨著更復雜的軟件功能不斷引入,區域控制器有助于充分實現軟件定義車輛的潛力。區域控制器支持日益增多的車輛軟硬件分離,以降低車輛架構的復雜性和成本。這類軟硬件分離與互聯車輛的持續更新、改進和功能部署服務息息相關。在這類應用場景里,區域控制器接管了通信網關的角色。它們是高性能計算單元、車輛傳感器、執行器和各類電子控制單元之間的媒介。此外,區域控制器還提供智能電源分配,并確保車輛各項實時跨域功能的可靠執行,如音頻、外部聲音、停車、加熱、冷卻或減震。
大陸集團的區域控制器平臺具備可擴展性和模塊化,可以讓汽車制造商在設計車輛架構時獲得最大的靈活性,實現硬件、軟件和第三方軟件、服務和功能的完全集成。通過此類應用,大陸集團使汽車制造商能夠更快、更經濟地推出解決方案。
未來的軟件將為汽車開啟所有新機遇。為了確保車輛可以通過軟件進行擴展,大陸集團提供了大陸汽車電子邊緣計算平臺(CAEdge)。它是一個模塊化的硬件和軟件框架,將車輛連接到云端,并為開發人員提供了以高效方式創建、測試和部署軟件功能的可能性。這使得互聯車輛可以通過快速便捷的軟件更新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不斷發展。駕駛員可以將未來發明的功能集成并將其添加到車輛的功能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汽車制造商還可以從大陸集團的全套軟件解決方案功能目錄中進行選擇,如車窗升降、軟件定義的無線電、自動駕駛或遠程泊車的功能軟件包等。
『此圖為展示ShyTech概念,其面板平時就是一個木紋裝飾板,需要顯示內容的時候可以顯示出可觸控的按鍵和圖像。』
大陸集團不僅專注于讓駕駛更安全,還致力于讓駕駛者獲得更便捷、更身臨其境的駕駛體驗。隨著用戶體驗成為汽車購買者的關鍵因素,大陸集團的顯示器技術將展示汽車內飾如何成為“未來出行新動力”。憑借曲面超寬顯示器,大陸集團將在CES 2023上展示橫跨整個駕駛艙寬度的獨特曲面顯示器!俺瑢挕笔侵笇挾瘸^1.2米(近4英尺),從一個A柱延伸到另一個A柱。前衛的顯示設計創造了用戶體驗的新維度,而基于隱形控制面板的創新操作理念確保了更大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世界上第一款 47.5 英寸曲面柱對柱顯示屏,帶有私密的控制方式,營造出帶輪子的客廳體驗。
● 高通Snapdragon Ride Flex SoC
在2023CES展上,高通技術公司推出Snapdragon Ride Flex SoC,旨在跨異構計算資源支持混合關鍵級工作負載,以單顆SoC同時支持數字座艙、ADAS和AD功能。據悉,首款Snapdragon Ride Flex SoC現已出樣,預計2024年開始量產。
為了實現最高等級的汽車安全,Snapdragon Ride Flex SoC在硬件架構層面向特定ADAS功能實現隔離、免干擾和服務質量管控(QoS)功能,并內建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D級(ASIL-D)專用安全島。此外,Snapdragon Ride Flex SoC預集成的軟件平臺支持多個操作系統同時運行,通過隔離的虛擬機和支持汽車開放系統架構(AUTOSAR)的實時操作系統(OS)支持管理程序,滿足面向駕駛輔助安全系統、支持配置的數字儀表盤、信息娛樂系統、駕駛員監測系統和停車輔助系統的混合關鍵級工作負載需求。
Snapdragon Ride Flex SoC預集成經行業驗證的Snapdragon Ride視覺軟件棧,可賦能高度可擴展且安全的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體驗,利用前視攝像頭滿足監管要求,并利用多模態傳感器(多顆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和地圖)增強感知,創建車輛周圍環境模型,用于傳入車輛控制算法。Snapdragon Ride視覺軟件棧符合新車評價規范(NCAP)要求和歐盟汽車《通用安全法規》(GSR),并可向上擴展、支持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
Snapdragon Ride Flex系列SoC兼容高通驍龍數字底盤平臺涵蓋的更廣泛的SoC組合,Snapdragon Ride Flex系列 SoC面向可擴展性能進行優化,支持從入門級到高端、頂級的中央計算系統,幫助汽車制造商面向不同層級的車型靈活選擇合適的性能點。借助這一特點,汽車制造商能夠實現復雜的座艙用例,比如支持沉浸式高端圖像、信息娛樂和游戲顯示的集成式儀表盤以及后排娛樂屏,同時打造基于超低時延的頂級音頻體驗,并且預集成Snapdragon Ride視覺軟件棧。通過軟硬件協同設計,上述性能需求可得到滿足。
通過提供業內頂級的高性能異構安全計算與靈活運行混合關鍵級云原生工作負載的能力,Snapdragon Ride Flex SoC旨在成為賦能下一代軟件定義汽車(SDV)解決方案的最佳車內中央計算平臺。可部署在容器化基礎架構之上的豐富平臺軟件,為車內計算提供了有力補充。Snapdragon Ride Flex SoC可采用云原生汽車軟件開發工作流程進行開發,包括支持虛擬平臺仿真,其可集成為云原生的開發運維(DevOps)和機器學習運維(MLOps)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 哈曼新汽車內飾技術
