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交強險新車上險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新車銷量39.58萬輛,同比增長60.76%,環比增長34.81%。其中EV車型銷量27.82萬輛,同比漲47.98%,PHEV車型銷量11.76萬輛,同比漲102.06%。60%的同比漲幅應該是低于業界預期的,因為去年2月恰逢春節長假。而且,跟慘淡的1月相比,也沒有出現強有力的復蘇,40萬輛的規模還不到去年的平均水平,不少產品銷量都較去年下半年大幅下跌,一些呼聲很高的新產品市場反響也不及預期。
不妨我們看一下各家與1月相比的表現:比亞迪環比增長18.31%,落后整體市場,考慮到基數較大漲幅不會過高也是正常,但是宋PLUS新能源(參數|詢價)、海豹、驅逐艦05等熱門產品銷量都不如1月;吉利汽車比上月增長了356%,靠的是微型車上量,背負期待的帝豪L Hi·P銷量僅1000輛出頭;埃安環比大漲256%,與官方推出的限時金融補貼有關,并且有一半是由出行市場消化。
造車新世代方面,蔚來靠ET5撐起半邊天,ES6降價促銷勉強上了2000+的水平,其他產品都不足千輛;小鵬G9依然沒有命懸一線翻身,銷量掉到不足千輛;阿維塔開始起量,但看看嵐圖這一年多的表現,想必也是心下惴惴然;智己L7本月落地銷量僅95輛,讓人對智己LS7的后市表現也難免謹慎樂觀……以下多榜與點評為您展現更多品牌與產品2月的表現。
什么叫“一石激起千層浪”,特斯拉就是今年的投石者,波及了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市場,降價一旦成為趨勢,將如排山倒海般裹挾所有企業和產品。事實上,各種明里暗里的,沒有降價的已經不多了。
新能源車降價是必然趨勢,要實現大規模替代燃油車,其價格水平和結構必須與燃油車的一致,道理很簡單,消費者還是那群消費者,老百姓有多少錢就擺在那兒了,不會因為要買電動車就更有錢了。而3月有如烽火連天之勢的燃油車降價,讓新能源車更加如芒在背,價格混戰起碼還會持續3個月。
所以,新能源汽車已經不能再靠堆配置和販賣情懷賺錢了,也不能覺得自己有多高高在上,必須把“滿足更多老百姓的消費需求”作為本分。一個致命問題是:特斯拉大幅降價后依然盈利,而國內不少新能源車企還未實現盈利,無論降還是不降,都事關生死……(圖/文 汽車之家特約撰稿 王靜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