哈曼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宣布了幾項新的汽車內飾技術。作為三星電子的子公司,哈曼專注于改善汽車領域的消費者體驗,最新技術包括Ready Care監測系統、Ready Vision增強現實平視顯示器以及一系列新的聲音和振動傳感器 (SVS) 和外置麥克風產品。
此次發布的最新版本Ready Care增加了傳感器套件,可以通過車內的傳感器對駕駛員的生命體征進行非接觸式測量,包括眼球運動、心率、呼吸頻率,甚至心跳之間的間隔等,以確保駕駛員的健康狀態。除此之外,車內的雷達傳感器還支持兒童監測功能,可以用來提醒父母不要將兒童遺忘在車內。哈曼公司表示,這套最新版本的Ready Care技術已經具備量產能力,預計會在未來3個月內投入生產。
Ready Vision增強現實HUD顯示系統的硬件允許大視野和3D物體檢測,根據哈曼的說法,該技術的封裝為OEM節省了大量成本,初期將會提供視野為12度×4度以及15度×5度兩種規格。
哈曼還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聲音和振動傳感器 (SVS) 和外置車載麥克風產品,這兩個硬件的主要用途是可以讓車輛識別警報以及由于玻璃破碎或車輛碰撞所產生的振動。據哈曼介紹,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與導航、車載麥克風、音響系統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系統和諧地協同工作,以提供智能和及時的視覺和音頻警報,這些系統很容易集成到現有的OEM產品中。
● 松下模塊化音頻系統
在2023 CES展會上,松下汽車系統公司(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mpany of America)宣布推出專門為純電動汽車設計的獨特模塊化音頻系統。該設計將為電動汽車車主帶來高質量的聆聽體驗,降低能耗和重量,從而使整個系統更加環保和高效。
松下汽車公司的新音頻系統是一種模塊化和可擴展的設計,在聲音校準中利用了座艙環境。該系統包括節能電動車音頻選項,可重新配置揚聲器位置以優化聲音。它還利用車輛的結構來獲得位置優勢,以便將聲音直接引導到駕駛員和乘客的耳朵,而不是通過傳統的揚聲器使車廂充滿聲音。
模塊化音頻系統還進一步改進了聲學性能,音頻系統通過將聲音轉移到車廂的前部或底部,從而提供純凈的聲音。聲音明顯指向乘客的耳朵,可以減少長時間駕駛時聽眾的疲勞。與傳統的揚聲器系統相比,這確保了所有乘客都能享受同樣出色的音頻性能。
另外模塊化音頻系統還具有更低的功耗,新系統設計的測試表明,功耗降低了67%,節省了寶貴的能源,為普通駕駛員增加更多的行駛里程。
松下的模塊化音頻系統采用可持續設計,通過降低系統的總功耗來提高車輛效率。由于擁有簡化的材料,該音頻系統需要尺寸更小的布線,與傳統布線相比重量更小,占用空間更小,對銅等昂貴金屬的依賴也更小。
● 英偉達云游戲服務登陸汽車平臺
日前,在2023 CES上,英偉達(NVIDIA)宣布云游戲服務(GeForce NOW)將登陸汽車平臺,首批支持汽車品牌包括比亞迪、現代、起亞、捷尼賽思以及Polestar極星。
據悉,該服務將提供1000多部游戲,包括《瘟疫故事:安魂曲》、《女巫3:荒野狩獵》和《賽博朋克2077》,這些游戲均來自游戲商店,包括Steam、Electronic Arts、 Ubisoft、Epic Games Store和GOG.com。
出于安全考慮,前排駕駛員和乘客只能在停車時玩游戲,如果后排配備屏幕的話,后排乘客在行駛時也可以玩游戲。車主可將游戲終端通過藍牙或USB接口連接到車機,此外還需要有網絡連接。在發布會時,英偉達展示了玩家通過無線Xbox在車內玩游戲的畫面,不過該服務將會在何時上線并未公布。
● 全文總結
看了以上眼花繚亂的新車、概念車、新技術后,是不是感覺我們的汽車領域要邁向一個嶄新的層次呢?展望未來,在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人、車、生活三種曾經交集并不多的領域,在這個智能化、電動化的時代將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化。CES展便是這樣一個展示各種天馬行空科技創意,以及各品牌自身對未來生活出行構想的舞臺。
我們看到了車輛將帶有情感的與人交流,也看到了各種硬件的發展為車輛的自動化帶來新的改變,更發現了在軟件領域中能為車生活賦能的行行代碼。我們相信,人、車、生活的未來將會因為這些新技術的出現,從而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為人們編織一份關于未來出行的科技之夢。(文/汽車之家 畢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